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资料选读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四 第十二章 五阴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一

大虚法师:《楞严经》讲记(29)启教第一问

智旭大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62

大虚法师:《楞严经》讲记(30)空假中三观

大虚法师:《楞严经》讲记(9)

智旭大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04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一)

我抄写49遍《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的感受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九)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4)

净界法师:楞严经的意趣

大虚法师:《楞严经》讲记(25)情欲的风暴

智旭大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76

南怀瑾:《楞严经》五十种阴魔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七)

净界法师:整个《楞严经》一言以蔽之,它所对治的就是攀缘心!

宣化上人:楞严经存在,佛法就存在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三)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10)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解六结,越三空。 第一

 
楞严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注音|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文章位置:        微信分享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三  

  三 认为能知之心潜伏根内 无有是处

  原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佛言:“处今何在?”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白话解

  阿难对佛说:“世尊!依佛所说,因为心不见身内之物,可知心不在身内;又因为身觉到的事,心也知道,身心不相离,可知心不在身外。我今思量,应在一处。”

  佛问: “在哪里?”

  阿难说: “这能了知事物的心,既不见内而能见外,我思忖这心潜伏在眼根内。譬如有人用琉璃碗盖住两眼,这眼根虽然被盖住,但没有妨碍,眼根所见,心随即知晓。因此,我判定这能知之心在眼根里,所以不能见内,而见外物则了了分明。”

  原文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白话解

  佛对阿难说:“依你所说,能知之心像琉璃一样,潜伏在根里。如果这人用琉璃盖住两眼,看见山河之时,见到琉璃不?”

  “见啊!世尊!这人用琉璃盖眼,确实看见琉璃。”

  佛告诉阿难:“你心如果同琉璃相合,当看见山河时,为什么不见自己的眼?假设心能见眼,眼即是所见之境,而不是心随眼知。因为心不见眼,不能说了知之心潜伏在根内。由此可知,你认为能知之心潜伏根内,没有这样的道理。”


下载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