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十二章 十二因缘


   日期:2021/8/9 17: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唯识研究

周叔迦

第十二章 十二因缘

一切宇宙人生都是由种子生的现行,这现行还熏习成种子。但是其中却经过好几个层次。譬如由种生芽、由芽生茎、由茎生枝、由枝生花、由花生果、果还成种;这种子和现行的循环也是如此。其中有十二层段落,这叫做「十二因缘」。

这十二因缘便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甚么是无明呢?无明就是不明白,就是愚痴、贪爱。为何会产生无明呢?因为执着有我。只因执着有我,所以分别有无种种的希求。由这希求所以造作种种善、不善的行为,便是无明缘行。由这行为熏成第八识中的种子。因为第八识与种子是不一不异的;离了种子也无第八识,离了第八识也没有种子,所以叫做行缘识。这无明和行是说过去时的。这种子生起现在的受用,所以就现生命言,识是最初。这识何以能生呢?譬如草木的种子,要种在地下,日光覆照,用水灌溉,便生芽了。这心的种子也如此;要种在「行」的田里,无明覆盖,用爱水灌润,便生芽了。生甚么芽呢?生「名色」的芽。名就是心,就是受想行识四蕴;色就是物,就是色蕴;于是有了身心,便是成胎了。这就叫识缘名色。这名色逐渐增长,眼耳鼻舌身意生长成熟而出胎了,便是名色缘六入。既生之后,六根与六尘便相接触。便是六入缘触。既然根尘相接触,便感觉的苦乐或不苦不乐,这是触缘受。对于身心顺适的感觉,即是乐受,自然要特别的贪爱,这是受缘爱。因为有所贪爱,所以四方奔求,执着不舍,便是爱缘取。由追求执着所以成就善、不善行业,便是取缘有。这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八种,便包括人的一生的心理活动,由现在的行业产生未来的身心,便是有缘生。未来既然有生便决定有死,这是生缘老死。这生同老死是就未来说的。这是就三世的因缘来解释十二因缘。总括来说:便是由过去世的无明和行为因,生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的果;由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为因,生现在的爱、取、有的果;由现在的爱、取、有为因,生将来的生死的果。

这十二因缘不仅是三世因果的解释;在我们的「一念」心中,也具足这十二因缘。由于不明了真理,所以有整个的环境发生;便是无明缘行。有环境便有知识,这就是行缘识。有知识便有身心和物我,这就是识缘名色。这身心物我一切作用相接触的机会只有六处,所谓眼耳鼻舌身意;这就是名色缘入。有接触的机会自然发出接触的情状;这就是六入缘触。这触无非就是苦、乐、不苦不乐三种;这便是触缘受。人的心意无非是对于乐受的贪爱,便是受缘爱。爱而不已便是爱缘取。由于取,一切心行成就便是取缘有。这一念由初起以至成就,便是有缘生。这一念成就继之是消灭就是生缘死。

这十二因缘又可以分成两个轮回,便是由「烦恼造业」、「由业感苦」、「由苦还生烦恼」,如是循环不已。这十二因缘中的前七支是一个轮回;后五支是一个轮回。第一无明是烦恼,行是业,识、名色、六入、触、受是苦;便是由过去的烦恼成就过去的行业,由过去的行业生现在的苦果。第二爱取是烦恼,有是业,生、老死是苦,便是由现在的苦果还生现在的烦恼,由现在的烦恼成就现在的行业,由现在的行业生将来的苦果。由这十二因缘所感得的无非是一个「苦」字。但是苦的情形却不同。这无明、行、识、名色、六入五支,是因为变迁无常而生苦,叫作「行苦」;这触受二支是「苦苦」,因为一切受皆是刺激性的、恼乱心性,所以都是苦;这是苦的正位。这爱、取、有、生、老死五支,是因为乐事坏灭而生苦;叫作「坏苦」。

人的生死以及一切行为感觉,无非十二因缘的循环。所以人要求解脱一切束缚而求清净的快乐,唯有打断这十二因缘。因此,无明如果没有了,那行也没有了;行没有了,识也没有人;以至于老死也没有了。但是断十二因缘要从那一项断起呢?随便那一项断都可以,因为十二因缘是循环的,但是最直捷的是断无明。因为这是十二因缘中最重要的,所以列在第一位上。但是从无明上断是不容易,最容易的是,从现因果中去断,便是受而不爱。因为爱断了,取也没有了,以至于老死也没有了;老死没有了,无明也没有了。所有唯识哲学的唯识观以及天台宗、贤首宗、禅宗的初步修法无非是教人受而不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周叔迦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周叔迦居士)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十三章 名言的熏习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十一章 四缘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十章 物质是甚么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九章 阿赖耶识的能力不灭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八章 阿赖耶识的四分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七章 阿赖耶识的异名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六章 识有四分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五章 八识万法的体性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四章 五蕴与百法的关系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三章 心法与心所有法的关系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二章 百法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一章 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