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虚云老和尚禅定见到弥勒内院


   日期:2018/3/8 15: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其实按照现在科学家证明,有不同的维次空间,现在科学家证明,已经到十一度的维次空间。像我们现在三度空间,我们现在是所处的叫三度空间,那用怎么样才可以突破这个维次空间呢?如果你按照《地藏经》里面讲,要到地狱去,「若非威神,即须业力」。否则你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到地狱去,「若非威神」,比如说像地藏王菩萨到地狱去教化众生,像观世音菩萨到地狱去教化众生,他会示现面部烧焦的这种鬼王的面相,叫焦面大士,那是观世音菩萨示现的,那么这个叫做「威神」。「若非威神,即须业力」,否则你是见不到的。

  但是如果像《地藏经》里面讲的业感缘起,如果你的业重到已经堕地狱了,或者是饿鬼道了,就会进入那个不同维次的空间。我们刚才讲说,你要突破这种不同维次空间,那你是要用禅定功夫。像智者大师,我们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他入甚深禅定,他进入到什么?他进入到佛陀的灵山一会。所以他出定以后,他说,「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他就是在读诵《法华经》,《妙法莲华经》,到「药王菩萨本事品」的时候,到「药王品」的时候,他进入禅定了。他进入那个禅定以后,他参加了佛陀的灵山一会。所以他出定以后,他就讲说,佛陀的「灵山一会,俨然未散」。那就是他的禅定功夫突破了不同维次的空间。

  我们说要进入不同维次空间,要有很深的禅定功夫。那我们就举近代的一位高僧虚云老和尚,他进入那个禅定,所见到的弥勒内院。在民国四十年春,就是在一九五一年春天,就是夏历二月二十四日。虚云老和尚在云门开戒期间,忽然来了匪徒一百多人,除了搜查全寺以外,又将老和尚关在一个房间里面,然后不给他饮食,那大小便也不准外出,日夜只有一盏灯而已,好像住在地狱里面。

  那么在三月初三,有大汉的匪徒大概十余人,进入老和尚的房间,逼老和尚交出黄金、白银、枪械。老和尚说,没有。然后就被一顿毒打,先用木棒后来用铁棍,打到虚云老和尚头破血流,肋骨都折断了,随打随问。但是老和尚在那个当下,他趺坐入定,盘腿一坐就入定。然后他就入定以后,当天歹徒、匪徒这样连打四次,倒下去,就打到老和尚入定以后,就倒在地上了。众匪徒以为老和尚死了,呼啸而去。深夜侍者就把老和尚又扶正了。到三月初五,众匪徒听说老和尚没有死,又跑进来了,看到老和尚端坐入定如故,更加愤怒,又将老和尚拖到地上,用大小木棍毒打,十来个匪徒以皮鞋践踏,造成虚云老和尚五窍流血,倒卧在地上。这可以讲说虚云老和尚的法难,这个情况之下必死无疑。歹徒、匪徒又呼啸而去了。侍者又把老和尚抱在,坐在椅子上。

  在三月初十,已经七天了,初三的时候被毒打,然后到三月初十的时候,老和尚渐渐地就做吉祥卧,就像佛涅盘一样,经过一昼夜完全没有动静。侍者用那个草放在他鼻孔下面,看他还有没有气息。因为如果你有气息,那个草就会飞动嘛,用草来试试他还有没有气息,还有没有鼻息,结果也没有动静。但是他身体的体温还在,但是已经没有什么鼻息了。但是他的容颜,就是他的脸色跟生前没有什么两样。经过二十四小时以后,才稍稍有一点气息,呻吟,侍者就扶他坐起来。那侍者就告诉他说,入定跟卧睡的时间。老和尚说,我觉得才几分钟而已。你看他入定的时间跟我们人间的时间差七天,人间已经过七天了,他从三月初三被毒打,到三月初十,又经过一天嘛,这等于入定七天。但是虚云老和尚苏醒过来以后说,我感觉只有几分钟而已。然后就命令侍者法云法师赶快拿笔来要记东西。

  他说,虚云老和尚就跟侍者说,我刚刚梦到到兜率内院。就是佛陀要降生的地方,叫兜率内院,我们又称为一生补处。兜率内院跟兜率外院是不一样的,兜率外院是天人住的地方,兜率内院是法身大士的地方。法身大士是什么人?破一品根本无明的。那为什么叫一生补处呢?他再下来人间就是要成佛,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他还没有到印度拘沙罗卫国诞生,做为净饭王的儿子悉达多太子之前,他就是在兜率内院观察时节因缘。他说,兜率内院庄严瑰丽,就像极乐世界一样黄金铺地。他说,不是世间所有的。

  他看到弥勒菩萨在座上说法,听讲的人很多,当时有十多个人他认识。他举出来说,江西海会寺志善和尚、天台山融镜法师、岐山恒志公、九华山百岁宫宝悟和尚、宝华山圣心和尚以及读体律师,还有金山观心和尚,以及明朝四位大师之一的紫柏大师,紫柏尊者,都在座。那虚云老和尚有合掌跟他们致敬。他们指示他坐在东单,就是东边头序第三个空位。那么当时维那是谁呢?维那是阿难尊者,虚云老和尚跟他毗邻而坐,听弥勒菩萨讲唯心识定,因为弥勒菩萨专门讲唯识学。

  还没有听完,弥勒菩萨就指着虚云老和尚说,你回去。虚云老和尚说,弟子业障深重,不愿意回去了。弥勒菩萨说,你业缘未了,必须回去,以后再来。同时给他一首偈语,「识智何分,波水一个。莫昧瓶盆,金无厚薄。性量三三,麻绳蜗角。疑成弓影,病惟去惑。凡身梦宅,幻无所著。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大觉圆明,镜鉴森罗。空花凡圣,善恶安乐。悲愿度生,梦境斯作。劫业当头,警惕普觉。苦海慈航,毋生退却。莲开泥水,端坐佛陀。」

  这首偈语写得非常好,这是弥勒菩萨送给虚云老和尚,那么虚云老和尚就叫侍者赶快记录下来。这一段偈语,我来跟各位简单就我所了解的,我简单解释一下。「识智何分」就是迷的时候叫「识」,阿赖耶识。「识」就是污染,染污识,就是八识五十一个心所。「智」就是我们本有的根本智、后得智,我们的无上正等正觉,我们本有的智慧,这叫做「智」。迷的时候叫「识」,悟的时候叫「智」。所以「识智何分」,有什么好分别的呢?只是迷悟不同而已。每一个人都有佛性,佛陀说,一切众生皆该成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所以「识智何分,波水一个」,「波水」就是一个比喻,我们整个的性海就像功德性海,这在佛经上讲叫萨婆若海。「波水一个」是什么意思?这个水,无明风,这个大风一吹起来就起波浪,我们的性海经过无明风一吹就起了烦恼,那个烦恼就是波浪,所以「波水一个」。迷的时候叫波,悟的时候回归为水,那波水就不二了,波跟水它的湿性是不是一样?这样各位就懂了。众生跟佛觉性是不是一样?这叫「波水一个」。

  「莫昧瓶盆,金无厚薄」,我们这个佛性,我们一般都用金去比喻,以金成器,器器皆金,「金」是我们的本体,清净心。我们的觉性就像黄金一样,黄金可以去把它做戒指、项链、手镯、杯子、盆子,什么都可以,所以「莫昧瓶盆,金无厚薄」。不管金重跟轻,它的金的本质都一样的,这意思是说佛跟众生,他的佛性不增不减。「性量三三,麻绳蜗角」,迷的时候,我们把麻绳当做一条蛇,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麻绳。用手电筒去照,没有手电筒以为挂一条线在那里,好像一条蛇,叫麻绳。手电筒一照,诶,那是一条麻绳。是什么意思?有智慧的时候就能够看清真相,没有智慧的时候鬼影幢幢,这叫「麻绳蜗角,性量三三」。

  「疑成弓影」,我们所谓杯弓蛇影,一条蛇挂在那个地方,哎唷,原来是一条绳子挂在那个地方,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我们都听过。「疑成弓影」,杯弓蛇影,就以为它是真的。所以「病惟去惑」,所以就产生很多烦恼跟执着,这个叫「病」。「病惟去惑」,这个「病」,这个烦恼,唯有去把它放下来,去把它去掉这个无明烦恼,「病惟去惑」,病就好了。

  「凡身梦宅,幻无所著」,我们这个身体,「凡身」就凡夫身,它只是梦幻泡影,借我们住的啦。它是四大五蕴的和合,四大就是地水火风,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你过去生有造不杀生的因,这一辈子长寿,但是最多也大概是百岁,你上辈子造杀生的因,这一辈子得短命多病,根据你的善业得乐报,恶业得苦报,所以它是有为的生灭法,梦幻泡影。佛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凡身梦宅,幻无所著」。「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是《圆觉经》里面讲的。「知幻即离」,你了解它是幻化的,你当下那个心就是觉悟的心,那个「知」就是本有的灵知心,那就是「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你放下那个幻化的执着,当下就是觉悟,「离幻即觉」。

  「大觉圆明,镜鉴森罗」,我们这一念佛性叫「大觉圆明」,「镜鉴森罗」就像镜子的照性一样,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你有走过去它也在照,你没走过去它也在照,它可以照一切山河大地,所以叫「镜鉴森罗」。「空花凡圣,善恶安乐」,「空花凡圣」的意思是说,凡夫因为执着,叫眼睛有病,眼睛就有病,叫眼翳,在《楞严经》里面讲眼翳。所以就产生很多,好像我们说眼冒金星,就看到很多好像花出现,其实它是幻化的,「空花凡圣,善恶安乐」。所以菩萨知道,这些「空花凡圣,善恶安乐」,菩萨知道这些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菩萨他用悲愿来度生。

  「梦境斯作」,眼前所看到一切就像梦境一样。就永嘉大师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劫业当头,警惕普觉」,虚云老和尚这个劫难,「劫业当头,警惕普觉」。大家要有警惕,这个世间就是苦、空、无常、无我。「苦海慈航,毋生退却」,这个世间如果没有觉悟就像苦海,发菩提心就像慈航一样,它引领渡向解脱的彼岸,叫「苦海慈航」。我们净土行人,这句佛号就是「苦海慈航」,引你、让你带业往生,叫「苦海慈航」。

  「毋生退却」,老和尚讲,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深信切愿,一向专念。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永不退却。广钦老和尚说,永远不改题目,叫「毋生退却」。如果能够坚持这样,「莲开泥水,端坐佛陀」。这个娑婆就像污泥一样,你能够从这个娑婆世界里面,出污泥而不染,火焰化红莲,就是「莲开泥水」,「泥水」就是泥土,就是这个五浊恶世,能够开出你的莲花出来。「莲开泥水,端坐佛陀」,你当下就跟佛陀一样,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了,你就端坐紫金莲,就「端坐佛陀」。这个是我们讲到不同维次的空间,它是需要用禅定功夫进入的。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一四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虚云老和尚       黄柏霖)(五明学佛网:虚云老和尚       黄柏霖)  

 冯学成居士:虚云老和尚及其禅法——读《虚云老和尚年谱、法 

 温金柯博士:从虚云老和尚的开示谈「看话禅」 

 超然法师:虚云老和尚关于参禅的一段开示 

 惟因法师:虚云老和尚舍利塔碑文 

 其它法师:纪念虚云老和尚(觉光法师) 

 其它法师: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事迹点滴(绍云法师) 

 虚云老和尚: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虚云老和尚“入定”七天,“定中”的他是有知?还是无知?& 

 黄柏霖:三世怨的公案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三世怨 

 黄柏霖:临终关怀很重要 

 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