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贤崇·贤宗法师:清心静虑凝神想象


   日期:2020/3/23 11: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清心静虑凝神想象

  ——贤宗法师讲于昆明爱心联盟讲坛

  杨柳整理

  一、想象改变世界

  想象,这种具有源泉性意义的创造力不仅对于小说家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它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至关重要的。今天,就让我们从想象谈起。

  渊源于生活的想象,有时候也会反过来主宰生活。一个念头,一个想法,如果能够在某种机缘的灌溉中成长为行动,那么,想象就会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俄国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据他说,佛罗里达就是因为想象的力量而被发现的:

  中世纪时,有一个年老的西班牙小贵族,晚年在卡斯蒂利亚的领地上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他住在阴森的、如同囚室一般的砖房里,他的身边只有一个老迈的、记忆力严重退化的保姆负责照顾他。他整天坐在尖拱形窗户下的一张破沙发椅上看书,只有书脊中干透了的糨糊的哔剥声,打破屋里的寂静。窗外耸立着一棵像铁一样黑不溜秋的枯树,单调枯燥的高原台一直伸展到天际。西班牙的这个地区一片荒凉,让人腻烦,但是小贵族却已经习惯了。他终日在幽闭中独处,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有过甚为相得的妻子和美丽的女儿,不过她俩都在同一年、同一月生鼠疫死去了。从此他就杜门不出,偶尔有个过路人由于天黑了或碰到坏天气来投宿,他也不怎么乐意接待。

  有一天,有个披着粗呢斗篷的风尘仆仆的人,把一头老毛驴系在那棵黑不溜秋的树上,前来叩他的门。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吃晚饭时,那人给小贵族讲述了自己危险至极的航海经历。在向西而行的探险中,他们的船曾经听到过海妖塞壬的歌声。在经历了一场关乎生死去就的哗变以后,他们继续航行,终于见到一片闻所未闻的海域。海上布满水草,草中开着一朵朵硕大的蓝莲。于是他们就在此地举行了弥撒,开始环海而行。不知经过多少天,水平线上突然出现了一片新的大陆,这是一个神秘而美好的黄金国,在这个国度里,漫山遍野都是宝石和金银。

  小贵族默默地听完了这个故事。那人临走时,从皮囊里拿出一只由黄金国带来的玫瑰红色的海贝,赠给年老的小贵族。那人走的当晚,下起了滂沱的大雨。闪电在满是沙砾的台地上空缓缓地亮了又灭,灭了又亮。

  贝壳就放在小贵族床边的桌子上。他醒来时,看到被天火的闪光照亮的贝壳。在贝壳深处时明时灭地出现由玫瑰红的光泽、浪花和云霞构成的那个奇异之国的幻景。在闪电一次次明灭之间,他不断在贝壳中见到那个传说中的黄金国:无数大瀑布,水珠飞溅,浮光耀金,从突兀峻拔的海岸上倾斜到大海中。整晚,小贵族都沉浸在由贝壳和闪电之光影带来的奇幻世界中,他相信,这个贝壳的奇异产国,它是真实存在的。

  当天小贵族就去马德里,跪在国王面前,恳求国王恩准他自费装备一艘轻快帆船,西渡大洋,去寻找那个神秘的国度。仁慈的国王允准了他的要求,但当他走后,大臣们纷纷议论这个痴心妄想的疯子,不知上帝将会为这样的疯人指出一条怎样的道路。

  经历了数月的艰辛与磨难,在数度生死之劫、屡次煎迫身心的焦灼与绝望之后,终于,在一个黎明的光华中,有个横断大海的国度展现在航海者的面前。岸上重峦叠嶂,祥云纷呈。群山掩映出绮丽多姿的色彩。无数条清澈的河流,由这些山上直泻到海洋之中。在郁郁苍苍的森林上空,欢乐的鸟雀翔集。这个国度好似天和光的妙龄女神遗忘在海角的一条钻石腰带,光华熠熠,璀璨夺目。

  小贵族跪下来感恩上帝,感恩上帝在自己的暮年,用奇异的贝壳幻境激发了他追求新事物的意念。他用自己爱女的名字佛罗伦西亚命名这片幸福之地……

  在这个奇特的航海故事中,我们看到,一个贝壳所带来的光影竟然可以激发出人心之中无限的动能,促使人无所畏惧地去探求枯淡生命之外的种种可能。这不正是意念的力量,想象的恩赐吗?

   

  二、想象改变人生

  我们知道,学习的过程,首先是从摹仿开始的。夙慧者毕竟是绝少的,我们在这一席人生中,不得不通过不断重复的摹仿,掌握各种各样的技艺。无论是学习书画、烹调、缝纫、冶炼、种植还是管理,无一不是从摹仿中蹒跚而来的。

  以学习书法为例,最开始时,我们要做的就是临帖,仔细观察字帖中字的笔画与结体,严格摹仿古人所写的字,但这只是学书的第一步。好比是小树刚刚种下去时,我们用许多支架将它固定,使它能够存活下来,站立起来。但是,小树不能够永远依靠支架生存。

  而后,我们用“背临”的方法,也就是把字帖拿开,根据自己的记忆和书写经验尽量将字帖中的字背下来,古人是怎么行笔的,每一个字的结构关系是什么样子,都可以被“背临”下来,这就好比是学诗时由读诗过渡到背诗一样,然而仅仅能够背诵而不能够创作,便还是难以成为诗人。

  所以,学书的第三步就是要在实践经验积累和艺术感觉培养的基础上自立自度,逐渐发展出独具一格的、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的字体了,这就好比师傅教会你做衣服的基本工序,可是有的人只会做粗糙的布衣,有的人能够和师傅做到一样的水平,极少数人则能够突破师傅的教习,通过各方面的研练和提升,做出美轮美奂的华服来。从匠人到艺术家,靠的就是这最后一步的翻越。

  可以说,决定学习之成败的并不是模仿得好不好,而是能否向上一击,得到最终的超越。想要师法古人,而不堕入前人前见的泥淖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凝神想象”。

  如果相声演员在讲相声的时候总是想着要抖多少包袱,引得观众发笑,那么在他搜肠刮肚找“包袱”的时候,相声中最自然的精神和最有感染力的部分就大打折扣了。同样的,如果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总想着还有多少条知识点没有讲,还有多少书袋没有掉,还有多少前人的见解没有引用,这就伤了老师传道的天真。

  最好的状态就是凝定住自己的心神,以内心冲决而出的想象为奔马,自然而然地传授天地的精神与宇宙的光华。当然,这种凝神想象的状态还是基于苦修与积累的。但只有冲破那些陈见,才有可能达到你自己,找回你自己,感动你自己。也只有首先感动自己的人,才有可能去感动和影响他人。正如我们写字时,手只是一个工具一样;讲话时,我们的口也只是一个工具;真正的灵魂在于你的心。

  我们之所以强调凝神想象的作用,首先就是为了使大家能够在生活的各种场域和境况之中保持独立的思考与心智,不拘泥于陈见,而能够独辟蹊径。

  人的思维很容易陷入到一种惯性之中,统一的教育和相似的人生经验会使人陷入到某种定见之中。一旦陷入定见,则非常容易遭遇种种瓶颈。为什么在商业竞争中,总是会落于人后呢?为什么在日常工作中,总是不能够有所突破呢?这都是因为高度趋同的知识理性和行为方式在起作用。如果市场的竞争压力很大,那么绝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尽量地排挤自己的竞争对手无疑,但是这样的定向思维却很有可能适得其反。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在上海某商圈中,一家百货大楼由于生意不好,所以就把通向其他商场的后门全部关闭,使顾客只入不出,但长此以往,他们的生意反而更坏了。后来,有人对他们说,想要提高业绩,就必须打开通往其他大厦的门,不仅要打开它们,而且还要做好明显的导引标志,惟其如此,顾客才会认为来这家商场购物非常便捷,很容易从这一家寻到另外的商家。果然,大门打开以后,商场的营业额节节攀升,顾客非常乐于来到这家商场购物,因为他们认为,这家商场是坦诚的,是经得起比较和考验的。

  只要我们愿意深入反思自己每一个念头的由来,仔细区分它们是来自于他人的影响还是来自于自己的心,渐渐的,我们就会发现那些借自于外部世界的思想很容易让人陷入到一种可怕的异化之中,而只有那些来自于自己本心的念头能够使我们获得助益。

  有一个关于财神的故事:村里的人家在新春迎财神时,总是习惯给财神准备最好的供品,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希望财神能够来享用这些供品,从而为自己的家族祈祷来年的财运。有一户人家非常穷困,但对于财神也十分尊重,由于家里的经济实在拮据,拿不出任何像样的食物可以作为供品,情急之下,只能用家中最好的一盘咸菜来供养财神。那一年,财神来到了这个村庄,他感到饥饿,想要享用一些供品。于是就沿路观察每户人家的菜肴,准备选择其中最有新意的一家前去,也把来年的财运带给这户人家。他发现,每户人家的菜总是千篇一律的酒肉荤腥,看多了便觉得恶心、反胃。唯独那一家穷人的咸菜看上去清爽可喜。于是财神就来到穷人的家里,享用了他们准备的咸菜,十分满意地离去。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户人家竟然倚靠着财神的恩典,发了大财。乡人知道财神降临到他家,就纷纷前去取经,他们七嘴八舌地问那户从前赤贫而今巨富的家人说:“告诉我们,财神喜欢吃些什么东西呢?”这家人非常忠厚,就实话实说:“我们去年只是准备了一碟咸菜而已啊。”乡人听了,都以为自己已经洞察了天机,来年迎财神时,家家都只准备了一碟咸菜,希望财神能够眷顾。但是那一户富起来的人家却认为,既然财神曾经降福于我们,那么我们就应该用最好的菜肴款待他。从前是我们没有钱没办法预备,但是如今有钱了,就应该准备上好的酒菜。于是,他们精心准备了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要一酬财神的美意。那一年,财神又来了。他还是四处转悠,看了看各户的酒菜。当他发现人人都用一盘咸菜来敷衍他时,财神感到十分生气,而只有那一户准备了丰厚佳肴的人家使他感到了娱神的诚意。于是他再一次眷顾了这户人家,使他们在下一年中又发了大财。

  从众心理、人云亦云,总是不能够使我们在人生中活出自己的光彩,既然无法成为一个性格鲜明的个体,又如何能够获得人生成就呢?若想要改变人生,冲破惯性思维所造成的局限,就必须通过独立的思维和想象寻回自己,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

   

  三、想象改变内心

  汪曾祺曾在《礼俗大全》中叙述过一个丧仪情节——“点主”。葬礼“开吊”以后,就要进行“点主”。“神主”枣木牌位上原来只写某某之“神王”,主字上面的一点空着,经过一“点”,显考或显妣的灵魂就进入牌内,以后这小木牌就成了先人的象征。“点主”要请一位官大功高的人,当礼生高唱:“凝神——想象,请加墨主!”点主的人就用一枝新笔舔了墨在“神王”上点了一个瓜子点。“凝神,想象,请加朱主。”就会有人用白芨调好的朱砂,盖在“墨主”上。于是礼成。汪曾祺评价这一礼俗说:“‘凝神——想象’这是开吊所用的最叫人感动、最富人情味的最艺术的语言,其余的都只是照章办事,行礼如仪而已。”

  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在这一民间礼俗中,凝神——想象,这四个字中包含了子嗣对于先人最为深切的追思与怀念。凝神是为了把散乱在外的心神全部召唤回来,召唤到慎终追远的情绪之中。一旦把内在的心神凝聚起来,过去亲人在世时对于自己,对于家人的种种温情与亲切就自然地浮现于目前。想象什么呢?想象先人进入了木牌之中,过去亲人的灵魂寄居在一个躯体当中,现在他的肉体虽已腐坏,但灵魂却完好地移入了灵位之中。这样一来,亲人的灵魂便还时刻盘桓在家宅之中,子嗣们会觉得他并没有离开,从前的恩情也没有离开,而是恒久地留存于家人们的心中。

  凝神——想象,是这一思想过程把人们的注意力从冷漠的黄泉转移到温情的人世之中,把人们的感受从对于死亡的畏惧与哀伤转移到对于生命的护惜和珍爱之中。可以说,在想象中,冷漠而残酷的现实遭际消失了,敬意与柔情从这一席生命中生长起来。如同这一祭仪所宣告的一样,我们需要时刻敛聚心神,学会“凝神——想象”。

  我们刚才已经说到,讲课时最好的状态就是把自己身上所有纷零在外的思绪全部凝聚于一点,从这一点出发,通向语词所触及的所有时间、空间,通向语词所能含摄的人、物和情感,让身体中每一个具有灵觉的细胞都能够从一种凝聚的状态之中绽放出来。

  禅修中最为注重的就是“觉”——觉受、觉察、觉醒。觉是一种开显的过程。禅修时,我们首先会请大家坐着不动,把眼睛闭起来,这是对于杂乱念头的摄受,教人把散逸浮躁的心念一个个攻克下来,沉潜下来,达到空无的状态。但是如果执着于这样的寂灭状态,这种寂就成为了死寂,因此在静中,禅修又要求动。从静坐中起来,无论是行住坐卧,每一个动作,都要保持一种觉受力,只有把这种觉受的能力运用到动态生活的每一个时刻,这种“觉”才是鲜活的、长久的、究竟的。

  在六祖慧能以前,禅宗在中国仅仅是一个一人传一人,形同密法的教派。但为什么经过六祖,禅宗在中国众多佛教流派中能够成为主流,以至于达到无禅不寺、无寺不禅的盛况呢?因为他要求人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每一个寻常的举动中去感受禅的妙谛。做设计的人能够从禅中感受万物的谐和,做企业的人能够在禅中领会人心的奥秘,为人师者能够在禅中聆听心灵的絮语……这样,禅就成为了一条通达的大道,这条道路无论与哪个向度对接,只要能够接续上去,便能够使人的心灵达到调畅与清灵。

  禅修为人们提供的这条通道,一旦与各行各业的技术对接起来,便能够使形形色色的人从术的层面达到道的层面,它能使喜茶的人找到茶道,喜花的人找到花道,经商的人找到商道。举例而言,托尔斯泰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却拥有同样的幸福。”不幸的原因杂沓歧出,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不幸所包含的具体范围。有一对伴侣,他们在进入婚姻以前,想要用理性和智力所能达到的高度去总结出婚姻失败的种种可能,比如婚姻中的嫉妒、不信任、金钱、亲人的介入、孩子的教育、门第的悬殊、人生信仰的不同等等,他们想要通过这些失败的前车之鉴提醒自己,尽量在婚姻中规避这些负面因素的出现,走向幸福的婚姻。但是随着他们越来越多地听到周围的人对于婚姻的种种抱怨,才突然间惊觉,其实婚姻中的每一个盘子、每一粒尘土、每一杯水的温度、每一丝气味、每一个细小的举动都有可能会造成争端。这也就是说,要通过趋利避害的方式,仅仅用智性去经营婚姻,还是远远不能够达到幸福的。为什么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呢?因为在幸福的家庭中,他们找到了一条道路,这条正确的道路就是深深的理解和无尽的包容。

  推而广之,我们身体的健康、企业的发展、人际的交往,都要找到这样一条道路,使自己和智慧对接,和慈悲对接,和天地万物运化的规律对接,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其自身地生活,而不被无明所牵引,不被世俗言论所绑缚。

  中国企业在未来的腾飞,也应该找到这样一条通达的道路。作为企业家所要学习的,并不是其他企业成功之表象,比如其他企业是如何装饰的,如何设计自己的品牌图案的,而是要尽量去学习别人成功背后的那一条道路,那一个理念。

  在重修香海禅寺以前,我们去海外考察了许多不同宗教机构的建筑、运营模式。他们的文化并没有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断层,因此在很多方面比我们领先许多。但是我们并没有想去照搬照抄别人的成功经验,因为我们知道,所有的建筑和运营形态无一不是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按照自己的个性生长起来的。移植和摹仿,是无法使得文化长期留存于我们的土壤之上的。这就是“学我者死”的道理。在做一件事时,总有可学的部分和不可学的部分,一些涉及终极关怀的理念,比如真、善、美,这是应当去学习的,但别人的具体运作方式,别人的外在形态,却不应该去偷师学习。只有从表象的背后找到隐藏的理念,从理念背后找到通达天地的大道,你才能够时刻拥有创新的灵感与行事的先机。

   

  四、想象改变思维

  凝神想象,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能实践的功夫。

  比如我们静坐在院中,看春天里,一棵树被上帝之手渲染了无限鲜美、柔嫩的颜色,它不断地向天上伸出俊美而秀颀的线条,它用世间最温存的语言一路生长,一路低吟。它仿佛从来没有看过这个世界一样地惊奇,一样地爱它,用纯净和生机点化世界的性灵,唤醒万物的消沉。这时候,我们想到一个婴儿,他也像春天的树一样柔软,一样洁净。婴儿被孕育,被带到这个世界上,他既有生命的春天,就必经历生命的寒冬,就必有一天会华发秋霜、齿牙动摇。然而在他生命的起点,他还是要那么欣悦、温和地看着这个世界,他的四肢那么柔软,你甚至可以随意地将他粉嫩的、胖乎乎的小腿扳到他的头顶。然而,为什么我们长大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柔软了呢?这是因为我们的肌肉已经渐渐僵化了。那么僵化的只有我们的肉身吗?难道我们的思维不曾因为沾染世俗的尘埃而变得越来越失去自性,越来越如同他者的传声筒一般吗?如果思维一旦僵化,那么人生的苦难就要真正开始了。因为你不再是你自己,而是他人的幻影,你说着别人说的话,做着别人做的事情,穿别人都穿的衣,住别人都住的屋子,还要像别人所期望的那样去生活。每当我们感受到自己的思维被蒙上尘埃之时,我们就应当打开窗子,去看看春天里的树,树梢上的嫩芽。这种凝神想象的过程正是我们涤去心上埃尘之过程。

  再比如我在杭州飞往台湾的飞机上,突然想到了两个字——慈悲。什么最慈悲呢?大地最慈悲。它孕育万物的生长,使万物在它的身上不断轮回。在上古的神话中,人往往是由泥土塑造的,在女娲以土造人的传说中,人类来自于土,这就象征着人如同树木一样,起自于大地,死后又归于大地。大地负载着万物而从来如此宽容,即使向它泼上最为肮脏的水,它也一样会用无限的温情去将那些污垢净化。由这一点,我想到了《易经》中的坤卦。坤卦象征着大地,象征着女性,象征着阴柔,象征着宁静,象征着柔顺,象征着包容。

  我认为,女性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慈悲,像水一样的慈悲,宁静、安和、宽容、秀美。水是一切生命的来源,女性也是人类生发的源泉。有些道理,看起来是荒诞的,但实际上却符合自然的规律。比如古代说父母之丧要守孝三年,很多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然而,其中却包含着自然的道理。母亲孕育一个孩子,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哺育他,教会他学习走路和说话,又需要两年的时间。守孝三年的古礼,实际是对于父母生养之恩的报答。从前弘一法师发愿出家,他离开了最亲近的夫人、最慈爱的母亲,但当有一次他听到母亲孕育孩子的过程是何其不易、何其痛苦时,坚定如他,也难免泫然泪下以至嚎啕大哭,几乎动了要还俗照顾母亲的念头。

  在桐乡濮院有一位女企业家,她每一次来到我们寺院与我谈话时,我都觉得她的身上带着一种柔和如水的气息。这种温柔而暗蕴刚强的气息使她的企业发展得非常迅速又十分平稳。她是如何做到的呢?她说,当她刚刚嫁给自己的先生时,发现两人在生活习惯上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她的先生白天睡觉、晚上起来活动,还喜欢把电视机开得震天响,她就每天劝服自己要包容先生,她尽量地对自己的先生好,尽量地原谅自己的先生。因为她明白,如果不能够包容和欣赏自己的另一半,那么他的心就会和你越走越远。她对于企业的员工也是同样地慈悲,员工们要买房、娶妻,她总是尽量给予他们最好的福利,只要经济允许,她一定竭尽全力去帮助自己身边的人。所以,当她的业绩有了提升的时候,连公司里的司机和扫地的阿姨都会为她感到高兴,因为他们知道,她的成长就是所有人的福音。一直以来,她就是坚持用如水一般的精神对待身边所有的人,她爱他们,疼惜他们,包容他们。她知道,人性是有其限度的,因此她能够尽量宽宥每一个人的行为。

  自然中蕴藏着许多要妙幽微的道理,等待着人们用澄明的灵台去观照和思维,难道女人不能从大地的象征之中去反思自己的德行吗,难道男人不该从女性的柔顺中去提升自己的阳刚吗?

  正如同天地运行的法则一样,在上的天,也就是男人,对女人要充满宠爱,正如天降甘露滋润大地一般;而在下的地,也就是女人,对男人要充满崇拜,正如大地仰望蓝天一般。男人如果不能去宠爱女人,那么就失去了你作为男人的本分,女人也不会对你有所尊崇。因为男人就如同是苍天一样的虚空和广大,作为男性,应该用自己的雄强与关爱去对待女性。女人不能崇拜男人,就违背了坤卦的卦德,如果她不能仰望天空,不能温柔和包容地对待男人,那么就自然会起争端。这就是两性相处的基本规律。如果女性的刚强超过了男性,这就会导致天翻地覆,家庭也就无法和谐幸福。

  这符合宇宙运行规律的道,这就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找到这条道路,人就和天地四时的运化结合在了一起,也就和洞明的心性对接了起来。

  这就是由凝神想象而来所领悟的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基本原理,这就是由一个思维的点出发,去引领整个心神的静悟与洞察,这种如同白日梦一般的想象,实际上正是从人的心念上去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在根本上对治人生道路中的种种无明。

  一次,有位朋友对我说:“一个男人让一个女人欣赏和喜欢,这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若一个男人能使男人同样欣赏和喜欢你,这才真正体现了男性的魅力。”我认为,真正完美的人格中,有一半是男性化的,另一半是女性化的。一半刚毅而勇敢,另一半柔和而坚韧。一半能够如山一样给予孩子稳健的父爱,另一半又能够如水一样给予孩子细腻的母爱。这样的人,性格中含有周遍而统一的因子,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都能够从容应对。秦汉之交时,留侯张良就是这样的人,他是韩国的贵族,为了收复韩国的失地,光复韩国,他非常勇敢刚强,曾在博浪沙刺杀秦王,虽然没有成功,却一战成名。后来,他来到高祖刘邦幕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为刘邦取得了大汉的江山。然而同时,他又深谙黄老之学,深知“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一旦江山克定,便不生居功之心,飘然远引,因体弱多病,反而数次度过政治上的劫难。这位大英雄胸怀天下,太史公却记述他的相貌说他“相好如妇人”。在他的身上,刚柔和谐并存,阴阳与时运化,这样兼美的智慧使得他一生通达而又旷达。

  由凝神想象所开启的思维,与世俗世界的普遍感知非常不同,它要求我们转入天地之道的高度,沉思静虑,重新唤回心灵的清净与轻安。在凝神想象之中,我们转变思维,洁净心灵,修证人生,乃至用一己之力为世界平添一份新的光彩。记住,起航的帆,海洋的源,泥土中的种子,永远都只在我们的心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贤崇·贤宗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贤崇·贤宗法师)  

 贤崇·贤宗法师:在上海交大的演讲(2008年6月14日) 

 贤崇·贤宗法师:让禅修成为你人生的习惯 

 贤崇·贤宗法师:禅在生活中的意义 

 贤崇·贤宗法师:禅与企业家的修炼 

 贤崇·贤宗法师:破除“我执”,保持正念 

 贤崇·贤宗法师:什么是“二入”与“四行” 

 贤崇·贤宗法师:遵循自然 

 贤崇·贤宗法师:坐禅三要 

 贤崇·贤宗法师:踏上八正道的幸福人生路 

 贤崇·贤宗法师:简单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贤崇·贤宗法师:清除内心的毒素,然后种下菩提种子 

 贤崇·贤宗法师:第十二期止语禅修班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