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夫孝,德之本也


   日期:2018/3/17 14: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孔子先生曾经说过,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莫大于孝。

  以孝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是没有任何毛病的。考量一个人的德行如何首先就要看他对父母的行为如何。可以说,绝大多数的父母对子女的奉献是十分巨大的。单从衣食的供养,一日三餐,至少也得有18年了吧?除了父母,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做到如此。兄弟朋友之间相互请客也就是偶尔一次是吧。

  孝经当中还说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如果一个人对其他人非常友爱而对自己的亲人没有感情的话那这就是背德,就是忘恩负义的表现。

  一点没错,如果要推行道德教育的话,孝必须是第一位。因为父母是这一辈子对自己恩情最大的人,如果不行孝,那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那更不用谈道德教育了。

  当然,孝又分很多种情况了,从天子,士大夫,到庶人,孝的标准是不同的。孔子先生孝经里的描述依在下的浅见的话就是不同能力的人有不同的行孝标准。能力强的,物质和精神的条件都要尽量满足。 能力弱的,就要勤俭节约,把钱省下来尽孝,在此基础上,吃喝玩乐,惹是生非什么的都要减少,远离。因为这些事情会对父母造成无形的伤害。

  而后,比较重要的一点出来了。父母的意见是不是要完全顺从呢?孔子先生又给了我们标准,符合义的,要顺从,不符合义的,要争,不能顺从。在这里,我又想起了一个小故事了:

  孔子的学生曾参是著名的孝子。一天,曾参有了过失――锄草时,误伤了苗,他的父亲曾皙就拿着棍子打他。曾参没有逃走,站着挨打,结果被打休克了,过一会儿才渐渐苏醒过来。曾参刚醒过来,就问父亲:"您受伤了没有?"鲁国人都赞扬曾参是个孝子。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告诉守门的弟子:"曾参来,不要让他进门!"曾参自以为没有做错什么事,就让别人问孔子是什么原因。孔子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舜的事吗?舜作儿子时,父亲用小棒打他,他就站着不动;父亲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父亲要找他干活时,他总在父亲身边;父亲想杀他时,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现在曾参在父亲盛怒的时候,也不逃走,任父亲用大棒打,这就不是王者的人民。使王者的人民被杀害,难道还不是罪过吗?"

  当然了,与父母争执不是吵架,态度要温柔,声音要温和。这才是一种正确的反应方式,而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

  其实,孝顺做起来,真的不容易。但是,不把孝道做好的话,我们也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是吧?

  真正的德行不是由外人的评价决定的,而是由客观事实决定的。所以也就有了道德经里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世俗的眼光和客观事实有时候的出入就是这么大。

  真正的孝不是靠其他人说的,不是身边人夸你孝,就真的孝了,也不是身边的人说你不孝,就真的不孝了,这其中,复杂的很哩!

  真正有德行的人,还是很少的吧,努力行孝,一起共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孝顺       道德)(五明学佛网:孝顺       道德)  

 徐文明教授:佛教与当代社会道德伦理的相互撞击 

 杨曾文教授:佛教戒律与道德 

 大乘佛法与人文道德界说 

 如瑞法师:培养道德 

 其它法师:以传统「智慧道德修养」化解地球危机(从慈法师) 

 潘宗光教授:佛教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道德“软实力” 

 董群教授:完人的追求——佛教道德漫谈 

 悟光法师:禅的讲话 第七章 理性与道德之归一 悲智不二论 

 其它法师:佛教的道德观 

 仁焕法师:佛法大意、伦常道德与和谐社会 

 仁焕法师:道德是生命的灵魂 

 仁焕法师:家庭伦常道德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