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独尊湛现:如何对佛法体悟得更加深刻?


   日期:2018/3/9 8: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岁月穿梭永不休,

  白骨遍地相续留。

  人生如影空空过,

  未见喜存何必忧。

  阿弥陀佛,大家吉祥如意。

  这段时间大家的修行非常虔诚,随喜。

  因为我们大家养成了一个马虎的习惯。走马观花,这个不可取。

  希望众亲要对佛法千万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大意呀,因为涉及到了了脱生死大事。这是极为关键。

  我们学习佛法与学习普通的资料大不相同。

  为什么这样说呢?

  佛法,是在“净”态中所体现的,我们的心态达不到“净”,就没有办法彻底对此体悟,只能在表面文字上来分析,用思维这个动态来衡量,这是错误的。没有办法能够体悟到“禅”的殊胜。

  所以我奉劝大家对佛法必须要反复地关注。

  世间的小说,其他的资料都是用思维、幻想而展现的。

  关于这个“禅”,不同这个“馋”。

  有的人说禅就是打坐,其实与坐没有丝毫关系。

  禅,是佛的心。如如不动,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的心。

  坐是身体的一个姿势而已,同站立,行走,奔跑等,这都是一个外相的形态。

  我们的佛法是“心法”,大家注意了。修行就是要从心态上下功夫。

  其实一切的事相皆是唯心的力量而现。所以说,必须要抓住这个“心”的重点下功夫。

  “禅”是真心,也就是说心的境界。

  禅的心本来就是这样的,那么行,走,坐卧以及在工作中,我们也要把我们这颗心态,保持如如不动这个境界才是。这才是禅定。

  坐禅,这个“坐”,指心明。心明为坐,心净为禅。

  这个坐可不是姿势的坐,大家不能误会。所以说我们要把这个修行融入生活中。

  也就是说,修行禅定是在动态中所求的净态。这是我们所要修行的主要目的。

  那么我们在闲暇的期间可以利用这个坐姿,起到一个安心的助缘而已,这个腿什么单盘,双盘或者不盘等等,可根据自身的条件。

  成不成佛与坐姿没有丝毫的关系。坐姿再优美,内心的烦恼不断、妄想不断,也是无济于事。

  所以说我们大家还是走点捷径吧,务点实际好吗?

  要从心态下功夫才是主题。

  阿弥陀佛,释桑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生死大事       释桑吉)(五明学佛网:生死大事       释桑吉)  

 仁焕法师:生死大事比什么都重要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净土法门法师:人生第一桩大事情,就是生死大事 

 净土法门法师:这真的叫生死大事,这一生有这个好缘分,决定 

 净土法门法师:人生第一桩大事确实就是生死大事 

 信愿法师:生死大事自己了办,纵然至亲无可代替(二) 

 信愿法师:生死大事自己了办,纵然至亲无可代替(一) 

 生死大事,无常迅速,心切勿松弛 

 信愿法师:有事无事都须精进念佛,生死大事不可等待将来(七 

 信愿法师:有事无事都须精进念佛,生死大事不可等待将来(六 

 信愿法师:有事无事都须精进念佛,生死大事不可等待将来(五 

 信愿法师:有事无事都须精进念佛,生死大事不可等待将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