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智悲翻译]科学家与佛教思想的对撞(2)


   日期:2012/2/22 14: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智悲翻译] 科学家与佛教思想的对撞(2) 
 
    7、英国数学家,哲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弗烈·诺夫·怀海德(Alred North Whitehead)。

 

    与罗素(Russell)共同撰写《数学基本原理》,是一个被专家普遍认为在相关数理逻辑和哲学主题内,最重要最具学术价值的著作。他宣称:

 

佛教是历史上应用形而上学方面,涉及范围最为广大的例子。”

 

未来的历史课程,应该以这一时代解决科学与宗教之间矛盾关系的问题为中心。以宗教标志为基础并因此,人们得出生活的意义,而有效的科学知识可以塑造和控制我们的生活。”

 

 ——沃赫闻,马丁在“佛教和科学:探索信心和理性的边界”一文中引用的,《宗教:东与西》,2001年6月,77-79页。 

   

8物理学家薛定谔

 

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创立了量子力学中著名的波动方程,即薛定谔方程。下面这一段话说明,量子力学的理论和实验对粒子的实在性、恒常性观念造成了冲击。

 

薛定谔曾针对这种唯物的原子及原子组成成分的观点,警告我们:“最好不要把一个粒子看成一个恒常的实体,而应看成是一个瞬间生灭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连续不断,而造成了恒常实体这样的错觉。”

 

——薛定谔,《科学与人文学》,剑桥大学出版社,1951 

 

    9物理学家劳伦特·诺塔尔

 

    劳伦特·诺塔尔(Laurent Nottale,1952~今,法国)是一位天体物理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一位科研主任(a director of research at CNRS),多次获得法国的各类科研或论文奖。他创立了标度相对论(Scale Relativity),旨在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统一起来。(维基百科)

 

 劳伦特·诺塔尔曾说:“有些哲学家走得更远他们得出结论说无论物质还是意识任何事物都不是固有存在的。如果我们追溯这一思路的历史,似乎最初出现在东方思想中,是由悉达多·乔达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提出的。

 

这个概念并非虚无主义,它不否认现实或者存在,但它却是对存在本质的最甚深的见解。如果事物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存在,但依然存在,那么它们的本质,就必须要在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关系中寻找。

 

只有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存在的,而不是这些事物本身。事物就是关系……未来的物理学能否成功地建立一个目前还仅仅是纯粹哲学设想的方程式呢?”

 

——劳伦特·诺塔尔(文章名为法语)

 

      10英国诗人T.S .艾略特

 

 佛教对于艾略特的吸引不仅仅是哲学上的。涅槃是灭尽烦恼,即欲望的湮灭,从执着中解脱——因此,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 在年轻的艾略特心中,曾有过一个高于一切的要获得解脱的愿望。

 

佛教的绝对论与他在莫拉斯的思想中所发现的任何思想,一样是不间断的,尽管也许正是这些理由吸引了他,东方宗教和那些想从家族中挣脱出来的人,有更多的浪漫友好关系,否则这种捆绑会束缚他。

 

彼得·奥克沃德对英国诗人T.S .艾略特(1888 – 1965)的评论。

 

     莫拉斯(Charles Maurras,1868-1952):法国著名政治家、作家。

 

    11、英国小说家福斯特

 

在寺庙外的圣殿后面,生长着圣树。在这个圣树下,或者说是在这个祖树下,佛陀曾静坐在那里。满是金叶的广场嵌满了树干和树枝,几英亩的花园里面长满了树木和鲜花,布满了还愿石,小佛堂、地狱、雕像。寺庙位于庭院里的深处,低于周围的水平面。

 

当一个人向上驱动并看待每件事,就都像是突然从堤坝边缘出现一样,这样的观点正如书中所说:‘不容易被忘记’。世界上其他地方不可能有任何类似这样的事情。

 

E.M.福斯特(1879 – 1970)英国小说家 

 

     12、德裔美国精神分析师和社会哲学家弗洛姆

 

人放弃了对父亲般的上帝作为父母般的救赎者的幻觉——但是他也放弃了所有伟大的人本宗教的真正目的:克服一个自我本位之‘我’的局限性,实现爱、客观、谦虚并尊重生命,以至于生活的目的仅仅是活着本身,人和他的潜在本质成为一致。这是伟大的西方宗教的目的,就像他们是伟大的东方宗教的目标一样。

 

然而,东方没有一个超凡脱俗的父亲概念的负担——救世主是一神论宗教,用来表达他们的憧憬和愿望的神话概念。道教和佛教优于西方宗教,因为其具有一个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信仰。

 

他们能现实地和客观地看待人,没有任何人,而只有‘觉悟’者来引导自己,并且人能够被他引导,因为每个人都具有自我觉悟和证悟的能力。这正是为什么东方宗教的思想,道教和佛教——及其混合的禅宗*,对当今的西方来说如此重要的原因之所在。

 

Erich Fromm (1900-1980)
German American Psychoanalyst and Social Philosopher

* The Japanese meditation tradition

 

禅宗佛教帮助人类寻找其存在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应基本上与犹太基督教的传统相同,然而还不得违反合理性、现实性、和独立性这些现代人的珍贵成就。矛盾的是,东方思想用西方理性的思考更相适宜,而西方宗教与其本身思想之相应却远不能如此。

 

艾瑞克·弗洛姆(1900 – 1980)

德裔美国精神分析师和社会哲学家

 

来源:《智者赞——名人赞佛及佛教》

(澳大利亚达弥卡法师编辑

智悲翻译中心 圆唐

校对:耀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科学家与佛教思想的对撞       错觉)(五明学佛网:科学家与佛教思想的对撞       错觉)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三章 时空错觉业不虚 

 嘎玛仁波切:傲慢,这种优越感错觉,不仅让人很难进步,还会 

 达真堪布:很遗憾,你感知的一切都是错觉 

 净土法门法师:苦乐、染净都是一念错觉造成的,错觉是邪思 

 独尊湛现:要认清真相,不要对影像有所错觉,造成轮回 

 达照法师:我们现在觉得有烦恼痛苦,其实是我们的一个错觉 

 净土法门法师:空间、时间都是众生迷失自性产生的错觉 

 明如居士:存在于我们心中的错觉 

 原来衰老是内心的错觉,9个秘诀教你对抗岁月 

 方海权:做坏事能发达,老实人不顺是错觉 

 衍慈法师:妄觉与错觉 

 世俗之乐其实是一种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