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日期:2012/10/26 22: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安法师: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这里也就透显出印祖教我们学念佛法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在解门,很多人一上来,特别是对有文化知识的人,一上来,他本能地就想博览众经,什么经都想读,宗门、教下、密宗,他都要想了解。固然他这种求法的心,这种好学的精神是很可贵的,但是这里蕴含着很大的风险,因为净土一法是特别法门,如果你一开始就对宗门教下、通途教理,先入为主,然后就容易建立宗门教下的理论参照系,你评判、分析和树立的都由通途教理的参照系。这个参照系一旦建立之后,而往往对这个净土不可思议的特别法门,难以产生信心。所以印祖常常讲,“通宗通教者不信净土”,这句话是说到了要害。那个时代确实有通宗通教者不信净土,更何况那些半吊子水,那就更是胡言乱语了。所以我们真的,要学净土一法,我们常常说,“你先不要去读得太多,你在解门当中一定要一门深入,要对《净土五经一论》的圣言量,要反复地熟读,熟到甚至能背的程度。”你怎么熟呢?做钝功夫,你通过读诵、抄写、礼拜、一字一拜这些,把它输入到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不断地在那酝酿、发酵、领会,把它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样的过程就是沦肌浃髓,不仅深入到肌肉里面,而且深入到我们的骨髓里面,要把《净土五经》的理念、境界、事理、因果融入我们的骨髓里面,这样才有一个转化。如果浅浅地去读一下,还是很难入到心里去的。因为这个清净的,这是佛从清净心流现出来的智慧灵文,这种般若智慧,它本能的和我们凡夫的生灭心有一个很大的隔离层。这个隔离层一定要通过我们钝功夫慢慢地渗透,慢慢渗透进去,沦肌浃髓,深入到骨髓里面。对净土宗祖师的思想要反复读,《莲池大师全集》、《善导大师全集》、《蕅益大师全集》、《印光法师文钞》、《净土十要》、《龙舒净土文》这些书要反复读。本人对这些话常常在不同的场合讲,但我发现,真正按这个做的人太少,真是业障深重!他还喜欢听这个、看那个,那你就没有办法了,你就很难有成就了。你把宗门、教下、通途,先学到了,好啊,你对净土一法的建立,有一点好处,但是它的负面的东西也存在。所以从这里,印祖这些话都教给了我们方法:把宗门教下你暂时先放下来,先看净土宗的东西。那么通过看净土宗的经论,我们已经建立了确然不拔的信愿之后,你再去看一下宗门教下。这时候就有一个主次,能得到宗门教下的一些共通法的利益,但不受它的一些其他知见的先入为主的负面影响。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也要知道通途教理。我们知道通途教理修行之难,才能反衬出我们念佛往生净土、快速成佛之易的这种大殊胜、大恩德,它是要建立这样的一个对比而施设的。但你不能把宗门教下一下子接纳,作为你的一个主要参照系,你就麻烦了。我们看到无论出家、在家很多(人),他也天资很好,宗门教下他能够一套一套说出来,但是你注意他一讲净土宗,一看,他没有力量感。为什么?他的信力没有上来。他对净土法门的一往情深的宗教情怀出不来,于是这句佛号念的不得力。虽然他口头上也说,“净土法门好,你们要念佛。”但是他心里想,“念佛,你们去念,我要修我高妙的法。”所以这里面的方法,我讲这段话,实际上也是从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印光大师的这些著述里面,抽衍出来修学净土法门的方法,你真要把它放下。我本人在净土法门还有点信心的话,我早年也是很想读很多书,我就是看《印祖文钞》,他有这样不断地这样讲,不断这样讲,我就忍着性子,就很多书暂时不看,就在净土经论反复地做钝功夫。如果我也早年多看很多的话,现在我的水平很低了,就是这样很低的水平都不能达到。为什么现在弘扬净土的法师这么少?就是他不听祖师的话,他不肯把宗门教下的这些功夫放下。他想什么都涉猎,于是搞得相互冲突,知见上的冲突,很难产生对不可思议法门的这种不可思议的信心。信心过不去,一切免谈。有时候你产生一点信心,马上落实在念佛上,念佛开显我们的智慧,又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他就走在一条好的道路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