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一位身在异乡华人神奇的学佛之路


   日期:2013/2/27 14: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幻躯作真我,番向虚空争月明。
偶瞻师眼窥道意,誓入劫海大悲行。
中宵难寐家国事,泪雨无端为谁倾。
一梦未觉人渐老,落花秋水演前因。

                                                                作者:常愧
掐指一算,学佛竟已有十年之久了。这十年之中,有多少人事变迁,沧海桑田。我从一个稚气少年长成青年,从中学生成为博士生,从国内到了国外。追忆往事,真是如梦如幻。
我算是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小时候跟大多数人一样,认为佛教是迷信。开始觉得这个世界不那么简单,是从接触气功开始的,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小学时代......
小学大概四年级左右时,爱去父母单位的图书馆看杂志,看到一个武术杂志上介绍了一个气功修法,大概先要意守头顶百会穴,又怎样怎样等等。觉得很好玩,就回家照练。结果当时闭目守窍百会时(黑夜里),见头顶有如闪光灯一般,脑中白光闪烁(不太亮,但很清楚),觉得有点意思,但用意较猛觉得头很疼,练了几次就懒得练了。
上高中时,接触了气功,于是每日都抽点时间练一下,大概一个月后,渐渐有了气感,如丹田发热,穴位跳动等,很舒服。尤其夜里意守前额印堂部位时都看到白光闪烁(不太亮的那种,但很清楚),后来有时坐中前额还可见一紫红色光团(也不太亮),而且淡淡的光晕经常缓缓地如石击水水波荡漾状扩散。有时收功后躺下来还可看见前额有淡淡的白光在缓缓地自动旋转。但因为习惯了,也从不以为异。
后来坐久了,也出现过一些特别的现象。比如有一回打坐,开始看到了一些幻相,后来渐渐觉得身体在不停地变大缩小(而且身体各部位不一定成比例,比如头变大而身缩小等),当然睁开眼睛,看见身体还是那样(虽然感觉在变),但一闭上,就觉得在变大缩小,感觉极其真实,完全就是真的一样。后来那天因害怕而停止了,但睁开眼睛站起来走路时甚至到睡到床上时还是觉得身体在变大缩小,我迫使自己睡着后第二天就好了。
第一次接触佛经文句大概是有一次在《气功与科学》杂志上看到两个佛弟子批驳另一人乱解《金刚经》的文章。虽然当时对一些内容还看不懂,但看到其中引用的几句经文,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等等,觉得非常之美,回味无穷。另一篇经文说来好笑,是从《西游记》上摘下来的,就是《心经》,当时真正是看不明白,但很喜欢,就抄在笔记本上,不时“参悟”一番,还试图用“气功理论”来悟出其中道理,结果当然是一塌糊涂了。那时我的笔记本上还摘录了许多佛家道家的小玩艺儿,如吕洞宾的诗词等,什么“先生笑,飞空一剑,东风犹自天涯”,看得我如醉如痴。后来非要去杭州读书,可能潜意识里也是受了吕大仙的影响。他有一首词,叫《促拍满路花》,我还记得一部分“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茫茫尘世里,独清闲。...一粒刀圭,便成陆地神仙。...任万钉宝带貂婵,富贵欲熏天,黄粱炊未熟,梦惊残。...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袖手江南去,红萍白蓼,又寻湓浦庐山。”我对这首词喜欢得发疯。但神仙是做不成了,长安也去过了,看来必须“袖手江南去”才能一偿平生志愿。于是不管家人好说歹说,我还是义无反顾地报了浙江大学。
高三时,还接触了一点所谓“藏密气功”,觉得有意思,于是每日持咒。那时主要是持“六字大明咒”和“绿度母咒”,这两个咒据说是公开的。高考前,我已将其各诵满10多万遍,算是为高考求加持。高考前两天午睡时得一梦,梦见自己象是坐在车中,观赏两边的景色,那景色美极了!有山川湖水,花草等,而且都发着明亮但柔和的光,难以用语言形容。我甚至觉得人间可能是不会有这样美的景色的。后来的高考考得也不错,比清华的分数线还高出二十多分,很轻松地考上了。高考完的暑假,兴致所至,还抄了几卷佛经。
1992年入浙江大学电机系,有时一个人独自诵经持咒,打坐则很少了。杭州风景秀丽,我有时一个人跑到灵隐寺,请几卷佛经,就坐在飞来峰的大石头上读诵起来。大学期间,是我一生中思想转变的最重要时期。我有一阵子,心血来潮加上机缘巧合,还读了一些算命,甚至巫术的书。发现有些事情,经来都是互相关联的,不那么简单,而其中往往有他一定的规律。但最重要的,是杂七杂八地读了一些正经的佛书,尤其那时接触了黄念祖老居士的著作,对我后来的很多知见,影响很大。渐渐亦明白内外道之别,及净土法门之殊胜,对佛教一些基本道理,稍微知道了一点。
后来学佛理稍深入,发现许多世事,尚不可以凡情论。何况佛法一途,极尽幽微之妙。一个简单例子,西医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学基础上,中医则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及人体经络学说基础上。西医之主流至今不承认中医之科学性,道理很简单,即所谓“无科学依据”,人体经络看不见摸不着,阴阳五行学说更象一种哲学或神说等等。在美国,我的许多同学都有体会,西医有一大特色,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我眼睛有问题,根子可能出在肝上,可西医里很少有这样的辩证施治,可见其认识事物潜在联系的不足。有些人长期头痛,又查不出器质性病变,西医只有一招,止痛药。中医就不同,这种情况能对证下药。当然,西医有西医的长处,这是另一话题。问题的关键出在人们(这里主要指西方人)的认识上,凡是对所谓科学的,看的见摸的着的东西有一种强烈的执着,有一点“所知障”的味道。其实中医也不是不能验证,只不过验证可能需特殊手段,比如很多打坐的人都能清楚了知经络的存在及气脉的运行。头痛必然有因,即使查不出器质性病变,西医(和目前的科学)就缺少认识这种潜在的,非直接的因果联系。就如同一般人的妄想也无法肯定三世因果一样。科学上常用的那种因果(种瓜得瓜的那种因果)是佛教说的五重因果之一,叫做士用果,另四种因果基本已超出科学研究的范围了。
其实佛教的核心是没有太多宗教色彩的,比如“缘起性空”,比如禅宗。事实上,最高明的科学家也在渐渐接近这条路,比如爱因斯坦说过,“时间和空间是人的一种错觉”,这与佛教说“十方(即空间)三世(即时间)是人妄想所成”恰近相类。其实佛经的很多理论,是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印证的,但首先就不能有太多“西医”似的执着。比如佛经里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芥子可纳须弥”,这个是“理”,不可思议吧。其实象中医耳针就是一个好例子,一个耳朵对应人体各个器官,扎耳朵不同部位就可影响全身不同地方,为什么?有点象全息理论,“一滴水就可看见大海”。象有些算命很神的,见到一个人就说你身上哪里(不可能看见的地方)长了一颗痣,很准,人皆以为神。其实不知道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人脸上的痣和身上痣有对应关系,知之不难。这只是这个“理”在“事”上的一点点反映,真正明了乃至证得了,就知道天下事莫非如此,只不过很多事表象上是独立的而已,一般人就“执”上了。中华传统文化里有许多关于“天人合一”的阐述和实践,都是好注脚。但现在中国人不愿意看自己的书,觉得西方的什么都对,都好,更有人恨不得把祖坟都挖掉,真是“至堪浩叹”了。
94年夏天去合肥玩,住在朋友家。曾在月潭庵遇一中年妇女,大概与我朋友也认识,我们聊起天来,聊着聊着,她提起她曾死过两次,其中一次是死了两天半后才活转过来,当时六道轮回等都看到了。她以前信不信佛我不知道,反正活过来之后她是非常虔诚地信佛了。可惜当时我并未细问,也未向她要姓名住址等,现在想来,颇以为憾。另外有一位青年汽车工,为人老实诚恳,平日多持佛号及诸菩萨名号,曾于一夜于梦中见阿弥陀佛,金光晃耀,现在其前。随后虚空中现一镜子状屏幕,其中演出其过去生中事(可能彼亦回忆起来)。据彼云,彼前世再前世均生畜生道中,甚苦云云。
1994年8月于成都昭觉寺清定上师处受方便皈依。算是一个转折点,当时见到定公上师相貌非常慈悲而庄严,真令人心生敬仰。我问了一些问题,还蒙他老人家传授了一个修持的简法。这个简法给了我太多的好处,可以说是世出世间无尽的利益。曾经多次以此法求加持,消除违缘等,无不应验。定公上师已不在了,但他老人家的恩德,我怎能忘怀?愿我生生世世,都能跟随他老人家学法度众生。
智敏上师,是我学法过程中对我恩德最大的一位。1995年春假,我和几位同学来到了位于浙江三门的多宝讲寺。记得到达的那晚,知客僧为我们登记住宿时,感觉这里静得落针可闻,出家师傅9点左右就睡了,我不想睡,就在院子里转了转,看到大殿里微微透出一点灯光,殿前香炉正冒出袅袅的青烟,那种情景,仿佛突然回到了唐朝,我是一个四处参方的禅客,站在一个远离尘嚣的山中古寺,周围万籁俱寂,唯有皓月当空,凉风如水......由于环境不适应,那晚没太睡好。凌晨3,4点时,就听见出家师傅起来做早课。当夜空中传来阵阵悠扬的唱诵声时,听到那陌生而又熟悉的声音,我竟然热泪盈眶,不知怎地心中冒起一个念头,“终于回家了!”
第二天中午终于见到了上师(不过那时他老人家还未被授予上师位),他热情地叫侍者拿凳子来给我们坐,我们开门见山地问了一大堆问题,上师则从容不迫,一一给出了解答,颇有收获。并让我们随众上殿,还约好了受三皈和传法的时间。
讲寺周围有竹林,其间并有青松挺秀,亭亭如盖。寺后青山巍然,寺前不远有河流过,春天漫山开满杜鹃,煞是好看。多宝讲寺出家法师早上三点半左右上早殿,上午经常是敏公上师讲经和为居士授戒皈依传法的时间。午饭后,一般是上师的会客时间,我们这些居士往往就趁这个时候上楼亲近上师,当面请益。大家济济一堂,有时会把上师那间本就很狭小的屋子挤得水泄不通,大家轮流发问,法师对答如流,气氛很轻松,有时还爆发出笑声。即使有人提出一些很幼稚甚至是很无聊的问题,上师也很耐心地加以解答,而且平易近人,毫无架子。下午常常是分组讨论或自习,或出坡劳动,晚课下午四、五点开始,要修三小时。五点左右寺门就关上了,所有女众全部请出,不准逗留寺内。出家师傅常常颇为忙碌,在一天没有公共修法,学习时,他们还要修完各自的加行,念诵,禅定等内容。这还不算他们各自担当的职务(如知客僧要招待外人等)以及处理个人内务等占去的时间。而敏公上师在每晚僧众睡觉后,犹孜孜不倦地在灯下改作、备课,还要单独修自己的法,每晚睡眠仅四小时左右。
寺里出家众过午不食,一天只吃两顿饭(当然是全素)。吃饭管够,而且味道不错(可能我是太饿了),我常常吃得很多。不过,尽管吃得很多,尽管可能白天还在称赞过午不食的功德,我还是有时晚上溜出寺外到附近小镇买东西吃(惭愧,惭愧)。
那两天我真实感受到出家生活虽然较为清苦单调(以世俗眼光看来),但其实也有非常清净美好的一面。
寺里曾有一猫一狗,由于佛教爱护生命,大家都对它们很好,还喂它们食物,并给它们分别取名“证果”和“忏悔”,可能是希望它们要多忏悔(恶业多才堕畜牲嘛)及早日解脱证果吧。寺里还住着一对松鼠,经常上窜下跳,可爱极了。出家师傅时常往屋顶上扔花生之类的东西给它们吃,它们也从不怕人。我们还参加了一些劳动,如挖竹笋,明昌法师一挖一个,我上去帮忙,一锄头下去,就把笋刨烂了,根本就是帮倒忙,不过明昌法师还是很耐心地教我。
出家师傅们见面打招呼都是一句“阿弥陀佛”,客气之中带着优雅。后来我也学会了,见到出家师傅立即恭敬合掌,念一句“阿弥陀佛”,加之不时对佛像法师礼拜磕头等,久之竟觉傲慢习气有所下降,内心变得柔软诚敬多了。后来想到,这里大概也有一点“行为心理学”的道理吧。比如人的心理固然可以影响行为,而人的行为也可以反过来影响心理。模仿他人之贪欲嗔恨行为动作等,容易引生自身之贪欲嗔恨习气,那么常常模仿清净慈悲之举动,则当然容易引生清净慈悲之心。由此扩展开来,当代社会,从书报影视到日常生活,到处充满了“杀盗YIN妄”“贪嗔痴慢”,而人们又争相效仿,以为时髦,则社会之风气,焉能免于经河日下哉!
于是也跟着法师们上殿,听着念诵时那种舒缓柔美而又慈悲悠远的调子,觉得身心都被涤荡了一番,那声音飘荡着,似乎在碰触着心灵最深处的某种东西。由于法本不熟,经常跟不上大家念诵,开始就只是昏天黑地地竭力跟着往前读,很多都来不及看明白。一次忽然间读到一段,“身命动摇犹如水中泡,迅急灭坏必死应思维,死已如影随形黑白业,引起后果决定获不异。如是知已一切诸恶业,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众善资粮究竟能修成,恒常具足殷勤求加持。”猛然间,内心起大震动,身毛倒竖,泪如雨下。这一段,真是诸佛血泪语啊!即使在七年后的今天,当我行文至此,眼泪还是掉了下来。
发菩提心的一段也让我感动不已。
“信六道九有,恒河沙众生。尽法界有情,皆过现父母。以长劫轮回,当知如演剧。”
“父母生养教,悲流恒无尽。随子生忧喜,慈爱过己身。观今思既往,恩念正等齐。纵使两肩负,何能报万一。”
“母流转三有,正法多不闻。况在地狱中,或堕鬼畜生。盼子作救拔,子自安不闻。虽人头而畜,不如鸦羊等。”
“呜呼师尊三宝大慈悲,父母有情罪障恶业等。不闻正法八难并三途,险恶愁忧无量一切苦。充满有情界及器世间,诸恶果报齐降密如雨。唯愿现今我身皆代受,尽未来际无息无止期。凡我三时善根诸利乐,愿悉无余施供众有情...”
这个世间竟有这样的慈悲,这样的大爱!!!愿意代众生承受所有的苦难,愿意把一切利乐都给众生!!!我再也无法抑制,眼泪如决堤的江河,尽情地奔涌!!!就在那一刻,似乎一切的烦恼,计较,贪着,嗔恨都灰飞烟灭。就在那一刻,似乎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光明和宁静在心中涌现。就在那一刻,似乎人生最精彩的画面在我眼前飞展开来......
最后一天,上午上师专门为我们受了三皈并传法,并做了一些开示,真是收获巨大。午饭后,拜别了上师,离寺庙越来越远,我的心情变得很压抑,似乎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上了回杭州的汽车,我就趴在一个角落里,任泪水流淌。我猛厉忏悔啊!为什么过去有那么多的贪欲,傲慢和嗔心?!我猛厉发愿啊!若有一众生仍在受苦,我誓不取正觉。我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努力持戒,学法,供养三宝啊。大概哭了有一小时左右才渐渐停住。我发现,我看世界的眼光,变得从未有过的慈悲和智慧,我说话的声音,变得从未有过的清净和柔和,我的心中,仿佛洗去了一层厚厚的尘垢,充满了无可明状的轻安和喜乐,似乎连身体都要融化在空气中了......
此后开始按佛弟子之标准要求自己,每日功课不断,并常修发心,布施等,渐渐体会到一点佛法的真趣和受用所在。此外,我也曾有一些很有趣的经历,梦境和学佛随想等,所谓“梦里说梦”,又何妨说来供大家一笑。
95年春独游普陀山,在去定海轮船上结识一中年比丘,为定海外廽峰寺当家师,当晚即宿于该寺,入夜梦见一山,山色清凉,林木苍翠,不知为何知是天台山,梦境极为清晰,当下清楚知是梦境,以足奋力踢踏,乃出梦。醒后自思,此山在我心内耶?心外耶?若云心外,无有是处;若云心内,心在何处?且于梦中亦有人我之别,内外之辨,亦有山河大地,花草树木,此“人”,“我”,“山河”为一为异?后数数思维,乃xxxxxx此“人”,“我”,“山河”,其实既不在心内,亦不在心外,当体即是我心之全体显现。推而及之,所谓现实世界,也不过如此,所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皆从此妙明真心所流出耳!后阅《五灯会元》,看至“雪霁辞去”一段,不觉心下微笑。(按:原文为“雪霁辞去,藏门送之,问曰:‘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乃指庭下片石曰:‘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师曰:‘在心内。’藏曰:‘行脚人著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
大概在96年,一次入夜听黄念祖老居士讲经磁带,讲至“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以及“真心如水,妄心如波”时似有所悟。后入睡,梦坐一桌前,桌上散放许多筷子,当时心想其实这许多筷子即是一个,而这些筷子,桌子乃至一切外境与我本是一体。遂合筷静观,忽听顶门一声雷响,梦境粉碎,化为一片虚空,连自身亦不可得,过一会儿乃醒来。后写信问敏公上师,上师云所作之梦为往昔生中善根显现,非关圣解,是善境界。
此后看禅宗公案,个别于文字知解上似能稍懂。
如此渐渐xxxxxx,外道虽有神通法术,纵能口吞日月,手动须弥,若不明心性,犹为梦中事耳,生死轮回,何由得脱哉!遑论现今流行之气功一类,多无正定聚,极易入邪路(此不详述),倘深入之,虽或偶有气脉之效验,终必堕落无疑!
后又渐渐xxxxxx,既然“人”“我”本是一体,自他即是不二。所以发菩提心利益别人即是利益自己,以其体性不二。此即《普贤行愿品》所谓“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小乘行人作“自了汉”,毕竟是差了一截。
后来多次去上师那里,每次去都收获颇丰。平常写信请教问题,得益良多。在上师指导下,学过一点点格鲁教法(如广论等)和修法。以师极倡戒律故,又于戒律,稍有学习,收获尤大。由此xxxxxx“由戒生定”之次第及世尊制戒之苦心。戒如何生定呢?持戒其实亦具次第,拿出家人而言,从最初四性戒(杀盗YIN妄)开始,断身口罪业的粗重枝分,再依酒戒僧残等遮戒(如不喝酒,不跳舞打扮等),及资具遍净(物品如理清净等),活命遍净(不故意显异相,让人恭敬供养等),远离犯戒诸缘,渐能断身口罪业的较细枝分和意的较粗重枝分(当然也须长期修学),再依根律仪,种种威仪戒等,严护根门,眼不乱看,耳不乱听,舌不乱尝,身不乱动,乃至意不乱想等,如此身心渐渐清净调柔,戒方面的准备基本就有了。再配合调五事,行五法等等,如智者大师《童蒙止观》所说,则可谓修定资粮已备,如法修习,渐次可入禅定。世尊制别解脱戒,比丘二百五十条,性戒仅前四条,其余等犹如层层防护,远离犯戒诸缘,并可令人增长信心,和合僧团,令正法久住等,可谓苦心孤诣,无可替代。最重要者,戒律与菩提心之教授,为佛般若之显现。有些佛弟子但知学教参禅为般若之正行,而未尽知持戒菩提心之妙也。我曾写一段短文,如下:“以众生眼盲,未见真心,举行动念,常乖般若。不唯远道,且种苦因。是故佛以悲心,严制净戒,劝发菩提,其根本为从佛之圆觉大智所流出,众生依之行持,虽不名般若,而自然合于般若。迅速圆满资粮,远离歧路邪行,究竟成无上道。须知般若无相,即事而显般若。戒与菩提心者,融理入事,即事即理,巧去我执,暗合道妙。以凡夫心,而直趣般若之殊胜方便,舍戒与菩提心者其谁耶?此是诸佛甚深行处,三世诸佛及诸菩萨,未有不依此而证果者。”
“般若者即果,菩提心者即愿,持戒者即行。此三者即三而一,互摄无余。”
“或依宗大师之菩提道次第论,则持戒摄出离心,般若摄清净见,合菩提心共称圣道三要,不依此三要而成菩提者,无有是处。”
某尚是凡夫,见地必不真确,不敢博明眼人一笑。唯此后见有欲“改良佛制”者及晚近学人毁戒诃佛之举,决不敢苟同也!
96年清明前,去多宝讲寺恰遇定公上师也来寺小住,他老人家住楼上,我住楼下。一夜于梦中(也许是半梦半醒)清楚看见一文殊菩萨画像立于前。而且那几天内心较为清明,梦境(如雨中前行等)中常知是梦,不为梦境所惑,盖亦蒙定公加持耳。
96年夏,发愿诵《普门品》108遍,常持六字大明咒,向定公上师求加持。一次中午入睡,梦于一法会上见定公上师,上师站在我面前,我忙向他行礼,后上师入内换衣服准备法会开始,我们坐于一莲花形台前等候,一会儿上师出来,时而变为愤怒金刚相,时而变为喜笑相,底下的莲花台发出明亮的光芒,我也即于梦中醒来。
96年秋于厦门,一次入夜,梦入一室内,墙上悬画数幅。我看其中一幅,为文殊菩萨说法图。但就在看的一刹那,画突然变活,犹如在一个窗口看电影一般。只见于一大众集会中,文殊菩萨突然放光,现大光明后消失。随即在一河中,文殊菩萨跨白狮从水中忽然冒出。尤其那只狮子当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遍体纯白,而且身子似乎比一般狮子长一些,很好看,我对它的注意甚至超过了对文殊菩萨的注意(不好意思)。我接着往室内走,站住,这时候我感到身后站了一位上师在为我灌顶(但我始终看不见他),然后我就清楚地感到一股气流从头顶灌了下来。可能是我平时老想灌顶的一种心理反映吧。
还有一次清晨时分,梦于一会场,讲台上站一人,不知为何知是黄念祖老居士,他当时带领大家念佛,我也跟着使劲念,一直念到醒来,耳边还是佛号阵阵,清楚明了,感觉很好。
96年秋或97年春,一次入夜,同室同学皆已入睡,我独坐床上忏悔对父母不孝的业障,忏至情极深处,猛一发心,愿父母一切痛苦业障,悉由我来承担,乃至入地狱亦无悔恨,我之一切善根,悉给予父母,毫无保留,当时涕泪迸流,热血翻涌,从顶门往下,如阵阵清凉灌顶,浑身轻安舒适,莫可明状。后入睡,至大概3,4点钟时,梦见我父母拿一种饮料给我喝,喝时觉得是酒。我自受五戒后素不喝酒,连毕业送别极难推辞时我也用种种办法“扛”了过去,但那次梦中立刻就喝了下去,饮后便趴在池边呕吐起来,吐出许多脏东西,边吐就边醒了过来。醒后分析一下,应是经中所讲的“净罪相”之一,觉得有些高兴。第二天还忏,但有了想得到“净罪相”的执着心,发心不真了,“净罪相”反到没有了。
97年春,康定南无寺大吉活佛来浙弘法,在敏公上师鼓励下,我亦随众受灌顶。过后不久,一晚于多宝讲寺,晚课时念《文殊五字真言仪轨》,至观想一段时,我停诵闭目,渐觉手没了,很快身体也没了,非常轻安舒适,但定境仍感到有些动摇。我当晚问于敏公,师云:“此是禅定发起少分轻安景象,关键要找到它的因,从因上修,定境可以持续增长,若贪求此境而不从因上修,则定境很快会退失。”我于是总结了一下,最近以来持戒,忏净积资,菩提心,空性见,依止上师的某些方面似乎略有进步,我想我应该继续抓住这些方面。当晚,寺内一只小狗死了,大家去为它念佛念经,我在念的时候,泪流满面,我祈愿说若它死后能往生净土,我愿意放弃这一世的解脱机会,替它承受轮回之苦,当时心中发起了较真实的悲心。第二天早课又念《文殊五字真言仪轨》,至观想一段时,定境来得更猛更好,身体很快就没了,动摇之相也减轻了,但周围念诵声仍听得清清楚楚。那一天体会到了修定的一点好处,如烦恼不易起等,即使大喊大叫,内心还是那样清明宁静。那几天,我每天风雨无阻,上后山去采鲜花来供于上师桌上。可惜回到尘世就都是尘劳妄想,自己又烦恼炽盛,那样的定境也很快退失了。
97年春夏之交,于杭州见一藏地女活佛(彼云空行母),时以出国留学一事前途未卜,因问于彼(以彼上师开许,可略现神通益众,但亦遮止过分之要求),但亦未明示所求何事,只模糊问云世间因缘如何。空行母之回答,概云汝所求之事今年七八月份可成,后果于七月底接获录取通知。其实我出国将成一事,此前已有梦境预示(此处从略),盖梦境有时亦为缘起所显现耳。
97年秋至新加坡读硕士,在学期间,因新加坡地处东南亚,曾接触一些南传佛教,如参加斯里兰卡僧人的供僧衣仪式等,还有幸见到著名的达摩难陀法师并请教了一些问题。也去一些汉传寺庙和藏传佛教中心,其中一些藏传佛教中心竟还有西方出家人,不时有印度等地藏传高僧光临弘法,讲经念经多用英文夹藏文。
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还听过净土法门法师亲自讲经几次,也随喜过净宗的一些活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和新加坡净宗协会也搞得很好,居士林的念佛堂很大,精美庄严,入门穿海青,门口已备好,里面由比丘,比丘尼轮换领班,居士自由加入,24小时不断念佛,坐念一段时间,又绕念,又坐念,又拜佛,好象还有供佛,声调节奏也时有变化,感觉既不会太累,又不易昏沉。人很多,感觉那种万众同修,佛号缭绕的气氛,好极了。念佛堂我只去了一次,但颇得益,念佛拜佛之中,每有业消轻安之感,有时有如阵阵清凉灌顶,从头至脚,如得了加持一般。居士林和净宗协会的许多其他工程,也搞得很好,不一一介绍了。
在新加坡时也得过一些感应和梦境等,不一一说了。比较有意思的是我同学的一个梦。我一个同学A,在清华大学博士,当时在我们实验室作RESEARCHENGINEER,素无任何宗教信仰及神异思想。一日我与另一位周同学说话,说至某一句时,A忽然冲出来,表情很惊讶。一天晚上,他向我吐露了实情。原来,他在清华时,有一天曾一模一样地梦到这个场景,也是我和周同学在说同样的一句话,那天听到我们说的那句话,突然记起了以前的这个梦,冲出来一看,那个场景竟然一模一样地呈现在眼前,于是非常惊讶。我问他,我和你梦里的人真的长得一模一样?他说,没错,就是长这个样!连衣服也是那件红衣服!要知道,他在清华时没有出过国,也根本不认识我和周同学啊!于是我对他说,其实这也不奇怪,佛教就说:“须知此心含裹十方三世,弥不周遍。”“三世”就是过去,未来,现在,都含裹在真心之中。只不过一般人因为妄想执着,把时间执为实有和线性的,其实爱因斯坦也说,“时间和空间是人的一种错觉”嘛!
来美后,课余除学佛外,还涉猎一点儒门及道家典籍,并蕅益,憨山大师所著《四书蕅益解》,《周易禅解》,《道德经憨山注》等,略窥孔门心法及道家正源。又阅南怀瑾先生部分书籍,知大丈夫除自身修养外,更应心怀天下,以国家民族为己任,遂以张载先生言自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无奈岁月匆匆,家山万里。叹年华一瞬,数载飘泊,于父母未尽孝养,于国家未能报效,于佛法未广修学,一事无成之余且添愁丝几许,亦不知未来何去何从。回首往事,怅然若失,因吟诗一首,以为结语:
曾将幻躯作真我,番向虚空争月明。
偶瞻师眼窥道意,誓入劫海大悲行。
中宵难寐家国事,泪雨无端为谁倾。
一梦未觉人渐老,落花秋水演前因。
 
                                   三宝弟子:常愧于美国弗吉尼亚州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之路       学佛历程)(五明学佛网:学佛之路       学佛历程)  

 学佛之路,始于零,归于零 

 一位无助又无奈的妈妈为了孩子的学佛历程 

 济群法师:这样才算走上了学佛之路 

 心上莲花:一名自由画家的学佛之路 

 我的学佛之路(三 完结篇)几个学佛感应 

 我的学佛之路(二)风水或算命对三种人不准 

 我的学佛之路(一)没学佛前走了很多弯路 

 侠名:一个有罪之人的学佛之路 

 一位纽约大学博士的学佛之路|还生命以本来面目 

 太桥旦曾堪布:儿女能否走上学佛之路就看你的了! 

 学佛历程 

 人间天:读经次第建议,帮助垫定顺利稳妥的学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