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贤崇·贤宗法师:栖心之所——至简的快乐


   日期:2020/3/22 11: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栖心之所——至简的快乐

贤宗法师给上海交大外国留学生开示

杜柯整理

  (本开示被现场一句句翻译成英语)

  大家好,欢迎来到香海,在这处清幽之所静心。

  所谓静心,就是能看到自己内心的起伏和不定,那是一种通透的状态。你来到这里的时候,要把所有忙乱的思绪收回来,安住当下,此为我们常说的“止”和“定”。若你的内心不能安住,思想就很混乱,此时无论做什么、思考什么,都不会周全和慎密。中国有句老话,“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所以我们每个人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不是别人。如果我们能控制自己、驾驭自己,便能改变世界和人生。因为我们解读这个世界的观念改变了,看到的世界就不一样。佛教的禅宗,它首先要求降伏我们的心,训练我们的心,让心的解读方式符合天地大道去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我们经常说一句话,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错误地解读这个世界。每个人,所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样,同一件事,有人看到了快乐,有人看到了痛苦,有人看到了阳光,有人看到了黑暗。你的看法不同,结果必然不同。因此,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解读这个世界的观点、心念和看法。

  我们要观照自己的内心,每时每刻看它处于什么状态。每时每刻看到自己的快乐,也看到自己的痛苦,看到自己的无知,也看到自己的自在。随时处于清醒的状态,不是迷着的状态,这即是我们所说的修行。

  刚才讲过,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错误地解读这个世间。什么叫错误呢?具体来说,就是我们把无常、生灭、变化、流动的东西,认为是持久、永恒、固定、不变的。不是吗,就像我们每一个人,现在年轻,不可能永远年轻;现在富有,不可能永远富有;现在生病,也不可能永远生病;现在健康,也不可能永远健康……我们看到的外在世界,就好像这个房子,看起来昨天跟今天一样,这个月跟下个月一样,实际上,房子一直在变化。再看我们身边的人,昨天、今天、明天,这个月、下个月,似乎都一样,没什么变化,其实他分分秒秒在变化,因为变化微小,短时间内一下看不出来,如果经过三年五年十年八年就看出来了。又比如我们见到的瀑布,仿佛永远一个样,一直流,一直流,其实它也不停地变化,后面的水流过来,前面的水流走了,在不断更替之中。同理,像我们的父母,夫妻,身边的朋友、伴侣,各种关系,也一直处在变化之中。你希望他永远好,一成不变,是不可能的,有的人以前关系好,现在变坏了,有的以前关系坏,现在变好了……都是不定的。因而佛陀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像梦、像泡、像影、像电,都是幻化、生灭、无常的。此,乃世间永恒不变之至理。

  了解了这一点,哪天你对宇宙万物,对人生,对事业,对金钱,对情感,都用如此一双眼睛去看待的时候,你就是世间自在人。我们知道,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这一切全是无常,全在变化。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包括青春、金钱、职务等等,都是我们暂时所拥有,不可能一成不变。打个比方,好比这幢房子,是由钢筋、水泥、木头、钉子、人工等等条件组合而成,钢筋不是房子,木头不是房子,钉子不是房子,人工也不是房子,是众多条件组合在一起才叫房子,这些组合在一起的条件,叫众缘和合。一切事物只有众缘和合才能生成,众缘和合离散就毁灭,所以我们把这个特征,叫做“空性”。

  空性告诉我们,事物没有永恒不变,也没有独立的实在的个体。这是佛教最重要的概念,叫缘起性空。

  现在拿这个杯子喝茶,我们把它叫茶杯,但对一个喝酒的人来说,认为它是一个酒杯,因为它可以喝酒,而对于一只狗来说,在它眼里杯子就是一个玩具。那现在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是它告诉我们是茶杯呢,酒杯呢,还是它告诉狗是玩具?其实是我们把它命名为茶杯,喝酒的人把它命名为酒杯。它没有固定名称,我们把它命名什么就叫什么,把它解读什么,就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个案例告诉大家:你给事物注入了什么样的价值,它就以什么样的状态展现在你面前。因此,这个世界只是心的不同解读方式的产物。

  一旦你的内心对这个世界解读方式变了,那么你的整个人生、人生的价值,都会跟着改变。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内心素有几种顽固的状态,比如贪婪,嗔恨,愚昧,怀疑,不正确的见解,这些都会造成我们对这个世间产生各种问题。人,这种动物,基督教认为是带着原罪来到世间的,佛教讲带着业力来到世间,或者说带着习气来到世间。业力也好,习气也好,原罪也好,都是一种贪婪的本性,几同一种与生俱来的状态。我们对物质,对名望,对金钱,对我们内心期待的东西,得到一,就想得到二,得到二,想得到三,所以我们的追求、贪婪无止境,于是陷入泥滩中,无法自拔。因此,倘要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轻安、宁静、喜乐、幸福,就必须学会停止贪婪。你能让自己贪婪的心止息,放下,停止索求,这样快乐就会越来越多,自在也越来越多。

  由此可知,快乐一定是建立在简单的生活、单纯的思想之上。当我们的生活和内心越简单,就越能进入天地大道,进入无为,和天地合而为一的境界;当我们的内心越复杂,污染越严重,就有违事物原本的规则越远。所以简单就是快乐的源泉,中国有句古语叫大道至简,还有句老话叫知足常乐,就是这个意思,

  今天就聊到这里,谢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贤崇·贤宗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贤崇·贤宗法师)  

 贤崇·贤宗法师:在上海交大的演讲(2008年6月14日) 

 贤崇·贤宗法师:让禅修成为你人生的习惯 

 贤崇·贤宗法师:禅在生活中的意义 

 贤崇·贤宗法师:禅与企业家的修炼 

 贤崇·贤宗法师:破除“我执”,保持正念 

 贤崇·贤宗法师:什么是“二入”与“四行” 

 贤崇·贤宗法师:遵循自然 

 贤崇·贤宗法师:坐禅三要 

 贤崇·贤宗法师:踏上八正道的幸福人生路 

 贤崇·贤宗法师:简单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贤崇·贤宗法师:清除内心的毒素,然后种下菩提种子 

 贤崇·贤宗法师:第十二期止语禅修班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