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六十八章)01


   日期:2019/12/16 12: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六十八章)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六十八章 道人挑大担01

  ‘无念知境’,无念以后不是不知,是全知,换句话说,几乎达到全能。理的重要性也是如此。过去曾经上过显密圆通修证法门的课,上次也提到禅宗法眼祖师、法眼宗的重要性。像我们手里这部书《宗镜录》,是净土宗也是禅宗大师的著作,他从禅宗出来,他的系统是法眼宗。法眼宗的传承很快就断绝,为什么?因为太难!换言之,法眼宗在用功、证道上的要求非常严格。上次提到法眼禅师的诗偈:‘理极谓,如何有喻齐。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溪。果熟兼猿重,山长似路迷。举头残照在,元是住居西。’有人研究中国禅宗,尤其禅宗祖师们的诗偈,认为几乎与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的大智慧一样高超,有时一首偈子的涵意包含甚广。

  ‘理极忘情谓’,理到了极点、悟道了!‘情’、妄想、‘谓’,无话可说。

  ‘如何有喻齐’,什么比喻都不需要,没有一个比喻可以与它相比。

  ‘到头霜夜月’,文学的境界也是悟道的境界。冬天清、冷、静、寂的霜夜,月光遍照,整个天地都空了!

  ‘任运落前溪’,清光一照,百尺竿头还是落到平地。

  ‘果熟兼猿重’,虽是写景,理到了就是功夫,树上的果子熟了,猴子偷摘果子。猴子、果子挂在树干上,树枝因承重而弯曲。猴子代表心猿,果是道果。理论、功夫到了,自然果熟,心境自然到达庄严的境界。

  ‘山长似路迷’,这是大家都能体悟到的,你们用功的情形就像扭秧歌,今天进三步,明天退两步;这两天进步一点,一会儿功夫却又跨掉了。修道这条路程非常遥远,有时疑似无路可走,越修越糟糕,在进步中间是有这种感觉。

  ‘举头残照在,元是住居西’,描写夜晚的景色,也是修证到的境界,原来还是自己本来的那个房子。‘西’也可以解释成原来又是归到西方,这个西方并不一定完全代表极乐世界,也可以代表心地法门,本来清净。这里是真净土。‘举头残照在’完全到了家;‘元是住居西’原来就是自己的故乡,我的本家就在这里。

  这是法眼禅师陈述悟道境界偈颂,法眼宗是禅宗的一大宗派,永明寿禅师是法眼禅师的徒孙。

  这里强调理与事的重要,我们要切记法眼禅师‘果熟兼猿重,山长似路迷’这两句偈。大家在用功阶段,有时反而觉得自己在退步;走一段长途,往往会觉得疲劳而没有勇气再走下去,不晓得何时到家,好像走错路!其实没有走错,只要一想到法眼禅师这句话:‘山长似路迷’,便能不退道心,锲而不舍地修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       宗镜录)(五明学佛网: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       宗镜录)  

 王雷泉教授:《宗镜录》提要 

 杨维中教授:以《宗镜录》为例论永明延寿对唯识思想的摄取 

 杨笑天教授:举一心为宗 照万法如镜——《宗镜录》“标宗章 

 韩廷杰教授:《宗镜录》与唯识三境 

 刘元春教授:延寿《宗镜录·标宗章》读解 

 肖永明居士:唯心与唯识关系论辩—— 从《宗镜录》说起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八十一章)里03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八十一章)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八十一章 大道消在无言里01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八十章)04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八十章)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八十章)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