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贤崇·贤宗法师:我心安处是故乡


   日期:2020/3/23 12: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心安处是故乡

——上海交大房地产与金融班贤宗法师开示

杨柳整理

  一、常行观照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一般到寺庙的行程就是烧香拜佛,或者请法师做佛事,很少有机会来了解佛教文化,更少有机会来分享佛教的智慧与思想菁华。当然,对于佛教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人都会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得出关于佛教的直接印象。佛教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帮助大家,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哲学思想,每一个人都有迥然不同的认知。

  在来到这里之前,大家是否问过自己:我们为什么来禅修呢?你们中的每一位都是社会实力阶层,是社会精英,在各自的人生中都面对和处理过各种各样的事情。然而,相信每一个人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即在某种境遇中,我们无法面对自己。这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心理预判,而是人之为人皆需反思的命题之一。

  什么是“自己”呢?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局限,自己的目标……每一种与“我”有关的先见被认为是属于“自己”的。学问越高,越聪明,越能干的人,对于自我的主观认定就会越强。因为他们在理论研究或社会实践中深知自己比一般人更为睿智。他们可以领导一些人,征服一些人,使一些人为自己办事或使许多人歆羡仰慕。长此以往,那个关于“自己”的认知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扩大化了。就像审美的扩大化一样,对于你所爱慕的审美对象,你总是会得出远远高于客观实际多倍的价值判断。自我的扩大化往往随着社会地位或精神地位的确立而发生,换言之,后天所取得的成就很容易使个体的自我意识充分膨胀,有时我们会过高地评价自己,有时会执着己见,甚至出现处事的偏激。包括我在内,也是一样,总是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禅修与一般知识的授予很不相同,它不是要给你增加什么,而是要让你把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全部关闭,把纷弛在外的心收摄回来,不断从减法中回归到清净的本来面目。

  人最大的潜能在于内在精神的开掘,而不在于外部世界的名闻利养给予你的增益。鸡蛋从外打开是食物,从内打开是生命。人从外在去分辨事物叫做聪明,从内在观照自我叫做智慧。

  禅宗要求我们从内在发掘自己的潜能,审视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智慧。菩提达摩被禅宗誉为初祖。他原是古印度香至国的一位王子,后出家在般若多罗尊者门下开悟。北魏时,东来传道,曾在嵩山少林传播禅法。他在五乳峰高临山顶的一个天然石洞,面对石壁,盘膝而作禅修九年。什么是达摩面壁义?面壁就是专注一境,以石壁作为心灵的理想范式进行内观的修行,使心如石壁,禁绝杂念侵入,以达到灵台空明的无我之境。

  请大家回想一下,你们在什么时候最能够洞若观火,做出英明的决策呢?是在杂乱地接受了多方意见时还是在一个人冷静、沉着地对于问题进行全面思考之时呢?显然是后者。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能把问题思考透彻吗?唯独在闭门以后,弃绝外界的一切干扰时,问题的前因后果才可能渐渐地在静思中变得明朗起来。思维只有在静定的状态下才能打开,禅要求我们进入到定的状态之中,身心灵三者同时进入静定,打开人生的种种局限,打开自己的心量。禅宗寺院中常常能看到四个字:“常行观照”。观照就是收摄外缘,审视自己的内心。按照大家的阅历,我相信许多知识你们都曾经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中听到过,你们不需要理论的增益;但只有一种力量会在你们自己的内心中涌现,那就是内观所产生的巨大潜能。

  内心的澄明比外人的高见更为重要,正如信念比粮食更为重要一样。粮食可以疗治身体的饥饿,却无法救赎心灵的痼癖。唯有信念、信仰,可以使人重新找到人之为人的根柢,找到灵魂的底色。如同树木之需要根基,泉水之需要源头,我们需要信念。《论语》记录下来的远不仅仅是文字,而是人的信念,正是儒家的信念在这些殷切的话语中生存了下来,从先秦直达当代,直达每一个君子的心底。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论语》对于后世影响之重大。孔子以“仁”为其学说之根本,在《论语·学而》中,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以仁爱为基础,他强调孝、悌、谨、信,先要确立这些人格上的优秀品性,确立起光明正大的人生格局,如果有余力的,再来谈文学,谈文化。他的这一主张是十分正确的,我们有时会评价说某人“文人无品”,这就是因为有的人有知识,有文化,但是有灵气而无灵魂。这样,他所做出的学问即使再好,也是不能久传于天地之间的。

  在阴阳的思想中,我发现,人性总是显示出两面性。比如静与动,静增则动减,动增则静减。一个人如果经常在操作、实践的状态中,他就很少有时间去静思,这就是动增而静减的情形。如果一个企业的掌舵人每天被纠缠于具体事务当中,他就很少有时间去想企业的现状,企业的愿景,企业的战略等等。总裁最应该让自己静下来、闲下来。这样,你就可以具有捕捉商业前景、市场动向的可能性。

  大家来到香海的这三天,我嘱咐他们尽量少给你们安排课程,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你们观照自己。观照自己有一些特定的方法:一般包括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和调心等五要素,而以后三者更重要。如果你坐下来就要去找遥控器,就要去玩手机,这就说明你的心深陷惶恐与孤独中无法自拔,心就像野马一样奔腾,像尘埃一样飘荡。

  禅宗常常让我们追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往哪里去?”做事情必须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明了自己的现状,清楚自己的愿景。这些明白的洞察从哪里来呢?从静定中来,从观照中来,从参悟中来。

  二、明心见性

  佛教常说“明心见性”,这四个字归根到底就是“慧”。不断地扫去自己心上的尘埃,使被世事牵萦的无明的心变得明慧若神,这就是明心见性的过程。从渐修上说,就是神秀大师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从顿悟上讲,则是惠能大师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两种相辅相成的修证法门,顿悟之前要经历无量劫渐修的功夫,方才能形成大根器而得到究竟的智慧。

  拂拭扫尘的功夫要做,本来无物的思想也要参。我们本来就在幸福的终点,为什么营营碌碌,要去听什么关于幸福的课呢?我们的心本来清净澄明,为什么要在它之上添加无数烦恼而反以为乐呢?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购买能够带来一种快乐,得到能够带来幸福。我却不这样看。购买往往是忧惧的开始,得到常常是失去的起点。那些妄图在心外寻求事物加入到自己的生命中而期望得到幸福的,最终只是南辕北撤,南柯一梦而已啊。

  乾隆皇帝一次南游出巡至金山寺,与法磬禅师一起站在长江边,问禅师:“长江一天有多少艘船经过?”禅师答曰:“两艘船!”皇帝不解:“怎么会只有两艘船?”禅师一笑:“一艘为名,一艘为利。”世间名相哗然,现象纷纭,常常是我们无从计数的。一生中要遇到多少人,经过多少事呢?屈指数来,仿佛是三天三夜都数不尽的。那么,我们就要具备佛教减法归零的思维,就像法磬所言:“江上二船,一艘为名,一艘为利。”将纷纷繁华勘破,剩下蝎子栖于空花而已。拿得起不算什么本事,放得下才见此中三昧。

  我们的心中本来充盈着无限智慧,为什么我们要像乞丐一样向外去乞讨呢?本来已经有地方安身了,为什么要受到攀缘心的诱惑不断地追求更大的房子呢?两块钱就能吃饱,为什么有的人要去追求十万元一餐饭的奢侈享受呢?这就是由于我们不明白自己的内心,不明白自己的本性,不明白自己的精神境界的缘故。

  只有当我们内心不丰足的时候,我们才需要借助外物来粉饰自己。不相信自己才能的人,会去争取无数的虚衔;不够美丽的人,喜欢用最美的衣服装扮自己;空虚之人佩戴许多奢侈品以引起他人的侧目。实际上都是想要让别人来看你身上附庸的东西,而不是欣赏你这个人本身;让别人来看你的外表,而不是来欣赏你的个性。内心不丰盈的人实际上就是乞丐,如果无法满足,则永远成为一个乞讨者。

  我们是否曾经思考过事物存在的基本规律,反观过自己的内心呢?唯有追问根柢问题的人,才能真正走好未来的道路,实现终极的目标。

  很多人觉得佛教思想是悲观的、消极的,甚至有人指斥佛教为社会的寄生虫。我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佛教思想带领你思考宇宙运行、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只有掌握这种究竟智慧的人,才能挺立于天地之间,在光明正途上更加长远地走下去。

  要了解宇宙智慧,就要观察山河大地,观察一草一木因何如此。树木最重要的是它的树冠吗?不是的,而是在于它的根基。我也曾做过这样愚蠢的事情:把外面已经长成的参天大树费尽心思移植到我们的寺院中来,并感到欣然自得。但是,台风一来,暴雨时至,我便开始为这些大树担心起来,他们的根基很浅,这么大的树冠是非常容易倒塌的。只有根深固柢的树木才是真正的参天大树,一切移植而来的东西,毕竟是牵强附会之物,它缺少根基。长在原点的大树才叫参天大树,它的树冠有多大,根就有多深。特别是一些长在沙漠中的树,外面的树冠可能只有两三米,根系却深植到地底二三十米深的地方。只有这样,它才可能是稳固不动的。

  思想也是一样,如果抱定拿来主义,从往哲先贤那里拿来一讲了事,这叫什么学问呢?这只是他人的传声筒而已啊。因此,做学问,搞研究,阅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苦难的阅历。德行更是如此。古话说“厚德载物”,如果一个人名望很大,德行如纸薄,他能在这个世界留存多久的美名呢?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一个人的深厚德行的体现。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切声名、实利皆是一些杂乱的毛发而已,而事物的基本规律、人的根本德行才是皮之本身。要让企业在市场中长盛不衰,唯一可能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往下扎根,把根深植到哪里呢?把企业的根深深地种进每一个消费者的心中。

  毛主席曾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时的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由于共产党能够把革命的火种深深地烙进每一个劳动人民的心中,为他们立命,代他们立言,替他们声张正义。一个政党只有和人民大众合二为一的时候,它才不会被人民所抛弃。

  三、奉献利他

  我们借这句话来反思一下,自己的产品有没有对每一个消费者的利益进行切实考虑,自己的理念有没有助益到更多的人,使他们的思想有所成长呢?

  这其实就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利他。佛教常称对寺院提供帮助的人为施主。为什么有这样的称谓呢?因为他们将自己的物质财富布施给寺院,维持寺院的运行,使庄严道场能够利乐有情,为四众开示说法,解疑排惑。

  原始佛教托砵乞食,当他们托砵乞食的时候,施主供养他们的身体,也以此修行,使出家人消除自己原有的傲慢之心。当贡高我慢之心消失时,僧侣想尽办法报答施主的供养,想尽办法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有人因此认为僧侣是想不劳而获,完全不是那样,他只是要以托砵乞食的修行方法来打击自己的自尊心,使他分别的心、傲慢的心次第放下,把生命最精彩的本质升华起来。因此,古时圣人才会说,学佛乃是大丈夫之所为。

  日本著名的企业家稻盛和夫曾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将濒临倒闭的日航公司扭亏为盈。他是怎样在商界创造出一系列奇迹的呢?在《活法》一书中有一个故事,令我至今难忘:在他已经是著名企业家以后,稻盛和夫竟然可以放下一切,出家三年。他出家后,曾经托砵乞食。有一次,一个清道夫给了他一百日元。这使他当即泪流满面。一个收入如此之低的人,竟然可以发心施舍,具有奉献利他的精神。稻盛和夫由此思考到,我们应当感恩每一个人,以平等的心去发心救度或帮助每一个人。奉献利他的精神既可以是大学教授言传的,也可以是由清洁工身教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菩萨。

  人生最基本的需要是什么呢?佛教将其归纳为财、色、名、食、睡。财是指物质财富,人在社会中生存,需要安身立命,适量的财是保全和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色是指男女之间的欲望,红尘之间总是难免情爱勾连,缠绕缱绻,这也是自然的;名是指名望,有人求贤名,有人求廉名,有人求雅名,有人求美名,这些都是对名的追求;食就是吃饭,有人要去追求“玉盘珍羞直万钱”,有人却可以满足于“一箪食,一瓢浆”;睡就是睡觉,古人说人活百岁,半生是梦,可见乎睡的重要性。虽然每一个人对这五样东西的追求向度有所差别,追求的程度也有所差异,比如有的人更爱钱,有的人更爱名;有的人对这些基本需求非常倚重,有的人则在其之外更想获得心灵的飞跃。但是,人终归还是逃不开这五个字的。人们有时会讥笑那些爱钱的人是守财奴或者满身铜臭味,但其实讥笑别人,都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世说新语》中记录了这样一则有趣的事情:西晋的王衍是所谓的“品行高尚”的清谈者,据说他口里从不提到“钱”字。他老婆想试探王衍的虚实,趁王衍熟睡之时,叫仆人绕着王衍的床边铺上一大圈钱。王衍早晨醒来见到床边的钱妨碍他行动。便叫来仆人说“拿开阿堵物”。有的人自命清高,往往代称钱为“阿堵物”或“孔方兄”,而绝口不谈钱字。但是这样的做法实际上也只是形式上的趋避而已。没有一个人能够绝对地离开财色名食睡而生活。只是我们主张,对于基本需求只要有最清简的满足即可,追求不可过度。

  然而既然知道,人是有这些需求的,作为企业家,是否应当照顾到员工和客户的这些需求呢,是否应当多奉献给别人一些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呢?只有这样,人才才有可能为你所用。如果对下甚为苛刻,在钱财上极其小气,那么下属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怎么还能为你工作呢?怎么还能去谈什么理想、文化、愿景呢?这难道不是画饼充饥吗?

  我们总要在了解人性的根柢,了解事物的规律以后,才能制敌之先,在事情未发生之前预见到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这就是企业家应当要去考虑的问题之一。要想领先于别人,引领市场的潮流,就要独立思考,去参悟宇宙的根本理则,也去觉察人性的根本需要。只有帮助别人,给予他想要的,也才有可能获得你想要的。

  我很强调独立思维的精神。大家在各色各样的培训机构听过那么多的课程,真的能够帮助经营吗,真的能够开启性灵吗?我看未必。听得多了,难免感到许多课程存在着重复之处,如鹦鹉学舌一样给学员灌输别人的理念与知识,而不能引发大家去开启独抒机杼的思维。这样的学习,始终使人的思想停留在平面移动的状态,而无法渗入到人的灵魂之中,使个人的境界向上翻越。

  禅修非常注重个人的修证。历代祖师大德悟道的机缘都大异其趣,而且开示弟子的形式也都绝不雷同。二祖慧可(即神光)因“安心法门”而悟道。(按:神光见达摩。问:“我现在心很不安,请师父为我安心。”达摩说:“你把心拿来,我给你安。”神光说:“我找了很久,但得不到。”达摩说:“我己经把你的心安了。”神光忽然领悟到达摩禅师的“真乘”含义。)六祖惠能因听到弘忍讲《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心” 而悟道。(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话,出自该经庄严净土经第十:“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根据这一段经文,“应无所住”指的是不执著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离开六根的外相,就是说不被宇宙的纷披万象所迷惑,超越现象界“用”的层面而澈见根本性的“体”。)他们因不同的机缘,受到不同的开示而悟道,其修证无一不是充满差异性的。因此,如果你听到有人要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真理来加于你身,并承诺你此生必能如何,这多半是一种诓骗。个人的修证有如万千殊途,上山的道路千千万万,因人的根器而各各不同,因时因地而不同,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份自我观照、自我觉察的独立意志。

  禅修能让人的思维变得独立与澄明,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之中,我们才能去发现宇宙的至理,发现事物运行的根本规律。乔布斯曾经多次参加过禅修,在他的发明中充盈着利他的精神与宽阔的心量。他所设计的手机就像是一个没有篱笆的院子,大家可以在里面下载许多自己喜爱的软件,它的兼容性其实反映了乔布斯的涵容心量。现在许多公司,在网上不时收取各种各样的费用,虽然在垄断的状态下人们不得不付费来购买你的产品,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不符合企业的长存之道。

  佛教在布施时强调“三轮体空”:亦即我帮助你时,没有我,没有你,没有物。具体来讲,包括施空:施者忘施,所施舍皆空也;受空:受者忘受,所受者化空也;物空:物者忘物,所施舍之物皆空也。只有达到这样的状态,才能够做到忘我的付出而不计回报。当你不求回报时,宇宙万物自来回报。一颗清净的心会让你感受到行人的微笑,这是你微笑的回报;也会让你感受到世界的和谐与美好,这就是你布施的最大回报。回报到自己的心上,使心灵得到超越与成长。

  我遇到过一个销售方面的专家,他对我说,当他用佛教“空性”的思想来销售时,得到的业绩是最好的。当你去销售时,把公司忘记,把产品忘记,把利益忘记,而专注一念,就是我想要帮助面前的这个人。当你能够这样全心全意去为他着想时,面前的人就不再是一个客户,不再是一个营销的对象,而是一个与你同心同情的人,是你的朋友,甚至就是你自己。你完全为他着想,为他考虑,他自然能够感受到你的真诚,也自然能够接受你。相反,当你心里总是想着业绩,想着对方口袋里的钱时,你的目光一定是充满急迫与紧张的,像一只见到猎物的鹰一样。对方见到你这样的目光,自然会敬而远之,而不会与你合作,与你成为朋友。

  我们香海禅寺举办读书会和禅修班都是免费的,从来不要求大家交钱。我经常对他们说,读书会的理念首先是我们自己把书读好,在此之余,我们把书送给大家,带着大家一起读书学习;禅修班首先要求我们自己修,自己修好了顺便带着别人修行。我们自己都做不好,就不要想着让别人做得如何如何。首先对自己要严格要求,然后再来帮助别人学习和精进,这就是一个自利利他的过程。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用这些方式去赚钱,香海只是一个利益有情的平台,而从来不是一个谋取利益的管道。

  四、使命天成

  法国的一位哲学家曾说:“一个有使命感的生命,是人类最伟大的作品。”什么是使命感呢?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精神就是使命的体现。这样的价值追求才能产生巨大的效应,打开更为广远辽阔的人生格局。

  任何长生久视之物的存在都必不是偶然的,它一定在某些方面、某些理念上与很多人是一致的,能够帮助到很多人,惟其如此,也才能使自身长存于天地之间。

  如城隍庙和祠堂,许多人会认为这些地方是封建鬼神意识的残留,其实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理解。《伦语·八佾》有一句话:“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按:此句意为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里,祭祀神就如同神真在那里。)孔子是不语“怪力乱神”的,为什么他要这样注重祭祀呢?儒家对于祭礼的坚持,其实不是从鬼神、淫祀的角度出发来讲的,而是从慎终追远,尊重先人的内在品格,并以此作为代际相传的重要精神宝藏这一点上来阐发的。对于往哲先贤的礼敬,对于祖先的推崇,实际上是对于先人使命感的传承,我们从他们身上沿承血脉,也沿袭高贵的精神,这是一种见贤思齐的思维逻辑。拜佛也是同样的道理,佛陀所说的道义我们誓愿完成,誓愿向他看齐,这是我们礼敬他的根本原因。

  《太上感应篇》开篇即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就是说,果报的出现,是由我们自身以往所造的业因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不要随意苛责时代、他人,不要一遇到问题,就动辄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时不我与,发“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忧叹。自己今生或者往世所造的宿业使得各个果报现前,在起嗔恨、怨恚心之前,请先问一问自己的起心动念到底有没有问题。

  当我们能够把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样去对待的时候,你的善念自然能够得到他人的反馈;反之,如果总是想着坑害别人、剥削别人,自然会有不好的果报,它是迟早要反映出来的。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一个企业运行的背后是企业文化在起作用,企业文化背后是企业家个人的品格德行在起作用,企业家的个人品貌背后就是福报在起作用。这就关涉到宗教,冥冥之中的因果轮转使天人在背后护佑你,善念兴起,是在为自己加持;恶念升起,就促使恶果的出现。不断地利益别人时,福报就越来越深厚,每一个受到你帮助的人,就成为你善意的支持者。我们将这样善意的支持者,称为“顺增上缘”。反之,如果有阻力出现,从相反的方面激发你向上的决心,那么这样的人就称为“逆增上缘”。所以,我常说,身边有几个敌人,有几个批评者,绝不是什么坏事。

  一切苦难,对于强者而言,就是成功的垫脚石;对于弱者而言,则是无底的深渊。你究竟是百炼钢,还是绕指柔,在逆境的检验下才能够真正得知。在禅者的心中,没有苦难,便无法超越。苦难无法改变,亟需改变的是我们对待苦难的心态。

  心态非常重要。很多人喜欢把董事长的标签贴在自己的脸上,对待下属,多半露出一副不苟言笑的表情。其实没有这个必要。一个董事长所要做的,就是带领一个团队共同将一件事情做好,那么,将事情做好就可以的,何故要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如此之高呢?

  遇到苦难,迎头而上,则成为苦难的主人;遇到困厄,龟缩回避,则成为生命的弱者。或成或败,只看你如何对待?“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谁能主宰呢?只有你自己的心。

  作为企业的掌舵者,不仅要站在术的层面上解决问题,更要从道的层面上思考根本规律。只有与道对接的人,才能活得自在、从容、洒脱、幸福。

  在结束今天的分享之前,送给大家一句话:“放得俗人心下,方可为丈夫。放得丈夫心下,方名为仙佛。放得仙佛心下,方名为得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贤崇·贤宗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贤崇·贤宗法师)  

 贤崇·贤宗法师:在上海交大的演讲(2008年6月14日) 

 贤崇·贤宗法师:让禅修成为你人生的习惯 

 贤崇·贤宗法师:禅在生活中的意义 

 贤崇·贤宗法师:禅与企业家的修炼 

 贤崇·贤宗法师:破除“我执”,保持正念 

 贤崇·贤宗法师:什么是“二入”与“四行” 

 贤崇·贤宗法师:遵循自然 

 贤崇·贤宗法师:坐禅三要 

 贤崇·贤宗法师:踏上八正道的幸福人生路 

 贤崇·贤宗法师:简单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贤崇·贤宗法师:清除内心的毒素,然后种下菩提种子 

 贤崇·贤宗法师:第十二期止语禅修班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