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六祖大师的生平故事


   日期:2018/2/21 18: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再看看六祖大师的生平。净空老法师常常都在讲经里面会提到六祖大师,老法师也有讲过《六祖坛经》。六祖大师他是东土禅宗第六代祖师。我们一般称「大师」是什么意思呢?「大师」就是指明心见性的。所以大师,老法师也有讲过,不能随便叫大师,你不要说某某大师,大师是要明心见性的,对佛教有贡献的叫做大师。六祖大师俗姓姓卢,他的籍贯是河北省范阳县人,他的父亲当官,因为被降职流放到岭南,就是现在广东一带,在新州,就现在的广东新县落户。所以六祖大师,用现在的话讲起来他是客家人。

  惠能大师他出生在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公元六三八年。他的父亲姓卢,名行蹈。母亲是李氏。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因为不幸被贬,忧愁及水土不服所以去世。六祖大师是由他信奉佛教虔诚的寡母李氏夫人扶养长大。据说六祖大师出生的时候,有两位出家人到他家来,这两位很奇异的出家人,主动为她们,告诉这个惠能大师的父亲,要帮她取这小孩子的名字,那取什么名字呢?取惠能。那为什么要取惠能呢?他就说,能于法施惠众生。那果然是如此,六祖大师真的是留下一部《六祖坛经》教化众生,成为禅宗的六祖。所以能于法施惠于众生,「能作佛事」,惠施众生,「能作佛事」,叫惠能。「能作佛事」是什么呢?教化众生。说完就走了,那就不见了,这彷彿好像是佛菩萨派来的。后来他们就全家搬到南海。

  六祖大师家里贫穷,没有钱读书,所以他不认识字,跟我们广钦老和尚一样,不认识字。以卖柴为生,后来因为送木柴到客栈,在客栈的门外,有一个客人在诵《金刚经》,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了。六祖大师是什么时候开悟呢?二十四岁,他挑木柴那一年,到客栈是二十四岁,二十四岁我们都还在迷迷糊糊,迷惑造业,人家六祖大师已经开悟了。

  那年他去黄梅,求五祖弘忍大师印可,五祖弘忍大师知道他是个法器,我们知道他在舂米房,舂米八个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他后来讲《六祖坛经》的时候讲出来的。当时因为五祖弘忍大师要传衣钵,神秀大师先作偈,「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弘忍大师说,这个偈语并没有入门,也就是说没有开悟,没有见性。六祖大师也知道,听小沙弥这样诵,他也知道这首偈语没有入门,没有开悟。后来六祖大师就托张别驾,别驾张日用帮他写那个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是说,他事实上,他听客人诵《金刚经》的时候,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事实上就已经开悟了。

  六祖大师二十四岁开悟以后,他并没有马上出来弘法利生。也就是说,没有马上出来度众,他真的有做到印光大师说的沉潜,韬光养晦,他这就是韬光养晦。他到哪里呢?他到猎人队去待了十五年。帮猎人队,猎人队就是专门杀生的,猎人队待了十五年,帮他们煮饭煮菜,他吃锅边菜,我们现在一般讲叫肉边菜,待了十五年。

  后来,到三十九岁的那一年,他在广州法性寺遇到印宗法师讲《涅槃经》,那时候六祖大师还是居士,两个比丘法师在那边论风动、幡动的问题,六祖大师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这两个法师吓到,赶快去跟印宗法师报告。印宗法师马上引请他升座说法,后来为他剃度,反拜他为师。所以净空老法师说,印宗法师也是菩萨示现的,表法的。当时印宗法师就请六祖大师讲《涅槃经》里面的奥义,因为当时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所以六祖大师当年才是三十九岁而已。

  到第二年的春天,六祖大师到曹溪宝林寺,六祖大师在宝林寺,讲经说法三十七年。因为次年到春天,就等于四十岁了,到宝林寺了,六祖大师等于讲《六祖坛经》,在宝林寺说法说了三十七年,到七十七岁。在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七一三年八月三日圆寂。其中六祖大师总共经过几个朝代呢?经过六朝,就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六朝。他住世七十六年。在他座下开悟的有多少人呢?四十三人。也等于说,六祖大师座下有四十三位法身大士,悟道者就不计其数。

  六祖大师留下来的这个宝典是《六祖坛经》,是六祖大师在曲江县大梵寺讲第一品到第二品,其他的是在曹溪宝林寺讲完。他讲了这个《六祖坛经》,是后来他的弟子法海做记录,然后集结成册。六祖大师亲自命名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流传到后世,普利群生。这是我们介绍一下「禅宗六祖」。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百二十九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六祖大师       黄柏霖)(五明学佛网:六祖大师       黄柏霖)  

 伍先林博士: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的禅学思想 

 超然法师:六祖大师妙谈真常与无常 

 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1 六祖大师的开宗明义和 

 黄柏霖:三世怨的公案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三世怨 

 黄柏霖:临终关怀很重要 

 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 

 黄柏霖:天台宗讲感应的四种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要怎么样的存心 

 黄柏霖:行善积德,考试得上天护佑 

 黄柏霖:简单地说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的含义 

 黄柏霖:为什么伏不住烦恼,因为没有恭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