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沈从文:劝人读经


   日期:2011/10/28 10: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百喻经》说:

  往日有夫妇两人,烙了三个大饼,作为晚餐。大饼烙就,夫妇二人各自吃尽自己的一个饼后,还剩大饼一个,不便给谁独吃,于是互相约定,不许说话,谁若先想说话,就莫吃饼!两人既然互相约好,故各坐在家中,沉默不语。到了半夜,来了一个窃贼,到家偷窃东西,掠尽家中所有宝物。两人皆因有约在先,关怀大饼,不愿出声。到后来贼人眼见这家中人痴呆如此,胡来乱为,皆不妨事,且觉得主妇静婉可人,便傍近妇人,作了些小小轻薄动作。那丈夫虽亲眼见到贼人胡闹,却仍因为不忘那个大饼,故不作声。到后妇人忍无可忍了,就叫唤她的丈夫:“大伍,大伍,你真是个傻子,为一个饼,让人把我如此侮辱调戏!”那丈夫快乐得拍手大笑,他说:“咄,咄,愚蠢夫人,你已说话,你输定了!饼应归我,你已无份!”

  这是两夫妇的问题,谁最愚蠢,别人似乎不能置喙,轻易加以判断。《百喻经》故事所注重的是人的性格。千年前世界上既俨然曾经有这种丈夫,这性格也似乎就有流传到如今的可能。我们如今已不容易遇到这种丈夫了,却可从别种人物的治国政策和生活态度得知一二。譬如说,一片土地忽然丢了,或家中老婆跟人跑了,有些人不正是因为守着一点同那对夫妇相类似的约定,不发一言,不作一事,沉默支持下去?若有人说了一句话,想提醒他,这些人不正是顷刻之间就会用顶天真快乐的神气,向人喝着“咄,咄,蠢东西,大饼又归我了”那种话语吗?

  读到这本充满了愚人故事的小书时,我总疑心作这本书的人,书虽在一千年以前作成,他的讽刺却预备留给一千年以后。不过如今争大饼的聪明人,大都忙忙碌碌,虽做了不少不折不扣的蠢事,却好像从不曾注意到这样一本小书上来,因此,这讽刺也等于无用了。若希望它有用,又似乎还必须从现在起始,再过一千余年,才能为做主人的明白的。

  不过我总想介绍这本书给那些应读这本书的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沈从文       读经)(五明学佛网:沈从文       读经)  

 洪启嵩居士:读经的心要与常见问题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3.习 

 戒法法师:读经有感 

 温金柯博士:读经随笔四则 

 读经怕造业 

 净土法门法师:读经、听经、看经都是念佛 

 净土法门法师:读经要读到什么程度 

 净土法门法师:佛号伏不住烦恼,要读经 

 净土法门法师:读经的方法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读经,真正的作用是让你把妄想念掉 

 读经,念佛,是最殊胜的消业方法 

 净土法门法师:为何读经功夫不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