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之文(四)


   日期:2020/1/2 7: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宗略要文】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之文(四)

  晚上藉着大家打佛七的殊胜法缘,师父继续向大家报告“净土宗略要文”。

  前面我们看到第一段文,“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之文。

  一开始,法然上人引用道绰禅师《安乐集》的开示,分判圣净二门,劝勉我们舍圣道归净土。

  舍与归,前面我们讲的很仔细,大家不能误解这二个字的意思。那么我们知道舍与归的意义,底下我们来看《安乐集》道绰禅师的开示,这一段文很值得大家早晚二课多看几遍。全文师父读一遍,让大家对照对照。

  【《安乐集》云:

  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希。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驶雨。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这一段文,道绰禅师一开始设了一个问答,后面再把问答的意义更深入的解说,所以这一段文分为二部份。从“问曰”一直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第一部份。这一部份透过问答,说明圣道难证、净土可通。再来第二部份,从“又复一切众生”一直到最后结束“都无去心也”,是从修善、造恶这二方面显明众生不堪修学圣道门。所以我们了解《安乐集》这一段文的大意之后,我们探讨起来就知道了方向,就不会误会祖师的意思。

  “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这一问问的很好,也问出了许多人心中的疑惑,我们也很想知道答案。

  一切众生包括情与无情。《华严经》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有情众生、无情众生都有佛性,实在很不可思议。我们如果知道,连无情众生都有佛性,那么不管动物、植物、矿物,一切万物,我们都不会轻视、不会践踏、不会破坏、不会伤害。世尊在因地菩萨的修行,对一切情与无情的爱护,非常的悲愍,连走路的时候都不敢太用力,为什么呢?深怕走路太用力踩伤了大地。哇!菩萨的心实在非常的柔软,非常的慈悲。因为在菩萨的心境里,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所以我们念佛人,要对于一切众生生起爱护之心。所以《观经》三福的第一福世福,世尊教导我们净业行者,一定要修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十善业第一不杀生,不杀生就是爱护一切众生。八关斋戒第一戒也是不杀生,五戒第一戒也是不杀生,可见不杀生,是一切世出世善的根本。我们连一只蟑螂、一只蚂蚁,都爱护它、都不伤害它,对人会更尊重,对不对?对!这才是念佛人。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诸位你也有佛性、我也有佛性,你我不论出家人或在家人,你我不论男众或女众,我们都有佛性。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已经成佛的佛,你我是还没有成佛的佛。所以我们有佛性,不知道修学佛法,放纵身心,干了许多的坏事,贪图五欲,所以轮回六道,虚生浪死。我们仔细想起来,确实非常的冤枉。我们有佛性,可以学佛成佛,结果现在沦入六道,还在人间当人受苦。想一想,我们可不可怜?很可怜。想一想,我们悲不悲哀?很悲哀。所以我们现在得遇佛法,知道念佛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知道自己有佛性可以成佛,更要好好的精进佛道,不要再被五欲骗了,每天就是为五欲在忙东忙西。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远劫以来,应值多佛。”远是久远,劫是时间的名词。无始劫以来,我们应该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佛菩萨。应是应该,这是推断之词。值是得遇,多佛就是无量无边的诸佛如来。一切的众生都有佛性,从无始劫以来应该值遇了许许多多的佛菩萨。

  “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为什么一直到今天,还在六道里面轮回生死?“自”这一个字,是自业自得、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生死轮回,是非常的孤寂。

  【《无量寿经》讲: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生死轮回非常的孤单,独自一人。所以,我们现在还在人道当人,我们应该要好好的念佛,出离火宅。火宅就是火烧的房子。火烧的房子很危险,应该赶紧出离。火宅是譬喻的话,以火宅来譬喻我们所居住的三界六道,娑婆世间。《法华经》讲: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如果你在家里,突然失火了,你会不会赶紧跑出去?一定会。要不然,待在屋里可能被火烧死。可是现在我们身处三界的牢狱,犹如火宅,为什么不会赶快跑出去呢?一定要赶快跳脱三界的火宅,要不然生生世世一直在六道当中轮转不休。那么我们过去世如果遇到了许许多多的诸佛如来,为什么现今还在人道当人?《无量寿经》说:

  【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

  从这二句经文我们知道,道绰禅师推断,我们在久远劫以来,应该得遇许多的诸佛如来,一点也没错。过去世如果我们得遇许多诸佛如来,为什么现在还在当人受苦?表示我们不曾有一生、有一世解脱过生死,对不对?当然,诸位当中,如果有佛菩萨示现的,那就另当别论。如果你是佛菩萨倒驾慈航,来人间示现广度众生的,我所讲的道理都跟你无关。我所讲的道理跟凡夫有关,你是佛菩萨示现,跟你一点关系也没有。因为你都比我还行,不必听我讲道理。

  那么你我如果是随业力流转而来的凡夫,我们要好好的想道绰禅师在“问曰”所说的这一段话深意。如果你以前得遇过诸佛如来,那么我们应该在过去世曾经学佛修行过,对不对?可是,你会问我:“信愿师父!我哪知道,我不知道我过去世有学佛。”没有错!这是道绰禅师的推断。那如果根据《无量寿经》的经文跟道绰禅师的开示,我们确实在过去世曾经学佛修行。

  好!假设我们无量劫的轮回,曾经学佛修行,那我们现在在人道当人,那表示我们过去世学佛修行,没学成、没修成,我们在过去世也不曾往生过西方极乐世界,对不对?如果你说:“师父!我过去世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你现在就是再来人了。你现在是再来人,也不能曝露你的身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之文       道绰禅师)(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之文       道绰禅师)  

 信愿法师: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 

 信愿法师: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 

 信愿法师: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 

 信愿法师: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 

 信愿法师: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 

 信愿法师:净土宗略要 文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 

 信愿法师: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 

 信愿法师: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 

 信愿法师: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 

 信愿法师: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 

 信愿法师: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