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现代人生命的福音大手印之十五


   日期:2017/6/26 21: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关于清淨心这个问题,有时候并非隻字片语可以形容,也不一定挤出他人的实例你便能心领神会,因为这种境界是如人饮水,只有行者自知,对于他人对自己的修持境界,本来就不应予理会,如果会在意别人对自己修行有所啄意而所做的批判去做修整,那就比凡夫更加执着。就如同当年惠能大师潜居猎人队中,不理会他人的眼光一般,也如同日本人当年对于一休的误解,认为他吃喝嫖赌都来一般,也如同康熙年间着名的六世达赖,传闻和情人之间的绯闻一般,也曾有人把民国初年着名的诗僧苏曼殊一样,他喝酒不守清规,和名流多相往来,如当时的蒋介石、孙中山、鲁迅、弘一大师等等……,都是他的挚友,虽然他的放浪形骸,甚至还参与革命,一次还差点要去刺杀康有为,而且出入妓院写下许许多多不堪入耳的诗句,这样子的人还能够得到当时的汪精卫等人的私淑,真是不可思议,但是他的成就如何,无人得知,重点是他外在所显现的一派自在,无视于世人的褒贬,这个就是真正的行者应该有的风范。并非要我们去学习他们的放浪不拘或纵情于风月,真正的解脱是内外一致。如同密勒日巴正修行时,即便羞窘至衣不蔽体,只剩下一片可以遮住私处的布条,全身骨瘦至不见肉,全无血色,全身变成草绿色,妹妹来访痛哭失声,密勒日巴仍然专心修持不为所动,这种自在又有别于前面所讲这些人的附庸风雅是截然不同的。

  心按照大手印的见解上来说,如果为了修某个法,为了寻求某种解脱,为了解脱而去调整和修整任何的目标,或有一个正要修持的目标,这个都是一种不纯淨的见解。大手印在一开头的时候,就已经跟我们说明了很清楚,「无执即体」,也就是必须在内心裡面没有生起有任何的想见之见、能见之见,如果有想要获得任何程度上面的觉受而去修心,这就是已经污染了心的本质,如果还有存在想要得到某种程度的见解而去用功,这更是一种执着。很多不懂佛法的人,常常跟我讲,只要让他看到本尊,只要让他得到感应,只要让他现实生活如何如何,他便相信佛法,这种就是属于完全佛法的门外汉所讲的话,这也是最大的执着。真正的修行人,你从他的身上是绝对闻不到任何修行的痕迹或气息,他就跟溷迹在滚滚红尘之中的气流,来时来,去时去,没有留下一抹色彩,更不会带走任何的踪迹,不会给任何人凭添任何的困扰,更不需要在他人心中成为追忆,原因是他不把自己当成任何的角色,但是他又可以融入于各式各样的角色,他可以入戏但不受束缚,他可以出离但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就如同雁过平沙、船驶无迹一样。

  我们的心如果可以真正做到了无踪迹,不来也不去,不进也不出,像空气无声无息,像大地无任何的叹息,像虚空无任何的尽头,这似乎已经远离了所有的心的执着和染污,或许这个时候和纯淨的心可以画上等号。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简单地介绍初学佛者所应了解和遵守的修行基点之四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清淨心)(五明学佛网: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清淨心)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叫做清淨心?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修清淨心?​ 

 净土法门法师:清淨心才能生淨土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修清淨心? 

 净土法门法师:安清淨心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禅定去了解大乘思想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忍辱行去了解大乘思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三─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中如何从六度中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一正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心能转物吗 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二十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从观音法门到达成佛的过程 正确的学佛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