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社会安定要从家庭的安定、夫妻和乐、孝悌做起


   日期:2016/7/6 12: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孔子很赞叹他一个学生叫颜渊,颜渊有很多的德行,在《论语》里面孔夫子说颜渊是「不迁怒,不贰过」,所以颜渊的改过能力很强,而且他不迁怒,所以他惩忿的功夫也很好,然后颜渊又「一箪食,一瓢饮」,所以颜渊的窒欲能力也很强,所以颜渊确实做到修身的功夫。在《论语》里面也同时提到颜渊是「无伐善,无施劳」,从来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夸耀自己的优点,所以很谦卑,也懂得把功劳让给别人,甚至于是觉得这些事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所以俗话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一句话很深。我记得我第一次到深圳,过两天我到了一个祭祀三皇五帝的图书馆里去,除了祭祀三皇五帝之外,里面还有万姓宗祠,有一万多个中国老祖宗的姓氏,牌位就立在一片一片的墙上。我一进去的时候整个人被震慑住了,当我回过神来,我就对着每个墙壁磕三个头,当我在跟每片墙壁上的祖宗牌位磕头的时候,内心非常的惭愧,万姓的祖宗在这几千年来点点滴滴给我们这么多积累的智能,而我们这一代的子孙却是拿什么回报,却是糟蹋他们的教诲,所以内心觉得救驾来迟,我们太晚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所以一边礼拜,一边忏悔。

  而在这做的一年过程当中也遇到很多的挑战,确确实实很怕中国文化的传承我们假如没有做好,那会断送掉很多子子孙孙闻圣贤学问的机会,所以确确实实我们的内心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深怕做不好,误了他人的机会,所以时时告诉自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所以做这些事都是我们炎黄子孙应该尽的本分之事,而我们有这样的态度,在做的过程也才不会沾染了名闻利养,也才不会因为名利而堕落,所以这个态度也要时时提起。

  我在参观林则徐纪念馆的时候,也得到他很大的提携、很多的教诲,其中一进门的时候看到两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假如这件事真正对国家有利益,纵使舍掉生命,纵使会灾祸,他也会勇往直前去做,所以林则徐有这样的处事态度,所以他所做的事几乎都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我们看林则徐先生烧鸦片的决心,这一把鸦片不烧完,中国人不知道会成为什么样子。清朝末年就是因为吸鸦片,整个国人变成东亚病夫,所以林则徐排除万难,只为利益江山社稷。而林则徐把鸦片销掉的方法是不破坏任何自然环境,所以环保,林则徐在几百年前就做到了。所以方法从哪里出来?从真心,真想把事做好一定会找到好方法;所以林则徐他又不是学这个的。

  后来林则徐先生处于逆境的时候,被流放到新疆偏远地方去了,但是他在那里也不会因为患难而减少他为人服务的心,在偏远地区还大兴水利,造福了偏远地方人民的生活,林则徐教导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利技术,现在新疆、甘肃地方的人还在使用当中,所以林则徐这种百折不挠的决心也是处事很重要的态度。

  林则徐先生他的教诲当中有一段教诲很短,但是很精辟,他总结了人生有十个事情你假如做了,对你的人生一点益处都没有;相反的,你假如不朝这样做,而是朝反方向做,那你人生就很有益处。他归结成「十无益」,这十个教诲,我的感受是都把做人做事的根本抓到了。我们先看前两句,「不孝父母,奉神无益」。今天我们去事奉神灵,去接受儒、道、释三教圣人教诲,重点在哪?要依教奉行,不是你每天给他上香,那没有用。而三教教诲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教诲是什么?百善孝为先。而你真正行孝行善,你才能够得到福分,才能够千祥云集,所以真正去依教奉行的人自然就很有福分。而你连这个最重要的教诲都不做了,纵使每天三柱香,也一点帮助都没有。第二个,「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连最亲的兄弟都处不和了,出去外面还会照顾朋友?没这个道理。所以在家里面兄弟就能和睦,就能互相提携、互相协助,就懂得有这种兄弟的道义,自然而然出门在外就懂得用同样的态度去面对朋友。

  而林则徐先生头两句也是修行的根本,「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修身要遵循正道来修,而修道的核心在哪?在仁慈,时时处处替人着想,这个叫第一等学问。而仁又要从哪里下手?《论语》告诉我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所以修道的根本在孝、在悌。一个人立身处事的态度从家庭扎根,所以一个人人格最重要扎根的地方就在他的家庭教育之中。所以为什么古代这么重视女人的教育?因为家庭当中孩子受谁的影响最大?母亲。怀胎的时候禀承母亲的气节,然后生出来的时候常常视其仪,看母亲的举手投足,然后又受她的教诲。所以一个社会要安定,必然要从家庭的安定、夫妻和乐、孝悌做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孝顺       道德)(五明学佛网:孝顺       道德)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说道德会的王凤仪先生 

 徐文明教授:佛教与当代社会道德伦理的相互撞击 

 杨曾文教授:佛教戒律与道德 

 大乘佛法与人文道德界说 

 如瑞法师:培养道德 

 其它法师:以传统「智慧道德修养」化解地球危机(从慈法师) 

 潘宗光教授:佛教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道德“软实力” 

 董群教授:完人的追求——佛教道德漫谈 

 悟光法师:禅的讲话 第七章 理性与道德之归一 悲智不二论 

 其它法师:佛教的道德观 

 仁焕法师:佛法大意、伦常道德与和谐社会 

 仁焕法师:道德是生命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