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贤崇·贤宗法师:菩提树下问来人


   日期:2020/3/23 6: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菩提树下问来人

贤宗法师开示
杜柯整理

  有心与无心

  同样是活着,“有心”和“无心”,大有区别。

  同一件事,有人会做得很好,有人却做不好,为什么?除了能力大小之别外,还有重要一点,“有心”和“无心”。这个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有心人内心细腻敏感,自信勇敢,蓬勃向上,有股强大的动力;而无心人呢,宛如一个稻草人,两眼常常无神,表情经常僵化,没有规划,得过且过,他不知道怎样去定位自己,也不知道当下应该做什么,所以,他很难把事情做好。

  也有一些人头脑天天在动,但是他“没心”。为什么这么说?——他脑子是在动,可属于妄动,就是佛家所说的妄念太多,正能量没有,进来的都是乌烟瘴气乌七八糟乌合之众,脑子经常被这些东西占据,没有一点建设性的信息和灵感;而一个真正的有心人,他做事非常沉稳而机敏,做一点可以想到十点,做十点可以想到百点,触一而通三,举一而返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聪明人。其实聪明人多是有心人。一个有心人,不管放在哪里,都能干出一片天地来。

  特别是我们做企业的,或者说某方面的决策人,一定要养成这样一种习惯:你的思维要永远超越别人。记住,“思维超越别人”,而且成为一种习惯。因为思维是行动的指南,思维不先行,行动就会落后。只有思维超越了,才有胜出的可能,如果你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那只能闻到臭气。比如面对客户,大家对他们的竞争,除了产品质量便是用心服务。不过,据我理解,最高明的商家是使客户对自己产生依赖。可能,他对你有第一需求,第二需求,第三需求,第四需求,你能满足他第一需求,他对你产生一点点依赖;能满足他第二需求,他对你依赖会多点;若是四个需求都能满足,他对你产生完全的依赖;当你能满足超出他想象的需求时,他对你的依赖永远不会过时。

  这便是创新。思维要超越别人,“超越”,本来就是一种创新。如果你能经常保持这种创新,企业就会占得先机,锋头不减。

  相由心生

  创新是一种极致的“有心”,而要想创新,必须静心。心不静怎么创新呢?我们知道,创新是聚精会神豁然贯通的一种灵感。现实上,很多人一天到晚都难以静下心来,除非是睡觉,就是睡觉潜意识还在不断活动,梦想连篇。因此我们需要禅修。

  多数人不仅不能静心,还常常纠结、痛苦,把一颗心熬得千疮百孔。有句名言说:你之所以痛苦,是由于错误的认知。换言之,你的痛苦是自己错误地认知世界的方式造成的。可见,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痛苦,本身就说明你已经错了。反过来说,一个保持正确认知的人,是不会痛苦的。

  今天早晨,我跟我们寺院的义工讲“相由心生”的道理。我说,你去看看身边的人,那些老大爷或者叔叔阿姨,凡是面貌比较恶、狰狞、扭曲的人,他们的心态没有很好的,脾气也没有很好的。反之,如果一个老人家很慈祥,很亲切,很宁静,很喜悦,他给你的面相就很舒服,不管他是80岁、90岁或者100岁你都乐意跟他交往、聊天,为什么呢?因为他周身散发出那种感觉像春天的风一样,你和他在一起就叫“如沐春风”。还有个词叫“如沐春光”,如果你能做到电视剧中唱的“人在身旁,如沐春光”,那除非你在谈恋爱,或者,对方是个极有魅力,仪表、精神气质不同凡俗的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当然是一种享受。

  如果一个人总是皱着眉头,吊着苦瓜脸,一见你向你大倒苦水,大家见了他就像见了瘟疫、毒蛇一样,随时怕咬上自己一口,脱不离身。这样的人,只要一看他面相,就可以看出这些年生活的质量和生存的境况。当然,每个人的境遇不同,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有个理论非常有意思,他说30岁以前的面相是父母给的,30岁以后靠自己修。怎么修?就是你现在每天的念头。你每天在跟别人吵架,每天向别人倒苦水,每天抱怨个不停,那你去看看镜子里,你是怎样一步步变丑的。

  《韩非子》这本书里面讲到一则有趣的故事:子夏在路上碰到曾子,曾子说:“你怎么胖了呢?” 子夏说:“呵,思想斗争胜利了,所以胖了。” 曾子说:“这话怎么讲?” 子夏说:“我在家里的时候,学习先王(周文王)的道理,总是非常敬仰;但走出门后,看见很多富贵豪华的事物,又十分羡慕,这两种情绪就在心里反复打仗,不分胜负,所以我就瘦了。现在,经过一段时间,先王的道理终于战胜了,所以我又胖了。”于是,韩非子就总结说:唉,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因此老子说,自胜之谓强。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胖瘦和思想的关系,心里面想的太多,经常矛盾,当然就痩了,因而有句话叫做“心广体胖”;他还告诉我们,人最重要的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所谓“自胜者强”。

  相由心生,我们的面相与我们的心理密切相连,是随着“心”转变的。我就见过有的人,年轻时并不好看,发现年龄越大越好看。和他在一起,他永远是那么谦和、怡然自乐、善解人意,遇到什么问题总找自己的不足,又觉得他非常可爱,有种孩童般的纯真,却有老人的大气,当他是这样一种状态的时候,可以用“温如玉,纯如金”来形容,这是古代君子人格的标准之一。

  因此,你自己的面貌气质,给人展现的状态,就是个人修行的说明书。特别是一个企业老板,自己首先就是一个名片,一个代言人,不管你做什么产品,自己就是第一代言,试想一个做美容的老板,倘若自己不容光焕发,满脸雀斑,形容憔悴,还有谁相信你的产品呢?

  把握“度”也是智慧

  我们长期以来形成一个习惯,就是只顾眼前,只看当下。比如,今天早晨爬起来一看眼袋大了,便赶紧去化妆,把它遮住,也不追究什么原因,昨晚上睡着没有?咖啡喝多了?或是昨天跟人吵架了?实际上今天有这个果,是昨天种下的因。“众生畏果,菩萨畏因”,这是凡夫最大的愚昧。从菩萨角度看,因就是果,果就是因。因果相续,持续不断,因此,他会从“因”上就杜绝了,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想明天得到理想的果,就要今天种下理想的因。好因结好果,坏因结坏果,无因则无果。你今天的成绩和失败,都是自己造成的,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就能坦然以对,不再做无谓的纠结和懊恨。

  有一个调查报告说,一般的经商者,拥有1000万到2000万时是最幸福的,这个时候买车买房什么都有了,感觉一切遂愿。等他有一个亿的时候,发现交往的人常常10个亿或100个亿,人家随便买一个游艇就5000万,5000万在自己这里,一下就没有了,那个时候才觉得自己很穷。

  我们看,这个人曾经有过最幸福的时光,但继续往前走便发现自己不那么幸福了,非常可惜,我们说这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从他个人角度看,他觉得自己进步了,视野更开阔了;但从我个人角度看,我认为他倒退了,越活越糊涂了。理智想想,在我们国内,你就是买一个游艇,往哪里放,买一个游艇你有多少时间驾着它到外面旅游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能用几天?所以,应该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盲目跟风,逐物迷己。还有人拼命赚钱,要把它留给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你想过没有,就是他赢在起跑线上也不代表一定赢在终点上啊!当孩子争气的时候,你不需要给他存多少钱;当孩子不争气,你给他存再多的钱,他都会糟蹋掉的,人生的路很漫长,说不定他没到中年就一无所有了——这时候,你为谁辛苦为谁忙?

  《韩非子》中还有个有趣的故事,说卫国有一对夫妻在祈祷,妻子祈求说:“老天爷,保佑我平安无灾,得到一百捆布币吧!”她丈夫听后说:“傻瓜,总是在求,为什么不多求点?”妻子回答说:“哼,超过了这个数目,你会拿它去买小老婆。”

  这个故事倒很像现在的手机段子,也许是现在的手机段子抄袭了它们。不过,从事实角度讲,这样的事还真的存在,那个被称为“傻瓜”的老婆以我看其实是非常明智的,因为她对人性的弱点、对他老公的弱点看得一清二楚。

  显然,钱多了不一定是好事,很多夫妻分手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钱太多了,穷日子过得去,富日子过不去。我觉得世事的奥妙就是凡事在一个“度”上,过了那个度,可能好事就成不幸了。

  企业如婚姻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乃人生两大喜事。每每结婚时,新人容光焕发,情意绵绵。此时,大家都祝福他们:百年好合,白头偕老,永结同心,等等。其实,残酷地说,事实证明,这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美好祝愿而已,这样的想法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事有起承转合,物有成住坏空,什么都在不断变化,人的情感更不是钢筋水泥浇铸的东西,就是钢筋水泥打造的也在慢慢变坏。人之情感,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靠的物事之一,要想以今日之短暂情感成为绑缚一生的依靠,更是愚痴。很多人恋爱时好的不得了,但进入婚姻后彼此没有不厌倦的,两人只是迫于世俗的压力和子女、经济等原因才没有分离,正如萧伯纳所说:一个已婚的男子,没有人会说出他对婚姻的真实看法。

  这么说,有人轻易就抛弃了对方或者离婚便是正确的?非也,如此说,也只是让我们明了婚姻和人性的实质,不要对婚姻或对方抱太大希望,如果你因为失去了新鲜感就轻易离婚,那你对新的婚姻也会很快厌倦的,因为新的东西都会不断打折变旧,这是事物的必然规律。所以说,一个幸福的家庭要善于经营婚姻,其中就包括要培养对方对你更多的依赖性,以及自己不断给对方制造的新鲜感。

  大家看过《亮剑》没有?那个姑娘很崇拜英雄,但真正嫁给他后才发现,他把她种的花拔掉,种菜;把她挂的一副油画扯掉,换成毛主席像;把她的钢琴扔出去;晚上不洗脚就上床睡觉……等等,毛病太多了。使这个受正规教育出来的人无法忍受,最后她要跟他离婚,朋友们都去劝告她。因为她还年轻,没法理解婚姻的实质。

  我记得有个新闻报道是这样的:一对年轻夫妻,男的是一个经理,女的是一个护士。女的是素食主义者,男的每天却大鱼大肉。就因为吃饭,一天到晚吵架。实际上这个女的很爱男的,男的也很喜欢这个女的,结果呢,竟然不欢而散,家庭破裂了。

  婚姻和恋爱是完全不同的。恋爱时的那个感觉你想完全移植到婚姻当中,多半会失望。不仅对对方失望,甚至对自己,也失望。婚姻的实质是,当你选择了一个人,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这个人所有的东西你都要接受下来,如果说接受不了,那你当初为什么要嫁给他? 婚姻没有十全十美的,你只爱他的优点行吗?——缺点,就隐伏在他优点的背后——当你看到山的阳面灿烂明亮时,山的阴面一定是阴翳沉暗的。一阴一阳为之道嘛。

  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也可以是“恋爱关系”、“婚姻关系”。但“恋爱关系”常常是非常短暂的,进入“婚姻关系”之后,你如何让他对你不厌倦不失望?一个好的客户和企业就应该是夫妻关系、家庭关系,长期保持稳定,有种信赖的归宿感。

  那么,作为企业,你应该怎么做?你应该让自己的价值不断提升,服务不断到位,魅力不断增加,时刻让来到身边的每一个客户,都没办法离开你,那你就成功了。

  比方说,你给对方做美容,那你就要了解他的生活习惯、了解饮食,了解皮肤,了解他居住的环境,等等,然后针对他不同的个体情况,提供相应的产品。不能说我现在就是一张万能膏药,所有人都可以贴。当你真正能为对方着想的时候,他就会被这种诚意打动,即使你的产品还不够十分好,他也可能成为你的“家庭成员”。

  聪明人与傻子

  我认识一个人,很聪明,脑子转得比谁都快,但他做生意就是赚不到钱,为什么?因为他太聪明了,太精明了,人家都不愿跟他合作。有一天他看到一张报纸,突然醒悟过来。这张报纸上有李嘉诚跟他儿子李泽楷讲的一段话,他说,你投资本来应该拿大份,拿80%,你就拿60%,吃一点亏,然后很多项目都来了,这个让你做,那个让你做,最后,你比原来赚得还要多。

  道理就是如此。听说香港的一个经纪公司,许多名人都在里面,每次一个歌星去演出,可能收入100万,他只提取4万。但是这个公司,每年的盈利比最有名的歌星都高几十甚至上百倍。为什么?因为吃亏是福,他肯吃亏。一个肯吃亏的人当然是有福报的,因为他吃亏的那部分就相当于布施了。再者你想想,谁不愿意和肯吃亏的人多交往、多合作呢?所以,肯吃亏的人一般人缘都非常好。而对于世俗的人来说,活在世上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人脉。有了人脉,你还没得赚吗?

  再去调查调查,看看那些得癌症的多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多是些精明的人,心气过旺的人,不肯吃亏的人。你见过一个傻子得癌症吗?没有。他没有一天睡不着觉,没有一件事放不下。别人欺负他,他照单全收,别人戏弄他,他转眼就忘了。所以,一个聪明人就应该向傻子学习,这也算难得糊涂。

  以前村里有个傻子,大家都笑话他,有人掏出5元和10元钱,问,你要哪个?他每次都拿5元。最后有人实在憋不住了,说你真傻啊,连10元和5元都分不清!那个傻子反过来说:你才傻呢,我如果拿10元,下次连5元都没人给我了!

  这个傻子可以说大智若愚,眼光长远。所以,那些常常说别人是傻子的人,说不定自己才是傻子呢。

  再看一个典故,《吕氏春秋》上说,有一个荆楚地方的人丢了一张弓,但是不肯去找,别人问他,他说:“荆楚的人丢了这张弓,就由荆楚地方的人拾到它,我为什么要去找呢?”孔子听了这个话后,说:“去掉‘荆’字就好了。”老子听了后又说:“再去掉‘人’字就更好了。”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这个荆楚的人丢了一张弓不肯去找,他说我丢了,自有荆楚的人拾到它,他拾到他就可以用,那我为什么要去找呢?可见他心胸豁达,顺任自然,将小我融入到了大我之中。孔子说把“荆”字去掉就好了,那就变成了楚人丢了弓就由楚人拾到它,可见范围扩大了,不再是荆楚这个小地方。而老子最后说,再把“人”去掉就好了,那就变成了楚失去了弓,就由楚得到它。这里已经没有了人, 因为人都是有物欲的,老子的意思是,得之于天,还之于天,得之于大地,还之于大地,来之于自然,还之于自然,何必执着于它属于谁呢?

  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境界是最高的,没有利益得失,不仅无小我,甚至大我都没有了,真正达到心无挂碍、清静无为的境界。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有老子这样的境界,那就算得道了。

  正确解读世间万象

  碰到问题时,我经常说过一句话:面对他,接受他,解决他,放下他。 这是一个正确的思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会宏观地、从事物整体高度去看,当你今天去回想十年前碰到的某件事,你会觉得那是一个很小的事,当初为什么那么纠结呢?回过头来想想今天所碰到的事情,如果再过十年以后去想,不也同样如此吗?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可以抹平一切,世事的运转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一直向前,我们又何必执着于生命中的那一点呢?你这样去想的时候,今天碰到各种问题都不会把它放到无限大,而是缩得极其小,你就可以举重若轻地解决掉。所以,我们的痛苦来自哪里?就来自没有一颗正确解读的心。

  一颗智慧的心,同时一定是包容的,慈悲的。因为他明白这世界的残缺,不够完美,所以必须包容。明白不完美,即是一种完美。因此,他会修炼成一颗柔软的心,这便是慈悲。他对人性有充分的认识,不会对别人抱过高的要求,他能接受别人的缺点、错误和罪恶,乃至于去怜悯对方。这样的人,才能把自己解脱出来。

  昨天下午,跟一个上海人聊天。他说,师父,到底有没有鬼?我说有。他说,到底有没有来生?我说有。他说,那我未来到哪里去啊?我说,假如一个人整天和别人闹矛盾,和别人争斗,不开心,他活着已经很痛苦了,这就是人间地狱。如果一个人整天很安乐,很清静,很愉悦,没有烦恼,那他活着时就已经是人间天堂了。你想,你的频率和天堂相应,死后肯定上天堂,与地狱相应,死后肯定下地狱,因为天堂和地狱本来就是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你的心是黑暗的,自然就坠到黑暗的地方与其相适应,心是光明的,当然就到光明的境界与其相适应,这就像鱼只能游在水中,不能活在沙漠里,而骆驼只能活在沙漠里,不能存在于水中。

  活在世间,首先要正确地解读财色名利。就说名吧,它对现代人吸引力很大,有人穷其一生就为了出名。我们看到那些明星好不羡慕,有那么多粉丝,在电视上魅力十足。但当你真正成为这样的人时,才发现不是那么好受的。走路要戴一个口罩,一个墨镜,生怕别人认出来,否则一不小心就被围住,要签名,开始你可能觉得挺有趣,很有成就感,但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一直如此,你还不烦吗?你上个厕所,都谨防被狗仔队逮住。你和一般朋友约个会,都防止被媒体编成绯闻。你洗个澡,先要检查一遍,怕被人偷拍。你随便说一句话,要十分谨慎,以防你的言论成为报纸、网络上众矢之的。你想,这样的生活自由吗,舒服吗?

  所以,不要去羡慕那些名人,他们的苦恼不是你能体会的。你只看到他们外表光鲜的一面,却不知他们心酸和烦恼的一面。这不是说没有吃到葡萄硬说葡萄酸,我们可以想象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人生就是围城,你希望成为名人,说不定有的名人还真希望过平凡人的生活呢。

  开发自己

  回首往昔,我在佛学院教书那几年,学生出得人才是最多的。佛学院创建15年, 那几届出来的人才,说实话,都没有超过他们。这是什么原因?——要影响一个人,就要开发他的思维,把他内心燃烧的火焰点燃。同理,如果一个老板,你要把员工内心渴望成功的那个火把点燃,当被点燃起来的时候,他自己就欣欣向荣,你根本用不着拿鞭子在后面赶。所以,作为老板,你首先要有这样一个高度和格局,才能引导别人。因此,我希望这堂课不是一堂说教的课,而是一个我跟你们心灵碰撞、交流的过程,至于你能接受多少,理解多少,收获多少,还是听完后立马顿悟超过了讲课的老师,那要看你的慧根了。

  我希望大家不断地把心打开,把思维拓展,人站立的高度决定了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试行一下,坐在飞机上往下看是什么感觉?站在大海边眺望是什么感觉?面对一望无垠的沙漠又是什么感觉?站在墓地里是什么感觉?到医院里面看病人、到殡仪馆看死人是什么感觉?到幼儿园看儿童、到火葬场看黑烟又是什么感觉?……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你面临的所有问题都哗然解开了,如一把锁,你能听到打开的声响。——真的,可能一刹那间,你就心开意解。那么,恭喜你,你开悟了。解脱了。升华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贤崇·贤宗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贤崇·贤宗法师)  

 贤崇·贤宗法师:在上海交大的演讲(2008年6月14日) 

 贤崇·贤宗法师:让禅修成为你人生的习惯 

 贤崇·贤宗法师:禅在生活中的意义 

 贤崇·贤宗法师:禅与企业家的修炼 

 贤崇·贤宗法师:破除“我执”,保持正念 

 贤崇·贤宗法师:什么是“二入”与“四行” 

 贤崇·贤宗法师:遵循自然 

 贤崇·贤宗法师:坐禅三要 

 贤崇·贤宗法师:踏上八正道的幸福人生路 

 贤崇·贤宗法师:简单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贤崇·贤宗法师:清除内心的毒素,然后种下菩提种子 

 贤崇·贤宗法师:第十二期止语禅修班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