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日期:2018/5/20 16: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再看下面『微乎危哉』,这个「微乎危哉」,在《尚书·大禹谟》里面有这么一句,我们也常常见过,叫「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四句非常重要,理很深。「人心惟危」就是人心很容易被物欲所蒙蔽,叫「人心惟危」,难以安宁,「危」就是不安的意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它的意思是怎么样呢?简单的说,这一句是尧传给舜的道统心法。当时尧把王位交给舜的时候,有教他这四句,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前面那三句,其实是舜再加进去的,希望禹做到允执厥中。「允执厥中」,如果用我们佛家的标准,就是中道,中道实相,就是不二法门,不落空有。也就是我们《金刚经》里面的重要核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允执厥中」。

  这整句的意思是说,人民的意念,人心的意念,是难以安抚的。这个尧在教舜,人家说人心难测,民意,我们现在用很通俗的话说,民意如流水。像台湾有时候总统选举,立法委员选举,都会有民意调查,水也能载舟,也能覆舟。所以民意有时候很难去捉摸,叫民意如流水,这是这里面讲的「人心惟危」。人民的意念是很难加以了解跟安抚的。「道心惟微」,道统的思虑是微妙幽深,「道心」就是我们大道之心,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宇宙的真理。我们说,「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这是「道心」。「道心惟微」,只有大彻大悟的人,才能够契入这个大道。

  就像当时六祖大师,五祖大师在传衣钵给六祖大师的时候,五祖大师假装生病,事实上他衣钵已经传给六祖大师了。他上殿说法的时候,弟子就问他说,请问五祖大师,衣钵传给谁?五祖大师就说,「能者得之」。这个「能者得之」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就是说,它的表法就是惠能大师已经拿去了啦。「能者得之」,「能者」,就惠能大师已经接衣钵了。那另外一种解释是什么呢?能够契入这个心性的,能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这个人就可以得到衣钵,叫「能者得之」。所有弟子里面,只有六祖大师开悟,所以他「能者得之」。

  所以道统的思虑,他就讲说,真理的这种不可思、不可议、不可说,不可思议的这种境界,那是什么?那是道统的思虑,微妙幽深到什么地步呢?我们为什么说地藏法门?「地藏」是心地所含藏的宝藏,就是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果时所说的,奇哉,奇哉。奇哉,奇哉,就是微妙难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也就是我们《大乘起信论》里面讲的,「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名字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那个「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就是我们的真如法界,就是道统思虑的微妙幽深。想要去传承这个道统,古代我们讲说传承就是,「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就像五祖大师传衣钵给六祖大师一样,六祖大师也是因为开悟了,大彻大悟了。他一听到《金刚经》里面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顿脱,契入这个法界,他就是传承了这个道统。

  「惟精惟一」就是什么?就是我们佛家讲的入一真法界,入不二法门叫做「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照儒家的解释说,那就信守中庸之道了。所以「允执厥中」这四个字,是尧传给舜的心法。舜又将它传给禹,大禹治水,就是舜传给禹的时候,他又加了前面那三句。但是尧传给舜的时候,是传「允执厥中」。可是舜的境界比较高,舜是一个大圣人了。舜他对他爸爸很孝顺,对他后娘很孝顺,对他弟弟很恭敬。我们在读《感应篇汇编》里面,有研讨过。虽然他爸爸,瞽叟要害他,他说他爸爸本身的自性,他本身的本性是非常善良的。所以舜的境界比较高,所以尧就直接给他「允执厥中」。但是舜再传给禹的时候,就加前面三句了,叫「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再加「允执厥中」,十六个字。

  舜为什么要再加上面、前面那三句呢?变成十六个字呢?在前面加那十二个字呢?这个在宋朝大儒朱熹有讲过。朱熹怎么评论这件事情呢?朱熹说,尧的一句话,够了,「尧之一言,至矣」,已经淋漓尽致了。舜可以做到「允执厥中」,可以做到中庸之道,也就是舜可以做到不二的境界。所以「尧之一言,至矣,尽矣」,就是已经完全淋漓尽致了。「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他说,那舜为什么还要再加前面三句送给大禹呢?「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朱熹的意思是说,本来光是尧那一句话就够尽致了,就够透澈了,那为什么还要加前面那三句呢?他的用意是要把尧的话,讲得更清楚明白,一定要做到前面那三句话。你要做到了解人心在想什么,「人心惟危」。你做一个皇帝,做一国之君,你要知道民心的向背,老百姓在想什么,知道民众的疾苦。你了解民心以后,你才能够去领导民众,才能够去治国。

  就像我们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一样,他知道现在民心向背。所以他就整顿贪官污吏,要澄清吏治。所以他就打老虎、抓贪腐。他了解人心在想什么,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知道「人心惟危」,他知道民众在想什么,民众希望什么。就是舜为什么再加前面三句?就是要禹去学前面那三句。他说如果没有再加前面那三句,那「允执厥中」做不到。所以用意是要把尧的话,说得更清楚,一定要做到前面那三句话,就要做到「人心惟危」,知道「道心惟微」,知道我们这一念心性不可思议。「惟精惟一」,只有一门深入,一以贯之,你就可以做到后面的「允执厥中」了,才能够达成最后那一句话的目标,就是「允执厥中」,就是合乎中庸之道。

  那你治国如果了解,尧传给舜,舜传给禹,这十六个字的话,那你治国就在烹小鲜了。你治国就是能够如理如法,而且中规中矩了,就可以达到最后那句话的目标。可见「允执厥中」这四个字,乃是十六个字心法的精要,前面那三句要先做到。「允执厥中」是古文《尚书·大禹谟》的用词。《论语》用的是「允执其中」,《论语》是用「允执其中」。古文《尚书》是用「允执厥中」。两者之差在于厥跟其这个字,其实这两个字都是语助词,用以加重语气,两者在意义上没有什么大差别。简单的说,用现代的话来解释,「允」就是允当适切,我们说恰到好处,中规中矩,不落两边,「允」就是允当适切。「执」就是保持把握。「中」就是不偏不倚的中道,就是我们佛法里面讲的,不落空有两边。也是六祖大师在跟惠明将军所讲的,「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箇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当你抛开善恶对待的时候,你就入中道了,就是不偏不倚的中道。你有善恶对待,你就有喜欢跟讨厌了,你就有怨憎了。你有怨憎,烦恼就来了。所以自性里面没有善,没有恶,它是平等法界的,就是中道。平等法界就是中道,就是不二法门,就是不偏不倚的中道。所以如果你能够做到这样,不论是一般的做人处事,或者个人修养,参政治国,都会有一定的成就。就是这地方告诉你,其实儒家的思想、佛家思想跟道家思想,其实儒释道是一家的。你能够融会贯通的时候,对你不管是做人或者处事,或者个人的修养,或者参政治国,治理一国的大政,都会有一定的成就的。

  另外也有人说,「允执厥中」的「允」是诚信无假之心。这曾国藩先生讲的,什么叫「诚」?「一念不生谓之诚」。到一念不生的时候,就可以做到诚信无假之心了。「离一切虚妄之相」,黄念祖老居士讲,「离一切虚妄之相」,离开一切虚妄之相,就是实相,就契入了,就是诚信无假之心。「允执厥中」的「允」是诚信无假之心,「执」就是坚守之意,「中」就是中正不偏。合而言之,就是要以诚信无假之心,坚守中正不偏的中道。

  老和尚讲的,你放下执着,放下分别,再放下妄想,就打破妄想你就入一真法界,就入平等法界了,就这个意思,用佛家的解释是这样。两者在意义上的差异,其实不是很大。所以这么一来我们就了解,儒家跟佛家其实它是相通的。所以你看在儒家里面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以现代的话来说,大自然的法则就是「性」。所以你不遵守大自然法则,你就违反天性,违反自性。

  所以现在为什么地球气候会变迁?为什么人心会变坏?为什么地球会不平安?人心会乱?就是因为违反了大自然的法则,五伦都没有了。人也失去道德仁义礼了,那人弃五常则妖兴了。老法师讲,《左传》里面说的,「人弃常则妖兴」,人如果抛弃了五常,那妖魔鬼怪就出来了。「人弃常则妖兴」,就这里讲,你违反大自然法则。所以父子有亲是大自然的法则;夫妻有别是大自然的法则;朋友有信,大自然的法则;兄弟有爱,大自然的法则;君臣有义,大自然的法则。现在大家都违反这五个,大自然的法则就是「性」,随顺大自然的法则就是「道」。

  所以你什么叫做道德?你守住这个自然的法则,展现出来的行为叫道德。修习大自然的法则就是「教」,依这个道来行,叫「率性之谓道」。「天命」就是我们本具的自性,「天命」就是我们本具的,大自然的法则本来存于万物。万物只需要依本性发展,自然就合乎道。但是万物因为人所处的环境,或所生的时节,造成气质不同、禀赋各异,难免会有过跟不及的差异。如果你将过与不及之处,加以调节使符合原来的道,那就是「教」。简单的说,这一句话是儒家的讲法,就是你把一个人从恶变成善,断恶修善,再转迷为悟,再转凡成圣,就是「教」了。把一个人从恶变成善,再从迷变成悟,再从凡变成圣,就是「教」。

  所以宗教,宗教,老和尚常讲的,主要、重要、尊崇的,教学、教育、教化。具体而言,「道」又是什么呢?「道」就是我们讲说中道,佛法里面讲「中道实相」。「中道实相」是平等法界,不二法门。那儒家讲说「道」是什么?就是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儒家的说法。「发而皆中节」,合乎我们所合乎的礼节,我们的礼,「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所以在我们北京里面有,京城里面有,殿里面有中和、有太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所以古人很有智慧,你看在紫禁城里面写一个中和,殿里面给它取中和有他的原因,以前的皇帝都很有智慧。「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能够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大根大本,你就是「达道」,就是你已经通达圆融无碍了,那就「致中和」了。「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那这样天地万物就是井然有序了,天下太平了。以前皇帝就是要统治天下,也是期待天地万物能够生生不息。「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哪个皇帝不希望这样呢?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就达到中和。

  那么「喜怒哀乐之未发」,「未发」是什么?未有之前,你还没有毛病习气起来,你一念觉照,背尘合觉。就是未有之前,你的喜怒哀乐之未发,你背尘合觉,就是「谓之中」了嘛,你就跟道相应了嘛。在还没有喜怒哀乐情绪之前,那个本然的性,如如不动的本性,无所偏倚了,就是「中」,就是我们本有的面目嘛。放下执着,离开六道嘛;放下分别,就离开九法界;放下妄想,入一真嘛。就这里讲的,还没有喜怒哀乐情绪之前,那个本然之性,如如不动的本性,无所偏倚,就是「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嘛,一旦生起喜怒哀乐情绪,你马上放下来,马上断掉,马上转迷为悟,就是我们大经里面讲的,「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你转喜怒哀乐为清净、为菩提,就是一旦生起喜怒哀乐的情绪的时候,这些情绪都能够适度的,没有乖戾逾越,「谓之和」。你能够转境的话,你就能够怎么样?能够跟我们的这个,就是这里面讲的「中节,谓之和」相应了,就能见到本然之性,就是「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就是本然之性,如如不动的本性,你就见到了。所以一旦生起喜怒哀乐的情绪,这些情绪都能适得其度的,没有乖戾跟逾越,就是「和」。

  所以刚才讲,「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个「中」是天下万物的根本,一切天命,自性与道之所共由。「和」是率性成道所应依循的精神跟原理。所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能够把「中」跟「和」做到极致的程度,天下自然会安于所处的境,万物自然会生养顺遂。就没有像现在的人心这么乱,像现在地球气候这么,我们讲说极端的气候,就不会有这种现象了。我们现在的人都违背了这个中和的意思了。所以古人跟我们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所以老法师讲过,汤恩比博士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是从什么地方说出来的?因为汤恩比博士当时告诉日本人,说中国人他们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当他们碰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回过头去找他们的祖先,智慧就生出来了。所以这里讲,你看我们的祖先多有智慧,「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能够把「中」跟「和」做到极致的程度,天下自然会安于所处之境,万物自然会生养顺遂,呈现一片祥和与繁荣的景象。我们人的心性功夫,它的道理也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刚才我们提到这一段,非常有意思,这一句是很深的。但是经过末学引用这些大德跟朱熹的这位大儒的解释,我们充分的了解说,《尚书·大禹谟》里面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原来它是跟我们处世做人、做生意、治理国政都是息息相关,都跟天地有关,跟万物有关。可见儒家、道家、佛家三家,有些是讲出世,有些讲入世,但是它的运用方法各有不同,各有千秋,但是根本的心法无二。你也可以讲说,老子是菩萨示现的;你也可以讲说,孔子、孟子是菩萨示现。就如同净土法门法师问李炳南老师说,李炳南老师说,理论上是有,事上找不到证据,你也可以讲说他们是菩萨示现的。所以根本的心法无二,可谓天下之道真是什么?俗话讲,一理散万殊。台湾俗话讲说,一理通,万理彻。一经通,一切经通。只要能够返璞归真,把握人的心性,人心灵的自性,从我们自己的小真空、小宇宙,能够通天彻地,通晓人生、社会、自然万物的真理,成王至圣也不过如此啊。这一段讲得非常好,跟大家这样分享。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O六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尧舜       黄柏霖)(五明学佛网:尧舜       黄柏霖)  

 黄柏霖:三世怨的公案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三世怨 

 黄柏霖:临终关怀很重要 

 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 

 黄柏霖:天台宗讲感应的四种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要怎么样的存心 

 黄柏霖:行善积德,考试得上天护佑 

 黄柏霖:简单地说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的含义 

 黄柏霖:为什么伏不住烦恼,因为没有恭敬心 

 黄柏霖:知物虽至猛至毒,亦有可感可化之处 

 黄柏霖:广钦老和尚修行的故事 

 黄柏霖:心住慈善,当得十一种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