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弥陀疏钞新白话版24


   日期:2019/10/28 10: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持以供佛

  【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

  这是说天降雨华,众生取来供养佛啊。所谓众生,就是除佛以外啊。所谓清旦,就是六时之一啊。所谓衣裓,就是盛华的器具啊。供完佛后回到极乐国,还没有吃早饭,因为神足通很快。

  所谓除佛以外,就是只有佛一人,唯独称为大觉。菩萨以下,以及往生极乐国的初心凡夫,都叫做众生啊,因为众生与佛相对。所谓六时之一,清旦,在白天是最早,清旦供佛,表示恭敬啊。又清旦是夜气清明的时候,清旦供佛,取心净啊。极乐国的众生,虽然昼夜一心,固然没有清浊,但没有登佛地,还有无明,遇到事缘,不能没有一点动心。也可以平旦号称清明心,也可以随顺娑婆世界说清旦啊。所谓常,就是天天恒常,不会疲劳厌倦。所谓各,就是人人都是如此,没勤惰的分别。所谓盛华器具,真谛法师认为衣裓是外国盛华的器具。有人说是衣襟,也用衣襟盛华啊。他方,从本国到他方啊。不说本国,是文字省略啊。十万亿佛,一佛一大千世界国土,是说广远啊。所谓食时,就是早饭的时候啊。清旦到早饭,时间很短,这么短的时间,供养很多佛,说明速度快啊。如大本《无量寿经》说:“诸大菩萨,承佛威神,一顿饭的时间,遍到十方无量世界,供养诸佛。华香伎乐,衣盖幢旛,无数的供具。如果要献华,就在空中化成华盖,周圆四十里,甚至六百八百里,各随大小,停在空中,都朝向下方,成为供养。又用妙音,歌颂赞叹佛德,听受经法。供养以后,忽然轻轻升起,回到本国,还没到吃饭时间。”根据这点,那么有种种供养器具,又化华成盖,又在供养后听法。这里只说用华供养,都是文字省略啊。所谓神足通,如大本《无量寿经》法藏的愿说:“我作佛时,我剎土中的人,都得神足通。如一念顷刻间,经过百千万亿那由他世界。”又有愿说,得宿命通后,又说天眼通,又说天耳通,又说他心通。那么往生到极乐国,六通自在,不只是飞行。这里不说,也是文字省略啊。

  这个神足通,住位,行位菩萨才有,如《华严经》中说的。

  《华严经》说:“八住位菩萨,一剎那顷刻间,游行无数世界。”又《十行颂》说:“佛剎无边无有数,无量诸佛在其中,菩萨于彼悉现前,亲近供养生尊重。”这里的神足通,难道不同吗?问:“这对于三种意生身,应当属于哪一种?”答:“楞伽三种,分属声闻、菩萨、大圣。那往生极乐国的,随着修行不同,各有所证不同,如九品往生的。”

  按理说,那么自性自我庄严,是盛华供养的意义。自性自遍一切,是十万亿佛的意义。自性自然空寂,是食时回还的意义。自性自住,是本国的意义。

  所谓自我庄严,就是心本来具有万德,还用万德庄严心。德不以为有德,庄严不以为庄严,这是真供养。《思益经》说:“谁能供养佛,通达无生者。”《宝雨经》说:“如理思惟,即是供养如来。”这就是啊。所谓自遍一切,就是因为心遍一切处,就是一一承事佛,没有空过的。所以《维摩经》说:“无前无后,一时供养。”所谓自然空寂,就是心体本空,空没有来往,所以在吃饭时回还,不过是对应娑婆世界的跋涉罢了,实际上没有剎那的移动,已经回国了。所谓自住,就是心源湛寂,常住不变,这就相当于人的故乡田地,安身立命处。《金刚经》的“还至本处”,就是这部《阿弥陀经》的“还到本国”啊。这叫做务本。

  (3)供已自适

  【饭食经行。】

  承接上面的食时,所以其次说吃饭。所谓经行,就是循环不断的意义。返回后吃饭,吃完经行,快乐适意啊。

  所谓饭食,大本《无量寿经》说:“往生的人,吃饭食的时候,银钵金钵,种种宝钵,随意现前。百种味道的饮食,充满钵中,酸咸甘淡,各如所愿,不多不少。不因为美味,吃得太过量。吃完就消失,没有残滓遗留。或者见色闻香,以为吃过了,自然感觉饱了。不贪著味道,身心轻利,吃完化去,到吃饭时间又 出现。”所谓循环,就是如经与经贯穿纬线,连绵不绝,往来不断啊。饭后经行,一是调节身体,饭食不凝滞。二是调心,使人不放逸啊。所谓彷徉,就是优游自得的意思。世间人吃饭后,不是奔忙尘俗事务,就是增长睡眠。极乐国饭食经行,解脱的风气,逍遥的状态,可以想像得到啊。

  只说饭食,不说衣物等,只说经行,不说坐卧等,也是文字省略了。

  所谓衣,大本《无量寿经》的法藏发愿说:“我作佛时,我剎土中的人,想要衣服,随念就来。不用裁缝捣染浣洗。又有无量上妙的衣服,宝冠环钏,耳珰璎珞,华鬘带锁,种种宝饰庄严,百千妙色,自然穿戴在身上。”又说:“又有无量如意妙香,涂香末香。那香普熏极乐国界。”所以不说衣服,因为衣食包括衣服,以及一切生活用具。所谓不说坐,就是教有四种三昧,一是常行,二是常坐,三是半行半坐,四是非行非坐。这部经文中,只说第一,但是《无量寿经》《观经》中,都说往生的人,坐在莲华中。《般舟三昧经》却又说立。可知行包括了坐,以及四威仪。

  按理说,那么自性常定,是饭食的意义。自性常慧,是经行的意义。

  禅悦为食,所以定有食的意义。智能运转,所以慧有行的意义。如《往生论》的偈颂说:“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又《佛地论》说:“净土中的诸佛菩萨,能说能受大乘法味。又正体智(根本智)受真如味,能住持身命,永不断坏,长养万法,所以名叫食。”又《阿含经》《成唯识论》等,说出世间有五种食,一是禅悦,二是愿,三是念,四是解脱,五是法喜。认为禅定能帮助精神,轻安适悦,就是食的意义。愿力坚强,法身增长,就是食的意义。念力明记不忘,圣道现前,就是食的意义。解脱断除业障,资益法身,就是食的意义。法喜内充,极其喜乐,就是食的意义。现今只说定,举一兼四,禅定之中,没有不包括了。《维摩经》说:“没有发大乘心意,食这个食,直到发意才消化。已发大乘心意的,得无生忍后才消化。得无生忍的,直到一生补处才消化。”《华严经》具足优婆夷说:“一生所系菩萨,像我一样食的,都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都是把自性真如无尽之理作为食啊。所谓经行,《持世经》说:“如来行处,是无行处。”无行处的,是真智慧啊。所以知道拿匙放筷子,口口不离,抬脚动身,步步踏著,怎么能埋头吃饭,空过一生?游山玩水,徒劳奔波万里?

  4四总结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总结以上天乐天华等,种种庄严,都是阿弥陀佛愿行功德成就的啊。

  所谓愿,如大本《无量寿经》法藏的愿说:“我作佛时,自地以上,都是无量杂宝,百千种香,共同合成。”又有愿说:“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的世界,诸天人民,听到我的名号,燃灯散华。”又有愿说:“我作佛时,剎土中的菩萨,用香华等种种供具,要往他方世界供养诸佛,一顿饭的时间,就可遍到。”又有愿说:“我作佛时,我剎土中的人,要吃饭时,宝钵之中,百味的饮食,化现在面前,吃完后自然离去。”如今来成佛,每一个愿,全都成就。所谓行,如大本《无量寿经》说:“法藏比丘发过愿后,天雨妙华,散在其上。”又说:“或为比丘,或为天王,或为轮王,或为大臣,常往佛所,承事供养。”又说:“手中常出衣服饮食,幢幡宝盖,一切音乐。”如今来成佛,如以上天乐天华等报,自然都成就。

  (4)化禽风树

  有三部分,1化禽演法,2风树演法,3总结二严

  1化禽演法

  有二部分,(1)正示法音,(2)释无恶道

  (1)正示法音

  有二部分,1宣音,2获益

  1宣音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

  前面说天人献祥瑞,现在说禽鸟树木发出声音。又前面说供养佛的殊胜,现在说听法的殊胜啊。种种是说不是一种,奇妙是说异常,杂色是说美观。白鹤等等,是多种中举出一二例啊。白鹤,孔雀,鹦鹉,常见可知。舍利前文解释过。迦陵频伽,意思是妙音。共命,又叫命命。如是种种,都很奇妙,不是凡鸟可比。

  所谓奇妙,就是形体特殊与众鸟不同名叫奇,声音能说法名叫妙。所谓白鹤,就是娑婆世界的鹤有四种,黑、黄、深绿、白,白色最为优胜。但鹤虽然白,没有纯白的,不是真白鹤啊。孔雀,鹦鹉,都是娑婆世界珍贵的,所以单独列举啊。频伽,意思是妙音。没有出壳时,已经有音声超出众鸟了。《正法念处经》说:“这鸟的音声,如人和天,紧那罗等,没有能比的,除了如来以外。”所以是妙音。共命,也叫命命,也叫生生。梵语是耆婆耆婆迦,二个头一个身,报身相同神识不同,有人说是释迦如来和提婆达多的宿因。又雪山有二头鸟,一个叫迦娄嗏,一个叫优波迦娄嗏,就是啊。就如二头蛇,九头鸟,千头鱼。现今绘成人身二首,恐怕不是啊。上面说几种鸟,前四种震旦(中国)也有,后二种只是西域有。在这娑婆世界,已经很珍贵,若在极乐国,形体色音,更加奇妙。这里只是取名相同,而实际大不同。例如栏网行树等,都是用宝物合成,不是人世间能有的啊。所谓举出一二,就是多不细说,如《观经》中有凫雁以及鸳鸯等。这里用少包含多,也是文字省略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弥陀疏钞新白话版       一心念佛)(五明学佛网:弥陀疏钞新白话版       一心念佛)  

 慧净法师: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一心念佛──净嵩法师往生周年 

 妙祥法师:一心念佛破五阴——二〇〇四年夏安居佛七开示 

 贤崇·贤宗法师:无诤三昧,一心念佛 

 净土法门法师:对于我们念佛人,一心念佛就是忏悔 

 弥陀疏钞新白话版43 

 弥陀疏钞新白话版42 

 弥陀疏钞新白话版41 

 弥陀疏钞新白话版40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万缘放下,一心念佛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新白话版39 

 一心念佛的力量,能够抵得全部“大藏经”,全部“忏悔法”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新白话版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