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为什么酒不能喝?


   日期:2018/2/12 11: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酒是帮助燃烧欲望之火的柴薪、木材,放纵饮酒而不YIN乱的人,还真是少有。要知道内在的心火正在炽热的时候,再加上YIN欲的暴发,就已经很难预防了,更何况纵情喝酒,再加强心中的欲火呢?醉饱之后又行房事,使得五脏反覆翻腾,容易得大病,尤其应该痛加惩戒。更有些人因喝醉酒以后,却公然YIN秽的事情,因而受人侮辱,甚至丧失生命的,后悔都来不及。这一段最主要提到饮酒的祸害跟邪YIN,跟犯YIN有直接的关系。所谓酒色财气,酒跟色就是难兄难弟,很多人都是因为酒的助兴,饮酒作乐,做了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出来,悔不当初,甚至一错再错,无法回头的悲剧。

  这就是这里面这一段特别探讨,「酒,YIN薪也。」酒就是YIN欲邪YIN的燃烧的木材,所以《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浅释》这里面有提到,《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是蕅益大师写的,这里面提到这个经文。蕅益大师这样说,「不论是何等酒,但令饮之能醉人者,一滴不可入口,饮即犯戒,急须忏悔。若不改者,现世为人所耻,死堕恶道。若病非酒不能引药,白师友等方服。」蕅益大师讲的这一段非常地好,很清楚、很明白。为什么酒不能喝?什么时候是开缘?戒里面有开、遮、持、犯。酒会令人乱性,古德有讲一句话,饮酒「失智慧种」。

  酒的范围很广,弘赞律师在《沙弥律仪要略增注》里面有说,「乱心惛智曰酒」。只要让你的心智混乱了、昏沉了,那个都算酒。所以你让自己上瘾的东西,让你的心迷乱了,包括抽菸、包括吸毒,包括看电视、上网游戏等,这些都是属于酒的范畴。现在很多人说,我不喝酒啊,可是他迷在上网游戏里面,这个上网游戏,有一些都牵涉到情色的问题,色情的问题。抽菸,现在毒品更泛滥了,现在毒品可以做成香菸一模一样,所以吸毒比饮酒更严重,很多悲剧、很多命案都是吸毒造成的。

  你看现在的菲律宾,不得了,他们新任的总统为了扫荡毒品,这个还是要从老和尚讲的,从根本做起,教孝教敬,从孝跟敬下手,从五伦开始下手,从伦理道德因果下手,菲律宾这种做法是以暴制暴,好了,现在遍地烽火。人家说,「危邦不入」,这个国家如果有危险的话,「危邦不入」,现在恐怖组织也进去了,很可怜,就在台湾的隔壁而已。所以这是什么?毒品所害,菲律宾吸毒的人很多,很可怜,那个都是人间炼狱。

  所以这个就讲让人家心昏,「乱心惛智曰酒」。所以蕅益大师说,一滴也不可入口,所以不管你是什么酒,淡酒、啤酒、香槟、红酒、白酒,只要有纯度的,哪怕是百分之五的纯度都不行。你不能说,我这只有百分之一纯度,也不行,喝多就会乱性了,一滴都不可以入口。所以宗兴律师在我们二O一七年的万人念佛开示,宗兴律师个性很谦卑,他为人非常地谦卑低调。他怎么开示呢?他说,学佛很简单,从不放纵自己开始做起。他不放纵就是这里的意思,一滴都不可以入口就是不放纵,不放纵就是知礼。现在人为什么都乱掉?因为不守礼了,放纵自己,当然就违法乱纪了、不守礼节了、不守伦理了、不信因果了。所以只要能够醉人的,饮一滴就犯戒,所以必须要很严格的执行。

  酒本身没有罪过,我刚才讲过了,它没有说,我酒很好,你来喝我,酒没有罪过,喝的人有罪过。但是饮酒其实也没有害人,所以刚才讲说是遮戒嘛。但是问题是饮酒过多以后会去造恶的事情出来,前面四条都犯掉了,都犯了,杀生、偷盗、邪YIN、妄语全部犯了。所以为什么把它定为五戒之一?它的道理就在这个地方。因为酒醉以后容易引发前面四条重罪,在经律上就会犯重罪。

  在律学上,常常律师都会举这个公案,以前有一位优婆塞,就是在家居士,受了五戒了。他因为很口渴,他不知道桌上那一杯里面是酒,他就把那一杯水喝下去,结果那一杯是酒。喝下去以后酒性发作,就想要吃一点东西,刚好隔壁一只鸡跑过来,他就把那一只鸡抓起来,偷了,就把牠宰了,炒个鸡肉来吃了。吃了以后,刚好隔壁邻居的小女孩出来要找那只鸡,这小女孩长得姿色还不错,这位优婆塞在酒乱情迷之下,就把隔壁邻居的女孩强暴了,就性侵了,就犯成邪YIN了。杀生、偷盗、邪YIN都来了,都犯了。隔壁邻居家人发现,是这个居士把这个鸡杀了以后,性侵他的女儿,所以告到官府里面去。官府里面就依法给他惩治了、惩罚了,他又在官府里面撒谎,说他没有犯这些事情,又犯了妄语了。你看,一喝酒就乱了性,杀生、偷盗、邪YIN、妄语全部,一起都全部犯了。就是佛要制定酒戒的目的,是不让我们去犯罪。

  如果你喝了酒以后,或对酒有贪好,就要急须忏悔,后不再造。蕅益大师说,「若不改者,现世为人所耻。」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喝醉酒以后容易发酒疯,丧失正常人这种应有的态度,就被人家看笑话,看不起。然后蕅益大师说,「死堕恶道。」犯酒戒的人,死后都要堕到地狱里面,有一种叫沸屎地狱,李炳南老师跟净土法门法师说,他看过「地狱变相图」里面,李炳南老师说,他最怕就是那个粪尿地狱,尿屎地狱。李炳南老师说,那太可怕了,整个地狱里面都是尿、都是粪,就像你现在看粪坑一样,那太可怕了,李炳南老师说,太可怕了。所以喝酒以后,犯了罪以后,死后都要堕沸屎地狱,里面都是尿、都是屎,都是沸腾。你被扔到里面去煮、去喝那些屎尿,很惨,这叫堕恶道。

  所以刚才讲,酒戒本身有开、遮、持、犯。开缘,遮就是禁止,持就是守酒戒,犯就是你犯戒了,这叫开遮持犯。有些受戒人才知道叫开遮持犯。持是保持的持,犯是犯错的犯,我一个莲友很有意思,我介绍到某一个佛教的基金会去做月刊的编辑,因为她以前是在做一般的,民间公司行号里面的编辑工作,所以对佛教的戒律一些名词,她就比较弄不清楚。有一次听一个长老开示,她就要做记录,要编成文字稿,要编到月刊里面去。那个长老就说了,酒有开遮持犯,长老可能口音也不是很清楚。我们这位女众的居士很有意思,她把它写以后说,啊,这个酒可以开车吃饭,这变成吃饭去了。她讲给我听,我觉得很有趣。她说,哎呀,还好我有进佛门,要不然我都不知道,什么叫开遮持犯,她当成吃饭去了。

  所以酒戒里面有开缘,生病的时候,老和尚有讲过,因为老和尚以前有看过,临济寺那个老和尚喝一杯酒,吃饭的时候都旁边一杯小酒。老和尚当时不了解这个道理,有一点说,出家人怎么可以喝酒呢?他就去问李老师。李老师说,这是开缘,因为年纪大了,北方来的,年纪大,骨头不行了,腰酸背痛,血液循环不好,冬天怕冷,老人家喝一杯酒,让血液循环好一点。李老师说,可以,这开缘。因为他喝酒的目的不是贪酒杯,贪爱这一杯酒,不是,他是想要让它促进血液循环,他的心念是这样的,所以酒有开缘。

  生病的时候,如果需要用酒做药引,有很多中药,可能是必须要用酒去泡、去煎药来增长药效,或者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能够吸收药物,为了治病可以用酒。但是你不是为了贪杯,贪酒杯,贪酒是犯戒的。所以你用酒来做药引,可以,但是必须要白众,白就是要报告,要向师父报告、要向道友报告,然后才可以用酒做药引,表明不是自己偷偷地喝酒,来避免讥嫌。以上我们就针对酒跟色、YIN的问题,我们提《沙弥十戒威仪录要》蕅益大师的开示。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三九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酒戒       黄柏霖)(五明学佛网:酒戒       黄柏霖)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5、不饮酒戒 

 陈星桥居士:酒·酒祸·酒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月悟法师:佛弟子要守住酒戒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六)~I 第449经、45 

 黄柏霖:三世怨的公案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三世怨 

 黄柏霖:临终关怀很重要 

 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 

 黄柏霖:天台宗讲感应的四种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要怎么样的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