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贤崇·贤宗法师:灵台旋转 “七心”照耀


   日期:2020/3/22 23: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灵台旋转 “七心”照耀

贤宗法师于酒店业界开示

杜柯整理

  上次张主任到我们寺院来,希望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说起“企业从心开始”的话题,我把这个“心”,总结了七个方面:清凉心、无上心、光明心、喜乐心、慈悲心、菩提心和智慧心。

  为什么做企业要从“心”开始呢,为什么我们整天要谈“心”呢?——因为心,是一切的原点,是出发地。心变则思维变,思维变则行为变,所以佛教讲,你的心改变了,世界就变了,人生也跟着变。所谓“心境则佛土净”、“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就是这个道理。

  内心强大的镇定需要修炼一颗清凉之心

  第一个,清凉心。什么是清凉?炎炎夏日里,大家最需要清凉了。清风能送爽,树荫能遮凉,泉水能降温。这些都是清凉。什么是清凉心呢?要而言之,清凉心就清净心,无污染心,湛然不动心。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企业,都需要修炼一颗清凉心。当你面对世事纷纭、人情纠葛、是非烦恼,难免躁动上火,郁闷纠结,沮丧懊恼……这时候你已经失去心中本有的宁静和祥和,整个人变得浮躁、紊乱,疲于应付。所以此时就要给自己打一针冷镇剂,让自己沉淀下来,平静下来。这样你的思路才清晰而理智,周全而无碍,才能更好地去处理它。

  还别说酒店管理,就是我们寺院,每天也会碰到各种问题,这个人地没扫好,那个水龙头不来水,某个马桶坏了……面对如此繁杂的事情怎么办?这时候你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掌控一切,要提纲挈领总揽全局,把事情合理地分摊给每一个人,让他尽职尽责做好。这就看你的掌控和驾驭能力,如果你心浮气躁,这件事让你暴跳如雷,那件事让你坐立不安,另一件事情又让你夜不成眠,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和情绪中,怎么能把事情做好呢?

  所以我们要训练自己内心强大的镇定,这就需要修炼一颗清凉之心。

  在佛教里有很多方法修炼“清凉心”,其中一个就是打坐,不动、不想、不看、不听,关闭六根,万念放下,慢慢地,躁动的心得到了止息,最后,思维如水,湛然澄澈,此时,智慧生起。

  佛教中,有最基本的修行规律,那就是戒定慧,由戒入定,因定生慧。所以,只有“定”才能生“慧”,而要“定”下来,必须先有“戒”。什么是“戒”呢?让心保持清净、清凉就是戒。所谓“持戒”,便是时刻抱住这个清净之心不放,那么你就时刻都处于智慧的观照之中,不会偏离大道。

  有清净就有智慧,有清净就无烦恼。其实,烦恼是什么呢,烦恼就是因为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是没有烦恼的,明来则暗谢,如同房子有了灯光,就消除了黑暗。

  无上心打破思维局限

  第二个是无上心。

  无上心,大家不太懂,在佛教里面讲的多。

  大家知道吗,美国的通用电器现在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这个话题是谁提出来的?——在网络上,仅仅几天时间内,数以万计的人给他们出各种各样的主意,最后他们从里面挑选出来的。因为我们的精力和思维都有限度,所以要广收博取,“不耻下问”。任何时间,都不要认为自己是最厉害的,自己把握了绝对真理。不要认为在工作中我是主管,我的职务最高,你们都得听我的,我的话就是真理,就是圣旨。其实往往是圣旨错的最离谱,事实证明皇帝是最容易犯错的。如果你整天抱着这样的心态——我的意见属下要无条件接受,不能有一点异议,一旦出现不同的声音,就觉得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这样的人,他不是善于做事,而是善于满足自己的权力欲和控制欲。有句话说,“何以上达?曰:下学。”越在上面的人,越要听下面的意见。也可以理解为,要达到很高的境界,就得放下架子去学习。所以刚才说的这个,他不是“无上心”,而是“无限权威”的“上心”,有这个心最可怕。因为那些独裁者往往就是这样,但独裁者最后都失败了。

  在我们寺院里,组织了一个读书会。主要读些什么书呢?有佛教的,有管理的,有传统文化,有身心灵,有稻盛和夫,有基督教的书,还有政治小说,五花八门。我们为什么要读这些书?实际上就是想把自己的心打开,不受宗教的限制,尽可能多地吸取各方面思想、知识,以补充我们,提升我们,圆满我们。

  当你保持“空”的心态时,会更好地接受外来的东西,好比一间空房子,更容易堆积各种物件。我上次在福州,有一个上市公司,是做最高尖端的芯片、智能,底下全部是博士和专家。那堂课我就专门给他们讲空性。空性是什么,简单地说,你眼睛所看到的世界什么都没有。在网络平台、在智能设计、在IT行业、在电子商务等等领域,如果这个老板能把本行业解读到“空性”的状态,在他的平台不受任何限制和要求的时候,他的未来和前景就能做到无量大。“空”就是无限、无量、无边、无际,我们说没有边际效应的平台,在你的头脑当中敢不敢这样去想?

  只要把人家服务好就行,这是我们的宗旨。当人家提出所有的要求,你都能想尽办法实现的时候,此时,你的身上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你的思想和呈现出来的状态,就能带来很好的效应。

  所以,当你“有”的时候,就有限,当你“无”的时候,就无限。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升到没任何限制的高度,去面对事物,去冲击、打开自己的头脑和思维,那时候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呢?

  其实寺院也有竞争,但是我从来不跟他们竞争,不屑于跟他们竞争,为什么,因为我所想的东西他们根本没想过,所以才不屑于跟他们竞争。我们的寺院不是按常规的思维,让别人来烧香,让别人做佛事,让寺院收入更多的钱,这些在我的概念里都是从来不存在的。我第一次带领我们寺院的设计团队,到台湾和海外去看的时候,我的头脑中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当我们走向全球,面对全人类,我们的存在能不能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我经常讲,共产党在什么条件下打败国民党最后统治了中国大陆?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式装备。为什么会胜利,想过没有?很简单,因为这个政党赢得了更多的“客户”,谁是“客户”?广大的老百姓。

  做企业也一样,如果你得到更多客户的支持,那么这个企业就不会倒闭。当你的一双眼睛总盯着自己的收入如何,自己的职务如何,老想这些问题时,客户在你眼前根本看不到他,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当你用一只眼睛盯着自己,另一只眼睛腾出来盯着客户时,你就把他看得清楚些;当你的两只眼睛完全盯着客户时,你就能把客户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连他脸上的一根毫毛都逃不过。

  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只有“舍”才能“得”,要想取之,必先予之。此是自古而然的道理。

  你们在企业管理和碰到问题时,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思维决定结局。而思维不是凭空来的,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呈现。

  在佛教里面,人这一期生命只是无量生死中的一个衔接而已,生死流转,迁流不息,当了解宇宙人生的实相之后,你不再为这短短的几十年而汲汲于怀,敞开身心,放开手脚去做事,成败都可以一笑置之,只要尽力而为,有何憾哉!

  如果能从这样的角度去看待人生,无论身处何职何位,都能安下心来把事情做好。往往奇迹,就是从这种状态里面创造出来的。但是大多数人都不安于此,认为一生就做这一件事情、就在这个平台上发挥,不是白活了吗,他们总有太多的改变和追求。一个人的心不能安住下来,就很难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能不能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把一件事情非常用心地做好,这取决于他有一颗平和的心。

  所以,内部世界决定外部世界,你的思维高度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前段时间,我陪四十多个企业家到马尔代夫去,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当时觉得人真是太渺小了,回去到小岛上,还要坐飞机,我想飞机一不小心掉到大海里,怎么去找它呢,就像一粒沙子掉进水里。

  刚才讲到“无上心”,就是要我们不断地打破原有的思维,迈向一个更开阔的人生高度,来解读目前所做的事。《道德经》有一句话讲得好,“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就是很难的事,要用简单的方法去面对,很大的事,要用容易的方法去解决。这也是一个突破定势的思维,讲究以简驭繁。尤其是禅宗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很大,“为无为,味无为”,更是以简驭繁的极致。

  光明心带来光明

  第三个是光明心。

  光明是什么?光明就是没有黑暗,如果我们把窗帘拉起来,关掉灯,这里面就是一片漆黑,分不清哪里是讲台,哪里是花盆,那里是窗户……马上一片模糊。人心也是如此,如果里面没有光明,就混混沌沌,一塌糊涂。古代的皇帝背后挂有一个牌匾:正大光明。为什么要写这几个字呢?因为古代的皇帝叫天子——就是上天的儿子,所以他是来替上天办事,替上天管理老百姓的。既然是天子,做事就要符合天道,遵循天地大道,遵循宇宙规律,这样你的朝代才能长久。“正大光明”就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因为做到正大光明就是符合天道。

  我们研究中国五千年历史,看看什么样的朝代兴盛,什么样的朝代颓败?再看看我们的企业,什么样的酒店长久不衰,什么样的酒店昙花一现?不要认为酒店跟朝代没什么关系,其实,同样都是管理,同样都是面对客户。皇帝的客户就是百姓,他优待他的客户,江山就稳,他虐待他的客户,自己就倒台了。李世民对他的客户不错,国家富老百姓也富,所以创造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延续了三百多年。秦始皇把他的客户不当玩意,横征暴敛,服苦役,修长城,最后他的庄家勉强坐了二十多年,就被客户抛弃了,成了孤家寡人一个。不要认为哪个客户会无条件地、永远地跟着你,他没有这个义务,跟着你是因为觉得前途光明、能带来好日子。你整天刻薄你的客户,再厚道的客户也会离开。

  所以正大光明就是我们每个人修行的方向,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天地大道,自然规律。比如说现在外面天气很热,我们一天到晚都开空调,这符合自然规律吗?不符合。长时间处于温室效应,不能流汗,有毒排不出来,久之就会生病。故而不要老是在空调房里呆着,空调是人后天制造出来的,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调节调节,如果把这个当做正事,一天到晚离不开它,那你身体的机能就下降了,因为它自己的调节能力处于闲置状态,这是不符合人体的自然之道。

  家庭有光明,就充满幸福和欢笑,内心有光明,整个人就很心安。光明跟黑暗是什么关系呢?他们是相对的,又可以互相转化,当我们看到一个东西时,如果看到的是痛苦、阴暗、污染,光明就在你眼前消失,如果看到的是积极、光明、美好,黑暗,你些负面情绪就会消失。它们是事物的两面,有A就无B。

  光明心会让我们整个人充满在轻安、愉悦、自在的氛围里,你对人生会更积极,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去接纳。我一直认为,这世界上没有最好的人,也没有最坏的人,只有可用与不可用之人。你把每一个人优点用到最好同时又避免了他的短处,你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在一个出色的木匠眼里,天下没有废弃的木料。同样,天下本无废弃的人,你不能用他,只是把他放错了地方,只是你缺少一双伯乐的眼睛而已。

  有这样一个故事:以前广州番禺的一个野生动物园里,一天进了一只老虎。广州很热,管理人员为这个东北虎装了空调,弄一个石山,山周围有一条河隔开,用铁笼子把它围起来,让游客可以在很远的地方观赏虎威。结果老虎放进去,每天用鲜肉喂养,一天到晚却躺在那里,恹恹的没有一点生气。饲养员很着急,这么名贵的老虎如果死掉了怎么办?他们就去找专家。专家说不难,在里面养几只狼,狼一进去,每天看到鲜肉,要去吃。这时候老虎就在山上大吼,保护自己的食物,虎威就出来了。老虎为什么有生气呢?就是几只狼把它刺激激发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做管理,你手下有几只“狼”,恰恰可以把你激发成老虎,磨炼成老虎。这就是你的逆增上缘,正好来成长自己。这样想的时候,你的内心就充满了光明。

  喜乐是你的心正确解读世界的结果

  第四个是喜乐心。

  时时充满喜乐心的人,内心是丰足的,人生是充盈的。喜乐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影响身边的人,改变那里的空气。乐观者吸引乐观者,悲观者吸引悲观者。当一个人随时让自己像鲜花一样绽放的时候,他的人生一定是非常美好的,即使暂时不如意,也会渐渐转变,因为他的频道是跟他的心相应的,境随心转为必然之结果。

  要得到这种喜乐的状态,就需要修行。很多人的快乐需要条件,什么金钱,美女,功成名就,或者抽烟喝酒摇头丸之类刺激。但真正境界高的人,是把外界的条件降到最低,降到零,也可以无条件地快乐。因此,真正的喜乐是从我们自己的内心升起,而不是皆助外部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借助外部的东西呢,外部的东西都是不断变迁随时生灭,此即是“无常”,以“无常”来要求“常”——恒常的快乐,怎么可能达到呢?所以快乐必须从内心深处生发。

  一个喜乐的家庭,一定是幸福和谐的,一个喜乐的企业,一定是朝气蓬勃的。喜乐,乃是你的心正确解读世界的结果。

  一个拥有慈悲心的人,连上帝都对他微笑

  第五个是慈悲心。

  何谓慈?给予快乐。何谓悲?拔除痛苦。西方人讲“爱”,东方人讲“慈悲”,是一个东西。大家知道佛教里面有一个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她的信众遍及千家万户,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影响呢?因为她可以做到“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什么叫同体大悲?就是把你我的身体看做一个,就像连体婴儿,所以你的痛就是我的痛,你的苦就是我的苦,我能感同身受。什么叫无缘大慈?你与我没有任何关系,你不是我的亲人,不是我的朋友,甚至我不认识你,但是你身上的苦相当于我自己的苦,我愿意代你去受。

  范仲淹有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是观音菩萨慈悲的精神。在我们管理中,如果具有这种慈悲心的话,对我们的员工、客户,能感同身受,以同等的心去对待,你的心自然就柔和了,自然就包容了。就像我们的父母对自己的子女一样,纵观天下,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最不要求回报的,也只有父母是最能原谅孩子的,哪怕犯了再大的错误,都不忍心抛弃他。

  我们经常吃的老干妈老板,有次记者问她怎么把企业做到这么大,她就回答了一句话:“我爱所有的员工,把她们每一个人都当做我的孩子”,这是最简单的一句话,却有着超世间的重量。

  企业管理原本是很复杂的一门学问,我觉得,要它简单高效,就是以心换心,真正地站在员工,站在客户,站在市场,站在需求的角度去看待你所做的事情,所以这几年我们对企业提出四个观点:企业要像军队一样富有执行力,一声令下,所有人都不顾生死勇往直前;企业要像学校一样不断地学习提升,不断改变自己,所以现在提出软实力文化建设。第三,企业要像家庭一样富有凝聚力。富有人情感,富有人性化。第四,企业要像宗教一样持久而永恒。这世上所有的宗教都存在千年以上,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做不这么长久,为什么我们的客户留不住,为什么我们的员工老是跳槽?总是出现这些不理想的状态,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答案是,因为我们没有感同身受,没有把他们当做兄弟,没有去改变和提升他们。我觉得未来的企业真正的竞争应该是软实力文化建设的竞争,把企业文化提升到最重要的位置。如果你的员工,把每一位客人都服务得尽善尽美,给予客人的笑容,都像鲜花一样绽放,对待客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甚至更好,这就是文化。

  爱便是慈悲,以心换心便是慈悲。慈悲是最强大的力量,它可以融化一切,包容一切,承载一切。一个拥有慈悲心的人,连上帝都对他微笑。

  菩提心是最高级的营销

  下面一个讲菩提心。

  这个基本是佛教专用术语。在佛教里,有很多阶位,罗汉、菩萨、佛。为什么罗汉的果位比佛和菩萨都低呢?因为他是只管自己不管别人,自己修自己的。菩萨是什么?不但自己修行最后达到圆满,还要度化众生。所以罗汉是自了汉,而菩萨是自利利他。

  有空可以到我们寺院去看看。我们的寺院“运营”方式其实和其他寺院不同,我们不在乎香火有多少,只在乎我们能否为更多人做好服务,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心灵宁静,摆脱烦恼,回归生命的自在状态。我们只考虑服务,不考虑回报,不考虑捐钱,就这么简单。在我们这里,禅修从来不收一分钱,我出去讲课也不收一分钱。钱在我们眼里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众生服务,弘法利生,结果呢,你越不在意钱,钱就来了,在几年时间内,我们寺院就得到七千万捐款,把大殿建起来了。

  我每一次讲课,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拉一车书送去,我们每年印书款就有三四百万之巨。这些书全免费发,免费寄。还有光碟,每年也有十几万张之多,很多人得到后又不断地刻录出来送给朋友,朋友再传给朋友。一个人来寺院体验,回去就带来一帮人,引起连锁反应,人气长久不衰。

  有人说,没看出你是个营销大师!还有人说,这是最高级的营销模式。其实,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营销。如果把我们寺院看做一个企业,也可以,我们是慈善企业,无偿企业,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永恒的宗旨。如果说我们搞营销,也可以,我们是不销而销,所以最后我们是不得而得。这些,的确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可以借鉴的。

  智慧心做你的导游

  最后一个,智慧。

  智慧在佛教中又称般若,它是其他各项的指导。如果人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旅游,它就应该是导游。

  最高级的智慧是什么?无上智慧,终极智慧,就是出世间的智慧。为什么把智慧叫做般若呢,因为它告诉我们世间万事万物存在的规律。什么规律?成住坏空,生住异灭,万事万物不停变化,没有不变的自性。所以,这世间没有永恒的东西,一切都是一个过程。

  打个比方,你今天好,不等于明天好,今天坏,也不等于明天坏,今天年轻,不等于明天年轻,今天健康,也不等于明天健康,今天不健康,也不等于明天不健康,今天成功,不等于明天还成功,今天失败,不等于明天仍然失败……总之,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都是无常的。

  明白无常的规律,我们就能正确地理解生命的本质。理解了生命的本质,你就没有迷惑,就能站在生死的高度对待人生,就能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这个世界,就能以出世的智慧来入世。

  所以,格局决定你的结局,思维决定你的命运。我们站在什么样的高度来解读企业,来成就自己的事业,来圆满自己的人生,最终得出理想的结果,这是我们每天要去参悟,去修行的。

  好,今天我们简单地讲了“七心”,清凉心、无上心、光明心、喜乐心、慈悲心、菩提心、智慧心。每一心,都会产生无量功德,无上福报。全部拥有这七心的人,绝非人中凡品,在世获富贵,出世得解脱。

  好,今天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贤崇·贤宗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贤崇·贤宗法师)  

 贤崇·贤宗法师:在上海交大的演讲(2008年6月14日) 

 贤崇·贤宗法师:让禅修成为你人生的习惯 

 贤崇·贤宗法师:禅在生活中的意义 

 贤崇·贤宗法师:禅与企业家的修炼 

 贤崇·贤宗法师:破除“我执”,保持正念 

 贤崇·贤宗法师:什么是“二入”与“四行” 

 贤崇·贤宗法师:遵循自然 

 贤崇·贤宗法师:坐禅三要 

 贤崇·贤宗法师:踏上八正道的幸福人生路 

 贤崇·贤宗法师:简单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贤崇·贤宗法师:清除内心的毒素,然后种下菩提种子 

 贤崇·贤宗法师:第十二期止语禅修班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