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佛教中的“嗔”是什么意思?


   日期:2011/5/4 10: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

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

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       危害)(五明学佛网:       危害)  

 妙祥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六章 忍恶无嗔 

 仁焕法师:贪嗔痴是痛苦与灾难的根本 

 陈士东居士:诛法广义——灭除贪嗔痴之妙法 

 卢志丹居士:一念嗔恚火,能烧无量劫善根 

 卢志丹居士:佛说懈怠懒惰的危害 

 心律法师:用“无我”化解“嗔恨心” 

 体慧法师:贪嗔痴的解毒丸 

 正如法师:嗔心打开地狱门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七 3 不嗔恚的利益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 5 不杀生的利益之断 

 传喜法师:贪嗔堕恶道 佛心令得度 

 济群法师:正念,使浮躁远离 三、贪嗔痴制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