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功德就是离相,福德就是着相


   日期:2018/3/7 11: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梁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皇帝,他小字叫练儿,他是南兰陵中都里人,在今天的江苏常州市。他是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叫高祖。梁武帝他叫萧衍,他也是吃素的皇帝,本身也是会讲经说法。他供养过宝志公禅师,也见到达摩祖师。他本身萧衍是南齐的宗室,也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他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后来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就是齐和帝后来把王位让给萧衍,南梁就建立了,就是梁朝。我们知道「梁武帝」是这样来的,他名字叫萧衍,他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八年,在南北朝皇帝中名列第一。

  梁武帝他曾经遇到达摩祖师,他问达摩祖师,他盖了这么多寺庙,他盖多少寺庙呢?他盖四百八十座寺庙。老法师说,梁武帝盖了四百八十座寺庙,度了数十万人出家。他问达摩祖师说,我盖这么多寺庙,供养这么多出家人,做这么多好事,有没有功德?达摩祖师说,毫无功德。梁武帝就不高兴了,他说,为什么没有功德呢?达摩祖师就跟他讲,他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功德就是我们的戒定慧,我们的解脱、解脱知见香,就是五分法身香。这个功德是我们本具的智慧,就是本自清净,本自具足,本无动摇,本不生灭,能生万法。这个自性功德,它是不假外求,自得心开的,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里面讲「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就是指我们的自性。

  所以很多人就是把这个功德跟福德搞不清楚,简单的说,功德就是离相,福德就是着相。所以老法师对于梁武帝问功德这件事情,在《阿弥陀经要解》讲记里面,老法师有这一段的开示。老法师说,梁武帝问达摩祖师功德,老法师说了,功德两个字必须要搞清楚,要弄清楚,功是修行功夫,你的修行功夫是什么呢?是功夫成片呢?念佛功夫是功夫成片呢?还是事一心不乱?还是理一心不乱?还是你破见思惑、破尘沙惑,再破根本无明呢?这是修行功夫。德呢?德就是果报。所以功是修行功夫,德就是果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耕耘是功,收获是德,利益众生为功,长养菩提为德,德字跟得失的得同一个意思。例如持戒是功,一定生定,那么定就是德。所以你持戒有功,那么一定会生禅定的功夫,那么定就是德。所以修定是功,一定开智慧,开智慧就是德。智慧开了就能够破无明,能够断烦恼,成就无上菩提涅盘。

  所以功德跟福德的不同,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功德是离相,它是三轮体空的。福德他没有离相,他没有断贪瞋痴,他执着没有放下来,他分别没有放下来,他妄想没有放下来。所以功德跟福德是不同的,功德一定要放下执着,要离开分别,要断掉妄想。所以福德他可以得到人天福报,但是他不能超越轮回。梁武帝他是一个虔诚的佛弟子,他说他供养四百八十座的佛寺,度了数十万人出家。他跟达摩祖师的对话。达摩祖师来拜访梁武帝,梁武帝跟他夸耀他自己所做的这些善事,达摩祖师说没有功德。结果话不投机,达摩祖师就离开了,到少林寺面壁九年,等慧可大师来,他的弟子,禅宗的二祖慧可大师来出现。

  老法师说,假如当时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我的福报大不大?达摩祖师一定说很大,你的福报无量无边。但是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也有讲过,生死大事,福不能救。也就是福报不能够度你生死大事,功德无法给人,福德可以给人。这个是老法师特别在解释福德跟功德。还有老法师也说了,神通就是能力,通就是通达,神就是神奇莫测。道力指修养的功夫,道力就是指你的修养功夫,也就是佛说的戒定慧。依报就是你的生活环境的享受,正报是你自己的身体,庄严是真善美慧。你如果善于说法者,很善巧的教学方法,让人家听了欢喜接受,化度帮助人变化气质,化凡成圣。这些种种都是佛法修学的最高目标。那么这一段我们就介绍「梁武帝」,特别把功德跟福德提出来报告。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O四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柏霖       梁武帝)(五明学佛网:黄柏霖       梁武帝)  

 东晋南北朝居士名家文集:净业赋(梁武帝) 

 黄柏霖:三世怨的公案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三世怨 

 黄柏霖:临终关怀很重要 

 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 

 黄柏霖:天台宗讲感应的四种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要怎么样的存心 

 黄柏霖:行善积德,考试得上天护佑 

 黄柏霖:简单地说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的含义 

 黄柏霖:为什么伏不住烦恼,因为没有恭敬心 

 黄柏霖:知物虽至猛至毒,亦有可感可化之处 

 黄柏霖:广钦老和尚修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