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潘桂明教授:佛教教育的几点意见


   日期:2023/3/4 8: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教育的几点意见

苏州大学:潘桂明

内容提要:

文章题目:《佛教教育的几点意见》。

本文内容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为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客观条件下,新世纪的佛教教育正面临着严峻考验,但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作者分别考察、分析了这些考验和机遇的具体内容。

第二部分,对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佛教教育的成败和经验教训作了一般性的考察。作者认为,从总体上说,中国的佛教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历代的寺院教育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民间的佛教思想文化教育也有成功的经验。但在某些历史时期,佛教教育也有停滞乃至倒退的情况。

第三部分,作者认为,相对于世俗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发展,佛教教育呈现出严重滞后的局面,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与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进展相比,佛教教育的内容存在严重脱节、无法适应的问题。(2)除了观念的更新,佛教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仍有待改进。(3)忽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缺乏服务社会、人生的现实感。

第四部分,对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的成立,以及对研究所今后的佛教教育和学术研究,作者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1)把纯正的佛教信仰与纯正的学术研究有机结合。(2)当代佛教教育的重心,是加强佛教理论研究,提高佛教学术水准。(3)佛教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教育要配合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扬自己的长处。(4)在佛教教育中,既要注意吸取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又要坚持自己民族的独立性,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5)建议创办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刊物。


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客观条件下,新世纪的佛教教育正面临着严峻考验,但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方面,随着20世纪最后20年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整个社会出现急速世俗化、物欲化的趋势,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物质生活的关切普遍高涨,对精神生活失去兴趣乃至采取排斥态度,大众文化的崛起使多数人缺乏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的正确认识。理论上说,科学技术的进展也将压缩宗教存在的空间,人们对自然界的日益了解,意味着神秘感、神圣性的不断消失,对那些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毋须再去寺庙或教堂寻求答案。为此,佛教和佛教教育面临着严峻考验。

另一方面,人类除了物质生活还需要精神生活。现代化的进程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伴随各种棘手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加剧;科学技术满足人类需要也有其明显的局限,并有可能造成日趋严重的全球惦性危机(环境污染、战争威胁、生态危机、人口危机、能源危机、道德危机),人们将无法摆脱心理和精神上的困惑、恐惧、孤独、紧张、压抑。与此相反,宗教提供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满足人们特殊感情的体验,也使人们在获得援助、爱抚、安宁、解脱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深刻领会人生意义、道德价值。宗教生活的核心是道德修养,历史上佛教的道德教育是最为成功的,科学的进步不能保证道德的进步,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的应用,既给现实人类带来直接利益,但也造成严重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它需要通过人文道德的教育予以纠正。这些,给宗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的佛教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历代的寺院教育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民间的佛教思想文化教育也有成功的经验。

在中唐以前,佛教教育主要通过寺院高僧的言传身教和寺院本身的律仪规范进行,法师的高超佛学素养和道德魅力成为僧众和居士的楷模。在高僧大德门下,往往聚集数百乃至数千弟子,听闻经典,修习佛教教义,亲睹高僧风采,从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佛教学者和大德法师。如道安、慧远等大师以自己的学问和道德感化周围无数的人士,提供当时佛教教育成功的例子。译经院在早期佛教教育中所起作用非同寻常,以某经师为核心的译场本身就是一所佛教大学,如罗什、玄奘的译场,以译经事业为中心,既弘扬了佛学,也培养了佛教高僧。同时,严格的寺院制度和僧伽纪律也起着不可忽视的监督作用。

中唐以后,随着禅宗的兴起,律寺的严格寺院管理制度受到挑战,传统经师的学术地位也受到冲击。禅师的法堂说法和开示,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指点乃至各类开放性的社会活动,都纳入佛教教育之中。佛教禅宗的教育无疑具有新鲜活泼、针对性强的特点,其平等式、启发式、暗示式教育方法展示了新型的佛教教育形态,至今仍有很强的参照意义。但于此同时也造成不少偏颇,为部份不学无术之徒所利用,造成某些禅僧狂妄自大、浮夸虚诞、诋毁经教、不修戒律的作为,故而在当时就曾引起清凉、文益等高僧的批评和修正,此后对此进行抨击的人就更多。

宋以后,佛教开始走向衰退,佛教教育也有停滞、倒退的趋势,与此同时,民间书院的文化教育活动正走向繁荣发达,在官方教育体制之外获得极大成功,成为中世纪中国文化教育走向成熟的标志。原本仿效或吸取佛教教育的世俗文化教育,宋以后开始成为佛教教育界的模仿对象。寺院教育在宋以后逐渐失去其固有特色,即使在内容上也有不断世俗化的趋向(如突出忠君爱国、仁义礼智等思想)。随着西方净土称名念佛修行在僧俗两界的推广和普及,佛学研究之风也日趋衰落,佛教理论几乎在近十个世纪内长期停滞不前。

清末近代,佛教衰弊已极,教理荒芜,教制松弛,加上"庙产兴学"之风骤起,佛教教育几乎面临瘫痪,致使信众不明教理,以念佛为佛教之全体,拜忏为教理核心。幸有高僧太虚力挽狂澜,致力于僧伽教育,设立各类佛学院,创办多种佛教刊物,又提倡教理革命`教制革命,号召走"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道路。另有居士杨文会等创立金陵刻经处、支那内学院,开展近代佛教研究,繁荣居士佛学,使近现代佛教教育得以维持,并与近代学术研究之风尚相适应。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是惊人的,在许多方面已经开始与世界接轨。相对于世俗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发展,佛教教育呈现出严重滞后的局面,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与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进展相比,佛教教育的内容严重脱节、无法适应。

面对不断涌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部分僧俗信众不能取客观的态度对待,认真研究、分析。个别佛学者往往会说,这些东西在佛经中早已指出,如宇宙宏观构成、物质微观构造。这显然带有若干自慰的性质。佛陀当年通过修行体验,推测或猜想到了宇宙人生的某些方面,与近代科学有不少暗合之处,但这些毕竟没有经过实证,与近代科学实验所得结论有所区别。实际上,佛陀的贡献并不在这里,故没有必要为此而证明佛教与科学完全吻合。现代科学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人类的想象,佛教教育的内容应该尽可能获取有关科技知识,并把它们作为与当今社会对话、合作的重要方面。在佛教历史上,上座部地位之所以被大众部所取代,是因为长老派人物墨守成规,不能接受新事物、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社会实际。随着接受过现代文化教育、具有丰富科学知识、勇于面对现实的新一代年轻法师的迅速成长,这一局面无疑将得到改变。

其次,除了观念的更新,佛教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仍有待改进。

目前国内许多佛教组织和大型寺庙虽然开办了不少佛学院,但真正成功的并不多。其原因之一,是仍然遵循固有的、传统的办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缺乏创新的勇气,或培养目标不明确,或起点不高、层次较低;又由于规模普遍较小,图书资料缺乏和教学设备落后等原因,所以难以满足社会实际需要。在这方面,我觉得圣严法师的中华佛学研究所及其法鼓人文社会学院是比较成功的例子。

第三,忽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缺乏服务社会、人生的现实感。

现代社会变化极大,发展迅速,佛教教育不可能再是单纯的佛教知识和修养的教育,而应是以佛教理念为基础的全方位的现代教育。就目前而言,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教育和素质培养亟需加强。由于近代佛教积弊太深,佛教的深刻理念和积极教义长期受到严重歪曲,有的甚至面目全非,把外道当作自家教义,把迷信当作正信,既放弃了佛教的优势和特长,也降低了佛教在人文建设方面的社会地位。佛教教育要防止片面强调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忽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未来的佛教高僧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杰出人才,能面向现实社会、适应现代人生。

以上几点看法是否符合实际,请大德法师、教界人士批评指正。

西园寺戒幢佛学院研究所的成立,对当代中国佛教教育和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为契机,促进整个中国佛教教育和学术研究的良性发展。基于这一办学宗旨,我觉得目前最为重要的课题,是如何将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的思想贯彻落实到佛教教育方面,使研究所成为衡量国内佛教教育水准的一面镜子。为此,我在这里试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以供教界人士参考。

第一, 把纯正的佛教信仰与纯正的学术研究有机结合。

在佛教教育中,必须提倡纯正的信仰,研究纯正的佛学。佛陀的伟大贡献,在于教人如何认识宇宙人生,正确对待现实人生,它集中反映在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原始佛教教义中,其核心?quot;无我"学说。佛陀所示的佛教基本原理本质上是无神论的,与各类鬼神迷信毫无关系。现代佛教教育需要培养大批具有纯正信仰、纯正佛学、纯正道德修养的高僧大德,使成为社会人生的楷模,提高佛教在社会人士、普通民众心目中的地位。

第二,当代佛教教育的重心,是加强佛教理论研究,提高佛教学术水准。

由于宋以后佛教的日趋衰颓,教理研究之风荡然无存,因此,近代以来杨文会、欧阳渐、吕澂三代佛教学者以及太虚、印顺等佛学大师的学术研究传统就显得特别珍贵。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学术研究传统,是一个现实的课题。通过佛教教育,培养佛教学术队伍,提高佛教学术水准,应是当务之急。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拥有国内外一流的、丰富的佛教图书资料,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参照大学图书馆的办馆模式,办成全国一流的佛教图书馆),吸引国内外和教内外优秀佛教研究人才,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佛教学术水平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与学术界展开必要的对话,作广泛的交流,以了解各自的立场观点、思想方法,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共同作出贡献。

第三,佛教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教育要配合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扬自己的长处。

为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佛教教育根据自身特点,可以突出人文方面的优势,即把佛教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整理、评价,弘扬其优点,剔除其糟粕。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有必要从弘扬民族文化的角度,吸取古代书院教育的成功经验,培养和造就大批有优秀文化素养、高度人文精神的杰出人才。

第四,在佛教教育中,既要注意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又要坚持自己民族的独立性,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佛教产生于印度,发展、繁荣于中国,中国佛教的思想文化曾对世界各国的文化产生过广泛深远的影响。中国佛教有自己完整的汉文、藏文、满文等三藏典籍,其内容不仅能全面反映佛教在中国的全部发展变化过程,而且也基本保存了印度佛教的历史面貌。中国佛教教育的崇高使命,是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指导和改善人类日益缺乏的精神生活。所以,就目前阶段而言,我们的立足点应当是中国佛教,落实在对中国佛教的透彻研究基础上。

第五,建议创办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刊物。

佛教教育与佛教学术研究的成果要通过学术性刊物反映出来。目前国内高质量的佛教学术刊物屈指可数,这对佛教自身的发展很不适应。通过创办佛学学术刊物,建立佛教规范化的学术体系,与现代学术环境保持一致,并作为与各种学术团体、学术观点对话的窗口。通过佛学刊物,发现、培养和造就佛学人才,推进国内佛教研究向纵深发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