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警官:老法师对愿人有失毁人成功的开示


   日期:2018/5/8 13: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来看老法师对这段,前面的「愿人有失,毁人成功」,老法师也有开示,「愿人有失,毁人成功」,老法师有开示。这一段的「危人自安,减人自益」,老法师也有开示。我们把这两段六十二句跟六十三句,我们合并来听老法师对这两句的经文开示。

  第一点,老法师对于「愿人有失,毁人成功」,老法师说,以下这八节统统是柔的恶,什么叫柔的恶呢?就比较阴暗面的,你看不出来这种恶念。因为有刚跟柔嘛,刚是看得到的啊,柔就是自己心中的暗算啊。比如说看到别人有损失啦,这本来是不幸的事情,「有失」就是过失嘛,看别人犯错嘛,有损失嘛。遇到这种不幸的事情,就一般圣贤、君子看到都会怎么样?会怜悯、会同情,不会幸灾乐祸。但是现在的人都是幸灾乐祸,这种心理是不善的。太上老君说,这样的心念是不好的,是恶的。虽然你没有表现在行为上,但是这个起心动念就是不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老法师说,一个人活在这个世间,灾祸是不能够避免的,为什么呢?因为无量劫来,六道众生的起心动念、造作行为,决定是恶多善少。我们在佛经里面,常常读到《百法明门论》里面告诉我们,众生的烦恼有二十六个,善心所只有十一种,恶心所有二十六个,善的心所有十一种。可见烦恼是恶心所,比善心所多一倍。什么叫善心所呢?比如说你有信心,你很精进,你有惭愧心,有惭跟愧,惭跟愧分开来说,也是善心所。你无贪、你无瞋、你无痴,你轻安、你不放逸,你能够喜舍、能够行舍,能够不恼害别人,不害,这个都是善心所。

  不善心所,恶心所有二十六个,比如说贪瞋痴慢疑,还有恶见,还有其他更多的,各位可以看佛学名词。根本烦恼六个,就是贪、瞋、痴、慢、疑、恶见,何况恶的习气胜过善的习气。所以如果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好的修持功夫,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这是《地藏经》里面说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恶心所大于善心所。所以为什么会有「愿人有失」?我们这里讲为什么会有「愿人有失」呢?「减人自益」呢?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有「愿人有失」?我们讨论的这是「毁人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恶念啦,他恶心所跑出来了。

  第三,老法师说,不但是佛法是这样说,其他宗教里面也是这样说,幸灾乐祸是一个不好的习气,看到别人有灾难,还在那边哈哈大笑,拍掌大笑。他说,小朋友就可以看得出,看得到了。对于人的成就、善行,赞叹的少,看到人家有不幸的事情,表现出这种心态,很多很多。老法师说,我们自己想一想我们童年的时候,有没有犯这个毛病?我们自己遇到不幸的事情,别人是不是用这种心态来看我们?我们做什么感想?能够用这样,想到这一层,我们才知道恶作剧对人的心灵、精神上的伤害,我们是不应该做的。

  第四,「毁人成功」。别人做生意有成就,你希望破坏他,别人为什么会成功?他因缘很复杂。经营事业,哪一个人不希望成功呢?我们把他破坏了,我们把他毁坏了。人家事业会成就是因为有前因,你破坏他只是做增上缘,你帮助他是增上缘,你毁坏他也是增上缘。实在讲,对经营事业的人根本没有什么多大伤害,你阻挠是有的,但是破坏在佛法里面讲是不太可能的,为什么?因为他有因有果,他有前因,他有后果,你只是让他的成就延缓而已。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恳切的了解明白,你破坏他没有用,他有前因的,你只是延缓他的成就而已。你真正是阻挡,不可能,因为这样的话是违背因果定律的。他是会成功的,你把他破坏、把他毁坏只是一时的,延缓他的成就,他最后还是会成就,为什么?因为他有他个人成就的原因,这是第四。

  第五个,所以你真正明白因果报应的道理跟事实真相,你的心就平了啦。这个人会成就是过去生种善因,所以他这一生可以得到善报,现在这个善的果报被人家障碍了,五年、十年后,他的善果、善报还是会现行的,这个我们要懂。

  第六,我们善行,成人之善,成人之美,这是我们自己的修德,我们何必去造业呢?成人之恶,这是造业,障碍别人的好事,帮助别人的恶事,我们自己在造业。如果这件事情是造福的,造福社会的,有益于众生的,你要看它影响的大小,影响时间长跟短。如果影响的面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你如果去破坏的话,那这个罪业就造重了。你不要以为说,我做这个是无意间去造的业,大概不会太严重吧。老法师说,那你想错了,他说,等到果报现前,你就后悔莫及了。所以要有慈悲心,要有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起心动念要常常知道省察,应不应该有这个念头?应该不应该说这个话?应不应该做这个事情?自己好好去思惟一下。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八五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柏霖       恶念)(五明学佛网:黄柏霖       恶念)  

 大安法师:佛教断除邪YIN恶念的四种妙法 

 黄柏霖:三世怨的公案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三世怨 

 黄柏霖:临终关怀很重要 

 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 

 黄柏霖:天台宗讲感应的四种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要怎么样的存心 

 黄柏霖:行善积德,考试得上天护佑 

 黄柏霖:简单地说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的含义 

 黄柏霖:为什么伏不住烦恼,因为没有恭敬心 

 黄柏霖:知物虽至猛至毒,亦有可感可化之处 

 黄柏霖:广钦老和尚修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