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文昌帝君,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之含义


   日期:2018/2/27 13: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再来『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掌禄人间的功名富贵,叫禄籍之神。在《明史·礼志》里面记载,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事实上文昌帝君他来到这个世间,轮回已经十七世了,《文昌帝君阴骘文》里面,第一句话就跟你讲,「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所以文昌帝君事实上他每一世几乎都姓张,他跟姓张特别有缘,他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在晋朝的时候当官,战争死掉。在晋朝的时候,人民就帮他立庙祭祀。唐末的时候,他就显威护帝王,保护帝王,唐末的时候被册封,然后就显威灵,显威护帝王,道教称他叫梓潼帝君,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

  所以我们去参加考试,考功名都是文昌帝君这边在核列名单的,尤其你参加高考啦,公务人员考试啦等等,元朝的时候加封为帝君。所以很多学校,像台北的龙山寺,每次遇到七月份要联考的时候,考试的时候,龙山寺也有文昌帝君。你要是去那边拜拜,就看到很多学生,把准考证一直往前排,一直往前摆,摆到那个文昌帝君的前面。希望文昌帝君你看到我的准考证,给我圈选,考一百分。

  《文昌帝君阴骘文》这样讲,不是给你摆准考证就好了。你好好按照文昌帝君他的德行去修,「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能够学习文昌帝君的精神,就菩萨利他的精神,你就可以考上功名。当然你自己也要用功,你不能说,我不用功,书也不读,一直拜文昌帝君就想考上功名,那也是很困难的事情,我们说自助天助。所以很多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这个叫做临时抱佛脚,拿准考证。我们台湾的习俗就买什么呢?买葱,还有买凤梨,或者是买菜头,叫好彩头,去拜文昌帝君。有很多地方也有建立祠堂给学生祭祀,在大陆,祂的生日据说是在二月三日。

  我们看《阴骘文》里面,「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这个「吾」就是帝君现身说法,说我,这个我开始发端了。这个我,其实文昌帝君祂讲这个我有两个表法,一个表法是讲祂十七世都在轮回的那个假我,十七世在轮回那个是假我,那个是业报身,那是「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的那个阿赖耶识,那个神识去受生的,去投生转生受生的那一个假我,那个其实也不是我们本来的面目。

  第二个表法是,「吾一十七世」那个我是我们的真如自我,我们的真如,我们的自性。因为我们的真如迷了以后,《大乘起信论》里面讲,「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迷了以后,缘着阿赖耶就流转生死,就是十二因缘里面讲,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就开始流转。所以这个「吾」,「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这个「吾」有两个表法,一个是讲事相上的流转生死的假我。一个是我们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那个真如佛性,那才是我们真正的本来面目。

  「曰一十七世,特将吾身中亘古亘今,生生不坏之物。」这个「亘古亘今,生生不坏之物」,就是那个真如自性,就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指示后人也」,他告诉众生。「人惟生不知来,死不知去」,众生都是不知道,生从何来,死从何去。「便谓形神消灭,无复来生」,众生因为有隔阴之迷,出了娘胎以后就忘记前生的事,累世的事情,所以认为人死了以后,就「形神消灭,无复来生」,这是断灭见,人死了什么都没有,这个是在佛经、佛法、佛陀讲的边见里面的叫做断见,就断灭见。

  人死了以后就「形神消灭」,身体火烧。火化成尘土,就化为尘土,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是众生的「无复来生」,就是断灭见。所以就敢怎么样?敢「肆行罔忌」,肆无忌惮的,无恶不做。「帝君深惧此种自误误人」,帝君就怕你们这样,这种邪见,这种断灭见,你自己误还误别人,「流毒不浅」。所以以自己的十七世,「故以自己之一十七世,晓然正告天下也」,他就用他自己的十七世,来正告天下的众生。「帝君既有一十七世,则吾侪皆有一十七世」,文昌帝君既然有十七世,那我们也有十七世。

  所以我这个《感应篇汇编》讲完,大陆莲友就跟我建议,说希望我讲《安士全书》。《安士全书》第一部就是「阴骘文」,我自己本身跟文昌帝君很有缘,我在一九九八年,当时我就要翻译《文昌帝君阴骘文》,我已经翻译到一半了,结果碰到一个障碍的因缘出现,就没有翻下去,我原稿都还在。后来得知同一时间,在广州有一位曾琦云菩萨,他翻出来,就现在净宗学会在流通那一本,《文昌帝君阴骘文白话解》。他跟我几乎是同时间发愿,这位曾琦云菩萨也了不起,翻得很好。所以我跟文昌帝君很有缘,所以我应该会讲《安士全书》。第二部就是「万善先资」。第三个「欲海回狂」。第四就是「西归直指」。

  「由是将为善,思及身后之福,必果;将为不善,思及身后之福,必不果。」你就想到这一生结束以后,身后的福报,「必果」就是善有善报。「将为不善,思及身后之福,必不果」,就是你做不善的事情,将来会有不善的果报。所以「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人若知道有来生,自然修取来生福。」周安士居士说,人如果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的稻谷。人如果知道有来生,自然就要修取来生福。以上这个发明,篇中所言开始,这个都是清朝周安士居士他的注解。周安士居士,印光大师评他是「乘本愿轮」再来,菩萨示现,他是菩萨倒驾慈航。

  安士居士是清朝的,他修得非常地好。所以他告诉我们,「识得此篇开端语,亦思过半矣」。周安士居士说,如果你懂得这句话,你悟透这个「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你好好去体会去参这个,「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去转迷成悟,这个叫「开端语」。如果你能够悟透这个「开端语」,「亦思过半矣」,那整部《阴骘文》你就了解一半了。所以「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是本体,后面所开演的统统是它的作用。所以《文昌帝君阴骘文》,你不要以为它是一本道教的书,它也是从体起用,摄用归体,体用不二,讲这一念心性。所以从这个地方开端就是,「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是讲我们的本体,就是我们的自性本体。那往后讲下去的,统统是在叙述本体的作用。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三五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柏霖       文昌帝君)(五明学佛网:黄柏霖       文昌帝君)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下(周安士)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周安士) 

 大安法师:文昌帝君怎样做领导 

 净土法门法师:文昌帝君阴骘文节要 

 黄柏霖:三世怨的公案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三世怨 

 黄柏霖:临终关怀很重要 

 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 

 黄柏霖:天台宗讲感应的四种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要怎么样的存心 

 黄柏霖:行善积德,考试得上天护佑 

 黄柏霖:简单地说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