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七根相应菩提普照


   日期:2010/3/2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七根第一根是心根菩提之根,第二是意根菩提之应根。三至七根是外根因着外缘所以称之外根。明了前俩者是内根,其感应道交。一动一静合乎理法于一体。心无住而生心,所生之心是点半径之点,这个点半径之点就是意根。心无住而空,空而不执著有,执著就是菩提心名字相。空中有动,这动字是名词的动而不动词的动,所动着是点半径的点动,这个是动词的动。要么我平时常常让自己心动,境缘境外意不动常常心动,甚至有时心动之声立立入耳,这样对身心的平衡是一个很大的障碍。这是妄念在动,这个妄念行到那里就会感到不舒服,直接影响精脉的通畅,精之通气也,脉之通源也,又者精为意也,脉者为心也。其实修持让自己心不动意动才合乎情理,这样才能把我们的累劫习性调整过来,常常心动不但破坏生态平衡,还有越权的行为,它的动与本性的意根的动比起来其敏捷失之千里,它直接接受五根境缘法相,在接受的同时与心根感应道交,心根有菩提心之源点这个就是此时发作用的点半径点,是自然的流露,无须着意。这个点会把感到的法相转变为法性应知到意根里。不管意根有多么遥远,点半径的点也是随处随在。意根总是不离无上菩提心的点,意根是上传下达的作用,上接无上菩提,下接境缘万相。其上中下配合默契,不再迷失自性就会菩提普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