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独尊湛现:如何对佛法体悟得更加深刻? |
||
|
||
岁月穿梭永不休, 白骨遍地相续留。 人生如影空空过, 未见喜存何必忧。 阿弥陀佛,大家吉祥如意。 这段时间大家的修行非常虔诚,随喜。 因为我们大家养成了一个马虎的习惯。走马观花,这个不可取。 希望众亲要对佛法千万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大意呀,因为涉及到了了脱生死大事。这是极为关键。 我们学习佛法与学习普通的资料大不相同。 为什么这样说呢? 佛法,是在“净”态中所体现的,我们的心态达不到“净”,就没有办法彻底对此体悟,只能在表面文字上来分析,用思维这个动态来衡量,这是错误的。没有办法能够体悟到“禅”的殊胜。 所以我奉劝大家对佛法必须要反复地关注。 世间的小说,其他的资料都是用思维、幻想而展现的。 关于这个“禅”,不同这个“馋”。 有的人说禅就是打坐,其实与坐没有丝毫关系。 禅,是佛的心。如如不动,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的心。 坐是身体的一个姿势而已,同站立,行走,奔跑等,这都是一个外相的形态。 我们的佛法是“心法”,大家注意了。修行就是要从心态上下功夫。 其实一切的事相皆是唯心的力量而现。所以说,必须要抓住这个“心”的重点下功夫。 “禅”是真心,也就是说心的境界。 禅的心本来就是这样的,那么行,走,坐卧以及在工作中,我们也要把我们这颗心态,保持如如不动这个境界才是。这才是禅定。 坐禅,这个“坐”,指心明。心明为坐,心净为禅。 这个坐可不是姿势的坐,大家不能误会。所以说我们要把这个修行融入生活中。 也就是说,修行禅定是在动态中所求的净态。这是我们所要修行的主要目的。 那么我们在闲暇的期间可以利用这个坐姿,起到一个安心的助缘而已,这个腿什么单盘,双盘或者不盘等等,可根据自身的条件。 成不成佛与坐姿没有丝毫的关系。坐姿再优美,内心的烦恼不断、妄想不断,也是无济于事。 所以说我们大家还是走点捷径吧,务点实际好吗? 要从心态下功夫才是主题。 阿弥陀佛,释桑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