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贤崇·贤宗法师: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日期:2020/3/22 16: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贤宗法师第77期感恩禅答疑开示

杜柯整理

  学员:我从小有过敏性鼻炎,鼻塞,请问打坐时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贤宗法师:鼻炎还是去看医生,我也没有好办法。如果鼻塞,那只有呼气和吸气时都用嘴,嘴巴微张。

  学员:对方出轨,虽然口中说原谅,但心中迟迟放不下,怎么办?

  贤宗法师:这个问题你可以这么想:你是要跟对方过下去呢,还是为了出一口气?如果为了出气,你可以离开,可以和对方打官司,可以多得财产等等,有很多方法。但如果想真正和对方走在一起,你就要把这些事情忘掉,或者说转移目标,你可以想以前对方对你的好,或者学一些艺术、技能等,总之,把你生活的空间加大。当你有许多兴趣和爱好的时候,就不会把思想集中在一点。所以,当我们精神丰足之后,情感、家庭什么的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你不会把部分当做整体,不会一叶障目。

  有个女人曾经被人强奸了,她后来无数次向别人描述这件事,其实每描述一次,她就相当于被别人强奸了一次,再痛苦一次。这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为什么老想着过去的事,过去已经不可更改。因此佛法的思想就是要我们安住当下,停在此刻,感受今天。

  学员:为什么有时候唱经或拜观音时会有想哭的感觉,是罪过太大还是业障很深?

  贤宗法师:都不是,不要乱想。其实这是人的情感跟某种磁场产生对接的一种现象,有这种现象比较好,算是浅层次的“感应道交”。另外,哭一哭本身没有害处,尤其是戴眼镜的人,对眼睛很好。我们的眼睛为什么老眨?因为眼球不够滋润的时候,它就主动眨眨来分泌润水。

  学员:打坐最后五分钟,脚筋疼的厉害,怎么处理?

  贤宗法师:放下来。不过我以前打坐的时候,发现开始麻了,就用一个表放在身边,对自己说,再忍五分钟吧。此时如果你很疼,就大口呼吸,或者眼睛四处看看,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或者干脆就盯着腿:看你疼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方法。打坐总的来说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但坚持也很重要,多吃苦肯定有收获。

  学员:怎么知道打坐是正常的腰酸,还是因为姿势不对?

  贤宗法师:打坐腰酸背痛是正常现象,大概每个人都要经历。什么是正确的姿势,班主任会告诉你。关键一点,不要随便弯着腰,脊柱一定要挺直,脊柱一挺直,气脉就贯通,可以上达百会,下到丹田。这样身体就会越来越健康。有人打坐弯着腰,歪着身子,或者睡着了,口水流出来,久而久之,各种毛病都出来了。

  学员:我很想打坐磨炼自己的意志,但每次坐不到半小时身体就吃不消。来时法师说坐禅是一种享受,真的很钦佩。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坐得更久?

  贤宗法师:不能坐就这样把腿放开,散盘也可以。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有人从来就没打过坐,两个腿一盘很柔软,坐着很舒服,而且一坐很快就入定。其实这种人前世做过和尚,肯定修行过。所以,你不要羡慕他,今生好好练,下一生你腿一盘也起来了。

  学员:来这里禅修的路上,听到一位同学病死的消息,我能为他做些什么?能为他积点福德和功德吗?

  贤宗法师:我们客堂有本经书,上面有十小咒,里面有个往生咒,你以后每天给他念往生咒。如果你坐在房子里,总觉得有人打扰你,就给他念往生咒,把他度化,他就不来打扰你了。如果你到某家去做客,坐在那里感觉很不舒服,也有两种方法:第一念往生咒,第二念大悲咒。第一种,把他们度掉,他们很高兴,以后还会成为你的护法神。第二种,你等于把这个场清理掉,以后住在里面就不会受干扰。当然,最好是第一种。

  学员:要做到无分别心,做到“不二”,通常怎么处置?如果遇到一件不待见的恶事,去处理就会惹是生非,这时候会有所选择吗?

  贤宗法师:分别心就是选择,无分别心就是超越选择之上的一种境界。当我们在选择,我们就有是、非、对、错,善、恶、真、假,各种各样的分别就此产生。你有分别就有选择,有选择就有对比,有对比就会有烦恼,一个人只有超越善恶之上的时候,你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我经常讲,一个企业的一把手,一定要学会用无分别心去对待。你眼睛只盯着事,把事情做好就行。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不足,作为一个管理者,我们要能接受他的缺点,找到他的优点,并发挥他的优点。这样你就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或者说达到超越恶善之上的一种境界。所以我们要慢慢修这种境界。

  学员:凡人如何来感悟和理解死后的生灭形态和六道轮回,凡人如何感知天堂和地狱?

  贤宗法师:用我们的眼睛来看待出世间的境界是看不到的,更何况出世间用我们世间的东西也无法说明白。所以佛法讲“般若实相”,它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来形容。就是任何语言、思维和想象都无法描述。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师父带着一个徒弟,当他师父的师父去世的时候徒弟就问,这师公到底去了哪里呀?师父笑了笑,用指头在棺材上敲了三下,没有回答。若干年后,这个师父也死掉了,徒弟又成了师父,他的徒弟在他的师父死掉的时候又问了同样一个问题,他还是在棺材上敲了三下,笑一笑,没有回答。

  这种话说起来很玄乎,实际上生死用我们的心态是难以理解的。我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案例做参考:我们嘉兴政协副主席叫王淳,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他坐在我身边,跟我讲,以前自己是一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后来得了癌症,开了三次刀,最后一次昏迷过去被他们推到手术台。从昏迷到醒来之间有一段奇怪的经历,当时动手术的时候他发现自己飘在天花板上,看到床上自己的身体,看到医生和护士抢救的全过程。醒来后他问他们是不是这样?得到了证实。这就是他濒临死亡的体验。

  类似的濒死体验还有很多,有人专门出了书,网上也可以搜到。就是在民间,甚至你的身边,也可能就有。

  所以在六道轮回中,我们慢慢用眼睛去看,用心理去感受,就能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我再推荐几本书给大家看,一本叫《西藏生死书》,这本书很出名。还有叫《死亡如此多情》、《前世今生》、《埃及生死书》,等等。

  学员:禅修和内观有什么不同?

  贤宗法师:我们中国的禅修是来于禅宗,在禅宗里,就是用《金刚经》和《楞严经》作为主要的修行依据,它把禅宗分成几个层次,第一个外道禅,第二个凡夫禅,第三是小乘禅,第四是大乘禅,这是我们中国汉地禅宗的一个概况。南传的内观是以“四念处”来觉知,但无论北传、南传都是以向内性的自我观照为觉醒,这两点是一致的。

  学员:香海有建内观中心的计划吗?

  贤宗法师:对于内观,每年泰国的一些内观师父会过来带领大家禅修,你们每年可以在四次的七日禅中去选择。

  学员:在大陆,很多人拜佛、信佛教,是有求于佛,你对这个有什么看法?

  贤宗法师:每个人的要求不一样,没有什么可评判的。这个人没钱,他去求钱;这个人没权,他去求权;这个人没吃,他去求吃。都很正常。当他自己不信任自己的时候,希望有个万能的东西来帮助他达到目的,这也是好事。有信仰比没信仰好,至少他还有所敬畏。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有的人这一生他只能求福报,不会去求了生脱死,他还达不到这个层次。

  学员:如何才能找到心中的寂静喜乐?

  贤宗法师:每天打坐,坚持下去,一定能达到寂静喜乐的状态。

  学员:当香海的义工有什么要求?

  贤宗法师:去问班主任。

  学员:对于佛教在大陆的复兴,以及与政府的关系你有什么看法?

  贤宗法师:看法很多,一句话说不清楚。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能复兴吧。

  学员:我想为家人放生,需要什么祷告词,做什么仪式?

  贤宗法师:你就在心里说:我某某,以此放生的功德,回向给和家人一样(有病或有求)的众生。这样你的功德就会无限量大。

  学员:何为孝?若父母生我养我,就有权力把他们的想法加诸于我吗?若一切听从父母,何来自我?若无自我,如何放下自我?

  贤宗法师:孝,需要智慧。在佛教里,慈悲和智慧是两个翅膀。你只有慈悲没有智慧,就会给别人钱买刀去杀人。所以在“孝”的选择上,要看你是自私的行为,排他的行为,还是真正为父母考虑,还是用一期生命来看待世间的所有问题?父母要你跟一个完全不喜欢的人结婚,你满足了父母的愿望,但用自己一生的幸福去换,这也是孝顺吗?

  所以,我们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思考问题,怎么考虑会更长远。很多人和父母意见不一致,便吵架,和他顶着干,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你可以在父母心平气和的时候,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全面告诉他。如果还不能理解,你就拐一个弯,找一个他们比较信任的人去说。只要你的想法是正确的,正确的东西就一定能说服别人。

  学员:日本的僧人可以结婚,在中国僧人看来是不是不如法?如果如法是不是说在修行中并不是必要的?

  贤宗法师:日本出家人可以结婚,它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大家可以去看看日本佛教史。我个人认为,实际上所有有影响的宗教,它最重要的神职人员都是独身。你想想,你结婚就有老婆,有家庭,有孩子,有一大堆问题。你就会把时间和精力分散掉了。我感觉一个人是最舒服的,晚上要6点睡就6点睡,早晨要1点起来就1点起来。自己吃饱,全家不饿。当内心没有那么多挂碍的时候,可以把时间聚焦去做一件事,就很容易出成就。如果你有家庭,就有孩子、太太。有太太,她就有父母,还会有一大堆亲戚朋友。这一系列人你都要关注,不能忽略。所以结过婚的人都知道,两个家庭组合在一起就是两个社会的组合,里面要耗掉大量的精力,有很多烦恼琐事。我不是危言耸听让你们不要结婚,而是让你明白什么是家庭,它复杂的内涵。所以我觉得出家人就不应该结婚,它是有道理的。

  学员:法师,你会有烦恼吗,如果有怎么办?

  贤宗法师:烦恼每个人都有,只有成佛之后才真正没有烦恼。有了烦恼怎么办呢?就看你如何转化烦恼。佛教说有六种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贪,你可能贪钱,贪名,贪色,贪睡。你进一步剖析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然后觉得这个贪不值得。比如衣服,有几件换洗就可以了,你有十件、二十件,三十件,那就是贪心。你有十套二十套房子,租出去,每天想着这个房子今天多少钱,他没有给我,找他论理、吵架;那个把你的水龙头弄坏了,你找他去交涉,赔偿。这样烦不烦?这其实都是贪心造成的,没有贪心就没有这个烦恼。贪心越少,烦恼越少。最终你会发现,人活着只是衣食住行而已。明白了这一点,你的烦恼就少了。

  学员:工作即修行怎么理解,如何在工作中找到修行的对象?

  贤宗法师:你把工作中每一个伙伴都叫师兄。可能当面不好意思叫,就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他就是我的师兄。他来做什么呢,来修炼我的。他跟你过不去,打击你,都是修炼你,让你更强大,更有力量。就像孙悟空,在八卦炉里呆过之后就变成了火眼金睛。所以苦难是个好事情。

  学员:如何理解“利人利己,无我利他”?

  贤宗法师:利人一定要无我。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三轮体空。当你学会做到无相布施时,会发现自己很富有。

  如果利他之心不容易生起,你就学观慈悲心,观柔软心,观喜乐心,观同体心。慢慢地就会生起来。

  学员:如何给唯物主义者讲一切唯心所造?

  贤宗法师:实际上有的人很固执,你是没办法改变他的。但可以这样想:这个世界一半唯心,一半唯物。就像我们的身体,是唯物,我们的精神,是唯心,两者缺一不可。现在,你的头被敲了一下,你不能说这个头没敲,说我不疼,是唯心所造。那是不可能的,你的头肯定会疼,它是肉体。再比如你肚子饿了,只在口头上说我吃了很多面包,吃了两个、三个,五个、十个,我的肚子饱了。这也不起作用,因为你的肚子没装东西,说再多都无用。这就是唯物跟唯心,理解这个之后,你就能客观地面对。

  但是精神决定着你的世界,这是必然的。能把一件事情做好,首先来自你精神的主宰,精神的强大。那些能做出巨大成绩的人,莫不如此。所以我们所谓的修行,就是改变我们的眼界和内心,提升我们的精神,这决定着你未来能做多大的事情。

  学员:惜缘、惜福、惜当下中的“惜”字,要如何做到?

  贤宗法师:就是节俭,不浪费,珍惜。

  学员:想要得到什么,就要先去布施,这是不是和布施的本意不符?

  贤宗法师:我讲过,布施是不能有所企求的,要“三轮体空”。每布施一个出去,不要有企图心,有取舍心,有执着心,这样的布施,自然会得到巨大回报。反之,你布施很多东西,得到也少。

  学员:现实中,你处于很安逸的状态,是应该享受现在,还是具有居安思危的思想?

  贤宗法师:我们要有人生、职场的规划。当你把自己的思想和目标放在更高更远的时候,你每天为此努力,这就是最好的“居安思危”。反过来,你每天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就容易迷失掉自己。

  学员:当你怀着慈悲心去待人的时候被人误解,怎么办?

  贤宗法师:这没关系,只要你抱着真正的慈悲心。否则什么都不用干了。

  学员:打坐能代替全身运动吗?

  贤宗法师:不能。你如果打坐完,再去大礼拜108拜,就是最好的全身运动。打坐关注呼吸,实际上就是按摩你的内脏。这样你就不会得肺癌、肝癌、肠癌、淋巴癌。

  学员:放生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

  贤宗法师:放生,就是要它活,要它能生存,有人经常买些养在笼子里的鹦鹉,那种鸟放出去是活不了的,你放就把它放死了,反而养在笼子里能活。如果有些海水的鱼,把它放在淡水里就放死了,这样反而是杀生。放生有一定的仪轨,皈依啊,回向啊,网上都有,大家可以去看看。

  学员:打坐思想无法聚焦,观呼吸也不行,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贤宗法师:可以吸进来,停一下,再吸进来,再停,吐也是这样。如果再不行就把眼睛睁开一点点,看着你的鼻尖,或者把思想聚焦在手上、腿上某个部位。如果再不行,就念佛,默念三声,吸气,再默念三声,吐气。方法有很多。

  学员:佛是神不是人吗?

  贤宗法师: 佛是人,是有智慧的人。或者说是觉悟了的人,觉悟后就有智慧了。我们之所以不是佛,是因为没有觉悟,没有觉悟,就产生不了智慧。

  学员:关于“因果”,——凡是果,是否必要问清因?若无须问因,又如何自行总结呢?

  贤宗法师:因果实际很简单,当你想要得到这个果,就要看今天种的因。你要吃西瓜,就去种西瓜,种南瓜不可能长出西瓜来。所以你未来要得到什么果时就要想今天种的因是不是跟未来相应?如果不相应,那个果永远得不到。这就是因果规律。

  学员:我是个意志薄弱的人,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训练意志?

  贤宗法师:我也是个意志薄弱的人,每次遇到自己想打退堂鼓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再再坚持一下。实在坚持不住了,那就放掉吧。这样你就发现自己的意志越来越强。实际上做任何事,离成功越近的时候,越是考验我们意志的时候。你们不知道,7年前,当时这边是三个房间,我们打通了两个做了一个小教室,然后办禅修。5个人办一次,10个人办一次,即使一个人,我们也会坚持做的。现在呢,你报名迟了就报不进来。为什么有这么大转变?坚持。你想尽办法去坚持,一定会有结果的。

  当然坚持的前提是首先自己喜欢,喜欢的东西就容易坚持,不喜欢你坚持会很痛苦。所以,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事,然后再有坚持的精神,就会事半功倍。

  学员:怎样提升自己的正能量,而不被周边的人和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贤宗法师:我觉得需要做一个功课,我们禅修里有个《日诵警策文十条》,你每天去念一遍。念的时候不能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要一句一句落实到生活中。当你这么去做时,内心每天就会不断辐射出正面的信号,就能把正面的人吸引到身边。如果你身边都是些负面的人,你首先要反省,自己肯定是个负面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家讲是非,你竖起耳朵听的津津有味,听完后,自己再发表一套,然后两个人就臭气相投。那是你的吸引力吸引对方,对方跟你相应,产生的一个负能量。这不能怪别人,一定要怪自己,因为你自己内心就有是非的种子,不过没有遇上合适的土壤生根发芽,现在条件一成熟就现行了。

  学员:如何放下我执、我见、我慢等等?

  贤宗法师:这几个烦恼已经是第七识的烦恼,基本上修行在七地以上的人才能断掉。这需要长时间修行,如果你目前在这方面观照,说明你的佛学功底还是不错的。最关键一点,每天要坚持打坐,要培养自己的觉性,看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行为,随时推动自己往这方面前进。所以培养“觉性”很重要。觉性,就是内心的觉察力、醒悟力。

  学员:贪嗔痴是三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消除嗔心,我常常因为自己道德标准太高,或者完美主义,总见不得别人违反原则。还有,“痴”指的是什么?

  贤宗法师:其实你老是起嗔恨心最关键还是愚痴。对于别人,我们不可用一个标准,人的心智有个层次,比如他在第一层,你给他讲五层六层的东西,他听不懂;如果他在第四层,你讲五六层的他可能会接受。他在第五层,你给他讲十层的,也听不懂。因此我们要接受他的愚痴,进行有意识地引导,就像小孩子,刚学步的时候他站稳就不错了,你还要让他跑,怎么行?在畜生道的人,你给他讲人道的思想,在人道,你给他讲天道的思想,在天道,你给他讲阿罗汉的思想,在阿罗汉的人,你给他讲菩萨道的思想,都可以。但你给畜生讲菩萨道,他会搞不明白。所以有些人,你没必要跟他生气,他身上散发的就是畜生的习气,他在畜生道呆久了,愚痴还没有完全化掉。不过我们要用智慧去对待这些事情。

  学员:我一天要吃四次饭,每顿饭量都很大,也不胖。另外我性格不合众,如何调节这种性格和体质,如果长期素食,会长胖一点吗?

  贤宗法师:你问我是白搭,我也是想胖胖不起来。但我最终接受了这一点,觉得不胖也很好,有人减肥还减不下来呢。我一吃油腻的东西就想吐,从骨子里不喜欢这些东西,你说怎么能胖。实际上,人身上的基因铸造了你这一生只能是这个样子。所以,顺其自然吧。

  至于不合众,有两种原因,一是后天的环境和经历所致,一是先天的。如果是先天,那与过去世有关,可能一下很难改变。不过无论是先天后天,都可以尽量与别人交往,另外就是多读经,这个有净化的作用,而且可以读的时候祈求观音菩萨保佑自己改变这种状况。

  学员:工作中有一个喜欢搬弄是非的领导一直陷害你怎么办?老公迟迟不要孩子,说孩子会让家庭不和谐,再加上现在的食品不安全,我应该听他的吗?

  贤宗法师:当你的领导爱搬弄是非,没有正知正见,很愚痴又要指导你,的确很痛苦,可以理解。但我觉得这个也是命,为什么?从佛教来讲这是你自己的业障,有句话说,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道理同此。

  方法有两个,一是可以念经、念佛回向给他,解掉你们之间的冤结。第二,当你不能改变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看看这里面有多少可以努力改变的空间,有多少你就尽多少努力,努力不到就放下。

  有些事情要努力,但努力之后还没有可能,就要放下。所以孩子的事情也不要担心,他如果真的配合你,你一定会有孩子的。他不愿意配合你,一天到晚和他吵架,你会越来越痛苦。

  学员:入魔是什么意思,入魔会有什么结果?

  贤宗法师:入魔有层次深浅之别,深的就是精神错乱,发疯发狂。浅的表现很执着,别人的话听不进,像被洗脑了。这都是入魔。

  学员:请问打坐最高的境界是什么都不想吗?和大家说的冥想是不是一回事?你怎么看待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差异?

  贤宗法师:打坐,当你的心很乱的时候需要冥想,其实就是聚焦,去想一个东西。如果你本来心不散乱,什么都不想,那是最好的。

  如果你一天到晚什么都不想干,就想着打坐,这个时候我们就让你出来做事,去面对很多问题,去寻找内心中还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所以动和静是相应的,静到极致之后需要动,动到极致之后需要静。你看禅宗的二祖慧可,他开悟之后,收了很多徒弟,自己一天到晚在酒楼、妓院、赌场逛来逛去,别人说你是世外之人怎么跑到这里来了,他说我在调心。别人很难理解。他其实在这种地方观照自己的内心,看是不是和打坐的时候保持如一的状态。你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不要去学,你跟他学,就被这些人“度化”了。

  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差异,很难用一句话来说完。但作为佛教中人,我可以告诉你,佛教的思想超越了所有宗教思想,它是人生的终极智慧。但你要明白这句话的真实内涵,就要通过修行,修行之后再去了解其他宗教,最后你才能真正明白我说这句话的分量。

  学员:《心经》中的“色受想行识”是什么意思?还有“自性”什么的,这些名词也看不懂。

  贤宗法师:我告诉你一个方法,在网上搜索台湾圣严法师讲的《心经》,去看一下,这些名词里面全有。我要在这里讲一天都讲不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贤崇·贤宗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贤崇·贤宗法师)  

 贤崇·贤宗法师:在上海交大的演讲(2008年6月14日) 

 贤崇·贤宗法师:让禅修成为你人生的习惯 

 贤崇·贤宗法师:禅在生活中的意义 

 贤崇·贤宗法师:禅与企业家的修炼 

 贤崇·贤宗法师:破除“我执”,保持正念 

 贤崇·贤宗法师:什么是“二入”与“四行” 

 贤崇·贤宗法师:遵循自然 

 贤崇·贤宗法师:坐禅三要 

 贤崇·贤宗法师:踏上八正道的幸福人生路 

 贤崇·贤宗法师:简单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贤崇·贤宗法师:清除内心的毒素,然后种下菩提种子 

 贤崇·贤宗法师:第十二期止语禅修班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