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明如居士:世间万法到底从何而来的?


   日期:2015/1/21 12: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所能见闻觉知到的世间万法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顺世派外道认为,世间万法没有什么起因,都是自然而有的;数论派外道则认为,世间万法都是由“神我”创造的;大梵派外道则认为,世间万法都是大梵天神所创造的;现代科学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大爆炸之后有了基本粒子,世间万法都是由这些粒子构成的。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处在无明之中的迷人所给出的错误答案,根本经不起逻辑上的推敲,只有彻底证悟了诸法实相、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才能揭示宇宙万有的世俗真相。

大觉世尊佛陀告诉我们:世间万法不是无因自然而有,也不是从神我、大梵天等非因而生,而是从有情众生的心想而生,也就是说,万法的源头是心念。例如,显现在我们面前的一朵鲜花,最初只是我们心中的一个心念;显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块石头,最初也是我们心中的一个心念;显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人,最初也是我们心中的一个心念;显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件事情,最初也是我们的一个心念……,总之,世间林林总总的一切事物最初都是人心中的一个念头。

春天到来时,田野中会开满一片一片黄黄的油菜花,当人们惊叹于这一片片油菜花的美丽时,有谁会想到,这些油菜花最初只不过是一些微小黑黑的油菜籽呢?同样,当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有谁会想到这一切最初只不过是人们心中的念头呢?只有彻证了宇宙万法真相的佛陀能揭示这个覆盖世间一切万法的规律,而且这个规律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世间所有科学家迄今为止发现的所有科学定律。因为,所有的科学定律都是在无明与迷乱中给出的,通过这些科学定律,人们最多可以获得一些暂时的方便,根本无法彻底离苦得乐。而一旦明白了佛陀所宣说的这个囊括宇宙万有的大因果律,就可以从根本上明白离苦得乐之道。按照这个大因果律行事,人们必将从安乐走向安乐,从光明走向光明。所以,佛陀所宣说的这个大因果律是世间的明灯,是救世的良药,是渡海大舟,是能满足一切众生所愿的如意宝。

有人问:“无形无相的念头怎么能变成世间的万法呢?这真是太匪夷所思了!”大觉世尊告诉我们,生成宇宙万有的基本要素就是两个:一个是无形无相的心,它具有“了知”与“想像”两大功能;一个是无形无相的如来藏,如来藏在经典中也称为本基、法性、真如、妙明真心、空性、光明等等,它为心的想像与创造提供了舞台,并能将心所想像的东西呈现出来。世间的一切都是这两者的幻变。没有心的想像,如来藏不会显现任何事物;没有如来藏,心就失去了所依,无论心想像什么,都失去了显现的基础。

《华严经》中描述如来藏说:“法性本寂无诸相,犹如虚空不分别,超诸取著绝言道,真实平等常清净。”意思是,法性如来藏是本来寂灭的,像虚空一样没有任何相状,同时它没有任何分别、取舍、耽著,离开一切言语,它是诸法的真实性,它平等、无有生灭、清净无染。就是《华严经》中所说的这样一个东西,世间一切万法都是以它为“材质”的,它是万法的本性,所以也称为“法性”。

傅大士悟道偈说:“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意思是,有这么一个东西,在天地万物没有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这个东西无形无相、没有任何思惟,但它却是构成世间万法的“原料”,而且它不会随一年四季季节的变化而有生灭或迁变。

僧肇大师的《宝藏论》中说:“夫天地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识物虚照,内外空然,寂寞离见,其用玄玄。”意思是说,天地宇宙之中有一个宝贝,它隐藏在有形有相的山水万法背后,有情的心与无情的物都是它上面的幻纹,它内外空寂,没有任何分别,它是构成世间万法的“原料”但却不为人所知。

现代科学认为物质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那么基本粒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根本无法回答。大觉世尊佛陀告诉我们,即便是科学家观察到的基本粒子,也是这个空寂的如来藏“做”的,由基本粒子构成的世间一切万法当然也是如来藏“做”的。

仅仅有如来藏这个原料是不够的,是谁以如来藏为原料创造了世间形形色色的万法?是心。明白了“一即万物,万物即一”佛理的美国19世纪学者华莱士·D·沃特尔斯在他的影响整个西方励志领域的名著《失落的致富经典》中说:“有一种会思考的源物质,世上所有事物的形成皆源自于它。最初,这一物质本是宇宙的填充物,宇宙的每一丝空隙都由它占据着。首先,在这种物质当中出现了思想;接着,思想再按照其想像的模式制造出世间万物。人类的思想可造万物,而且通过让自己的思想作用于无形的源物质,人类就能够将脑海中的想像变为现实。”很显然,华莱士这里说的源物质应该就是如来藏,思想应该就是心。

《进趣大乘方便经》中说:“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依妄心为本。”意思是说,世间一切诸法都是从妄想而生的,妄心是一切万法的源头。《广百论》中说:“犹如梦中所见事等,皆虚妄现,都无一实,一切皆是识心所为。”世间万事万物的形成与梦中所见到的事物的形成原理相同,都是虚妄而现,没有一个是真实的,一切都是心幻变的。

《心地观经》中说:“心有大力世界生,自在能为变化主。”意思是说,心有大力量,世界就是它产生的,世间一切万法都是它变化的。龙树菩萨的《破有论》中说:“世间无实,从分别起;此分别故,分别心生;由此心为因,即有身生;以此心故,即有诸法。”意思是说,世间万法没有任何真实性可言,都是从能分别的心而有;有了能分别的心,就有了种种妄想;有了种种妄想,就了自己的身体与外面的诸法。也就是说,自己的身体与外境上的种种事物,都是自心的妄想分别,但我们对此却不知不觉。

《华严经》中说:“始从一念终成劫,悉依众生心想生。”意思是,每一刹那的心及其所对的境,乃至由一刹那一刹那的心和境的相续构成的一劫,都是从众生的心想而生。又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意思是,心就像工画师一样,世间的一切都是它的作品,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都是从心而生,心没有不能造的法。

有人问:“心和如来藏是一还是二?能否将这两者分开来?”经书中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里的“一”是指如来藏,“一切”是指心所呈现的万法。又说:“空有不二。”这里的“空”是指空性如来藏,“有”是指心变现的万法。由此可见,如来藏与心根本无法分开来,它们是无二一体的。心证悟了如来藏就是佛,没有证悟如来藏就是众生,实际上,心证悟如来藏就是证悟它自己,佛陀为了让众生觉悟,才将如来藏与心分开来说,究竟意义上,心与如来藏非一非异、无离无合。

万法到底从何而来的呢?从心想而来,或者说,从思惟而来,从心念而来。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应当知道,心念中包含的“心相”是怎样的,将来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怎样的。“心相”是互相嗔恚打斗残杀,将来就会生活在互相嗔恚打斗残杀的地狱;“心相”是吝啬贫穷,将来就会生活在贫乏的饿鬼道;“心相”是愚痴暗钝,将来就会投生为愚痴暗钝的旁生;“心相”遵循五戒十善,将来就会投生为人;“心相”是上品十善,就会投生天道;“心相”是阿弥陀佛及极乐世界,将来一定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总之,心在何处,将来我们就一定会生活在那里。对这个深奥而神奇的大因果律,我们一定要再再思惟,要生怕自己业障现前会忘记掉。能够听闻到这个道理的人,都是有大福德的人;能够依教奉行的人,都是必将获得大安乐的人。

   摘自《太上感应篇浅释》(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世间万法       明如居士)(五明学佛网:世间万法       明如居士)  

 宏圆法师:世间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 

 宏圆法师:世间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 

 宏圆法师:世间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 

 宏圆法师:世间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 

 宏圆法师:世间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 

 宏圆法师:世间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 

 明如居士:以菩提心受持《感应篇》 

 明如居士:发起皈依三宝之心 太上感应篇浅释 

 明如居士:如何受持感应篇? 

 明如居士:太上感应篇的见地与行持 

 明如居士:回归心性的家园 

 明如居士:布袋和尚的插秧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