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高明道老师:宝岛佛学何去何从


   日期:2021/1/2 21: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宝岛佛学何去何从
 
高明道
 
人有想法,也会想办法表达自己脑子裡面的东西,只是往往却不注意那些主张和传达方式都带浓厚的主观或个人色彩。此一事实,古今中外皆然,因此使得人類的思想跟语言成为极其错综复杂的现象。也正由于这个关系,每当讨論问题时,首先得确定主题所指为何,免得冗长的沟通尽是落入牛头不对马嘴的下场。那么这边的「佛学」指什么?就是照西方学术理念进行,以广义的佛教文化、歷史为对象的系统性的研究。这样限定的理由不是蔑视传统的学问,而是反映现况——国内在佛学教学方面努力的地方,其方向基本上无不接受西方学术的规范。当然,接受的路线并不单纯,这是跟台湾近代史的种种有关。日本佛学于十九世纪明治维新时代就已经起步,远早于中国,而宝岛有心人士接触到的佛学,因台湾的殖民地身分,自是日本的佛学。至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则较为多元。年青一代去留学的,除了继续跑日本路线的学者外,新条件下,有些便选美国,更晚还有到欧洲的,等到获得学位的璎珞后,返国庄严本土的佛学,便以所学回馈教界。当然还有部分学者不采取留学的方式,而在国内正规教育体系下研究佛学,遗憾的是本地的博士帽似乎没有海外的那一顶那么灿爛。
 
这些价值判断不谈,真正重要的问题在于:大家学的到底有没有待商榷的地方?假如那些佛学概念、知識、方法等都正确无误的话,宝岛就该称得上佛学樂土。然而仔细地想,便可以发现,狀况没有那么简单。例如影响深远的日本佛学,其根源在十九世纪末的欧洲佛学,而当时的欧洲佛学可說是印度学跟神学的混血儿。由于欧洲印度学的歷史关系,佛教学者非常注重梵语的研究。巴利语文献尽管含盖完整的三藏,远比佛教的梵语文献丰富,但在先入为主的观念下,研究佛学似乎必须从梵语的学习着手才算正统。这种迷信与不合理的作法,展转传到台湾,虽然已是学术歷史上的化石、恐龍,至今却多多少少还在影响本地的研究环境。或者对早期欧洲佛学另一源头的神学來說,当时神学只研究文献的盲点也毫无考虑的为新兴的佛学所继承,以致考古等重要学科皆排在佛学大门之外。这个现象可以从欧洲文化史來理解。然而宝岛的因缘不同,实无必要心甘情愿地学习别人的缺陷,不过到今天为止,国内的佛学探讨绝大部分是单靠典籍的发挥。美国的佛学跟日本的一样,渊源于欧洲,不过整个的歷史背景毕竟没有欧洲那么悠久,根长得不深,较容易随着流行的理論转变。于是女权主义、结构主义之后的「后现代主义」、「东方主义」、理論诠释学等等,一波一波地冲击年青的美国佛学,害得部分学者团团转赶时髦。台湾的学子也许就有个案沈醉在时潮裡,还以为所取的是真经,殊不知昙花一现的流行学說很快就过去,只剩下个人独自讲某某主义的方言传福音。
 
这不是說在国外学到的都是错的,但既然知道欧美、日本的佛学隐藏若干盲点,就不能不正视相关的探讨,也应该想办法根据台湾的文化条件朝改善、提升的方向努力。目前国内的发展,除了传统的中国佛教外,西藏佛教与东南亚的上座部佛教都在弘传,所以佛学研究上,汉文、藏文及巴利语的教学,分量都一样重要。至于资料跟方法,应以整体的文化——包括外在物质与内在精神兩个层面——为对象,运用文、史、哲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的种种方法,着重实质,而不为短暂的成果所蒙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高明道老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高明道老师)  

 高明道老师:佛门行者的「课」指什么? 

 高明道老师:布施 慈心 为善 离欲 

 高明道老师:人身为船渡大海 

 高明道老师:海外华严研究一则 

 高明道老师:贺氏论“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传出略补 

 高明道老师:珍惜文化 学习佛法 

 高明道老师:从「善法欲」谈起 

 高明道老师:从「阿伽陀药」看佛法的健康关怀 

 高明道老师:谈谈翻译与诠释──以《华严》数偈为例 

 高明道老师:新年树木菩萨行 

 高明道老师:轻之与重 

 高明道老师:「同圆种智」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