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法师:人以事显


   日期:2020/5/1 16: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以事显

今天感冒了,本来不想来,怕传染给你们。这么多年来,每年都是十一月十五左右开始感冒,春天还有一次,跑都跑不掉。今年推迟了十天,可见业力有多大,想转变业力哪有那么容易啊。古人讲,跳出三界外方不受五行之制约。每次感冒吃不吃药都得十天,只不过吃点药人会轻松一点。有人说感冒是好事情,可以排毒增加免疫力,接受这个理念,心里会平衡一点。

教我修禅的若晖老禅师,一辈子都没有感冒过,没生过任何病。所以我们每次感冒了,他都骂我们是业障鬼,没有修好。想想真是这样。你们说为什么会感冒?

答:季节变化。

师:季节转化时,我们的身体未能和季节同步转化,无论是提前或推后,只要没跟季节同步就会感冒。为什么秋夏季节患感冒的人少呢,因为在这个时期人的毛孔是张开的,容易和大自然交融。而到了冬天,包括春天,身体的毛孔都关闭了,就不容易和季节同时转化运行。春天万物生发,此时我们的身体若不能和春季萌发的力量同步,也会感冒。这也是治感冒需要发汗的一个原理,很多人认为这样做是为了把毛孔打开让凉气出去,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更主要的是毛孔打开后,体内之气和自然之气衔接、交换,形成一个整体。所谓的免疫力强,身体底子好,就是因为身体之气和自然同步。我们没修好是真的。

男众都打禅七去了,今年女众没去,心里有什么想法啊?有没有女众跑到其它寺庙参加禅七啊?(答没有)

师:女众会不会抱怨啊?

答:没有。

师:你怎么知道没有。

答:我们就这么十几个人生活在一起,没听到谁抱怨。

师:抱怨也很正常,明年你们女众就可以在罗汉堂顶层和我们同步打禅七了,接上可视投影仪,你们就能同步视听我们在自在堂的开示。实际上我一直都很重视我们东华寺的女众,早期东华寺都是靠几个女众在做事情,只不过现在男的多了,成了主力。虽然现在主要是他们在做事情,但就力度和韧性都赶不上女众。

并非打个禅七就开悟了。目前我们东华寺打禅七还处在学规矩阶段,打七真正能够操盘的恐怕也只有WA了,我和MS、DH都是一知半解。伟岸学得很快,第一年打禅七时他也拿不下来,他跑到外面参加了几个禅七,就把禅堂这一套规矩全部掌握了。

我时常讲,一个出家人,包括一个在家人,你想让人家尊重你,信任你,抬举你,你必须有过人之处。哪怕有一技之长,你在社会上立足,人家都会敬重你。我们每一个凡夫俗子都渴望受到重视,得到信任和重用。可是你没有特长,如何让别人重用你啊。你没有一点业绩拿出来,我信任你那不是傻子吗?我之所以信任你,是因为你多少年如一日地在做,而且做出业绩摆在了那里,大家有目共睹,自然都会信任你。

我们到了一个单位,领导给你安排工作是给你一个展示的机会,你把你的能力展现出来了,自然得到大家的认可和信任。如果给你机会,你没有及时把握,没有把自己的才华和专业技术表现出来,人家凭什么信任你呢。信任是个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果做事的机会给你了,一次、两次、三次,你都没有把事情做成,所谓的做成是指又快又好,保质保量。有一种人做事很快,但质量很差,无法投入市场与人竞争;有一种人很精,本来是一个月的工程,结果他一年才做出来,这也是失败。竞争靠的就是价格和速度,即又快又好。这两条你把握不住,你是没办法与人竞争的,你也没有东西拿出来让大家信服你,认可你。你买的东西,如果质量很好,但价格昂贵,你心里也会不舒服的。谁都喜欢买物美价廉的东西。

我们做人也是这样,既要讲信用,又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有一种人,他很讲信用,也很努力,结果事做不成;还有一种人,他很会做事,能力很强,但他不讲信用。这两种人都不敢重用。古人说,有能力没有德行不能重用,没有能力有德行还可以用。因为能力可以培养,你业务不会没关系,可以培养你,但是你的德行差,那就很难培养了。如果人生的第一堂课你错过了:你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在你以后的人生当中,要建立信用、仁义是很难的。信誉和仁义是我们人生的第一堂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这一课是在家教中建立起来的。第二堂是在学校里,师长教我们知识,教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我们如何看待社会看待人生。为什么有一种人看到别人升官发财,总会嫉妒、羡慕,心里不平衡呢?尤其是看到笨点的人当官或发财了,这种人就会抱怨自己怀才不遇,这是因为在我们人生第二堂课中没有受到师长的教育。

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能够开公司,能坐到老总的位置上,或者能当上县长、县委书记,必然有他过人之处。也许你只看到他笨的一面,而他的优点你并没有看到,否则他不可能坐在这个位置上。只不过他隐藏了他的过人之处,他所流露出来的都是他的缺点。因为他知道,他流露出来的缺点对他的人生、对他的事业不会构成威胁,不会葬送他的前途。

有一种搞政治的人,他表现出来的是迟钝、缓慢、憨厚。我们常说,这种人傻头傻脑的怎么还能当官呢?实际上他是有意把自己包装成这样,而且这种人时时刻刻会注重自己内在的起心动念,他对外在的言行举止往往不太在意。古人讲,注重外表的人往往是外秀内拙。就像一个特别注重面子,好虚荣的年轻人,他的内心总是务虚不务实,做事抓不住要害。而另外一种人,他往往会忽略自己的外在形象和谈吐气质,完全沉浸在内在的起心动念里,所以他的思维就很敏捷,而行为举止相对地会迟钝些。只有境界很高的人才能够达到内外兼顾,完全同步。一般的人只有处在深沉思考中时,他容易忽略外在的行为举止,显得很迟钝。外在的形象本来就是内在的显现,外表无论是显得精干还是迟钝,都是内在力量的彰显和投射。一个修行人必须身口意同时兼顾,所以要特别注重起心动念,有时身教更重于言教,因为凡夫俗子判断我们往往是通过外表。但也不要舍重就轻,因过分注重外表而忽略了自己内在的培养。

为什么有一种人一生碌碌无为,只会吃喝玩乐,一牵扯到具体事情他就一塌糊涂?因为他的心从未沉下来过,他只是注重外表,注重别人的眼神,很少把心静下来反观自己。我们的内在素质必须下一番死工夫才能改变,外在气质同样如此。

佛陀时代,很多人正是看到释迦牟尼佛的非凡气度才跟随他学佛,但他们并不懂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仅仅看到他的外表就追随他学佛呢,那是因为他的行为举止已经入道、达到了内外同一体。他已经完全超越了文字和语言,他度众生不仅使用文字,更多的是使用他的气质和他的肢体语言。语言本来是多余的,因为你不相信对方,对方才采用语言和你沟通,如果对方令你信任,他还需要语言和你沟通吗?直接做就是了。凡夫俗子恰恰是说得多做得少,他把整个心用在语言沟通上,他不拿实际行动说话。整个心一旦用在语言上,行动力自然减弱。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很少看到又能说又能写又能做的人,要么是能说能写不能做,要么能做具体事,但却不善说或者不善写,很少有三者聚于一人之身的。

一个人要想造福社会,要想让所在的团体受益,他的确需要时间和机会。但是当这个机遇来到我们面前,如果我们未能及时把握而错过,那么几次下来,机会就不会再光顾我们。因为环境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他不会刻意眷顾某一个人,它只为有准备的人而存在。就像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家出台了很多开放政策,有的人抓住机会就发财了,有的人却依旧贫穷。

身为出家人,虽然不需要你参与政治,但你必须了解政治,你只有懂得了政治,你才能够把握大环境下的发展方向,比如改革开放初期讲究搞活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发展到中期,主张和谐社会;时至今日,随着十八大的召开,政府重新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了定位:那就是由幸福社会向法制社会进化。如果你不明白政治方向,继续喊搞活经济,你就不是与时俱进了。社会的发展规律就是——经济搞活之后要求社会和谐;社会和谐需要法制做保障;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基础奠定了,民众就应该产生幸福知足感。幸福也是要喊的,不喊就把幸福二字忘掉了。我们现在衣食无忧,为什么没有幸福感呢,因为人的欲望会无止境地膨胀,因为喊幸福的人太少了,大家都忘了当初的吃不饱穿不暖。

出家人做为传教士,内心一定要健康。如果你的思想很阴暗,那么从你嘴巴里讲出来的法,不是充满了火药味,就是无病呻吟。困难无时无处不有,你做不做事都有困难,为什么这样说呢?天气冷了你会冻得哆嗦;天气热了你会热得冒汗。这不都是烦恼吗?就我们的降生,佛教也把它列为八苦里的生苦。我们只有在心态上超越了,才不会感觉苦,尽管困难依旧,但是就我们的内心而言,在等于不在。即便是苦,你的心不住其上,苦也不是苦了。

喜怒无常是佛教的专用名词。圣人就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逢喜,他不会执着、住在喜上;遇怒遭苦,他也不会执着、住在怒上。任何事情对他来讲都是无常,好吃的他不会住在上面,烦恼不好听的他也不会住在上面,因为念念迁移,念念无常,你想住在某件事上都是不可能的。即使你有了妄想,你想停留在这个妄想上都不可能。你若真的能停留在这个妄想上不走开,不转移,那么妄想就变成定了。但这不是我们佛门里讲的正定,它属于一种邪定,正知正见的定是自利利他的。

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对某件事情特别地执着,有着特殊的嗜好,那就不符合修行人的要求了。只有将此心训练成无常心,我们才能根据需要成长。多数人之所以没办法根据需要成长,就是因为他把自己锁定在了某个阶段的某一层次上。比如爱吃甜的人,碰到辣的他就受不了,就会发牢骚;有的人换个环境才能适应。这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建立无常的心态和境界,不能根据需要成长。比如说感冒,就是身体被锁定在了一个温度上,不能随时根据外面的气候变化而改变。所以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无常态,以万物为常态。

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根据需要成长,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就不会抱怨了,就不会说这个我不会那个我不会了。在座的每一个人之所以会做某件事,都是你学来的,并非你生来就会。我常说我和大家的区别就在于,任何一件事情我不会做,但我会去学,而多数人不会做就不做了,宁可不需要,也不去学。很多事情不是你需要才去学,更多的情况是你的确不需要,但是众生需要,社会需要,我们这个团队需要,那你就应该去学。只有在这种需求下你学了,你的存在才有价值,你才能让大家高看你,重用你,抬举你。

看看我们一无是处。尽管我们身上没有缺点,但也没有优点。实际上你没有优点就是你的缺点。如何理解这句话呢?你说我没有不良嗜好,但是也没特长,你没有特长就是你的过错,就是你的缺点,因为生为一个人,你要谋生,你要立足于社会,立足于一个单位,你怎么能没有特长呢!孔子讲:“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思是,做人要以德行为基础;要生存,你就必须掌握一门技术,你才能闯社会,走到哪里都是个有用的人才;你想让别人敬重你,佩服你,信任你,你要做到仁义二字。你只有能力,但不讲信誉,缺乏仁义,人家也不敢重用你。只会交易性地用你,和你一把一利落:你给我办一件事,我给你多少钱。而不会推心置腹地重用你。

才华的培养确实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展现自己的才华,一句话一件事足以说明问题。无论你说话还是不说话,都代表你出手了,都代表你内在的答复和举措。一般人以为,新到一个地方,我不说也不做,领导就看不透。实际上你不说不做,同样代表你内心的反应。你做了,无论你采用哪一种形式和方法,无论做得对与错,都是你内心的显现。你千万别认为我不说不做,人家就不了解我的内心。学佛的人常说要修功德,聚福报。你的功德福报从哪儿来呢,不就是通过你数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做一些利益他人的事情,才把你的功德福报培养起来吗?

说到困难,谁做事,做任何事都会遇到。你如果懂得圆融,懂得改变你自己,方法总比困难多。尤其是你想在同行中脱颖而出,甚至在诸多领域中脱颖出来,你必须有过人之处。无论是做事的能力,还是做人的品质,只要有一点过人之处,都会被大家发现。年轻人时常感叹自己怀才不遇,你若真有才华,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今社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你怎么可能没有机会显示你的才华和能力呢?各行各业都非常缺人才,当然这里讲的人才不仅是指业务能力强,还要道德品质好,这才是真正的人才。你仅有业务能力,人家不用你,当然你会感叹怀才不遇。遇到这种情况,你就要反省你自己了。

一个人到了一个地方,如果领导撒手让你负责一件事情,让你自己做主,那说明领导认可你的能力和你的人品。尽管你认为你的业务还拿不下来,还有问题,但这时你不需要去问领导了,所有问题都要自己去解决。正因为有困难,有问题,你把它解决了才能显示出你的能力。如果把这一摊子工作交给你,没有困难,没有问题,那是对你最大的羞辱。越是有困难有问题,越是不好干,领导把这个球给你,你不要抱怨,你应该感恩:终于给我了一个施展的机会,一个历练的机会。也许这个领导也拿不下来,出于他的心态的确是给你了,无论他会做还是不会做,他只要是交给你了,你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欢喜奉行,给他交一个满意的答卷,他就会对你刮目相看。如果你抱怨,或者说你把它打回去了,这就是你的失败,是你不懂得做人做事:你不会做,借此机会学习;你会做,借此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让领导和大众认可你。我一直持个观点,一个人之所以有价值,之所以让大家敬重你,佩服你,认为你很重要,那是因为你曾经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你为这个团体、为这个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别人做不到的,你做到了;别人能做的,你比别人做得更好,所以才获得了大家的敬重和佩服,说话才有分量。

谈到这里,又要老僧常谈了,不过这的确是我内心的感受。你到了一个单位,正赶上这个单位始建初期,白手起家,一无所有,没水没电甚至没有办公桌,条件很差。这种情形在人的一生当中不会碰到三次。人生创业,一生当中最多两次,无论你是一事无成,还是功成名就,都不可能碰到第三次。这是现在“社会成功学”的专家经过科学论证,探索出来的理论依据。一般来说,人生当中一次性成功的比较多,以后无论到任何地方去创业,都不会再有上述情况了,因为有本钱了。但是也有第一次创业赔得血本无归的情况,那么第二次创业,可能还会面临第一次创业的艰辛,吃住办公什么都没有。

环境好不是一件好事,环境差也不是一件坏事。什么都给你准备好叫你去做,你的能力是开发不出来的,早被埋掉一半了。只有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培养并显示出你的韧性。当然,好的环境我们没必要抛弃,不好的环境我们也无需抱怨,出家人讲究随缘,什么样的环境都要去适应。真正做事的人,有环境要做事,没有环境创造环境也要做事。今天一个出去建寺庙的徒弟给我打电话,抱怨没人帮他忙。我说你手里有钱还怕没人帮你忙吗?我说你是老抠门,总想让别人帮忙,自己还不愿意花钱。如果你有德行,你找人就可以不用开工资;你没有德行没有招感力,你就花钱雇人嘛,环境是人创造出来的。

现在很多年轻人一做事就提要求,首先要给我配车配电脑,包括办公桌,不是名牌不用。你也许会说,我是给你打工,你不给我配这些,我怎么给你干活呢。作为打工的,你可以提出这种要求。但是还有一种有智慧的打工者,在座的一半都是居士,将来你们也会出去打工,有智慧怎么打工?——拿着你的电脑,不要公司配,办公桌不满意,你可以自己买个好的,把这个不好的办公桌拿出去。这个理念是我今年才学到的,当我听到后,我非常佩服这个有智慧的打工者。他是在我的一个徒弟的公司里打工,我的徒弟由于比较忙,同意他来上班后,没顾上给他配车、配电脑,只是临时给他凑了一下。他什么都不提,拿着自己的电脑,开着私家车,自己买了老板台,最后也没到老板那里去报销。就这一个动作,当然也树立了很多敌人:我们一起来打工,就你特别,你这样搞把我们几个都比没了;老板当然会觉得这个打工者好——没有抱怨,没有要求,怎么就那几个老跟我提要求。他的确在其他打工者中失去了民心,但却一下子抓住了老板的心。不到三个月,老板不仅给他配了专用车,名牌电脑,还给他配了更好的实木桌子。

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心态和眼光来评论这个人,说他沽名钓誉,耍手段也好,还是说他有智慧也罢,你们怎么说都有道理。为什么你不能用这样的手段,单单这个人可以这样去做呢?这就反应出一个人的心态、境界和气量,所以他到公司不到一年就成为董事长助理。方法也好,手段也好,为什么你不会用,单单他一个人用了而且非常奏效呢。好多人都是用常规的思维方式,我来你公司打工,什么都得给我配齐,不是高待遇我不来。没来干活,先讲好条件待遇,能满足我内心标准的就来,否则就不来。但是,只有这个人是个有智慧的人,他用了超常规的方式,当然他也碰上了非常有智慧的老板。他来公司问老板一个月有多少工资,老板说八千到一万,问有什么福利待遇,老板说没什么福利待遇,表现好,公司效益好,有点儿年终奖,说的都是活话。你的工资待遇与公司效益挂钩,表现好可能多给一点奖金,多发一个月工资。那么你会嘀咕什么样才算表现好,什么样的效益才是可以发奖金的标准呢?但是这个有智慧的人也不问,又碰到了有智慧的老板,没想到一年下来,每个月的工资的确是8千到一万,但是没想到这个公司给他的年终奖是五十万。老板当然知道奖励多少是根据我公司今年的效益,公司的效益是谁创造的呢,是你们各个部门的经理,如果你太在自己的福利和工资待遇上斤斤计较,你就错过了这五十万的年终奖。那么你会问,这样的事情有多少次让你碰到,哪有几个老板会这样?我可以告诉你,你只要是人才,到任何一个公司,老板用你、留你都是靠这一个方法,没有第二个方法。你凭什么让老板依赖你,信赖你,离不开你呢?

现代人,好吃好穿好住好用,样样不缺,因此也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懒惰。一旦碰到条件差的不好的,我们就会抱怨,不干活。就像一个用97号油的机器,突然没油了,你给它加93号油,它就不干活了:跑不动冒黑烟了。车是这样,我们人,如果失去警觉也会这样,会生闷气不干活。但是,如果你有警觉,任何时候你都会做环境的主人,你会创造环境,你会先拿业绩来说话。

古时候的修行条件和现在的相比,我不用说,大家都能心领神会。按理说现在修行成就的人应该更多才对,这么好的条件怎么出来的人才反而更少呢,那就是说,优越的物质条件不仅不能使一般的凡夫俗子进步,反而容易使其腐败堕落。但对于有警觉的修行人,他会把任何一样东西都视为工具,再好的东西,包括金钱,它只是一个工具而已,他绝不会留恋执着。东华寺早期八万块钱的车和现在几百万的车,就我内心来讲,没有一点区别,甚至更珍贵。我看得更重,更有感情的还是当初的那台八万元的车。

社会创造出大量物质来刺激我们的消费,促使我们的欲望不断膨胀。就拿苹果手机来说,从第一代投放市场到第五代,短短不到一年时间。每代产品的功能和我们的身份无关,我们的环境已经决定了我们能够多大程度地使用到产品的各项功能。但是,你在你自己的专业技术上首先要过关,要超越,否则你学再多的手机功能又有什么用呢?一点用都没有。

身为一个学佛的人,尤其是出家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心灵导师,如果你把握不好自己的心态,无形当中你会误导很多信徒。你即使再没影响力,三至五个小圈子你都会有,多数人远远不止这个数目。如果你把自己管好了,修得很正确,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对方。人,虽然分三六九等,但每个凡夫俗子的内心都渴望美好,都渴望成为人上人。如果在我们身上体现不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睿智,体现不出心灵导师的慈悲与高超的技艺,你不可能成为人上人,成为一个有卓越贡献的人。你只有成为人上人,成为一个有卓越贡献的人,你的存在才能影响更多的人。

很多在家人问我,我们出家人每月的工资是多少,我说内地寺庙可能三到五百块,特区的寺庙一两千块,他们问有多少奖金,我说只有一点生活费,他说那你们当和尚干什么呢,我说要是为了钱当和尚就亵渎了我的信仰,寺庙给不给钱我都会当和尚,寺庙给不给钱我都会来当义工。寺庙里为什么还要给出家人和长期住在寺庙里的义工一点零用钱呢,因为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出去也要讲点体面,你寒酸就是我的寒酸。你是我的徒弟,是我寺庙里的小和尚、义工,你没有正常的收入,你的衣食住行怎么办呢?

一个凡夫要想在社会上有影响力需要仰仗三种力量:第一靠你的金钱和权利,你可以影响并改变一个人;第二靠你的智慧;就像很多信徒跑到庙里来拜活佛或者大师,就是因为他说出来的话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能使我们脱胎换骨,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我们都是冲着他的思想和智慧而来。第三是你的能力。看看你们身上有哪一点可以贡献出来发光发热?是能力、才艺还是智慧?或者是金钱、权力乃至地位?社会上的游戏规则就是这样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即使出家当和尚,在寺庙里也逃脱不了娑婆世界的游戏规则。佛教称这个世界为娑婆世界,何谓娑婆?(答:堪忍,器世间)器世间就是以物质来平衡、交换、衡量;堪忍就是这个世界我们还可以忍受,我们是在忍耐和忍受中成长、超越的。这个娑婆世界不可能让你随心所欲,做任何事情都有掣肘,即便是我们当和尚也同样。

你们知道当和尚怎么掣肘吗?同事在一起,大家都懒,就你这一个比较勤劳,同房间的几个懒人就开始抱怨你,讽刺你。天不亮大家都在睡觉,你一个人跑出来扫雪,结果我们起来发现谁扫了?一次、两次不知道,久而久之大家知道了,就会有两种心态,两种声音。一个是赞誉你,一个是诽谤你。不管是哪一种声音,你必须清楚你在做什么,为什么做这件事,你不能活在别人的嘴下,否则轻者你起烦恼,重者你就会死掉。我们到了一个环境里,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就是随大流,比如人家说万行好,你们就说万行好,人家说万行坏,你们就说万行坏。你们根本不了解万行,也跟着别人下定义。

因此,我就对要在东华寺出家的男男女女有个小小的要求,第一你来东华寺出家,首先在家里没有违犯法律,不是为了避难来出家,身心要健康;第二个佛教里的五堂功课你要学会;第三个你拜谁做师父,你对他要有所了解。比如说你要拜万行做师父,你就要把他的书读一读,看看他的思想观点你是否能接受,认可。你不要人云亦云,听人家说他好,你就说他好,人家说他坏,你也跟着说坏。传统出家,徒弟要在寺庙里住三年,和师父一起生活,加深彼此的了解,三年后才剃头。现在整个世界已经一体化,成了地球村,交通通讯都很发达。不说住三年,一年你是要住的,否则很难相互了解。作为师父不知道你是否了解庙里的生活,作为弟子你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应庙里的生活,对师父也不了解。一年时间彼此就能有个粗略的了解。剃完头后,你至少要在师父身边生活三年才能离开这个地方出去参学。你这个月剃头,下个月就跑掉了,你没有报师恩,没有报三宝恩,你连你师父的思想和他的法都不了解,都没有学会,你出去参学什么呢。过去出去参学的人都是功夫成片了,在一个道场里长期走不出一个境界,希望出去请其他寺庙的方丈帮他走出这个状态,才出去参学。而现在出去参学的人,什么状态都没有,散乱的不得了,还没开始用功,出去学什么呢。与其说出去参学,不如说游山玩水去了。

今年打禅七,有几个人跟我说三个七太少了,前后才28天,影响用功。有个弟子对我说,我要参加高旻寺的十个七,我说可以呀,我不留你啊。我说,刚剃完头就跑出去参学,就不要回来了,出去你也不要说是万行的徒弟,你说是万行的徒弟,你一开口都是邪知邪见,你不怕丢人我怕丢人。他说那我出去就别说是万行的徒弟了。我说这样就可以。我说你以为出去参加别人的十个七就开悟了,参加东华寺的五个七就开不了悟吗?你以为少了几个七就不开悟了?我说本身打这几个七是让你们学规矩的,不要把禅堂的规矩给忘了。每年打几个七是温故禅堂的规矩,使之延续下去,不要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就把老祖宗的规矩给丢了。听我这么一说,他调整了心态,也不去参加人家的十个七了。本来看我们平时的表现,我们两个小时的共修你都不愿意来,你还能打十个禅七吗?东华寺的五个七你能够不用维那叫你,能够早到晚退就表现不错了。去年打七你的腿子盘不好,功也用不上,一开静,头几个就跑出去的就有你,打叫板时你又是最后几个进来的,你所谓的打禅七只不过是为了偷懒,不愿意在寺庙里干活了。但是进禅堂比在外面干活更痛苦,两个腿子熬来熬去痛得不得了,又用不上功。

还有几个要出家的,你们要把万行的书读上三遍,当心万行把你们给骗了。包括你们住在这里的居士也要把我的书看一看,我不怕你们挑刺,不怕你们和我辩论,就怕你们不吭声。我喜欢你向我挑战,能刁难我。因为我有一个邪知邪见,越是调皮捣蛋的人,将来在社会上越会有一番作为,越是百依百顺的人越不会有大成就。你调皮可以,但是你必须有调皮的本钱,你如果没有调皮的本钱,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好。当然你能够修到更高的境界,有能力又有才华,还有德行,脾气还好,那你就是在世活菩萨了。如果你仅仅有一点能力就牛哄哄的,那说明你还懒得很。

刚才讲到各行各业都缺人才,是指缺有用的人才,无用的人才都不缺。何为无用之才?管不住自己的情绪,管不了自己起心动念的人,就是无用之才。尽管你的业务很熟练,甚至有过硬的一技之长,但是你很情绪化,驾驭不了自己,去哪里呆几个月心都不安,都不能随众,和你的同事同僚同参都搞不来,总给大家带来烦恼,你对上不敬,对下不负责任,上下关系都处不好,尽管你有才华,也是无用的才华,哪个地方都不缺有能力而不忠不义的人。

现在社会上最流行讲信用。你做人不讲信用,不负责任,你的业务再熟也是个无用的人才。历史上也有很多怀才不遇的人,不是怀才而不遇,而是你怀才遇到了很多人,对方不敢用你。就是刚才讲的,你的确在业务上很有才华,但你是个没有能力自我约束的人,是个很情绪化的人,是个做事有头无尾没有信用的人,你这种才华到哪里去,领导都不会给你一个固定的岗位,不会把一个长期的工作交给你。只能让你在外围打打下手,不会让你进入核心的。

问:我觉得自己智慧很差,动功也做了,书也看了,就是没有恒心,观想和呼吸都没处理好,您说掌握呼吸就掌握了生死,但是我都没做好......

师:若要问条理只在言语中。看一个人头脑是否清晰,就看你出手咔咔咔一二三,有条有序。你问都问不清楚,你怎么会用得上功呢?一开口就是一二三的人,保证做事很精练,有条不紊。做任何事情,头三脚你不开,搞不明白,后面就更不用说了。至于你用功不外乎就是调姿势、调呼吸、调意念,就这三招,到哪个地方都管用。你修什么法都是调姿势、调呼吸、调意念。前面的姿势和呼吸,你只要是修法盘腿,任何教派都是一样的,只有在调意念的时候,相对地开始分道扬镳了。在心态上用功处理意念时,你是观想还是念佛,是结手印还是在内心背诵经文或者念咒语,还是守住空,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不管用哪一种方法,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始终不离当下一念,这一念是什么,清净的念、清醒的念、专注的念。一个法你会修了,所有的法你都会修,所有的法都是人心创造的,都得用心来修。

问:上师,为什么在创业的过程中用一颗真心对待员工,反被员工欺骗?

师:你自己光有慈悲心,没有智慧。好多学佛的人到社会上去做事,太注意自己的形象:我要慈悲。慈悲固然很重要,但是慈悲必须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你就是做好事,你也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比如说今天我在火车站,有个十八九岁的小姑娘,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我是聋哑人,请你赞助,我看下面有给五块的十块的。找到我,我摇摇头,也没说话,结果她跑了,不到两分钟,后面又来了一个,我在火车站等了半个小时的车,就来了四个,都是年纪轻轻的,他不去干活,那你说是给还是不给呢?你不踏实就给,你踏实就不给,你给也对,不给也对。你先看你的心,如何让你能安心你就如何做。就像我们经常在公共场所看到一些六根不全的小孩,他来向你乞讨,看上去很可怜,他们很多是丐帮的帮主买回去把他致残,然后让这些小孩去要钱养他们这些丐帮的帮主,社会上好多这种情况。我们看到这种人的确很痛心,你想给你就给,你不想给,过得去也可以。给了培养你的慈悲心,广结善缘;你不给,对你也是一个超越。佛教讲提得起放得下,你没有力气提,你就放下;你放不下,那你就想办法把他背起来,就怕我们卡在中间,提又提不起来,放又放不下,那就痛苦了。

问:上师您上回说渴望什么就是你内心没有什么,那怎么样才能变成有。

师:前不久我发了个微博,说到慈悲和信仰是很难培养起来的。也许你认为你有信仰,有慈悲,若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来看众生,没有几个众生有真正的慈悲和信仰。就你这个问题,比如,你认为你已经轮回无量劫了,多世都做过人,很多事情你都经历体验过了,那么你的自性里面还缺什么呢,什么都不缺,只是需要找个适当的方法和机会把它打开。所谓的渴望,不是说里面缺了什么,而是用什么方法把它打开而已。那首先就要在你的内心要建立起信心——我和佛是一样的,我具备万能的力量,无论是智慧还是财富、悲心,我什么都具备。你起什么心,存什么心,就招感什么样的力量过来。就像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小孩出去上学,工作,或者玩耍,父母亲总是担心,我的孩子会不会出车祸,会不会被人骗,会不会过马路遇到意外等等。你长期这样想你的孩子,就是在害你的孩子,就是把不好的信息牵附到你的孩子身上,使你孩子的周围充满了负面的不好的信息,这些不好的信息围绕着他,就会扰乱他的大脑思维,扰乱你孩子本身的磁场。大家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你就要想,我的孩子是最优越的,最棒的,是最健康、最快乐、最平安吉祥的。你带着这种心态去想孩子,无形当中你就把宇宙当中好的力量给抓过来附在他的身上了,那么他的周围全部都是正面的能量,必然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但是我们凡夫俗子修不到一定的高度,你的起心动念可以说一大半都是阴暗负面的,只有当你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你的起心动念才会有百分之九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阳光的,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你们会问,究竟修到什么程度才是积极向上的?至少要达到二禅。你不进入二禅,你的起心动念就是我刚才讲的,有一大半都是负面的念头。比如我们在工作或做事时,有一种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困难,就是做不成,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失败了有什么退路;还有一种人,他从来不想我做不成怎么办,遇到困难怎么办,是否要准备退路。你们说身边是不就这两种人呢。当然,对于一个做事有计划的人,成功要想,不成功也要想,但是你想完之后,你要积极努力地全心全意地去做,所谓尽人事听天命,你如果真的把人的力量都尽到了,做到位了,天也会听你的。

释万行2012.11.29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