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


   日期:2016/11/18 12: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道德经》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所谓“善行无辙迹”,是说善于行走的,走起路来总是不声不响,不留痕迹。

  “善言无瑕谪”,善于言辞的,说起话来毫无瑕疵,不留下让人指谪的把柄。

  “善数不用筹策”,善于算数的,不用打算盘就能算出数来。“筹”是计数用的码子,“策”是计数的工具。善算的人不靠工具,而用头脑。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却使人不能打开。真正打不开的东西,是没有关楗的。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真正会捆缚的,虽不用绳子捆,但别人却解不开。

  这几句话实际上说的是,要达到以上这样的境界,超越一切物理世界,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圣人。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因此,真正的圣人,经常挽救人,不抛弃任何一个人。对善人要救要度,对坏人也要救要度,这就是圣人之道。假如说,信我的人得救,不信我的人下地狱,那就不是圣人之道。圣人之道是信我的人得救,不信我的也得救,最可怜的人也得救。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不但要救人,并且要救物,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

  “是谓袭明”。这样的行为,是谓圣人之道,“袭”是延伸的意思,在无形、无声、无色、不着痕迹的情况中,慢慢将光明延伸出来。这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所以做人要尊重任何一个人,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的应该向善人学习;而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反面教材,如果世界上没有坏人做些坏事,我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坏人坏事了,所以说不善人也是“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人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个是精要深奥的道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善良       道德)(五明学佛网:善良       道德)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说道德会的王凤仪先生 

 徐文明教授:佛教与当代社会道德伦理的相互撞击 

 杨曾文教授:佛教戒律与道德 

 大乘佛法与人文道德界说 

 如瑞法师:培养道德 

 其它法师:以传统「智慧道德修养」化解地球危机(从慈法师) 

 潘宗光教授:佛教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道德“软实力” 

 董群教授:完人的追求——佛教道德漫谈 

 悟光法师:禅的讲话 第七章 理性与道德之归一 悲智不二论 

 其它法师:佛教的道德观 

 仁焕法师:佛法大意、伦常道德与和谐社会 

 仁焕法师:道德是生命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