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显法师:道心


   日期:2017/12/10 22: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道心。什么是道心呢?你到底有没有发道心?这也是你修行能否成就的关键。

  古德讲:「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修行就是要了生脱死,可是当生死在你眼前时,你却不认得它,所以不会想要解脱。把生死当作是真的,当作是实有的,就是现在人讲的「现实」。

  一个真正学佛修道的人,他的心无时无刻都是在用功、在精进。以净土宗来讲,他会做到:佛号绝不中断,绝不打妄想。像禅宗的赵州和尚,四十年不杂用心,四十年就这么用功着,到后来才有成就。另一位长庆禅师,他持续用功,坐破七块蒲团,这蒲团就是你们现在坐的,他坐破了七块。我看现代的人是一块都没有办法。

  祖师讲:「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大家去想想,自己菩提心有没有发?有发菩提心的人、想要解脱的人,就会把修行摆在心上,当作一回事,不会把世间事情摆在第一位,你会慢慢地看淡,这才叫「发菩提心」。真正想觉悟、想要回头的人,会「深信切愿」去用功。这个深信切愿,听起来很容易、很简单,但是一旦烦恼现前的时候,你的「信」就不见了,你的「愿」也消失了。没有烦恼的时侯,每个人都能深信切愿,可是一有世间事来扰乱,起烦恼的时候,就退失菩提心了。

  所以净土宗讲:「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以深信切愿,能够持名,为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人,必然能够老实念佛,能够认真地修道,他不会让世间的事情干扰他,障碍他修行。他一发现有障碍,会马上把这障碍从心里面放下。不管什么样的境界,是顺的、是逆的,是高兴的、是难过的,他都会调伏它,绝对不受这些烦恼所调弄,更不会跟着它起舞,也绝不会因此退失菩提心。

  现代这个社会,物质很发达,俗话讲「身安道隆。」大多数的学佛人没有生活上的问题,可是他有没有发菩提心?一旦他身安了,「道」却不隆了,却没有在修行、没有在用功。所以,有没有道心,重点不在于物质外境,而在于你对世间执着的心有没有放下;你要是放得下,佛号就提得起,这佛号才念得纯。

  譬如说大众来精舍共修,你坐在这里一个小时,还打不打妄想?连一小时你都还打妄想,一小时都在起心动念,佛号念得乱七八糟的话,那何况是平常的时候。给你这么好的环境修行,你都还打妄想,这就表示你对世间没有放下,你没有发菩提心。当然,菩提心也不是说发就能马上发得出来的,须要透过听经,透过长时间地熏修,藉由经典的熏习,才能够慢慢的把世间心放下,念佛跟听经需要相辅相成,你才能够发起道心,想要求道。

  现代人他不想求道,都是求财,总是看怎样钱才能比较多。尤其是在末法,真正肯修行的人非常地少,所以多数的众生,命终之后都是下三恶道。我们今天有这样的因缘,遇到了佛法,自己要生感恩心、生惭愧心,感恩三宝能够说一乘了义,能够教我们净土法门;要生惭愧心,忏悔自己业障深重,因为业障重,所以对世间放不下,自己起烦恼却不能觉察,听经的时候觉得很有道理,等一下讲完了,马上习气跟着现前。

  古人讲这叫「隔日疟」。就是你得了疟疾,今天好了,明天又犯病了。以前的人心清净,可以撑一天,叫「隔日疟」;今人的「隔日疟」是上一念觉悟了,下一念又马上迷惑,如同千年的暗室,闪电闪了一下。所以《地藏经》讲:「纵发善心。须臾即退。」「须臾」是比喻非常快的速度。众生纵然发起了一念善心,想要修行,想要成道。上一个念头发起了道心,下一个念头马上退转,因为心瞬间又开始攀缘了。

  你不能摄心,不能够安住在佛法上,所以遇到一点境界、一点人事的变化,就会开始起心动念,不是打过去的妄想,就是打未来的妄想,所以虽然在佛门里面学很久,你也没有办法成就无上佛道。看到别人你就只会讲:「我业障重」,说些佛门里面的应酬话,你对此很熟悉,这就是徐醒民老居士讲的:「老众生。」,你不是老修行,虽然外面的样子装得像老修行,很圆滑,但是里面是没有工夫的,是个大凡夫。问题就在于你没有放下,你也不知道要放下,甚至是不想放下。所以给你讲再多的经也没有用,听经听了觉得再好、很对、讲得很有道理……,但是一转眼马上就忘记了。

  所以,道心要能够维持下去,就要如祖师讲:「真为生死。发长远心。」你能够发长远心,让修道这念头能够持续下去,你才「成佛有余」,意思就是「有希望成佛」。不然,一旦遇到一些境界,你就会迷惑颠倒,连佛号也忘记了、修行也忘记了,甚至到后来,连道理你也不肯听,佛也不想学、佛号也不想念了,就只是初一、十五佛菩萨圣诞的时候,拿个香花、水果来供养,装个学佛样子,到最后受害的、轮回的还是自己。

  所以自己要真正去检点,把道心发出来,遇到任何的境界、任何的人事,无论是顺境、逆境都不要退转,要长时期地熏修,常常熏习佛法,要跟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熏习佛法」就是亲近诸佛如来,你常跟诸佛如来在一起,就不会退转,境界来的时候,你的工夫就用得上,这是真的。

  你要是常常跟世间人在一起,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世间事,不知不觉中你的道心就会退,你的道业就荒废了,连自己都无法觉察。那就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所以我们自己要能够警惕,绝对不要退失菩提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道心       悟显法师)(五明学佛网:道心       悟显法师)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疑情与道心 

 如瑞法师:怎样培养道心 

 仁俊法师:不玩神气‧坚持道心 

 心道法师·灵鹫山佛教教团:如何坚固菩提道心不退转 

 大安法师:要有出离三界牢狱的道心 

 大安法师:衣食中无道心 

 宣化上人:若能明白这个道理,天魔也就没有办法来扰乱修道心 

 净土法门法师:妖魔鬼怪冒充佛菩萨,来破坏你道心 

 悟道法师:看到恐怖境界,心生恐怖,障碍我们的道心 

 悟显法师:门门皆入净土 

 悟显法师:两种为钱烦恼的人 

 悟显法师: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