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许智铭居士:谈世间空与六入处灭


   日期:2023/5/25 1: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谈世间空与六入处灭

智铭

世间!世间!这个名词,被人叫个不停,但什么是世间?一般的人认这包括了所见的山河大地,以及其内所包的一切,尤其是人与人之间交互织成的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有的人把这个社会称之为“世间相”。

但佛陀对“世间”一词,另有其解说,他认为六入处触,即成世间,若无六入处触,世间即不存在。以眼来说,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因有此触觉的苦、乐,才知有世间,为什么眼、耳、鼻、舌、身、慧的六触所生的因缘受是世间呢?因为六入处集,则触集,触集的结果,造成了纯大苦聚集,倘若没有六入处触,当然就无所谓色,也无所谓识,更无所谓受了。因为无触因缘,即无受因缘,无受因缘,即无有苦、乐;不苦不乐的事发生,一切都得有了,就无所谓世间了。因为六入处灭触随之也灭,触灭则受灭,如是,纯大苦聚集灭。至此,还有什么世间不世间?

众生愚痴,执着这虚幻不实的“世间乙,你争我夺,极尽其眼、耳、鼻、舌、身、意之欲,看看今天的世间,无处不是声色犬马,穷奢极欲,因此也无处不是罪业丛生,无处没有痛苦,但众生却乐此不疲,以此为真实哩!

佛陀认这世间是脆弱的,是败坏的,而这败坏的根源,就是六根,佛分析眼是危脆的败坏法,因眼见色生识生触,因触而苦乐,不苦不乐生,而这些的苦乐、不苦不乐又何尝不是败坏法呢?其他,如耳之于声,鼻之于香,舌之于味,身之于触、意之于想,无一不是危脆败坏法。但众生认危脆败坏法为常,执着不放,所以痛苦有增无已,如今日的物质文明,比数十年前,确实进步了不少,众生也利用这进步的物质文明得到了生活方面的享受,但是物质文明带给众生的幸福和快乐,远不如心理上所得的痛苦。因为今天的世间人,天天都处于追逐,贪求、恐惧之中。今日的世间,那一处是安稳的,它带给众生的是太多的痛苦和不安。

佛陀教导行者,必须要以正智来认识这世间,这世间一无所有,是空幻的、不实有的。人身的眼、耳、鼻、舌、身、意固然是空,而其认为常恒不变的世间,又何尝不是空呢?“我”是空、“我所”也是空。因为任何事物,它的自性本来就是空的嘛!谁能举出一个实例,证明这世间的事物,那一样是实有的,是永恒不变异的呢?人毒不过敷十寒暑、地球也不过百数十亿年,谁能在这世间掌握住什么?所以说,没有一样事物,不归于空的,只是时间的长短有别而已,最终,将一切归于乌有。

所以,佛陀教谕行者,以三段法来认识这世间,处理世间事。这三殷法,就是世间集,世间灭、世间灭道迹:

世间集者,前面已经分析过,世间是由于六入处的原故而存在,即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处触,因六入处触而生受、而执着;而以虚为实、以苦为乐。因此而生爱、喜、贪、嗔、慢、疑等等恶业,集着不放,由于大家都这样集着,才造成这世间的纯大苦聚集。

世间灭者,就是要行者当六根接于六尘之时,所生之识、触,要以自性智慧观察,立刻勘破其为虚幻不实,是恶不善法,将这些恶、不善法,舍尽、吐尽、离弃,并使之止息,隐没、灭绝,这样才不为六入处的纯大苦聚集所困,不为所困,即灭世间。

世间灭道迹者:就是要在灭世间,使纯大苦聚集不生l不作、不为犯时,就得修八圣道,所谓八圣道者,即是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这八圣道不但适用于用于佛弟子,若将之扩充,也适用于一般世间人,则这世间将立刻成为净土。现在的世间,无论在娑婆世界的什么地方,都有很为严峻的法律,但这些法律不足以儆策世间人,为非作歹,贪得妩厌者,此此皆是。唯有以佛陀八正道的内圣修为,才能使世间人先正于内心,由内心正而外行正,心、行俱正,罪恶不生,娑婆岂不即为净土?;

佛虽然以这八圣道教导行者,行者即使都依八圣道而行,但佛陀仍不肯定说出所有的世间人都必定能究竟苦边。佛为什么不作肯定的说法呢?因为这要看世间人的行持,是否百分之百的合乎“正”的标准。因为众生无边,各人的行持能力强弱的不同;,夙世善恶因缘有异,怎么能肯定说凡依八圣道修持的人,就一定能究竟苦边呢?

不过,阿难尊者,为了使世间人明了能不能究竟苦边,他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凡世间者: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这些都入世间敷。所以,眼见世间,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都是入世间数,其他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此,行者对这六入处触,以智慧正观察其集、灭、味、患、离,如实知而不为所困,才能到达世间边而究竟苦边,也才是知世间、度世间。若于六入处触不知其为集、灭、患、味、离,不能以智慧正观察,就不能到达世间边,更不能究竟苦边。

所以,佛陀将弟子修六人处分成两大类:

第一类是有师有近住弟子,这类师、弟子,苦于独处。他们之所以不愿独处,因他们缘眼色生恶、不善法觉,耳、鼻、舌、身、意缘法生恶,不善法觉,虽觉知此六入觉触的恶,不善法,而仍犹贪、恚、痴俱,若乐着于贪、恚、痴俱者,怎能究竟苦边呢?

第二类是无师,无近住弟子,这些的行者,常乐于独住,他们缘眼色生恶,不善法觉;耳、鼻、舌、身、意缘法生恶,不善法觉,也生贪、恚、痴俱,但立刻知其为贪、恚、痴俱,是恶,不善法,不生乐着而生厌离,不为贪、恚、痴俱所困的人,当然能究竟苦边。

所以,无师、无近住弟子者,都是乐于独住的,因为独住才能修梵、修福,也才能正尽苦边,究竟苦边。

但是,独住的行者,并不是要与人烟永远隔绝,他们仍得入聚落行乞食。在入聚落行乞食时,应正思惟:“我眼见色时,此心仍多少起欲,恩爱,爱念执着否?”经思惟仍觉有起欲,恩爱,爱念,执着时,为了断除这恶不善法,而勤于系念修学,好像火烧头农似地。对待这样的行者,应该起增上方便,帮助他们熄灭那些欲,恩爱,爱念,执着之火。若有行者,眼见色,毫无爱念、染着者,这样的行者,当然是由于他们日夜精勤系念修习有以致之的,对这样的行者,更应以喜乐善根,帮助他们,更求精进,使其无论在行、住、坐、卧之时,始终是一位清净的乞食者。

中国行大乘佛法,独住的行者,巳越来越少,入聚落乞食的行者,更不复再有,但进入市镇、聚落的行者则到处可见。在这样五彩缤纷的繁华世间、如何善摄六根,不让欲、恩爱、爱念等恶、不善法,入住六入处中,是一件重要的修持功夫了。若进入繁华市城、聚落之中,不能把握自我,六根触于六尘,三事和合而成六入处,对景爱念欲起,依于六染识而住,那末、就将被这六染识所缚,若更取着,那就永远也见不到涅槃了。

依六染识而住为什么不能见涅槃呢?因眼绿色,眼识生,若眼识生,则眼、色即成因缘法,其他如耳、声因缘;鼻、香因缘;舌、味因缘;意、法因缘……都能生识,一切的意识,都是意法因缘。而因缘所生法,皆是结系法,被爱念、欲贪所结系的人,如何能得见涅槃?不但不能得见涅槃,反而永远输堕。所以,佛陀慈愍地告诉弟子们:

“宁愿火烧热铜,燃烧二目起火,也不愿以眼识取于色相;

取随形好,为什么呢?因取于色相、取随形好者,身坏命终,将堕恶趣,如沉铁丸,永远无法浮升。  

“宁愿烧铁锥以钻其耳,也不愿以耳识取于声相,随声相好。因为若取声相、随声相好,身坏命终,将堕恶趣,如沉铁丸,永远不能浮升。

“宁愿以利刀割其鼻,不以鼻识取于香好,随香相好,因为、取于香好、随香相好者,身坏命终,将堕恶趣,如沉铁丸,永远不能浮升。   

“宁以利刀断截其舌,不以舌识取于味相,髓味相好。因为取于味租、,随味相好者,身坏命终,将堕惑趣,如沉铁丸,永远不能浮升。

“宁以钢铁利枪刺其身,不以身识取于触好及随触相好。若取触相、随触相好者,身坏命终,将堕恶趣,如沉铁丸,永远不能浮升。”

佛陀认为睡眠者,是愚痴活,是痴命,无利无福,但若行者取于六识;随其相好;宁愿行者睡眠。因睡眠之人,不于彼色觉想:不造恶业,身坏命终,不致堕于恶趣:水无浮升的机缘。所以佛陀一再劝慰行者,莫于彼色起觉想,若起觉想,必生缠缚、诤讼,能令多众生起于非义,不能饶益利乐人天。

佛陀之所以宁愿众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受那些热铁”、枪矛穿刺之苦,而不要使六根取于相好;,随缘相好,实在是因—为佛陀以他的智慧,正观察了眼、耳、鼻、舌、身、意是妩常法、是有为法、是心缘生法,如虚空、不实在。执着这些无常、虚空、有为、缘生法而堕于恶趣,太过于愚痴,其愚痴此之于贪求睡眠的人的愚痴更严重千百万倍,睡眠虽是愚痴,无利无厢,但—总比堕于恶趣。永不浮升要强得多,佛陀用心的良苦,是何等的令人感戴?

故行者,应视六入处有如六魔钩:眼味着色,则被色应钩;耳味着声,则被声魔钩;鼻味着香,则被香魔钩,舌味着味,则被味魔钩;身味着触,则被触魔钩;意味着法,则与法魔钩。六魔钩钩身,如何得能自在?所以,凡眼习于色者,即随魔自在,不能解脱于魔所系。耳、鼻、舌、身、慧,也是如此。若六根不习近色、声、香、味、触、法,则不为魔钩所钩,不随魔自在,不为魔缚,才得自在解脱。

行者最要了解的是:六根之于六尘,彼此之间,本是各;自独立,本妩牵连关系的。如眼之与色,本是两个不相关的东西,若眼见色,不起若好、若丑的贪欲,则眼与色超不了化合作用,所以贪欲是眼与色的媒介,是行者的大患,必须断此贪欲,使二者不起作用,则魔不能侵,无魔能侵,即得自在。

所以说:“学佛”者,学什么呢?就是学那一个“知”,知道什么是恶法,什么是善法l什么是究竟法。所谓“无明”者,简洁地说,即是“无知”。如眼是无常的,却不能如实知其为无常,眼所见之色是无常的,及眼见色所生之识也是无常的,却不能如实知其为无常,因不如实知,所以才成为“无明”,若能一一如实知,那末就变“无明”而为“明”了。于六入处,一一如实知其为“明”,则觉、悟、慧一举而得,就成了一个智慧的行者了。

人生的一切苦,都从因缘生,要脱离这世间苦,须修六入处法、闭六八处法,断六入处法,但在修、断之时,不可懈怠,但也不可操之过急,以平等修习摄受,行于中道。于六入处中,修离欲解脱,修离恚解脱,修爱尽解脱,修诸取解脱,修心不忘念解脱、修远离解脱。修这六解脱时,不可以少信心,不可以少持戒,不可以修习利养。若于此六处未尽诸漏,于诸地末得增上涅槃乐,即不得解脱。若能成就学戒、成就学根,则必漏尽,漏盛则心解脱。此时,虽眼见于色,终不为色识住,其他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因为内修无量善解脱,正观察了世间生灭法,是无常法,是空法,不实在法。内修无量善解脱巳,乃得心解脱,慧解脱。

是以,行者应善为守护诸门,不可因六八处而起缘着心,缘着心不起,则一切恶不善法不生,世间脆弱,是空,是幻,六入处应离、应断、应灭,能如此,可得无漏而解脱。

七四年元月廿四日于净室

摘自《内明》第157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