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隐恶扬善,远离口过


   日期:2018/5/11 11: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指摘、责备、攻击、揭发他人的隐私,叫做讦。所谓私,就是指在暗处不能曝光的事。人不是圣贤,谁没有自己隐祕的私事呢?我们本来就不应该以窥伺的方式去获得,如果故意探取别人暗中的隐私,而在大庭广众面前传播,使他没有容身之地,这是最为阴险的事情。会引发天怒人怨,所种下的祸根不小,应该谨慎,引以为戒。

  这一段我们来谈一下就是,这里有特别提到不要造口业,要隐恶扬善,远离口过。这个地方就是你不要去打听别人的是非,打听别人的隐私。所以老法师说,隐恶扬善,远离口过。老法师说,两舌是口业里面最重的,挑拨是非、斗乱两头、破坏和谐,这个罪很重。所以地狱里面的拔舌地狱,有拔舌地狱,那要看他造的业影响多大,破坏一个家庭,业比较小;破坏一个团体,破坏一个社会,破坏一个国家,这个罪就更大。

  如果破坏僧团,那是阿鼻地狱的罪业,为什么?破和合僧,五逆罪。所以僧团,你看到怎么不如法,最好不要放在心上,最好不要批评,为什么?因为批评就造罪业,他好不好?各有因果,各位这句话要记得,他好不好?各有因果,各有报应,我们不可以批评,他做好事应该赞叹,他做不好的事情,不批评,不说,隐恶扬善。普贤菩萨十愿里面有讲,「称赞如来」,这个意思,他有善的,跟善法相应的,我们称赞,跟善法不相应的,我不要说就好了。

  这个地方老法师特别提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里面有提到甘露火王,他代表瞋,表法瞋,胜热婆罗门代表痴,伐苏蜜多女代表贪。老法师是说,甘露火王、胜热婆罗门、伐苏蜜多女代表贪瞋痴,善财童子去参访的时候,他有礼敬,没有赞叹。为什么?礼敬是对相上来说,他称赞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佛性,称赞上用如来。但是他没有说诸佛,称赞诸佛,他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礼敬诸佛」是从相上说,「称赞如来」是从性上说,与性德相应的就称赞,与性德不相应的不赞叹,这是有差别的。与性德相应的,是称赞,与性德不相应的,不赞叹。善财童子做出来给我们看,所以他对甘露火王、胜热婆罗门跟伐苏蜜多女只有礼敬,但是没有赞叹。为什么?因为跟性德不相应。所以老法师说,我们要学习善财童子这个。

  这个地方,老法师说,中国人讲良心,自己要晓得,你那个心是良心,把人家脏东西放在里面,良心就变成别人的垃圾桶,这是大错特错。人家有美好的东西,放在里头可以,别人不善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心上,错了,那是不对的。与你不相干的,你去收集别人的垃圾,收集别人的不善,这哪是聪明人?聪明人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是真聪明,真有智慧。可是这个世间干傻事的人很多,到处都可以看到,我们要引以为戒。口不出恶言,自行化他,我们自己能够守得住,能够做到。口四种过,我们统统都离开,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决定不能做。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八八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