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传喜法师:儒释道统文明核心


   日期:2016/6/22 14: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儒家”又称为叫“道学”,他有一整套治世的学问,从修身、齐家、治国到平天下,都有一整套的理论。儒家在丰富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借鉴了很多佛教的理论和方法。在修持上,儒家重在以人为中心。

  从“儒”到“佛”,是很宏大的一个话题,我们用小比喻来说大话题。儒家就像北方人吃的面片一样,在吃言吃,讲究怎么把面片做好吃。道家也是以人为中心,他也重视在“吃”上做文章。人可以长寿,人可以升天,人可以成仙。他把人的美好理想拉长,就好像把面片拉成面条一样。佛教既不违背面片,也不违背面条。佛门有一句话:“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儒释道大抵上是这样的一种关系。

  在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儒家最高的精神境界是“在明明德”,这个提法有些接近我们佛教中提到的自性,令大家能明白自己的自性而止于至善。我们常说人格,什么是人格?在《大学》中,这个格来自一句名言: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致知。任何人,不管你在做什么,能够安于当下。安于当下(的规矩)就是“格”,“格”相当于规矩,然后回光返照,领悟出你的方圆。这个“方圆”恰恰是指我们的“心性”。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领悟到方圆,行行都可以出状元,这是儒家思想中“格物而致知”的一种方法。至于“致知”,还是佛教在这个方面讲得更多更完美,特别是怎么开悟?怎么悟后起修?

  儒释道之间,虽然有有机的结合点却各有各的特色。佛教是出世的,但是,祂却以出世的智慧来完成世间的事业,在这个层面上,佛教又可以涵盖儒道两家。但是,你如果不学儒道,没有儒学或者道学的基础,也不会有今天我们中国的佛教现状。中国佛教为什么这么蓬勃兴盛,就是因为有深厚的儒家思想、道家修养的基础。儒家确实他有自身的一整套方法,但越来越多的人却不知道儒家的修身养性之道。道教也是这样,过去还有道法可传,现在道法也是越来越少了。这个方面,我们佛教还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从教理和从方法上,都保存着丰富的知识,两千多年来没有中断这个传承。比喻说嵩山少林,大家都知道天下武学出自少林。但是,武学这个“武”对我们佛教来说,它是一种定,它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武不在武,而在定。又比如,佛门讲究在行住坐卧中修行,眼耳鼻舌身意,以及内心和外形如何调整,佛教还有这方面的传承。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华文明的命脉没有中断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