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发大誓愿 第二回 第七集


   日期:2015/5/19 19: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掀开经本第四十页,倒数第三行看起,从第十三章看起:

  【我作佛时。国无妇女。】

  这是第二十二愿。下面第二十三愿:

  【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刹土。】

  这是第二十三厌女转男愿。后面还有一愿:

  【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生我国者。皆於七宝池莲华中化生。】

  这是莲华化生愿。后面总结: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如果这个愿做不到,他就不成佛。弥陀在极乐世界成佛,到现在已经有十劫,说明他的四十八愿愿愿都兑现了,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看注解。阿弥陀佛在行菩萨道时,就是作菩萨的时候,没有成佛之前,看到十方世界男女杂居,纠缠不清,所以他建造这个世界没有女人,凡是女人生到西方一律都变成男人。相貌如果有美丑不同即有差别,西方是平等的,所以相貌完全一样。这个两愿也是很难得、很稀有的。为什么极乐世界『国无妇女』?男女居住在一处容易生感情,感情是烦恼里面最严重的。众生为什么出不了六道轮回,原因就在此地。往往修行人真的功夫不错,甚至於得有定功,修有定功,可是临命终时,家亲眷属在面前,他就生起情执,就放不下了,这一放不下还是要舍命,也就是他还是要死,死了以后到哪里去?搞六道轮回,在六道里头报恩报怨、讨债还债,生生世世纠缠不清。这个事情对我们想出离轮回的人来说,造成严重的障碍。所以法藏菩萨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发愿他成佛之后,他的国土也就是他的道场,这里面没有女人。女人往生到极乐世界统统都变成男人。这就是为什么会变成男人,阿弥陀佛的愿力,本愿的愿力,帮助她自自然然变成男人。

  相貌有好丑不同,相貌好的容易生起傲慢心,相貌丑陋的容易产生自卑感,这个都是烦恼,都容易引起烦恼,就是十方世界果报上出了这些问题,这是业报,这是没有办法的。阿弥陀佛发愿,他成佛这些状况统统没有。西方世界是平等的世界,相貌完全一样,跟谁一样?跟阿弥陀佛一样,阿弥陀佛的相貌最圆满,一丝毫缺陷都没有。印度常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是印度的风俗习惯,是他本土的。释迦牟尼佛当年出世在印度,当然随从印度人的风俗习惯,印度人认为这三十二相是美男子,是相貌当中最好的,所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们要说这个身好,赞叹这个身,佛就现这个身相给你看,然后告诉大家,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身相才是真正圆满。

  《观经》上佛告诉我们,阿弥陀佛身有八万四千相,不止三十二,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每一个好放八万四千光明,每一道光明都看到十方世界,诸佛菩萨在那里教化众生。所以在一个身相里面可以看到全宇宙,佛法里面讲遍法界虚空界,这里面有个密意在里头,我们要能体会到。什么密意?说明全宇宙跟我们自己的关系是一体,不是一家,一体,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既然是一体,我们身上随便哪个地方有一点痛痒,全身都觉悟到,不是一个,全身哪里痛、哪里痒,全身都知道。这也就是告诉我们,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诸佛菩萨全知道,极乐世界所有的人也都知道,都看得很清楚,都听得很清楚,只能够瞒凡夫,不能遮盖极乐世界这些圣贤,佛是圣人,菩萨是贤人。这就知道我们这个世间,业报修因感果是怎么回事情。我们能体会到这层就能够理解,然后把佛法学通、学明白、学清楚了,最后对西方极乐世界就会生起向往的心,很想去,非常想去,这个地方才是真正的极乐。为什么?离一切苦,得一切乐。离一切苦,脱离娑婆世界六道轮回跟十法界,要脱离这个,这究竟苦就没有了。往生极乐世界得究竟乐,那个地方没有苦,甚至於苦的念头都不会生起,没有苦的念头,当然没有苦的这些果报。

  唐朝道宣律师,中国佛教八个宗派,戒律是一个宗派律宗,律宗的初祖就是道宣律师,这里写道宣法师,他曾经说过,凡是有女子的世界必有地狱。换句话说,没有女人的世界,它六道里头就少了一道,没有地狱,有女人的世界一定是有地狱的,这个话说的意思很深。佛在经中有此一说。从前女人苦难多,中国、印度均如此。今天社会开放,男女平等,学佛有成就者,首推在家女众。在北京学佛的人都知道有个老居士,老菩萨,黄念祖老居士。这是我们这一代当中,修行人在家的大德,成就非凡,在出家人当中找这一个找不到。我们从认识之后,我每一年大概都要到北京,至少是三次到四次去看老人家。那个时代弘扬《无量寿经》会集本,在海外是我一个,在国内也只有他一个,没有别人讲这个,所以我们见面非常欢喜,真的志同道合。他告诉我,在过去一百年前,这不说远,一百年前,愈是过去环境就愈好。中国人懂得教育,重视教育,小孩一出生就要注意教他,让他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他一生不会改变,养成恶的习惯亦复如是,所以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古人修行成就的多。一百年前,就算是净土宗念佛往生的,出家男众最多,出家女众其次,在家修行的男众是摆在第三,女众是摆在第四。他说现在这个时代不然,颠倒了,什么都倒过头来,现在修行证果,无论是出家在家,往生最多的在家女众,再其次的在家男众,再其次的出家女众,出家男众摆在最后,换句话说,很不容易往生。你要问为什么,不必问原因,你细心观察现在出家在家四众的结果,你就看到了。所以今天社会开放,男女平等,学佛真正有成就的,首推在家女众。在家女众要不要去出家?一出家,大概往生的机会就愈来愈少了。这些道理我们不必说,诸位在眼前你亲自看到,你亲自听到。什么原因?真正修行,如理如法的道场少了,没有了,我这一生一个都没看见。只看见一个禅宗道场,香港圣一法师的,我去过一次,亲眼看到的,还像古时候一样,每天参禅坐香,有四十多个出家人,男众道场。圣一法师往生之后,衰了,没有人领导了。相对的,有真正修行人的地方,这个地方风调雨顺,少灾少难;没有真正修行人,这地方灾难就多,这个一定的道理。

  今天我们要度自己,要把度自己放在第一。为什么?自己不能度,你怎么能度众生?度众生先得要度自己。这个二、三年来,我都劝大家学海贤老和尚,他修得真好,他的母亲也好,你们看看他的光碟,他的《永思集》。他母亲八十六岁走的,真的叫说走就走,走了以后还留个谜给我们。因为那个时候在文革期间,非常困难,母亲死的时候连一口棺材都没有,他找了一个很薄的木板,钉了一个棺材,把他母亲安葬。海贤老和尚为这桩事情,常常感到心不安。八年之后环境好了,他就想起来给他母亲改葬,竖碑做纪念,把她坟墓掘开之后,棺材打开,人没有了,到哪里去了?一直到现在没人知道,棺材里面干干净净的,只有几颗钉棺材的钉子,人不见了。这样的故事过去有一个,达摩祖师。达摩祖师往生在中国,这些弟子们给他安葬,也就在这几天之内,有从新疆回家去的这些人,他们就在这同一个时间,在新疆那边见到达摩祖师,看到还感觉得奇怪,他穿草鞋,一只脚上穿草鞋,另外一只脚上没有穿,说草鞋挂在拐杖上,他们还向他顶礼请教。回来之后,这回来大概总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回到家,那个时候没有交通工具,全是步行,从新疆走到宜阳总得两个月,告诉大家达摩祖师这桩事情。别人感到很奇怪,他已经过世了,你怎么会遇到?算算看到他那个时候,就是他过世没几天,已经安葬了。这再把他棺材打开来看看,打开看看,真的里头没有人,有一只草鞋,就证明他说的没错,有一只草鞋在棺材里头,那一只他穿走了。这是菩萨化身示现。所以人家就想,海贤老和尚的母亲是不是菩萨化身的?为什么?安葬八年,打开棺材没有人,棺材里头干干净净的,空无一物。这些都确实是佛菩萨示现给我们看,告诉我们这桩事是真的,不是假的。看到海贤母亲八十六岁往生,走得那么自在,说走就走了。最后这一著表演度她的女儿,她的女儿亲自看到这个样子,妈妈走得这么自在,知道修行真有好处,带著她的儿子到桐柏山出家去了。一个人成就,一家人成就。

  所以今天这个社会,在家女众的修行排在第一位,往生最多的,第二位是在家的男众,第三位是出家女众,最后的是出家男众。黄念老跟我说的,不是笑话,是真的。我们自己要很冷静,真正修行要有定功,要多看看问题在哪里?现在修行没有修行的道场,你修得好,别人不赞叹你,嫉妒你,要把你赶走,所以真正修行没地方住。这是我们现前环境,不是跟从前,从前真正修行别人尊重你,自然会照顾你,现在没有了。所以世出世法,一个成就的人固然自己要有志向、要有决心、要有定力,不怕难、不怕苦,真能够煎熬得住,会有佛菩萨照顾你,你得受苦,你得受难。在家出家都一样,我们这一生熬过来。如果毅力不坚强,多半怎么?还俗了,出家还俗的很多。尤其是真正修行,他们不修行,看到你修行他觉得难过,一定要把你赶走;你跟他们一样,那就欢欢喜喜在一块,在一块将来死了以后再算帐,到阎王那里算帐,那可麻烦!所以有些同学出家想学经教,我就劝他,出家很难学经教了,要学怎么样?在家学,学好之后再出家,他就障碍不了你。虽然障碍不了你,他不会欢喜你,跟你总是格格不入。

  我一生经历的,我很想住在一个地方,一辈子不离开,像古人住山十几年不下山,道业有成。常常出去这心就乱了,散乱了,很难得定,没有定就没有智慧,所以非常难,但是没有这个环境。好在我是遇到一个在家的居士,韩鍈居士,大连人,她是我的听众,我讲经的时候她天天来听,以后就很熟了。我遇到难了,没地方住,这个寺庙里头不喜欢我,要叫我走了,什么原因?听众对我恭敬,对他就差一点;对我供养,对他也差一点,这日子就不好过了。住了几个月他就逼我,对我提出个条件,那个时候我学经教十几年,学了十几年,他限定我三个月要把他教会。我就真教他,他能受得了吗?他学不会,这就是逼我走路,我知道。韩馆长他们夫妻两个知道这个事情来跟我商量,到她家去住行不行?我到她家去看了,她家有个小楼,他们住楼下,楼上是空的,要我住在那里。我就带他们夫妻两个到台中见李老师,最后由李老师决定,老师告诉我行,出家人住在居士家里。住多久?十七年。十七年之后,我们才有个小道场,就是华藏图书馆,我就住在图书馆。这个图书馆也完全是听众,大家发心买的一个讲堂,还没有这么大,大概只有这一半的样子,只有这一半大,老同修还都有去过的,还记得这个事情。所以非常艰难,不是我喜欢走,我是逼得没有办法,到处流浪过了几十年。每到一个地方都想定下来别动,总是有这些因缘,逼使著你非离开不可。所以这个难处我很清楚,清楚之后,那就格外的珍惜,缘要非常珍惜,要谦虚、要尊重别人。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句,十方诸佛刹土,就是佛刹,十方诸佛的道场,众生都不出胎卵湿化,胎生如父母、兄弟、夫妇之情。这个比喻如同绳子绑起来,绑得很紧,很难得断。这是一般众生修行出不了六道轮回主要的原因,情执太深,情执愈深愈不容易成就。西方莲花化生,就没有这种牵连,莲花化生一愿,阿弥陀佛都是从这些地方看到的。莲花化生没有父母,你就没有这些父母、兄弟、夫妇这个关系,在极乐世界都没有了,这些障碍都没有。

  下面这一愿,第十四章: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礼拜归命。以清净心。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

  这第二十五愿天人礼敬愿,天人礼敬。

  【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

  这是第二十六愿闻名得福。末后还有一愿:

  【常修殊胜梵行。】

  就这一句,修殊胜行愿。这一章里面的三愿,是对那些修学净土念佛的人,对於人天福报没放下,很希望得到天上人间的尊敬。我们听到佛号,常常念佛,往生的念头不坚定、不牢固,但是来生在人天享福,得福报。得福报最难的就是他还继续修行,来生依旧能够学佛,依旧能够遇到净土继续再修。这是说明纵然不能往生,也得这么多的好处。

  我们看小注里说的,佛说一切法门皆是应机说法,这部经是对根熟人说的。什么叫根熟?一心一意就想在这一生当中,永远脱离轮回,到西方世界去亲近阿弥陀佛,在那边证果成佛,有这样的决心。佛说出这部经,阿弥陀佛帮助我们,满我们的心愿,这叫根熟。那根性不熟呢?不熟也有好处,这就不想成佛,这一愿可以帮助你得人天福报,以读经、念佛这个方法求世间人天福报。

  第一要『欢喜信受,礼拜归命』,对佛法真正生欢喜心,相信、不怀疑。为什么不能往生?这个地方情执太重,你有父母、妻子、儿女,舍不得,所以来生能得人天福报,还可以继续修行,这就得来世了,真正成就要等来世。「欢喜信受,礼拜归命」,真正照做,就是功课是不缺的,是真正在修行。什么叫善?应该要做;什么叫恶?应该要止。止恶修善,佛教给我们的标准是十善业道。身,不杀生是善,不偷盗是善,不YIN欲是善,这身三善业。口,第一个是不妄语,记住,决定不欺骗别人,也就是学得要说实话,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是造作重业,那是拔舌地狱;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别人,让别人上当,自己得利益;最后一个是不恶口,恶口就是说话不好听,虽然不是骂人,但是叫人听了不舒服。所以口有四条戒律: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口业是最容易犯的,在《无量寿经》上,佛讲善护三业,把口业放在第一,这个很少见。我们在一般大乘经上,佛讲十善业道,一定是身三、口四、意三,是按这个顺序说的。但是这个经的顺序不是这样的,把善护口业摆在第一句;不犯威仪,这是身业,摆在第二;心地清净无染,这才意业。换句话说,就是说净宗最重视口业,最容易犯的,这是言语,一定要能守得住。知道什么是善,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我们中国老祖宗教人修德,从小就要学,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是善,与这个相违背的就是恶。所以善恶总得要搞清楚,晓得善应该做,恶应该要断掉,止就是禁止,决定不能做的。

  以清净心修六度,六度是菩萨修学的六个科目,一定要做。做的时候要以清净心做,不为名闻利养,不求人天福报,我只求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就对了。处事待人接物一定用这六条为标准,这就是布施。布施有财布施、有法布施、有无畏布施。人都想修福报,菩萨教给我们修福的方法,财富从哪里来的?财布施来的。人要相信命运,每个人都有命运,古人有句话说「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命从哪里来的,谁注定的?这个不是迷信,命运是前生所造的业,这一生你要接受果报。命好的都是前生修六度的,没有往生,又到人间来,享福。我们看了几十年,没有学佛的时候不知道,学佛到现在六十四年,六十四年的观察丝毫不爽,真的不是假的。可是命运能改,它不是不能改变的。云谷禅师帮助了凡先生,那就是从宿命改过来的。怎么改法?断恶修善就改了。不善造孽也改,你本来是好命,你不善,你造恶,你的命就变坏了;你的命不好,但是你懂得断恶修善,慢慢命就变好了。寿命长短也在自己操纵,不是宿命定的,我们相信这个道理。我给诸位同学说过,我在年轻的时候有人给我算命,我的命贫贱到极处,就是现在所讲的乞丐,为什么?过去世没有修福,吝啬,不肯舍财,这一生命里头没有财,而且短命。我非常相信,所以学佛明白之后我就真干。章嘉大师教导我,我能够依教奉行,他教我修布施,他说你命里头没有财,出家了,出家弘法利生也要财,没有财办不了事。财从哪里来?财从布施来。我说我没有钱,刚刚出家也没人供养,哪有财布施?大师问我,一毛钱有没有?我说一毛钱可以,一块钱有没有?一块钱也行。他告诉我,你就从一毛一块布施,但是心里那个布施的意念要常常有,不能没有,事上尽心尽力,这就圆满了。你就一直做下去,有效果,半年就看到效果,真的这么多年来愈施愈多。十方供养多了,全把它布施掉,不要留,佛给我们说的积财丧道,财不能积,像水一样,叫通货,财要让它流通,有进有出,这对的;有进不出,死水,将来带的些病毒会惹很多麻烦。一定要舍,欢欢喜喜的舍,斟酌看哪些事情,舍财叫别人得利益。

  我们就学了印光大师,这祖师的行为难得,印光大师,十方供养他就做一桩事情,法布施。别人供养他的钱多了,他开个印刷厂,弘化社就是他搞的,在苏州报国寺,我去看过,现在还在。印送经论善书,也有流通的,流通它有成本流通、半价流通,还有真正想看书的人没有钱,写信问老和尚要,老和尚会赠送给他。这个方法好,一生就干这一桩事情。遇到地方上有灾难,有水灾、旱灾的时候,他从印经的款项拨一笔出来救灾,这就是说他的布施是以印经为主,慈善救济是摆在第二位,没有专款,印经是有专款。这个方法好,印经是法布施,同时又含著有无畏布施,一个做法三种利益都在其中。我们学会了,所以从出家有供养之后,我这个布施多少我都不知道。我印送《大藏经》,这是印光大师都没有做到,他那时候没有这个缘分,现在印刷术发达,成本低,降低了,方便太多了,我们印送《大藏经》将近一万套。

  除这个之外,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也是极力的来弘扬。为什么?没有中国文化就没有大乘佛法,这个一定要知道。大乘佛法建立在哪里?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它是大乘佛法的根,你不把根培植好,佛法会灭亡。传统文化里头最重要的典籍就是《四库全书》、《四库荟要》。现在还有两个能行得通的,一个《群书治要》,一个《国学治要》。《群书治要》是唐太宗选的,那是用来治国平天下的,但是《国学治要》那是用来求学问的,编排的方式跟《群书治要》差不多,编这套书也是模仿《群书治要》,但是目标不一样,这是治学,做学问的根本。也就是要进入中国文明的宝藏,《四库全书》。《国学治要》是一把钥匙,先学这个东西,它的分量比《群书治要》多,分量要大,《群书治要》所选只是经史子三部分,这个集也有,经史子集全有。现在这些东西我都找到,都把它印出来了。《群书治要》我们带头印一万套,《国学治要》也印一万套。这东西在了,现在想到的是谁去读它、谁去讲它?要没有人能读,这文言文,没有人能读,那还是有问题。所以我们就想到,要培养能够读、能够讲,把这些古籍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才。我在国外,在马来西亚办一个汉学院,在香港办一个汉学院。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培养有能力阅读《四库全书》,培养这个人才。我们提供环境,这个汉学院性质像私塾一样,里面没有老师,也没有学生,我们招收的是研究员,进入之后真正要立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他们的生活学习环境我们照顾,我们当护法,提供他舒适研究场所,他所需要的图书参考资料,我们都替他准备。好好用十年功,十年之后,他们就有能力在这个四库,希望他们选一种、两种,不能多,顶多两种,真正深入成为专家学者。现在所要求的是文字学,要认识汉字,也就是要把《说文解字》学通,对於中国文字认识,知道文字的由来,为什么要这样写法,为什么要读这个音,这个字里头含有多少意思,得搞清楚,才叫认识一个字。现在这一门被疏忽了,没有汉字文字学,这个中国的古籍他没有办法去阅读,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去扎根。

  这个汉学院跟一般学校的性质不一样,不用学校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我们只是培养读文言文的人,读《四库全书》的人。希望三年以后,他们文字学学得有相当的基础,我们就可以招生,招生的时候专学文字学,走一门。终极的目标是希望学文言文的人多了,老师多了,将来我们相信,中国的文字学,中国的这些典籍会影响全世界。有许许多多的人想学,我们再培养老师,现在在开始培养老师,在干这桩事情。这是大事,这是眼前看不到果实的,结果在十年之后,十年之后就能看到果实。这个十年是很辛苦,要把它度过。所以我们希望年轻人一代接一代,把中国传统文化真正复兴起来,像汉唐一样能够恢复,这个世界社会秩序就恢复,自然灾害可以说免除了,国家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各个人都接受到圣贤教育。我们希望开辟这个道路,希望这个道路能够通达。

  这讲人天福报。人天福报虽然好,不要被它迷了,因为人天福报很危险,稍稍偏一点就会堕三途去了。所以,真心还是一心向往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是我们生在这个世间,为一切众生做一点好事,算是众生对我们照顾,我们的报答。处世待人接物都是以此六条为标准。我们净土宗,早年第一个净宗学会是在加拿大成立的,温哥华;第二个净宗学会是美国净宗学会,在旧金山附近的圣荷西,现在还都在。我写了一个缘起,建议修行五个科目,很简单又好记,这五个科目就是我们修行的标准。第一个净业三福,是世尊在《观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三条,是我们学习所依靠的最高的理论依据。第一条,就是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如何落实?把孝亲尊师落实在《弟子规》,慈心不杀落实在《感应篇》,后面是修十善业道,我叫它做儒释道的三个根。儒的根是《弟子规》,道的根是《感应篇》,佛的根是《十善业》,要认真去做,要落实,把它变成我们的生活,有这个基础这就可以学佛。三福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没有前面三条,学佛是假的,不是真的,他没有根,一定要有根才能学佛,佛才会学得好。这一条是小乘,佛法的小乘。一定要从小乘到大乘,不能躐等,按部就班才能学得好。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总共三条十一句,是我们净土宗修行的最高指导原则。

  在行门,这真干,真正落实,从哪里?从六和敬开始。我们的僧团不和还修什么?造业。家和万事兴,不能不和。见和同解,戒和同修。戒就是守法,家有规矩,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现在人没有家规,所以乱了,家乱了,根坏了,问题出来了。古时候的家是大家庭,五代同堂都住在一起的,所以它有规矩,要没有规矩家就乱掉了。现在小家庭可以不要规矩,所以夫妻天天吵架,父子不和,问题都出来了。我们要怎样恢复传统这些优良的文化,带给我们人生一生的幸福美满。人在世间应该追求这个,这五个科目就太重要了。所以六和敬,然后我们再进入佛法,从哪里进去?三学,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三学根基扎下去之后,就可以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最后归净土,普贤十愿导归极乐,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到普皆回向。行门,我们怎么做才能与净土相应?西方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我们《无量寿经》第二品「德遵普贤」。

  所以我们今天讲净土宗的祖师,中国人讲初祖慧远大师。日本人也讲初祖,日本人初祖是谁?善导大师。他们隋唐到中国留学,都是跟善导大师学佛,学净土,回来之后立了很多宗派,统统都承认善导大师是他们第一代祖师。他们对善导大师的尊敬超过我们,我们不如他们,你看大大小小,日本的净土宗的寺庙,都供奉著有善导大师的塑像,这看得出来。在中国净土宗没有,顶多供个牌位,没有塑像,他们做到了。还有天台宗智者大师,这是日本天台宗的初祖。天台初祖,净土初祖。所以日本有值得我们尊敬的地方,我们应当要向它学习。

  现在我们修学不抓这个不行,这五样东西很容易记得,它的分量很少,都能记得很熟,一定要在这里扎根,老老实实去做。佛号一句就可以了,一句佛号念到底,没有一个不成佛。真能这样做法,会像海贤老和尚一样,这一句佛号会开悟,他念到的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我们纵然不能像他那样的大彻大悟,至少也要有小悟,有大悟。有小悟就能往生,生凡圣同居土,有大悟就生方便有余土,彻悟生实报庄严土,经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所以我们要用清净心,待人接物一定要遵守这五个科目,净业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这就叫持戒念佛,成就无量功德。以这个六条做标准,这个六条是讲六度,他人见到你自然生恭敬心,你是好人不必标榜,时间久了大家对你自然恭敬。到这个时候就能办事了,他对你恭敬,肯定他相信你,他尊重你,你说的话他听,这就可以办事。现在办什么事?大事。什么是大事?和睦相处就是大事。现在社会动乱,动乱就不和,要大家都能和睦相处,这天下太平,这大事!

  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十年十年一比,你看十年前完全被淘汰了,进步真快,我们赶不上步脚也不行。所以我们一定要希望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从哪里做起?我认识有一些国家领导人,我都劝他们从团结宗教下手,提倡宗教教育,宗教互相学习。我们提出所有宗教供奉的神明,神是一体,教是一家,世界宗教是一家,不要有分别,不要有彼此。我的神是真的,你的神是假的,这个就有麻烦来了,一切神一体。我记得我有一年到日本来访问,见到中村康隆老和尚,你们知道他吧?我见他的那一年是他一百岁,他一百零三岁往生的。老和尚告诉我,他说全世界的宗教创始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说得好!他说得有道理。为什么?观音菩萨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你要求阿弥陀佛他就现阿弥陀佛身,你要想释迦牟尼佛他就现释迦牟尼佛身,你喜欢耶稣他就现耶稣身,你喜欢穆罕默德他就现穆罕默德身,统统是观世音菩萨。众神一体,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看千手观音,头上有三十二个面孔,那是什么?三十二应,随类化身。这个就是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的基本概念,不要分,家和万事兴。国家要和,世界要和,从哪里开始?宗教开始,先宗教和,然后会影响族群和,派系和,社会上各个阶层和,达到地球上的太平盛世,这好事情,所以我们要重视宗教团结。我有几次办这个活动,我都邀请日本佛教组团参加,他们参加了好几次,最近一次是在斯里兰卡。所以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要常常放在心上。他不恭敬我,我恭敬他,我们有耐心慢慢感化。我在澳洲做了十三年,做成功了,三宝加持,现在这个小城十几个宗教都变成一家人。我们常常有来往,每一家宗教有大的活动,我们统统去参加,我们办活动他也来参加,希望从宗教带动团结、带动和谐、带动平等。决定不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族群,居住在一起会产生矛盾,可以能化解,不会产生问题的。我们真正用爱心去做,团结宗教中心点就是爱,佛家的慈悲,伊斯兰也讲仁慈,基督教、天主教讲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所有宗教核心的价值观就是仁慈博爱,这一句是所有宗教共同的价值观,能做到,不是做不到。

  这一生做这个好事,来生当然生富贵家,而且身体健康,身心健康没有缺陷,善根深厚,来生还能遇到佛法。这一句非常重要,遇到佛法就有机会脱离六道轮回,这是我们生生世世所梦想的,遇不到佛法就很难了。生天不难,往生极乐世界不容易,但是你知道往生极乐世界比生天容易,只要你如法修学就行。

  下面这一章,第十五章:

  【我作佛时。国中无不善名。】

  这是第二十八愿。所有一切不善,连名字都听不到,当然不会有事实。这就是说明极乐世界纯善,纯净纯善。

  【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永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这一章里头有四个愿,国无不善,住正定聚,乐如漏尽愿,不贪计身愿。这极乐世界,我们想做很难做到,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这四愿加持你,很容易做到。我们看注解。西方世界没有三恶道,而《弥陀经》上说西方世界有白鹤、孔雀等飞鸟,岂非畜生?畜生是恶道名,极乐世界没有这些恶道的名称名词,这不善名,饿鬼、地狱、畜生这不善名。《弥陀经》上讲的,白鹤、孔雀这些飞鸟,这不是畜生吗?不是的,其实它们是阿弥陀佛变化出来的,为的是讲经说法,使大家随时随地都能听到说法的音声,阿弥陀佛变化的,不是真的畜生。鸟是谁?鸟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化身。为什么?人喜欢鸟,特别是在野外,喜欢这些鸟,鸟是阿弥陀佛,你念阿弥陀佛,你喜欢什么我就变什么。它说法,你喜欢听什么法,它就跟你说什么法,妙极了。如果现佛相,你一定得端端正正的有拘束,在佛的面前不敢随便,佛变个鸟你就随便了,你就不会那么端庄,你也会带著鸟一起去玩了。所以这个都是教学的一种方法,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些地方我们都可以学习。

  今天的社会为什么搞成这么乱?中国在过去几千年,虽然有动乱,比现在好太多了,哪有像现在这么乱法?什么原因?教育。中国过去是大家庭,传了几千年没有改变。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之后,中国人觉得小家庭好,小家庭没有规矩,没有那么多的约束,可以随心所欲。这一点好处是有了,但是整个社会动乱,这是要付出的代价,得不偿失。中国过去确实一家人一族人,同一个族群,同一个大家庭。你们看过小说《红楼梦》,《红楼梦》描写就一家人,就这个家庭日常生活,描写得好。家有家教,如果他要不教,那么多人在一起居住就乱了,所以家教非常严格。你看家谱里面都有家规、家教、家训,这都是家庭里面每一个成员必须要遵守的,不遵守就乱了。从小就要教,从什么时候开始教?从母亲怀孕那天就开始教,叫胎教,小孩还没有出世。怎么教法?母亲起心动念不能有邪念,不能有负面的思想,为什么?会影响胎儿,所以思想纯正,言语和睦和蔼,举止端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胎儿。所以母亲十个月要守规矩,为什么?都是为这胎儿。小孩一出生,睁开眼睛他在学、他在看,他的小耳朵已经在听,他就在开始学习。所以母亲必须把他看三年,一千天,这三年当中,小孩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全是正面的、善的。凡是负面不善的,不能让他看到,不能让他听到,不能让他接触到,这叫扎根教育,一千天。所以古人有一句谚语说「三岁看八十」,意思就是说,三岁的小孩,看他的教养,就能判断他八十岁不会改变,那真的是个好人。圣贤君子是这样造成的,母亲的功德。母亲一生的心血,就是把小孩培养成圣人、贤人、君子,她的付出非常伟大。所以儿女不能不孝顺,没有母亲这样的辛勤勤劳,怎么会养成圣贤的种子?

  中国这个大家庭,抗战时候还有,战前有,我还看见过,战后就没有了,一个也找不到,所以今天社会问题就出在这里。小孩再没有人关心,再没有人照顾了。谁关心他、谁照顾他?父母不照顾,家人不照顾,社会也不照顾,国家也不照顾,现在照顾小孩的是谁?电视、网路。你看这些年轻人,十几岁的,一天到晚盯著电视、手机,我也不晓得那是什么东西,随便到哪里去看,他精神专注在那里。那里面是什么内容?杀盗YIN妄,他全学会了。这还得了吗?所以今天教化众生的权在媒体手上,这个世界是他们在主宰的,他们导向负面那就全毁掉,导向正面就复兴了,现在讲民主自由。真正要想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那要像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媒体一律关闭。在过去大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台湾政府在台湾推动复兴传统文化,只喊口号,没落实。有一天我在方老师家里,教育部有三个官员来拜访老师,向老师请教,复兴传统文化从哪里下手?老师根本就没有考虑,马上就告诉他,台湾三家电视台关闭,还有什么无线电台广播的统统关闭,报纸杂志停刊。这三个官员说:老师,这做不到!老师就板起面孔说:这些东西天天在破坏中国传统文化,有这些东西还能复兴吗?说得很沉痛,这真的,不是假的。关不了,为什么?这自由,开放,就把社会开放自由到这个时候,麻烦可大了。唯一补救的方法,就是要用电视台,专门国家来控制,完全播放正面的、善的,凡是一切不善的,这个电视台都没有。电视台能不能办下去?开销很大,我们做实验成功了,行。我这个讲经,从二00三年元旦开播,华藏卫视没有拉广告,没有化缘,能维持十三年,现在挺兴旺的。这说明什么?说明你不要拉广告,不要负面的,还是有人看。我们怎么维持?也就是萤幕上把电视台他们银行帐号挂上,就有人寄钱进去,这个钱还能维持,维持到十三年,还挺兴旺的。这就说明这个社会大众,喜欢正面的人还不少。如果这样的电视台有个十几家、二十几家,社会就有救了,让社会大众自己去选择他们的喜爱,慢慢的喜爱正面就多了,喜爱负面就少了,这才是个办法。方老师讲的话是一点都不错。我们如何善巧方便,慢慢的把这个风向转过来,真正造福社会,造福人群。

  佛说一切众生,我们看文,可以分三大类,第一类是正定聚,聚就是聚会,我们今天讲团体,这一类的人他们所学习的法门绝对正确,有结果,这叫正定。也就是佛在经上所讲的法运,正法、像法、末法、灭法。正法有讲经、有听经,有认真修行,有证果,往生就是证果,这就是正法。如果没有证果,有讲经、有听经、有修行,没有证果的,这叫像法。再其次的,连修行的都没有了,有讲经的、有听经的,没有修行的,没有证果的,这叫末法,所以末法时期有讲经、有听经,真修行的人少了。到哪一天讲经的人没有了,没有讲经、没有听经,这叫灭法。这是佛自己说的,法运是这么来的。明白这个道理,法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自己认真努力,依教修学,你们在末法,我在正法,这真的不是假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法运,家庭有家运,国家有国运,社会大众都有命运主宰。真正主宰是自己,不是别人。所以我们自己对於社会要有责任感,我们承担些什么责任,不能不知道,要把社会导向正面。要是破坏正面,导向邪恶,这是罪恶,这个果报在地狱。

  现在这个社会,堕地狱的人很多。这个几天,我们这个活动时间不长,我听说有三个附体的,透了一些信息给我们,这信息都是讲灾难的。这种方式透出来的信息,我都叫它说鬼话,鬼说的,不是人说的,你要不要相信?你要不要相信鬼话?所以我们听到做个参考,不要认真,他说话不负责任的,你找不到他,所以不能被鬼骗了,人骗我们情有可原,被鬼骗这就错了。所以我们参考,对照我们现前社会状况,看他能说到几分,让我们提高警觉,断恶修善,积功累德,纵然有灾难可以化解,不能完全化解也能减轻,这是肯定的。决定不可以有邪念,有不善的念头,这个不好。

  所以念佛的人好处在此地,我们多多的听经教。最容易听的,大家也欢喜听的,除《无量寿经》之外,海贤老和尚的光碟,他的《永思集》要多看。另外一部黄念祖老居士的《净修捷要报恩谈》,这个文字跟有声书都做出来了,这个地方有流通。一定要看,要多看,遍数愈多愈好,慢慢你把这个佛法的道理,净宗的道理都会明白了,明白之后信心才坚定,疑惑就断掉,断疑生信,功德无量。我说的这几样东西,我每天都在看,看不厌,愈看愈欢喜。这个老人真了不起,菩萨再来,不是凡人,凡人说不出来。海贤老和尚虽然不认识字,你看他一句佛号,一生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没改变,这就是禅定,这就是智慧。所以他说过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知道就是大彻大悟,就是明心见性。如果没有证得,绝不能这么说法,说了是大妄语,是骗人,大妄语的果报在无间地狱。所以他说的话是真的,我们相信。我们真的要依教奉行,要以他做榜样。黄念老也了不起,往生前六个月,每天念十四万声佛号,这都是念给我们看的,他通宗通教,显密圆融,最后归净土。

  第一类正定。第二类,邪定,无论修什么法门,其理论、方法、境界,无论怎样精进努力都得不到结果。邪定在现在社会上很多,有许多人根性浅薄,喜欢好奇,都被它吸引过去了,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后,一无所成,后悔莫及。第三种叫不定聚,这要看缘分,他遇到真善知识,他就是正途;遇到邪门外道,他就是邪定聚。所以善知识非常重要,现在很难找,比不得从前,从前人修行明心见性,一切通达,上山住茅蓬闭关,这是干什么?等於向大众宣布,我已经毕业了,等人来请他下山弘法。这是过去,哪个人闭关,哪个人住山,住山住茅蓬不出来,那就是成功了,有真正的定慧,不宣传。所以你要想求善知识,谁在闭关,你去找他。你找他,你向他求教,他要教不了你,给你说胡话,你可以把他关门打开,出来,你还不行,跟我一样出去参学。可是现在不一样,现在人一出家马上就闭关,不知道闭关的意义。看古人,赵州和尚八十岁还在行脚,他为什么不闭关?没有通。古时候闭关是一个条件,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没有见性没有资格闭关。真正明心见性这才闭关,闭关等於向大家宣布,我已经明心见性;换句话说,一切通达,拿著佛法任何经典向他请教,他都没有障碍,都能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这叫善知识。现在没有了,没有就是没有标准了。

  目前有一个办法,学古人,做古大德的私淑弟子,像孔子,还有孟子。孟子那个时候,孔子已经过世,他仰慕孔子,但孔子的著作在,就是《论语》还有一些《易经》,孔子著书不多,还在。他就学孔子,读孔子的书,有问题向孔子的学生去请教,这叫私淑弟子,所以孟子是孔子的私淑弟子,不同一个时代。孟子以孔子的著作做为学习的标准,做为学习的依据,他学成功了,学的成绩比孔子学生还要好,超过了。所以后人谈孔孟,不说孔曾,曾子也不错,有子也不错,都没有说,说孟子。孔孟代表儒家,他学得真道地,学得真成功,所以后世尊孔子为「至圣」,尊孟子为「亚圣」,亚圣是次於至圣。以后像这种例子很多,像汉朝的司马迁,《史记》的作者,他学左丘明,左丘明已经过世了,左丘明跟孔子同时代,司马迁是汉朝人,所以不同时代。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将来教学要学这些榜样,我们就能成就,如果不学古人这个方法,没有人能成就。所以今天我们读这些书意义深长。我们今天遇到,在这个时代遇到,没有真正开悟的人,我们怎么办?所以我们今天办汉学院,没有老师,也没有学生。我在马来西亚,马来西亚首相有一次问我,你汉学院里头教授,有多少个博士、有多少硕士?我告诉他一个也没有。那你怎么办法?我说我认识的博士不少,很多,他教不了我们这学院,我们教育的理念、方法完全不一样。我说我们用中国祖传的古老的方法来教,那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自见就是开悟了,没有人教你,自己开悟了,我们用这个方法。所以我们招研究员,培养个五年,五年之后他们有悟处,大彻大悟不敢说,大悟、小悟肯定很多。那就是现在最好的老师,为什么?他真正有心得,真正有受用。我们要好好来培养,就是用真诚心、恭敬心、清净心来学习,你才能得到。现在的学生,年轻人,心浮气躁,没有恭敬心,没有真诚心,佛菩萨来教也枉然。这就是今天办学,办圣贤学校,困难的地方在此地,学生不孝父母,不敬老师,这就没办法,到哪里去找孝父母敬老师?找这种人才行。下一堂我再跟诸位详细报告,我们学习这个路怎么走法,明天我们再谈。

  资料恭摘:净土法门发大誓愿(第二回)  (第七集)  2015/5/14  日本四季之汤温泉遗产酒店  档名:21-742-0007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得清净信       发大誓愿)(五明学佛网:得清净信       发大誓愿)  

 阿弥陀佛发大誓愿 

 净土法门法师:发大誓愿 第二回 第十集 

 净土法门法师:发大誓愿 第二回 第九集 

 净土法门法师:发大誓愿 第二回 第八集 

 净土法门法师:发大誓愿 第二回 第六集 

 净土法门法师:发大誓愿 第七集 

 净土法门法师:发大誓愿(第二回)第五集 

 净土法门法师:发大誓愿(第二回)第四集 

 净土法门法师:发大誓愿 第五集 

 净土法门法师:发大誓愿(第二回)第三集 

 净土法门法师:发大誓愿(第二回)第二集 

 净土法门法师:发大誓愿(第二回)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