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然教法师:扇子带来的启示—佛子的责任


   日期:2012/5/20 12: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然教法师:扇子带来的启示——佛子的责任

 

 

北京的春天相当短暂,不经意间夏天就来了,一把折扇是安稳度过夏日不可或缺的物件。最近道元居士从上海给我寄来一把折扇,上面书写‘常得正念,普行大慈’几个大字。我非常喜欢,不仅给炎热的夏日带来清凉,更彰显了信众对僧人的护持之情。

 

扇子起源于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相传舜为广开视听求贤自辅,曾制作五明扇。据晋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殷周时期出现了一种“翟扇”,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故“扇”字里有个“羽”字。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游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或作统治者礼仪之具,所以又叫“仪仗扇”。

 

隋唐时期,以竹木为骨架,用薄质丝绸糊成的纨扇趋于流行。宋元时期,纨扇尽管还占主要地位,但同时也出现了另一新品种,即一直流行至今的折扇。北宋宣和年间折扇由日本传入,由于其开合自如,携带方便的特点,常被文人雅士用来挥毫泼墨,抒发情怀。

    出家之前我就非常喜欢折扇,每到夏天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它了。出家之后,由于要照顾威仪,虽然烈日炎炎,但僧装也要整齐,扇子就更显出了它的重要。虽然说自己喜欢扇子,但扇子在自己手中的利用率并不高,只是夏天来临之际才取出来,更长的时间是被封存于柜子之中。
   
    中国有一门传统艺术与扇子的缘分深厚,那就是相声。在相声表演的桌上面的扇子利用率是非常高的,可以说相声演员的表演离不开扇子。首先表演者身前的桌子可以叫龙书案,一般桌上有手绢、扇子、醒目(惊堂木)、玉子板,要是有唱快板的就会有一对快板(左手5块板、右手两个大板)。东西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数量也不固定,要是遇到打哏(用扇子打头)的活,扇子就要多预备一两把。如果是单口相声或是长篇单口,扇子可以用作模拟兵器和毛笔、书信、圣旨等。
   

还有一门传统艺术形式——评书,也是扇子利用率很高的。评书演员用的扇子就是普通的纸折扇。演员用它代替刀、枪、剑、戟等武器,表演武打时的刀枪架式必须用扇子。以及代表毛笔、手杖、书信、等生活用品。甚至有的时候还虚拟动作或景物。如在遇到同行来盘道考核是时候,把扇子拿起递过来,说:“扇子古时有,指点分文武,假笔可代书,兵刃借它舞。”演员应回答:“扇子原本古有,刀枪棍棒凭它。文武九流各有时,惟我不分冬夏。”这两段词也说明折扇在评书演员手里的用途。

    扇子在我手中的价值,跟以上两个环境中的价值体现相比是不一样的。使用率越是高,价值体现的越是充分,反观我们自身其实也是一样的。当我们放弃担当,不去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把所有事情和责任都推给别人的时候,其实就是对自我价值的践踏。很多人自己不去主动承担义务、不去面对责任,要求别人却是很严格。自己不精进的时候报怨由于别人懈怠造成的,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时候埋怨由于别人松散导致的。最后自己生烦恼的时候,不能降服自心,还推向别人没有创造好的环境。就好比大家都说当今社会道德下滑,但都在等着别人先重树道德。试问离开每个人的辛勤付出,良好社会风气如何体现出来?

    凡夫和圣贤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心的一念之间。圣贤严格要求自己,别人做的不好认为是因为自己没有摄受力;凡夫严格要求别人,自己做的不好,认为是因为别人没有做好影响的。圣贤担当更多工作,为的是利生;凡夫只做自己认为应该的,多做一点都感觉吃亏。圣贤认定一件事情,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能持之以恒,不被自己烦恼击退;凡夫常立志,遇到点不如意就退失初衷。
  
    《大般涅盘经金刚身品第五》中佛陀指出:“若有比丘随所至处供身取足,读诵经典思惟坐禅,有来问法即为宣说,所谓布施持戒福德少欲知足,虽能如是种种说法,然故不能作师子吼,不为师子之所围绕,不能降伏非法恶人。如是比丘不能自利及利众生,当知是辈懈怠懒惰,虽能持戒守护净行,当知是人无所能为。” 经中是说,出家人虽然自己诵经、坐禅、讲经说法、严持戒律,但如果不能护持正法,不用自己的智勇去影响大众、调伏大众,也是懈怠之辈,无所作为之徒。由此可知,当我们所谓被别人影响退转正念,而不能影响别人使之调伏,最后还找出理由为自己的堕落辩解是时候,其实是一件上对不起佛陀教导,下对不起芸芸众生供养的事情。

    我们应该像扇子一样,不要怕被使用,在使用的时候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不同之处,不仅在于它为人们指示解脱生死的大道,而且还教导人们要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广作福利以嘉惠群生。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倡导“利生为事业,弘法为家务”,形成中国佛教济贫救苦、广作饶益的优良传统。仰望祖师大德,他们成就了后人楷模的祖庭家风,然而道风的建设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缺一不可。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应该激发自己菩提心,勇为天下先,不能依赖别人先做到,应该勇于力挽狂澜,而不是既得利益者。我们服务社会不仅为一己之福祉,我们服务道场不仅为自我之离垢,我们服务人群不为个人之解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然教法师       佛子责任)(五明学佛网:然教法师       佛子责任)  

 然教法师:万缘的内容是什么? 

 然教法师:还俗不是罪恶 破坏佛教形象罪大恶极 

 然教法师:“晒被子”给我们的启示 

 然教法师:佛弟子可以求财吗? 

 然教法师:如何对待看不惯的人 

 然教法师:清明节佛教徒可以烧纸吗 

 然教法师:与现世的“伽蓝菩萨”一起过伽蓝圣诞 

 然教法师:父亲节不要忘了我们的大慈悲父 

 然教法师:佛弟子“八荣八耻” 

 然教法师:‘环境有利于修行’的说法与佛法相违 

 然教法师:语言崇拜与经咒的读音问题 

 然教法师:真正佛弟子的母亲节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