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传喜法师:佛光普照的日子


   日期:2020/3/25 9: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光普照的日子  

  十二月初八佛陀成道,佛陀一成道就想涅槃的,因为这世间跟谁去讲这个真理啊?这时十方诸佛出来劝请,然后大梵天王出来请法:世尊啊,您已经了达了这世间的真理,您应该向这盲冥的世间,黑暗的世间来传播,像十方诸佛一样,他们曾经也是这样成就了智慧,然后向世界去传递他的智慧,您也应当这样子啊!佛陀这个时候受十方诸佛请,受大梵天的请,然后才决定住在这个世间,观察世间。

  第一个七天,还是入在自己证悟的境界当中,这个时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境界,把整个宇宙从生到灭,所有的一切都包含在这个境界当中了。这个境界,一般性的圣者都不知道的,没有办法了达,阿罗汉都很难了达,七地以上的菩萨才能知道那时的佛所行处。

  然后第二个七天,起坐,经行七天。脚下出莲花,每一步一朵莲花,所以到现在,正觉大塔边上有石头做的莲花,表示佛曾经从这里走过,这里的地上曾经长出莲花来。

  第三个七天,佛走到离菩提树将近三十多米远的一个地方,回过头看这棵菩提树,七天目不转睛,感恩这棵菩提树,我在你下面成道。以前菩提树不叫菩提树,佛陀在这树下证菩提了,为了纪念这棵树,才把它称为菩提树。

  但这个树很奇怪,一般性的树,还有其它植物都是白天光合作用,放出氧气来,晚上放出二氧化碳。所以一般早晨太阳未升之前,不要到树下去锻炼,因为树下二氧化碳含量会很高,甚至排放毒气。但是菩提树不一样,菩提树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放出氧气来,所以又被印度称为叫长生树。有的人生病身体不好,就把他抱在菩提树下,人会很快恢复,像氧吧一样,菩提树有这个特性。

  佛陀选择在这个下面打坐,佛陀感恩菩提树,目不转睛地看了七天。现在正觉大塔边上又造了一个小的塔,就是为了纪念佛陀看这棵菩提树七天的。

  然后第四个七天,佛陀来到一处水边打坐。下大雨的时候,尼连禅河的龙王出来,像眼镜蛇一样,脖子扁得很大很大,像伞一样遮着佛陀,保护佛陀,让他不受风雨的侵害。

  佛陀从看菩提树的这个地方走过去,半路还讲了一句话,现在立了个石柱在那作纪念。当时佛陀说:“世间的生命,不因为他的种姓而尊贵,是因为他的心灵和行为而尊贵。”打破了阶级,而直接恢复了一个道德社会的概念。提倡不是说你当官有钱就一定尊贵,人尊贵不尊贵是因为你的心灵和行为。一位要饭的也可能成为这世间很尊贵的人,一个亿万富翁也可能照样是个祸国殃民的贼。所以佛陀的这个理念是非常平等的,是好人还是坏人,由自己决定的,佛陀发出了真理的声音。

  第五个七,佛陀走到菩提树的后面,这个时候再在那里入定七天。入定期间,向六道众生放出光明,有的经典是讲五道,有的是讲六道。这里指的是五道众生,放出五道光明。

  大家看到的佛教旗,佛教旗就来自于纪念佛陀向这个世间放的五道光,平息五道众生的苦难,发誓要去度五道的众生,用佛的智慧光明去照耀他们,所以这就变成了我们佛教在这个世间的标志,佛教旗就是五道五种颜色。

  还有第六个七、第七个七做了什么?佛陀成道之后,第一个来供养佛陀的是一个缅甸商人,所以缅甸很有福报。缅甸商人来供养佛陀,向佛陀顶礼,来皈依佛陀,所以第一个皈依佛的是个缅甸人。那个时候,佛跟他讲法,有法宝、有佛宝,还没有僧宝,所以那个时候皈依的是两宝,法宝和佛宝。

  然后他非常欢喜,这个商人特别的高兴。供养佛陀之后,佛陀从头上拿下几根头发赐给他,所以到现在,在缅甸还有佛陀的头发塔,供养在大金塔那边。

  在佛陀要去教化五比丘的时候,半路上又遇到一个婆罗门,那个时候佛陀因为已经恢复到了真理的状态,真理已经完全人格化了,所以身上有光,头上也有光的,身体是自在的,可以漂浮,踩在地下也没有痕迹,种种的瑞相,不是一般凡人的相。

  有个婆罗门,他虽然也追求真理,但是这个婆罗门看到佛陀之后,由于佛跟他讲我是觉悟者,我已经圆满成佛了,他不相信,所以就丧失了这个机会,这些都表现出来。佛陀成道的圣迹在印度有很多,故事也很多。

  佛法的人天乘,人天增上和善美满,佛法更能够解脱轮回。佛法的人生观、世界观是那样子的完美,我们在座的要珍惜啊!好好地要按着佛法来调整我们的身、口、意。“身”什么是善良的?“口”什么是善良的?“意”什么是善良的?根据佛法来建立它的标准。

  另外一方面,就像我们作为人,这种轮回的现象,苦的结果,六道里面的三恶道众生更加痛苦万分。佛陀成道的本怀就是为了救苦救难,所以我们今天除了忆念佛陀之外,还在实践佛陀给我们的教法,把这个救苦救难的事业能够展现在世间。

  《普贤行愿品》这个经就是佛陀刚成道的时候,于自所证的境界当中,安住在这个里面七天,然后这个生命向十方世界放的光形成的这个境,所以是不思议解脱境界啊!一开始就是十方诸佛菩萨,十方刹土的境界啊!  

  ——摘自2009.01.03《佛光普照的日子》佛陀成道日法会开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