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贤崇·贤宗法师:步步莲花生


   日期:2020/3/23 7: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步步莲花生

贤宗法师开示
杜柯整理

  降低标准,就容易获得幸福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也是一切有情生物的本能。

  换句话说,幸福,犹如舞台上的一束光,每个人都在追光,希望被光环笼罩,在光圈内生活,那种渴望,仿佛万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

  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感觉自己不幸福,一生都没有追求到幸福呢?

  我们总是觉得别人比自己幸福,或者过去、未来比现在幸福。有人觉得,必须要当大官才能幸福,有人要发大财,才会幸福。有人,“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幸福,预设了许多条件,这些条件达不到,就觉得不幸福,自己是个不幸的人。

  其实,关于幸福,哲人早就说过,它只是一个主观感受——幸福就是幸福感。几米说,幸福就是牛排即将上桌的一瞬间。这个说法通俗而幽默。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幸福的,正如今天早上我在浙江宾馆,吃自助餐,外面阳光洒进来,我坐在那里,身体健康,有好多饭菜可以自由选择,吃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一刻我就感觉到,我很幸福。

  很显然,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不一样。有的人腰缠万贯、日进千斗,但他觉得自己尚没有李嘉诚钱多,所以不幸福;而一个流浪汉或叫花子,别人送他一个葱油饼,他吃得淋漓尽致,香气四溢,感觉很幸福。因为幸福只是个人内心的一种感受,所以它与人的自我满足有关,你内心要求的少,就容易幸福;你自我要求高,就很难幸福。

  因此,通往幸福之路有个内在规律:降低标准,就容易获得幸福。从这个角度讲,知足者常乐,可见,少欲知足的人,就是最容易获得幸福的人。

  要想获得幸福,除了降低标准,还要心胸开阔、心灵自由,对任何事物,都能洒脱地面对,正如我们经常所说的:心大了,世界就小了;心小了,世界就大了。

  打开心量,不滞于物

  生活中,每天会碰到许多问题,工作问题,家庭问题,健康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这些问题不断来到我们身边,为什么有的人能顺畅解决掉,有的就不行?——这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心。如果你的心通透、开阔,什么问题都不成问题。因此,所谓修行,重要一点,就是如何打开我们心的疆域。

  如果你的心像杯子一样大,一粒石子就会激起轩然大波;如果你的心是浩瀚的太平洋,喜马拉雅山倒进去也不会有多大影响。上次我跟四十多个学者到马尔代夫去,飞机一直在海上飞,降下来就是一个岛,一个酒店,你就发现,人在这种地方渺小到不能再小,而那个大海你根本望不到岸。

  我以前看过美国哈勃望远镜拍的宇宙,拍的外太空,在茫茫宇宙里面,地球就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想一想,我们所谓的烦恼、纠结、痛苦,在这一粒尘埃里面又算得了什么?对于浩瀚的宇宙,我们人和蚂蚁的处境并无不同。毛泽东有诗云:男儿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站在这样宏观的视觉去看待人生,就把自己解脱出来了。

  所以修行的第一个主题,就是修我们的心,把心修到像大海的一样深邃,碧落一样虚空,不管世间的名闻利养、爱恨情仇,都能超越它,在生死轮回当中超越它,这时候,你的心才找到真正的自由,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生命。

  这世上,有很多大修行者,就可以达到这样的人生境界。

  话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皇帝和慈禧太后逃到长安。当时的长安,饿殍遍地,活人吃死人肉,惨不忍睹。虚云老和尚立即奏请皇上,禁止活人吃死人,并发动所有富户捐出存粮开办施粥厂救济灾民。时值八月,尸臭熏天,瘟疫流行。虚云便组织一场长达7天的祈雪法会,祈望降雪消除瘟疫。他的德望感召了西安各寺的僧人近千人,大家一起诵经。第七天的时候,果然乌云密布,鹅毛般的大雪降了下来,于是瘟疫就被遏止了。这时候,慈禧太后亲自来拜见虚云和尚,对着他跪下了自己至高无上的头。第二天,当恭亲王再来找虚云,要请他入宫长期赡养时,他已经悄悄走掉,隐居到终南山了。

  因此,在佛教中,高僧大德真是视名利如粪土的,他们心中只有一念,便是广济众生无所不在的慈悲心。说这些,不是要大家放弃自己的工作,放弃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事业,也来一个了断,进山修行。而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你只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自己的义务,就是修行。比如说你是老总,就要做好你的企业,带好你的团队,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你是父亲,就要做好爸爸,看护和教育好儿女;你是学者,便应精研自己的学问,而不是滋滋追求怎样发财。同理,你是修行人、出家人,那么严守戒律,深信因果,追求灵性的解放,最终脱离轮回,涅槃成佛,才是时时谨记的目标。

  在生活中,我们所谓的痛苦,其实都是画地为牢,把自己局限到某个角落。因而修行,即是不断从这种局限里面解脱出来。当自己解脱出来了,就是自度,然后你再去影响别人,便是度他。最后达到自他圆满的境界,就是佛。佛教里面讲,一刹清静一刹佛,一念清净一念佛,就是说,这一刹那你心里清净,这一刹那你就是佛,和佛没有两样。你这一念清净,这一念就是佛。所以说,凡夫和佛本无不同,只是这一刻我们迷了,成了凡夫,这一刻我们悟了,便是佛。“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因此,佛与凡夫只是一个手掌的两面,本为一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其实云和雨就是一个东西,热则为云,冷则为雨。

  为什么我们通过修行可以成佛?因为我们本来是佛,不过是无始劫以来迷惑颠倒的太久了,才沉沦于此。

  心念与思维,如鸟之双翼

  有一次,我到日本去,看一个插花大师,当时来了一群人。我原以为插花要很多花,才能组合得漂亮,结果不然。他就随随便便剪几个树枝,然后点缀一两朵花,用一个花瓶插起来,我一看,哇,真是艺术品!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很好。我就想,要是没有花,仅几根乱树枝、杂草,他也能插的很漂亮。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他心中有美,已经练就一双美的慧眼,所以无论从任何角度,他都能扬长避短错落有致地把美展现出来。

  一如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即使面对再丑的人、再难看的身材,也能设计出穿上去很美、相对能展现个人风采的衣服。好的摄影师亦是如此,无论被摄对象是多么平凡庸俗甚至面目可憎,他都照出你美的一面。因而,在他们眼里,美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没有找到角度而已。譬如一个销售者,想把梳子推销给和尚,有人笑话他:不长眼色嘛,和尚都是光头,哪里用得上梳子?却不知这位推销者,成功地推销出去了。原来他见了和尚说,师父你看,来你们这里的香客每天很多,他们上香、磕头或拥挤之后,不免头发散乱、仪容不整。而其中很多人原本十分讲究,如果这时放一把梳子让他们修饰一下形象,想必他们都乐于接受。和尚说,你想的不错,可惜这里只用上一把,哪里要那么多!推销者说,不是这样,你看,现在的人都爱干净,一般不愿意用别人用过的梳子,你就说这些梳子是开过光的,放在这里,可以买一把梳头,还能拿回去做纪念。和尚觉得这个点子不错,可以给寺院搞创收,于是一次性买了几百把,果然十分畅销。

  向和尚推销梳子的故事是推销界有名的案例,它告诉我们,只要找到接受点,总是可以成功的。反观自身,我们做事遇阻,常常是因为思维没有打开。许多朋友做企业,市场打不开,其实是自己思维局限了。

  有言道:方法总比问题多。所以,面对任何问题都有一定的方法,不过你没有找到而已。做企业是如此,人生亦是如此。我们寺院就曾买过3000多本《与神对话》送给别人,这本书影响很大。有人见我们这个行为就说,你一个寺院去买这种基督教徒写的书,还送给别人,不是旁门左道吗?我告诉大家,不是这样,佛学首先有一个思想,与这个世间跟智慧相应的东西,都应该去学。人成即佛成,你人都做不好,怎么去求做佛呢?这不是无根之木无本之源吗?一个人站立的高度,决定了自己的视野,你站在一个什么点上去思考,往往影响其他的点能不能打开,所以你的立足点,一不小心就把自己思维局限了。由此,你站的越高,局限越小,局限越小,思维当然越开阔。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某件事做好,做到极致,都可以创造个人奇迹。有人觉得自己命运悲惨,但是你能惨过澳洲的尼克·胡哲吗?这孩子,天生没有四肢,是医学上说的“海豹肢症”,上帝给他这个惩罚该够重吧?但他勇于面对身体残障,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不可思议的是,他骑马、打鼓、游泳、足球,样样皆能,拥有两个大学学位,是企业总监,巡游世界,成了著名残疾人励志演讲家。我们可以到网上去看看他的视频、他的演讲,那真是震撼人心。

  这个奇迹是怎么创造的?他的起点比你更低吧?但他的成就远远比你大吧?!他是怎样超越了这个反差的高度,完成了他的华丽转身、飞身一跃?我们的确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我们贯有的习以为常而不以为然的四肢大脑,当我们拥有时,自己并不觉得珍惜,还生诸多抱怨,可一旦失去,你才明白,平常的拥有是多么幸福。胡哲没有这种幸福,但他利用他的残缺之身,创造了另一种幸福,化废为宝,在废墟上建立起了摩天大楼。他现在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觉得自己幸福的不得了!

  所以,我们做企业,如果不成功,常常去找社会原因、市场原因、客户原因,却忘了最关键一点,从内部开刀,找自己的原因。把自己真正的原因找到,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

  我喜欢书法,每次写字时,笔拿在手上就找感觉,这个字有什么内涵?我怎样把它表达出来?当真的进入字中三昧时,你和字非常熟悉,像家人一样亲近,那么运作它时就得心应手,操纵自如。它听你的话,想让它怎么表现怎么表达都能办到。到这个时候说得玄一点,就是人字合一的境界。因此,做任何事都有内在的规律,绘画也一样,当你和被描摹对象打开精神通道对接上时,它生动的气息便传过来,跃然纸上,活泼有生气,这时,画面就有了灵魂。

  再比如说,书店里有许多书, 有的你一看就眼睛发亮,有的摆在面前也不会注意,为什么?因为有的书和你的内心不感应,不是你想要的。所以心念的力量非常巨大。但不管是善念恶念,最高的境界是《金刚经》里说的,无念。因为你有善恶之分的时候,就有区别对待,有区别就会起心动情,最终把自己限制住。

  好多人得了癌症,最后都是被吓死的。我以前寺院里有一个居士,修净土的,70多岁查出来肝癌而且是晚期,医生说最多能够活三个月了,好好准备后事吧。他回来很乐观,说走就走嘛,我也活了这么大岁数。他回到家里病也不看,化疗也不做,每天早上起来冲完凉,然后穿上寿衣,躺在床上,盖上寿被。每天就是在床上念佛,求阿弥陀佛把他接走。结果呢,现在十年了,阿弥陀佛还没把他接走。这个事违背科学,医生说三个月,他活了十年,为什么?——他把心放了下来,什么都不在乎。可见,越想死的人就越死不掉,越怕死的越死得快,这个规律可以嫁接到很多其他方面,比如越想赚钱的人赚不到钱,无所谓的人反而赚大钱。夫妻关系也是如此,你越想绑住她,她越跑得快,你越给她空间,婚姻越长久。

  有一次一个母亲对我说,自己女儿这么大了,男朋友也不找,一天到晚就知道看书什么的,对这事没有热情,她为此很纠结。我说,现代女性因为经济独立,单身妈妈、试管婴儿、独身会越来越多,这对传统观念是个很大的冲击。但是你想,如果你女儿嫁一个她不喜欢的,没两年就吵翻了,最后离掉,还不是她一个。你现在逼她结婚又有什么意思呢?

  行住坐卧皆是禅,人生无处不修行

  佛教的一个最重要思想,就是让我们了解事物存在的规律,生死轮回是规律,业因果报是规律,福报也是规律。……

  我常说,企业要兴盛持久,最终靠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靠创业者的使命和福报。这个老板如果能善待员工,对客户服务无微不至,和周边及社会关系和谐,那么,他的所有善行都是在培植福报,当福报深厚时,就有一群人跟着他,为他做事。

  那天我认识一个老板,他太太是总裁,他是董事长,他告诉我,以前自己是开拖拉机的,后来身边的朋友让他去开电器店,他开了之后赚了一点钱,然后想尽办法回报他们,他的朋友们又继续为他出谋划策。他说自己能做到今天这个成绩,就是身边的人把他推到这个位置上的。所以我发现了一个规律:一个懂得感恩、有利他之心的人,事业想不成功都难。

  我们儒家的基本理论非常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后面三个的基础,如果身修的好,就能齐家,能齐家就能治国,能治国就能平天下,如果你空洞地追求后面三个,没有修身这个根基,有如楼盘建在流沙之上,终将倒塌。

  《道德经》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你看,每做一件事,每上一个台阶,都与“德”有关,而“德”是怎么来的?是“修”来的。因此,越是伟大人物,他的德性能量就越巨大磅礴。

  佛教讲“开悟”,开悟是什么?便是把你素来的那种我执、自私或者极限的一面打开。唐代天台山寒山拾得这两个人,当时诗文遐迩闻名。别人都说寒山的诗,有一种高山流水清新脱俗的境界,有一种蓝天白云空旷舒敞的气象,为什么能作出这样的诗?因为他开悟了,他开悟了就能解读宇宙万有的本质。特别是一个企业的掌舵者,更应该学会跟天地万物对话,去寻找那个事物存在的规律。当你顺着规律办事,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这就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自我打破的过程。禅宗有一个思想非常明确,叫破例,就是把原有的思维局限不断打破,你越在乎什么就要打破什么,你爱面子,就要让自己变得不要脸,因为你越在乎什么,这个东西就成为你的障碍。

  当我们批评别人不好、看别人不顺眼时,反过来看看自己,不也有很多不足吗,这样心理就获得了平衡。但我们往往都是吃素的不喜欢吃荤的,拜佛的不喜欢不诵经的,诵经的不喜欢打坐的,实际上禅修是什么?行住坐卧皆是禅,人生无处不修行。如果有人禅修得力的话,在工作中,一定会表现出优游从容的风度,即使去做销售,被人骂得狗血喷头,他心里一点憎恨都没有,一点受挫感也没有,还能非常乐意地去推销自己的产品,这便是禅者的境界。不是说修禅就等于不要脸,而是把世间的赞叹、诋毁这些东西全部放下。开句玩笑话,如果今天禅修完后,哪天你一不小心抓到监狱去了,然后在里面关禁闭,无所谓的,你尽可以在里面打坐,闭关修行,一点也不委屈。

  一个人真正做到了生命自由,他不在乎给自己住的是两千平米房子,还是仅仅是一个树洞,他都能在里面怡然自得心满意足。一个真正的禅者,他无论是身处清静无染的绿林,还是繁华喧嚣的红尘,都能适之若素,无往不宜。所以,当你们禅修完后,把这种禅修的精神运用到生活当中,第一你的家庭会很幸福,第二企业会很和谐,第三市场不会做不了,第四,没有什么事情能障碍到你。

  禅修有一个要求,“独一静处,专精思维”,就是单独地面对自己,时刻让内心去觉察和关照自己,你有这种觉醒和忘我的精神时,生命就呈现出另一种状态。眼耳鼻舌身意,因为我们平时都是跟着感觉走,眼睛看好看的,耳朵听悦耳的,嘴巴吃美味,手摸舒服的,时刻被五蕴牵着走,没有精神独立的东西。

  被五蕴牵着走,就没有自己的主宰,只是被自己的感官主宰,此时,你还能正确的理解这个世界吗?还能正确洞见事物存在的本质吗?所以禅修,即是教我们放下身外的一切,甚至我们这个身体,最后,连放下这个概念都要放下,这才是真正的返璞归真,回归空无自性。当你把声色名利都看透,人我烦恼全放下,知道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其时,你才真正独立起来。

  达到如是境界之后,你内心的喜怒哀乐,全部被解除了,它随境而生,随境而灭,不留痕迹。情感上永远行云流水,精神上永远阳春白雪。你超越了世间万象,站在山巅上俯视芸芸众生,真正做到一个智者,以出世间的高度来面对一切。此时,你入世抑或出世,都是来去自如、游刃有余的,因为你的灵魂,如风般自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贤崇·贤宗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贤崇·贤宗法师)  

 贤崇·贤宗法师:在上海交大的演讲(2008年6月14日) 

 贤崇·贤宗法师:让禅修成为你人生的习惯 

 贤崇·贤宗法师:禅在生活中的意义 

 贤崇·贤宗法师:禅与企业家的修炼 

 贤崇·贤宗法师:破除“我执”,保持正念 

 贤崇·贤宗法师:什么是“二入”与“四行” 

 贤崇·贤宗法师:遵循自然 

 贤崇·贤宗法师:坐禅三要 

 贤崇·贤宗法师:踏上八正道的幸福人生路 

 贤崇·贤宗法师:简单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贤崇·贤宗法师:清除内心的毒素,然后种下菩提种子 

 贤崇·贤宗法师:第十二期止语禅修班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