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怡西法师:比丘尼八敬法(上)-2


   日期:2018/7/19 13: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比丘尼八敬法》(上)-2

  ——怡西法师2016年讲于美国新泽西

  四、「庄严义」。

  [世宝严身令好,三宝能严法身。]

  世间的宝物能够庄严我们的身体,使令美好,而佛、法、僧三宝能够庄严我们的法身慧命。

  「庄严义」,通于四种三宝。

  五、「最胜义」。

  [世宝诸物中胜,三宝诸有无上。]

  世间的宝物是诸多财物当中最为殊胜的,佛、法、僧三宝是「诸有无上」。

  三界可以分成「二十五有」:

  欲界有「十四有」:

  四恶趣、四洲、六欲天。

  「四恶趣」: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

  [四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这里把阿修罗道归于恶趣,是因为阿修罗虽有福报,可是嗔心未除,福报享尽就会堕于恶趣,因嗔心所招感而受大苦报。离恶趣仅一步之遥,所以还算不上善道。

  总之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

  色界有「七有」:

  所谓[色],是指还有身体的障碍。生于此界的诸天人,远离饮食,男女的欲望,但还未脱离质碍之身。生于此界之众生,是依各自修习禅定之力而化生。

  色界有七有:

  [四禅天]有四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以及

  初禅当中的大梵天属于色界,算五个,第四禅当中的净居天属于色界,再加上无想天,合起来有七个。

  无色界有「四有」: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无色是指超越了物质的束缚,已经没有色身障碍所得到的自由状态。无色界没有物质现象,只剩下受、想、行、识四种生命特性。

  无论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虽然修行不一样,受用不一样,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凡夫。

  欲界有十四有,色界有七有,无色界有四有,合起来二十五有。

  而佛法僧三宝是三界二十五有最高、最超上的,没有在它上头的,所以最为殊胜。「最胜义」也是通于四种三宝的。

  六、「不改义」。

  [世宝炼磨不变,三宝八法不动。]

  世间的宝物炼磨不会变化,好像真金不怕火炼一样,而佛、法、僧三宝八风吹不动。

  「八风」是世间人所爱所憎的八种法,一般来说是指毁、誉、盛、衰、称、讥、苦、乐。《智度论》说「八风」是衰、利、毁、誉、称、讥、苦、乐。

  文字稍有不同,意思是相同的,它能够煽动人心,所以称为「风」。

  [八风]有「四违四顺」的情形,四种乖违众生心意的,四种随顺众生心意的。假如众生的心有所主,能够安住在正法上,不被爱憎的烦恼迷惑扰乱,就是「八风吹不动」。

  「毁」是毁谤。

  「誉」是赞誉。

  「盛」是获得利益的事情,比如《智论论》里面就直接称为「利」。

  「衰」是损减,就是丧失利益的事。譬如世俗人都想升官发财,官位没有了,财物也耗尽了,就「衰」了。

  「称」是称道,也是赞美,赞成的意思。

  「讥」是讥嫌,说过失的意思。

  「苦」是逼迫义,会逼迫、恼害身心。

  「乐」是欢悦的意思,能适悦身心。

  八风吹不动的情形属于「不改义」,唯独局限理体三宝,才能做到真正的「八风吹不动」。

  「比丘有五德」,比丘有五种德行,比丘尼一样也有这五种德行。

  一、「体性柔软」。

  比丘的体性柔软,比喻出家能够折伏身体诸多的粗犷。出家之后,身业上表现出的种种威仪,非常殊胜,非常庄严,不会很粗暴的样子,是很和雅,安详自在的。遇到灾变的时候,往往也不丧失应有的威仪轨则,行住坐卧都有一定的规矩法则。

  二、「引蔓旁布」。

  好像植物生长一直往四边扩展,像藤、草之类。「喻出家传法度人,连绵不绝」,比喻出家能够流传佛法,尤其是使用戒法来度人出家,使令佛陀正法、僧种连绵不绝。

  三、「馨香远闻」。

  馨美的香气,遥远传布。「戒德芬馥,为众所闻」,出家之后,能够如法地学戒、持戒,就有戒德,比喻戒德之香非常「芬馥」,就是非常浓厚的芬芳,被大众所嗅闻。

  四、「能疗疼痛」。

  疼痛是因为受到了伤害,受到了什么伤害呢?受到了烦恼的伤害。比喻出家能够断烦恼的伤害,因为烦恼毒害我们的身心,丧失法身慧命,出家之后,因戒而生定,因定而开慧,因慧而断烦恼,将毒害身心的烦恼都灭除得干干净净。

  五、「不背日光」。

  比喻出家就常常向着佛日。譬如在家有种种世俗的染污,而出了家住在寺庙,天天都跟三宝住在一起,所以天天都向着佛日,也就是比喻佛的智慧光明,时时刻刻加被我们,依照佛法来修学,时时刻刻能获得佛的大智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八敬法       怡西法师)(五明学佛网:八敬法       怡西法师)  

 性广法师:记有关“废除八敬法”的一场论辩 

 怡西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三)-2 

 怡西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三)-1 

 怡西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二)-3 

 怡西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二)-2 

 怡西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二)-1 

 怡西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一)-3 

 怡西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一)-2 

 怡西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一)-1 

 怡西法师:《比丘尼八敬法》(中) 

 怡西法师:《比丘尼八敬法》(上)-1 

 怡西法师:弥勒菩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