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我们都是在追逐财富时迷路的孩子


   日期:2015/11/5 8: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寺院里的访客中,经济状况不好的人,会说,很苦,因为没有钱,赚钱很难,欠债很不好过,被逼迫,有压力。

  好像债务问题挺严重挺普遍的,很多人的生活就是还债。

  经济状况好的,乃至于大富大贵的老板们,也竟然跟我说,很苦,压力大。

  曾经有一个老板悄悄对我说,对未来充满恐惧怎么办?

  很感激这些信众对一个比丘发自内心的信任,因为我相信这些话,轻易不会跟别人讲,人们大多都生活在面具之下,貌似坚强,貌似无所畏惧,貌似快乐和充满自信。但内心深处都有着种种的忧虑和不安。

  有一个富人跟我讲,他每天锻炼身体,锻炼身体,锻炼身体。以前喜欢花几万块钱买件衣服什么的,后来也觉得没意思了,然后只好再锻炼身体。吃喝玩乐也觉得没什么意思,所以就只能锻炼身体。身体很好,能一口气做很多运动项目。

  就这样,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他问我,可不可以作他的朋友。

  我说,可以。我知道最后他想表达的是,他很无聊,很无聊。尽管,很久很久我再也没有见到他。我想,他可能还在某处努力地锻炼他的肉体。感恩他的示现,让我深深地懂得了如下这个真理。

  金钱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比丘戒里有一条手不能碰金钱的戒律。学习时,我们讨论过这条戒。信用卡算不算?有价证券乃至超市的购物卡算不算?出车时加油怎么办?出差时买车船票飞机票怎么办?吃饭怎么办?等等。

  佛世的时候指金银,包括一些高价值的宝物等等。比丘都不可以碰,碰了就犯戒。

  现代社会已不是农业社会。经济社会中,手不碰金钱确实很难做到,但是,在僧团里就可以做到,如果不承担职务的话。但是这条戒律到底能给一个比丘带来什么觉悟呢?

  有一次,佛堂的供桌上不知谁放了一块石头,那块石头真的很漂亮,太漂亮了,真的是让人感慨大自然竟然可以创造出这么漂亮的物质来。那个,应该就是所谓的宝石。

  我经常想起那块宝石,因为它作为一种美丽的物质给我带来的震撼真的很大。之前,我一直都是——所谓的宝石吗,不过是矿石而已。当真正的宝石在我面前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

  我就理解了过去为什么历史上会有人为了一块宝石而发动战争。

  宝石没有过错,错在我们内心的贪欲。那块供奉在供桌上的宝石有着很好的纹理,很好的质感和色彩,很巧妙的光泽。我们可以一眼就确认它不是人造的,而是天然的,它的美丽让我忍不住就想把玩一下。

  我不是想否定宝石的美丽,问题是,它的美丽激发了我内心的贪欲。我内心的贪欲怎么能够满足得了呢?如果我想把玩它,就会想拥有它,然后......

  不捉金钱宝物这条戒拯救了我的心,在我牵挂那块宝石的时候,戒律像伟大的战神一样干净利索地斩断了我内心的贪欲烦恼。

  因为,我连碰都不能碰它,何况去拥有它。

  这世界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为我们拥有的。当我们喜欢什么并想占有什么的时候,痛苦就已经如绳索一样牢牢地套在了我们的心头。让我们无法解脱。

  金钱就是这样一根绳索,如果我们不能搞定它,它就搞定我们。但是,我们的生活以及整个社会运作秩序又不能没有金钱。

  在僧团里,僧众都很惜福,袜子补了又补,鞋子不穿到烂得没法见人了,不敢轻易丢掉。外面的大褂是新的,内衣基本都是破旧的。我见过当家师的内衣,跟叫花子没什么区别,大洞套小洞。

  僧袜本来就厚,补丁摞补丁,就更厚了,再穿上鞋,不透气,一上午,脚就捂得不行。

  我观察我师父的袜子就没补丁,虽然他也穿旧衣服,只是在丈室的时候,内衣有一件是参加公益活动时人家发的广告衫。他常穿。

  师父的母亲说师父有一件衣服穿了二十多年,她说她认得出来。

  不过,我观察师父很注意衣服的整洁,不穿有补丁的衣服。而且,有一次,他看见一个师兄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袜子,就问,你的袜子怎么有这么多补丁?

  师父没有肯定穿成这个样子,但也没有否定。他没表态。

  这个细节,在后来画见行堂语的时候,找到了答案。师父的那句话是:真正的精神强者,并不排斥物质享用,但是也不执着于此,而是超越了对物质的好恶。

  这个结论真的是很光明,很温暖,因为它解决了我内心一直以来的一个盲点,要么左,要么右,要么是,要么非。

  原来,我们是可以超越的。佛教不是排斥金钱,不是否定经济发展,而是让我们在努力创造和享用物质财富的时候,不要执着它。从而不被它系缚住,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更能够获得生命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但是,似乎是有一个次第的问题,先要能够通过严格的持戒,能够让内心不去贪着它,再去驾驭它。

  社会对佛教有误解,就认为佛教让人消极,学佛了就不积极了没有进取心了。从我师父这里学习到的恰恰相反,佛法的实践者,更有进取心,更有创意,更有创造力,更有执行力,更慈悲,而且不执着。

  重要的是不执着。

  一执着就完蛋了。有钱的,钱丢了就痛苦得不行;没钱的,就人穷志短。大家全都赢得起,输不起。只能赚,不能赔,只能索取,不能回报。付出有回报能接受,没回报就不干,怨天尤人,吃不起亏。

  我见过的没钱的年轻人,被几张信用卡倒来倒去,做做头发,换个手机,买件新衣服,吃几顿快餐和美国咖啡,欠下了很多债务,宝贵的时光和青春被金融工作者把玩在股掌之间;僧团里也有过金融工作者来给我们讲过课,一个操作过上亿资金的老师跟我们讲述他是如何被自己的职业把玩在股掌之间而痛苦不堪,难以解脱。包括回忆起出家前亲眼目睹并身历的金钱摧枯拉朽般地扫荡蹂躏伦理、亲情、友谊、理智的往事,都让我清晰地体认到,有钱人和没有钱的人面对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自己内心的烦恼。

  我们都是在追逐财富的时候迷路的孩子。

  寺院是社会的一部分,生存发展以及弘扬佛法,自然会有一些事业,有一次,师父让我办些事情,把一些有形和无形的名利落在我的名下。当时正在学戒律,就有了困惑,因为戒律里有不捉金钱戒,还有不许蓄钱宝的戒。

  这样我不是犯戒了吗。好在出家后训练得都比较听师父的话。就老老实实地照办了。后来还要签合同什么的,也用的我的名字。

  这和我出家前想象的不太一样,出家前我就觉得出家就是关起来打坐。现在觉得这些想法很可笑。

  好像就是书上说的,不离世间觉吧,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出家人要服务社会,就要融入世俗社会,但又不同于世俗社会。

  谁知道呢,慢慢经历吧。师父说过,想不通的都要放下。所以,我确定这一切都是为了觉悟而做的施设和安排。

  不管怎么样,持戒也好,承担也好,开也好,遮也好,还是要靠老老实实地看住自己的心,在内心上下功夫。而不是外在。

  让金钱服务我们的世界,却不为之所累,不为之系缚。无论贫穷和富贵都能够超越它。

  希望来自比丘的浅浅的感悟能够帮助到那些饱受金钱系缚之苦的人们得到些许的喘息乃至深刻的觉醒。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追逐财富       恐惧)(五明学佛网:追逐财富       恐惧)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7章 为魔鬼命名 恐惧 

 法藏法师:人一直活在恐惧当中 

 常善法师:如何度恐惧心及破诸魔境 

 慧光法师:恐惧是最大的幻觉 

 大安法师:一切恐惧 为作大安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 

 道证法师:恐惧失去的感觉,造成精神上的贫穷 

 净土法门法师:遇到灾难,智慧能解决问题,恐惧不能解决问题 

 法量大和尚:如何正确面对生死?忆持六念远离死的恐惧 

 道证法师:要走的时候,自知时至心不颠倒,苦苦恼恼恐惧挣扎 

 战胜恐惧的方法比你想象得简单 

 戒色、行善、诵经,再来聊聊社交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