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鲁国的木匠梓庆的故事


   日期:2017/9/20 14: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就举一个故事,就是在中国的老庄思想里面,庄子让我们是非常赞叹的一位,可以讲说圣贤。庄子在他的《达声》篇里面,有提到一个鲁国的木匠,叫做梓庆的故事。这个梓庆他当时,人家叫他做一个乐器。他把它削木为镶,「镶」就是要把它插进去的一个卡榫,削木为镶,这个镶他上面把它雕老虎的样子。大家看到这个镶,后来插进去那个卡榫里面,插得几乎是天衣无缝,刚刚好,不会太紧,也不会太松。这个做木工的人大概都知道,那是凭功夫的,就是那一念心,很专注的那一念心。文殊师利菩萨讲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世间法都要这样,何况是修行?

  结果这个梓庆,他就在做卡榫的时候,做到几乎是天衣无缝。怎么样可以做到天衣无缝呢?因为他到后来,他也做到忘我,民众非常地赞叹,惊为鬼斧神工。我们一般赞叹说,这个工程做得很好叫鬼斧神工。梓庆后来这样做木工卡榫,做得成功以后,做这个镶做成功以后,鲁国的国君非常赞叹他,鲁国的国君就召见他了。他就问梓庆了,他说,诶,梓庆,梓庆啊,你这个什么方法?你怎么可以做到这样一个天衣无缝,插进去不太紧,也不太松呢?梓庆就很谦虚的跟鲁国的国王讲,他说,我准备要在做这个镶的时候,我不敢损耗自己的丝毫力气,我就用心去斋戒。你看他都懂得去斋戒。

  他说,我用心去斋戒。我为什么要斋戒呢?因为我斋戒是为了静心。它这个静就是安静的静,他说,我要斋戒的时候,我在斋戒的时候,我很用心的去做。斋戒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就忘记了庆功跟封官,我这个镶做起来以后,人家会给我什么酬劳啦,会给我封什么官啦。他先忘记这个名利。所以他说,我忘记庆赏爵禄,「庆赏爵禄」,就是忘记名利,他先把五欲六尘的名闻利养放下来。第三天,他斋戒的第三天,他先把名闻利养放下来,庆功跟封官,这个就是放下名利。他说,斋戒到第五天的时候,所有人对我的是非的非议、褒贬,我全部忘掉了,不管他们赞叹我也好、或是毁谤我、或者说我这个镶做得不好,我全部把这些毁誉全部放下来,叫做「非誉巧拙」,它原文叫「非誉巧拙」,他说,我就把这个东西忘掉了。

  第一个,三天忘记名闻利养。五天忘记这个身,这个身见,他不计一切非议、是非、褒贬。到第七天的时候,我就全部忘记,连我自己都忘记了,他入忘我之境。然后他到第七天的时候,做好斋戒完了以后,他到忘我之境以后,他就到山林里面去,把最适合的木材砍下来,观察这个树木的质地,就是它的质材。我精心选取自然形态合乎制鐻,这个镶,就是它的原文叫制鐻,金字旁再一个,右边是一个收据的据右边那个字,制鐻的材料,直到一个很完整的鐻已经成竹在胸了。我大概用判断的,用智慧判断说,这样这块木材,这样可以做鐻刚刚好。这时候我开始动手加工制作,我顺手一加工,就完成现在这个镶的样子了。他最后告诉鲁国的国君说,我做的事情无非叫做以人合天,就是我的天性和木材的天性相结合。所以我的鐻制成以后,被人家誉为鬼斧神工。

  这只是一个木匠的小故事而已,他就到忘我的境界,他就可以做出鬼斧神工的鐻,就是那个卡榫,那个镶出来。所以如果你修行修到无我,像阿罗汉一样,你不就出三界了吗?你做到无住而生其心,不就成佛了?世间法都要忘我,何况修行要出三界、了生死?所以首先,你先「须识所生之本」,那怎么去直下会取呢?因为无上菩提是要直下会取,也就是说,「欲求不死,当明不死之人」,这个「当明不死之人」就是直下会取,也就是要去悟这一念真心。禅宗里面讲,你需要直下识自本心,因为这个不是用想的。老法师说,要离心意识参。禅宗里面讲说,离心意识参,你不能用第六意识,不能用第七识末那执着,不能用第八识阿赖耶。你不能说,想到无上菩提,说喔,原来无上菩提是这样,那是心意识。因为无上菩提是离心意识的真心妙用,这个叫做古代禅家讲的识自本心,他们叫做直下会取。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百三十三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柏霖       制心一处)(五明学佛网:黄柏霖       制心一处)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亲佛法师:佛七开示 第四讲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黄柏霖:三世怨的公案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三世怨 

 黄柏霖:临终关怀很重要 

 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 

 黄柏霖:天台宗讲感应的四种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要怎么样的存心 

 黄柏霖:行善积德,考试得上天护佑 

 黄柏霖:简单地说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的含义 

 黄柏霖:为什么伏不住烦恼,因为没有恭敬心 

 黄柏霖:知物虽至猛至毒,亦有可感可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