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永恒的代表  |                                                                                                                
  ||
| 
	     |   
  ||
     ◎‘愿一切众生,俱幸福安乐,俱平安和乐!’这是释尊的心愿。譬如‘眼睛所见,及所不见;住在远处或在近处;已经诞生将欲诞生;一切众生,俱享幸福。’以及‘生此世者,无一人祈幸福如我。’这些其实都是支配这个法界的佛陀(永恒的代表)的意志,愿望和誓言。我们现代人必须深切的体认,唯有佛陀的本愿才是人类本然的存在。   ◎佛教以超越此世为目的,所以完全就是站在‘出世间’的立场来观察事物。   ◎‘菩萨胜慧者,乃至尽生死。恒成众生利,不趣住涅槃!’菩萨永远只为众生的安全、幸福著想,自己绝不先去享受涅槃之乐。本偈的旨趣是教人从现实之中去发现真实,从人的存在中去发现佛的‘智慧之道’。   ◎佛言:人于世间,不两舌谗人,不恶口骂人,不妄言绮语,从是得五善。   何等五?   一者、语言皆信。   二者、为人所爱。   三者、口气香好。   四者、得上天,为诸天所敬。   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为人好口齿,他人不敢以恶语污之。今见有从生至老不被口谤者,皆故世宿命护口善言所致也。如是分明,慎莫妄谗人。   ◎害人得害。行怨得怨,骂人得骂,击人得击。(出曜经)   ◎道人知是者;因弃YIN欲之心,弃嗔怒之心,弃愚痴之人,拔恩爱之本;断其枝条,截其根茎,不复生滋,是名无为。(蓱沙王五愿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