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四


   日期:2022/9/2 7: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四)

  二、悲心训诲。又分三段:
  第一小段:前生修得为僧,今生岂能容易?不要看我们今生出家很容易,追究起来实在是多生累劫所得的善因,才能获得人身,做出家人。出家人的目标是成佛度众生,前提是要发了生死的心,所以不能轻易虚度。我们应该感谢自己,是我们生生世世修来的善根。才会有今天的结果。
  佛在《四十二章经》里说,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难非不可能,不等于做不到,只要我们认识修道的意义,积极努力去做,难也能做到。“今生岂得容易”这是祖师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努力精进。
  出家以后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呢?应该从事上渐渐来修,下面祖师从事相上一一给予教诲。先看第一个意思——发心修道:“第一要发道心,晨昏切莫贪睡。”怎样才能发起道心?《菩提道次第》讲,要思维人身难得,要知道三恶道苦。《菩提道次第》归纳总结为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下士道就是要相信因果;中士道要发出离心,三恶道可惧,我们要出离。如果真正发起修道心,还会贪着五欲的享受吗?还会说是非?辩长短吗?就不会有这个时间的,因为今天过去,再也不会有了,只有息心向道,才会有所得。不论走到哪里,如果发不起来修道心,这个出家人就当得可怜了。
  诵经念佛是修行,通过这些修行就是要改变我们自己,通过这些修行就要放下贪着。一个人如果不考虑来生,又怎么样修行?如果真的考虑来生,就知道这期业报有尽的时候,我们要贪什么?星云大师开示新戒要去我慢,懂得惜福,他说古德一件大褂要穿四十年,一双鞋要穿三十年,他又讲到他自己,他不吃水果不喝牛奶,他说不是没有这些,他是要克服自己,光吃饭不吃水果也能过得去,不养成吃零食的习惯,他说对自己应该有个要求,人喝可口可乐喝这喝那,他就考验自己不喝。一瓶白水,一瓶可口可乐,要选择哪个?一瓶矿泉水,一杯不要钱的水,又选择哪个?他说出家人要知道惜福。他说人都说他有福报,他纠正一下说是他知道惜福。这一生我们修多少不说,最起码我们学了以后能做多少。都出家了,头也剃得光光的,我们还要什么?什么都不要,只要修道就好。永嘉大师证道歌“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我们是身贫心不贫,身上虽然披着袈裟,但是我们心里藏着无价珍宝,藏着道。能发起来道心修行,就可以离开堕落恶道的苦;能发得起来道心修行,就不会再受六道轮转的报;发起来道心成佛。成佛的心一定建立在发出离心,远离恶道心。也就是说,一个不离开我贪我慢我痴的人,说要成佛,只是一句口号而已。连贪着都破除不了,又怎样能成佛?所以应该对自己有一个训练。我们现在不是学得太少,而是用得太少,学了以后要思维修。比如这段我们可以专门来修什么是老苦,什么是病苦,老苦还没到,但生病每个人都有经验吧?不要说生大病,生一点小病就什么也做不成,正念也失掉了。要能像祖师那样,人来看我也好,不来看我也好;医生能治也好,治不好也好,我只是这句“阿弥陀佛”,我抱定了,没有其它想法,只有想阿弥陀佛来救我,只有三宝才能救护。缘念三宝一定是建立认识什么是道,怎样发起来道心,要启发自己,要通过思维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人生活百年,百年能有几?不能再浪费了。一失人身,再想得一个人身实在是难,像盲龟浮木样,难之又难,这样才能启发我们发起来修道的心啊。
  你看老修行的眼睛都是往里收,因为他知道怎样来修自己的心。就是说要学会把握这颗心,我们在做一切事时,要让这颗心保持在正念中,保持在不放逸中,或者一句佛号念起来,或者思惟佛法道理的念头提起来,乃至切茶烧火时也能提得起来,知道怎样看护自己的心。当然具体的应用,我们学戒了,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先注意我们这一颗心。慢慢去了解它,把握它,延续它,自然就会有体会。一个出家人为什么总是平平静静,就是因为善于观察这颗心,为外境所转时是很累的。有人骂你,你生起嗔恨心,有人表扬你,你生起欢喜心。一会儿你这个不顺眼,或者看那个讨厌,心随境跑就太累太累了。所以先学会对心的训练,再慢慢学会延续,让它扩大。从早上起床时,就要让心止住,同样走路时也让保持住,行住坐卧都保持住正念。这是要专心一意地来修的。一个痛念生死的人,一个了解苦空无常的人,就知道现在有这个善因,有这个机会生在人道,又得出家,那就要珍惜。现在成就的色身,随我造作的善恶业是会变化的,下一生又是怎么样?懂得这些,就要生起观照,自然看得破,放得下,一心不乱地来修道。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想修道都离不开这个根本,所以佛告诉的戒定慧三学,离开了这个再去找道,终将无觅处的。深一点来说,知道了这个现象都是缘起的,缘起的就是虚幻的,虚幻的就会消失。现在看起来的有,实质它不会永久存在。所以要精进用功,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