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2集


   日期:2018/11/7 8: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2集

  《安士全书》 (第005集)

  黄柏霖老师 讲于2018年07月28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

  请各位同学翻开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的《安士全书》第一页,经文,《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

  我们先来解释这段经文的白话解。这字义上很简单,我十七世都做士大夫身。我们来先解释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字句,一个是「吾」,一个是「士大夫」。

  「士大夫」是中国古代,在中国、朝鲜、越南、琉球这些地方,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的统称。那么官员选拔制度,就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他们担任士大夫的一个途径,也是他们本身的一个保障。他们考上以后,考上这个科举以后,他们就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同时也是社会上层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至于士人,一般是指没有官衔,介乎官民之间的读书人。这个是「士大夫」的意思,就是担任这个官职的这个身分。

  「吾」,这个「吾」,我们就要好好来探讨一下,到底这个「吾」是说我呢?还是真如呢?一般的凡夫或是一般的民众,他认为这个「吾」就是我。为什么他认为这个「吾」就是我呢?因为他有我执,他不明白什么叫自性,他不知道我们这个身是业报身,觉悟的人他这个身体叫愿力身。所以对一般芸芸众生来说,这个「吾」他们是,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就是我现在的我,就是现在我这个会赚钱、会做事、会吃饭、会睡觉,有家庭的这个我,这样我们称他是叫迷惑的众生,我们称他为凡夫。只有亲近三宝,学佛的,他从皈依佛门以后,依佛陀的三藏十二部的教诲来学习佛所说的,我从哪里来。所以这个「吾」,如果是从迷的角度来说,是指轮回身,是指凡夫,如果是从觉悟的角度来说,那是真如自性、是法身。

  佛陀说,每一个众生皆俱足佛性。也就是六祖大师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本无动摇,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六祖大师他觉悟以后,他开悟以后,他对他的师父、他的老师五祖弘忍大师的心得报告,所以证明每一个众生都俱足这个真如佛性。

  所以我们如果从这个文字上来说,本文的字义上来说,这个「吾」,我们可以这样说,它是真妄和合。但是如果按照,「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是指轮回,所以是凡夫的我。

  那么这个「吾」就是我的意思。这个我,在佛教上有四个我:

  第一个是「凡我」,就是凡夫的我。

  第二个「神我」。

  第三个「假我」。

  第四个「真我」。

  一般如果没有学佛的话,一般没有深入经藏的话,他不知道有四个我,他大概只知道是一个凡夫的我,会烦恼的我、会贪爱的我、会生气的我、会嫉妒的我。

  所以这个「凡我」就是凡夫所执迷的我。

  「神我」是指外道,什么叫外道呢?外道就心外求法,在佛陀那个年代,叫「六师外道」。心外有极乐,心外有涅槃,心外有解脱,向外求法的这个都叫外道,这个是「神我」。

  那么「假我」呢?「假我」就是,是「指并无实体而假名为我」,「如称呼由五蕴假合」的肉体,这个身是「假我」,这个五蕴四大的这个身叫「假我」。所以菩萨要去救度众生,他必须要藉这个假体,他是一个载具,我们现在讲的,计算机的名字叫载具。所以菩萨去普度众生,他也是用这个「假我」。这个是「假我」。

  第四个叫「真我」,「真我」就是「如来法身」,就是「八大自在」的我。

  所以一般我们以前在学《内典研究》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讲,我有四种,凡夫的我,外道的我,菩萨假我,如来真我。

  那么这里我们就引用玄奘大师的开示。唐朝玄奘大师翻译的《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上面有讲,它说,「我有二种,一者法我,二者补特伽罗我。善说法者,唯说实有法我,法性实有,如实见故不名恶见。外道亦说,实有补特伽罗我,补特伽罗非实有性,虚妄见故名为恶见」。

  这一段的经文的意思是这样,它说,我有两种,一者是「法我」,「二者补特伽罗我」,这是梵语。会说法者,只有说这个真实的「法我」,法性实在是存在的,也就说我们的自性。那么如果能够如实见到这样的自性跟本性,这个不叫恶见,这个叫正见。外道他也说,有一个「补特伽罗我」,但是补特伽罗我「非实有性」,它说妄见,虚妄之见,所以叫做恶见。

  我们再来进一步详细解释这一段经文。「我有二种,一者法我,二者补特伽罗我」,这个「法我」它的意义很深远,你可以依照不同次第做不同浅深的解说。为什么说要依照不同次第的做不同浅深的解说呢?譬如说阿罗汉,阿罗汉把我执破掉了,可是阿罗汉并没有破法执,也没有破根本无明,所以阿罗汉他证的是我空真如,他是正觉,阿罗汉还没有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菩萨,权教菩萨的话,他是破尘沙惑,他破见思惑,他破尘沙惑,并没有破根本无明,还没有离开十法界,所以菩萨他在十法界内,他还没见佛。如果按照圆教的说法,要离开十法界一定要分证位,破根本无明,才离开十法界,进入一真法界。所以阿罗汉也可以说,他证得无我,菩萨也可以说他证得无我,佛所证的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这个「法我」,它这里面讲说,依照不同次第做不同浅深的解说,就看他悟到什么程度。

  第二种,「自我」,就是「假我」,「补特伽罗」是指「有情众生」,是「轮回中的正报主体,依报则是客体」。人是主体,「就是正报」,车子、房子是客体,「就是依报」。「『补特伽罗我』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自我』,就是『有情众生所认为的自己』」。譬如说这个房子是我的,这个身体是我的,这个太太是我的,这个小孩是我的,这个银行存款是我的,这个都是他坚固的自我,他不知道这个是假我。

  所以一般的法师的讲法就是说,这是借你用的,你拥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这法师他就比较方便的这样教也是对的。因为他一下子也没有办法破执着,他要破执着他就出三界了,他至少也像阿罗汉。那没有办法,只好跟他讲说,这都是借你用的。你自己实在再听不懂,佛陀说,这个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所以我们说这个财是五家共有,有水、火、战争啦、盗贼啦、官府课税啦,再加一个不肖子啊,陈大惠老师再加一个癌症,陈大惠老师加一个癌症。尤其现在计算机很发达,有时候你的账户被黑客侵入的话,甚至上千万的钱都被五鬼搬运,就搬走了。这大陆就发现过这样的情形,整个存款被银行的人,行员把它全部都盗光了,存款簿明明是有你的钱,一下变成归零啦。

  几乎所有众生没有觉悟的,都很难放下那个我。所以我们今天要探讨这个「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学人就会好好跟各位讲这一句经文。你要真懂了这一句经文,就诚如周安士居士说了,「识得此篇开端语,亦思过半矣」。我们说曾琦云居士解释的这一本,他的翻译比较特别,他解释这个经文说,「识得此篇开端语,亦思过半矣」,他的解释是说,理解这篇开头语,就等于已经忏悔了一半的过失。我也不认为说他讲得不对,他讲得也对,忏悔业障嘛。但是我觉得那个深度还可以更深、更圆融,就是你体悟那个我,你离开凡夫的我,离开那个外道的我,离开那个菩萨的假我。你分证法身入究竟位的时候,成佛,见到如来真我了。周安士菩萨说,你「识得此篇开端语」,等一下我们就会探讨「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禅宗讲「若人识得一,大地无寸土」。

  所以车子、房子是客体,「人就是主体」,就正报,车子、房子就是依报。「『补特伽罗我』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自我』」,所以凡夫一般都认为指这个肉体跟观念中的我是我,其实佛一直跟我们讲说,不是,它是有四大五蕴。所以临命终的时候,四大开始分离,神识离开这个肉体,就离开了,这等一下我们都会一一讨论。

  「外道亦说,实有补特伽罗我」。外道他认为也有一个我,所以他想要长生不老,最好可以活到一百岁、二百岁。所以佛法上认为真实的「法我」,「外道也认为有真实的我」,不过外道所认为真的「自我」,「外道或一般凡夫」,通常执着那个「肉体的我」,或者执着那个「自我」的观念上,那会认为那个是真我。

  「至于『法我』」呢?「法我」就是佛法上来说,就是指真正真实的我,就是我们的佛性,究竟我,「根本的我,实相的我,觉悟的我」。

  所以佛陀在涅槃的时候跟阿难交代那四件事情:

  第一个,依四念处安住。

  第二个,以戒为师。

  第三个,跟六群比丘默摈。

  第四个,以后经藏结集。

  经文开端依安「如是我闻」。

  那个「我」就是真实的我,就是觉悟的我。

  那个「如」就是我们的本体、我们的性德。

  那个「是」就是我们性德的作用,从体起用,摄用归体。

  「如是」就是体用不二,就是我们的性德。

  所以「如是我闻」那个「如是」两个字,是信成就。

  「我闻」就是你的根性,你六根的根性,你舍识用根,你用闻性。简单的说,譬如说,现在有个敲鼓的声音,你有听到了,现没有敲鼓了,你有没有在听?也有在听,听一个没有打鼓的声音,那个闻性,那就是我们本来的我。所以我们的见闻觉知,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能嗅,在舌能尝,在手能抓,在身能触,在脚能奔。

  所以以佛法中的不同的佛法名称来说,你透过成佛以后转识成智,你转八识成四智菩提。成佛以后还有没有我?有,那个真如自性的我变成什么?变成第九识,叫「菴摩罗识」,佛学上的名词叫「菴摩罗识」。「菴摩罗识」是什么?菴摩罗识是第九识,叫清净识,或者佛性,或者自性,就是真实的我,就是我们的自性的本体。

  那么这个「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我就解释到这里。

  接下来我们看第一段的经文:

  【发明。篇中所言。皆帝君现身说法。故以吾字发其端。曰一十七世。特将吾身中亘古亘今。生生不坏之物。指示后人也。人惟生不知来。死不知去。便谓形神消灭。无复来生。所以肆行罔忌。帝君深惧此种自误误人。流毒不浅。故以自己之一十七世。晓然正告天下也。帝君既有一十七世。则吾侪皆有一十七世。由是将为善。思及身后之福。必果。将为不善。思及身后之福。必不果。人为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糓。人若知道有来生。自然修取来生福。识得此篇开端语。亦思过半矣。】

  这一段,学人在探讨这个《文昌帝君阴骘文》,我觉得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先看名相注释:

  第一个,『阴骘』,《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这个「阴骘」,「阴骘」在《书经•洪范》,「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周安士先生注下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处,解为阴德。」所以「阴骘」就是阴德。我们一般讲阴德是什么呢?为善不欲人知。佛法上讲的境界比阴德还高,在《金刚经》讲说,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没有布施的我,也没有布施的对方,也没有所布施的物品,三轮体空,这个是无上的阴德。

  再来,『广义』,本义的推广,以阐发其蕴义。

  第三,『崑山』,「崑山」就是周安士先生他居住的地方。崑山是在江苏,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以前是称为鹿城,又称为玉峰。

  『发明』是阐述、阐发。在宋朝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公于六经,长于《易》、《诗》、《春秋》,其所发明,多古人所未见。」

  『亘古亘今』就是时间和空间延续不断,叫「亘」,「亘古」的意思。

  再来,『形神消灭』,这个「形神」,「形」就是身体,「神」就是神识,有情的「心识灵妙不可思议,故曰神识」,一般民间的说法叫灵魂。以前我们在讲座里面,也常常提到神识跟灵魂,可是我们并没有详细的解析神识跟灵魂到底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佛家不讲灵魂?为什么一般民间讲灵魂?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神识跟灵魂。

  佛教讲神识,佛教不讲灵魂,但是佛教里面有一个名词,叫「中阴」,我们一般讲叫中阴身。就人要舍报以后,离开现在这个色身、这个肉体,神识出离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助念八小时,或是二十四小时。神识离开以后,大善跟大恶的,他不经过中阴身,大善的,净土成就的,直接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接走了,大恶的,直接到地狱去了,所以大善跟大恶,他是不经过中阴身的,只有一般不善不恶的,善恶夹杂的会经过中阴身。在还没有投胎以前,就下一生还没有投胎以前,那个时候短暂的有一个意识身,有一个意识身。这个是,佛家虽然不讲灵魂,但是佛家有讲一个叫做「中阴身」。

  我们知道密教里面有一本书叫《中阴身救度法》,这本书我也看过,是密教里面关于临终关怀的一本书,叫《中阴身救度法》,也有很多人有在学习这本《中阴身救度法》。所以「灵魂」是一般民间或是世俗宗教的通俗说法,代表死后的精神状态。所以「神识」和「心识作用」,这样的众生,我们称他叫「有情众生」,或者叫「含识」。

  再来,佛教它讲八识、讲九识。八识就是什么呢?八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样叫六识,第六识叫意识,第七识叫末那识,第八识叫阿赖耶识,第九识就是刚才我们讲的菴摩罗识。所以佛家讲神识,或者讲心意识,一般讲说,像禅宗里面讲说,离开心意识参,那个心意识是什么呢?那个心意识,心意识那个心是指第八识,是指第七识,识是指第六识。

  所以在《金刚三昧经》里面也有这些经文,譬如说,「如彼心地,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入楞伽经》里面,「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大乘密严经》里面讲,「心有八种或复九种」。在《大佛顶首楞严经》里面讲,「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这个是指,讲到神识,在佛经上有讲八识、讲九识,这个在经典上的印证,是有这些名词的。

  所以末那识,第七识的执着,还有第八识的阿赖耶识,在许多佛经里面,「关于生死轮回」,在《大乘显识经》《那先比丘经》里面,也有详细地探讨,「有情众生」生死轮回中的「神识」的流转过程。

  所以为什么我们这个地方要来学习这个神识跟所谓的灵魂,其实每一个人都要去认识他,他就是轮回的原因,他就是带你离开这个世界的,你去相应三善道也好,或是相应三恶道也好,所谓的「去后来先做主公」啊,「去后」就是离开这个肉体,最后离开就是这个识,就是这个神识。「来先做主公」就是什么?就是还没有来投胎以前,他知道父母已经要交合了,就在旁边等啊。

  我们以前也讲那个因果故事,台中那个张雅雯小妹妹,像现在天气这么热,被关在那个幼儿车里面。幼儿车的司机伯伯没有注意说,里面还有一个人,就把门关起来啦。她在里面叫都没有人知道,结果在里面活活地闷死。她母亲陈美月老师非常伤心,就对着她相片说,哎呀,雅雯啊,妳要不要再来当我女儿啊,妈妈很想念妳。因为她是试管婴儿培育出来的,试管婴儿是非常困难才培育成功的。这个小女生大概她是善多于恶,所以她也没有到恶道去报到,所以她始终在她母亲旁边。所以她母亲跟她祈祷的时候,她当天晚上就给她母亲入梦,她就跟她母亲说,妈妈,妳再准备,我还要下去。她母亲又去跟地藏菩萨许愿啦,希望能够再怀孕,再把她生回来。很多女生都这样啊,很多女生都小孩子离开以后她舍不得,她说妈妈再给你生回来,很多都有这种想法。那还要看因缘,看他们是哪一种因缘,是报恩,报怨的,还是讨债、还债的,对不对?要是报恩的当然会再来啦。

  这个张雅雯小妹妹听到她妈妈祈祷,她就跟她托梦说,我还要再来。她母亲就赶快去行善积德,读诵经典回向。后来经过两年的努力,培育了试管,就准备把它植入胚胎的时候的前一天晚上,她又来托梦了,她说,妈妈妳准备好了没有?我准备下去了。你看不到,但是你感受得到,她是在不同维次空间里面,是证明这个地方是五趣杂居地,你不要以为只有人法界啊,你在讲,天人都知道,鬼道也知道,阎罗王也知道,极乐世界也知道。我们不是讲说,人间窃窃私语,「天闻若雷」,那么「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啊,我们讲《感应篇》有提到这样啊。所以这个,一念动三千,这个真的是真实有这回事,是绝对。因为众生有坚固的我执,相信科学,相信物质。所以证明这个神识是根本存在的,灵性不灭,还没有成佛以前,灵魂也不灭啊。所以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就是这样来的啊。

  所以人不是只有一世,老和尚说,人如果只有一世,那就是很好办啦,那何必修行呢?人不是只有一世啊,人不是一死就了,这人一死就没完没了。所以人身很可贵啊,一失人身就没有机会修行,要再重来的时候,以前我们老师跟我们讲过啊,说你现在薰习佛法,如果你有薰习到般若,譬如说你现在,虽然你还没有开悟,你可能也没有办法,还不一定往生极乐世界,但是你已经有薰习般若了。

  譬如说你这一世,你薰习的程度,大概是我们,用简单的比喻说,你薰习二十分,你已经到二十分的基础了,那么你下一世再来,你从二十一分开始修起。你现在有薰习这个金刚般若。所以老师讲,我们这个种性里面有菩萨种性、有外道种性、有不定种性,他说,你一定要薰习菩萨种性。他说,千万不要去薰习那个外道种性跟那个不定种性。什么叫不定种性呢?一会学基督教,一会学回教,一会学道教。就像金地藏菩萨说的一样,金乔觉菩萨说的,他在当新罗太子的时候,他在读那个儒释道三经的时候,儒家、道家、佛家的时候,他说汝佛家最究竟。

  所以老师说,如果你是修不定种性了,他说,你下一世去投胎的时候,你刚好到一个外道的家庭,他说,你的薰习,从年轻薰习,就是在修外道薰习,他说,那麻烦了,你要脱离就很困难了。老师说,如果你薰习的是金刚菩萨种子,你下一世万一是到外道家庭,你马上弹出去,一接触三宝,你马上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宝。我过去生应该是有薰习菩萨种性的。我是出生在一个道教的家庭,我爸爸他也没教我佛法啊,可是我现在是研究这些三藏十二部经典,我皈依三宝,依佛的教诲在讲经,学习讲经说法,薰习的就是这种菩萨种性。这在你的阿赖耶识里面、你的神识里面,要种下这样的种子。

  所以我们要了解,阿赖耶识掌控生死轮回。所以佛教相信,在「『有情众生』在累世生死轮回过程中,存在某个不生不灭的『识』」。那个不生不灭的识就是「菴摩罗识」,就「空如来藏」,就是第八识的「阿赖耶识」,它是掌握那个轮回。我们刚才有讲说,那个中阴身他是短暂的,也就是说,「『前六识』会因为生死轮回而生灭」。所以,佛教常说,真如佛性是不生不灭的,但是因为我们的真如佛性「被无明杂染所覆盖」,「所以称为『阿赖耶』」,而由不清净的第八阿赖耶识「掌控生死轮回的一切,随着心中的污染而幻化一切」。

  佛陀教育基金会的创办人简丰文老师,我非常敬佩他,虽然他是修禅宗的,但是我觉得说,我们都是皈依佛陀的教诲,八宗都是佛陀所说的,我们也要僧赞僧,佛法才会兴,所以我对老师非常地恭敬。老师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简单地说,就是说你没有破根本无明,你没有破尘沙惑,你没有破见思惑,但是你现在心很清净,如果你还有五欲六尘的欲望,可是你没有禅定功夫,你的心也没有像色界天跟无色界天那么禅清净,那么你的佛性真如就变现成欲界六天的果报给你,你就到那个地方去当欲界天的天人。你如果修五戒十善,上品的五戒十善,或者是你有修慈悲喜舍,你就到欲界六天去当天人了。那如果说,你见思惑也没有破,尘沙惑也没有破,根本无明也没有破,你染着贪瞋痴非常地重,你的真如佛性给你变现成三恶道的法界,你临命终的时候,中阴身就去那个地方报到了,一出来就改头换面了,就是《无量寿经》里面讲的,「转生受身,改形易道」,根本来不及救了,那怎么办呢?那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转识成智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慈云忏主净土文〉里面讲说,「临命终时,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他后面加一个「如入禅定」,对不对?「预知时至」是功夫,历来祖师都示现给我们看,六祖大师啦、海贤老和尚啦、印光大师啦、莲池大师啦、蕅益大师啦、永明延寿大师啦,我在讲课里面讲了太多大师了,统统预知时至,十个,九个念佛成就的。禅宗也有,不是禅宗没有啊,《景德传灯录》里面,你看那些禅宗的,也很多有修有证的,只是说黄念祖老居士说,现在这个年代,禅宗要修成就不多了。因为现在末法时期,是念佛成就嘛。你看,锅漏匠也是预知时至。「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最后「如入禅定」了,「佛及圣众」,「来迎接我」。

  所以一般所谓的「灵魂」比较像佛教讲的「中阴身」。

  所以「中阴身」跟「鬼」是两回事。「佛教讲的六道轮回是一种复杂的因果过程」,所以生死过程中的变化很大,「也不尽相同」。至于鬼道,「鬼魂」跟「灵魂」,「这些都是一般世俗的模糊说法,一般世俗可能没有清楚的界线,而佛教则不同」,佛教认为,鬼是一种三恶道的众生,「和死后的『中阴身』是两回事」的。「灵魂」的用法是在一般民间,「『灵魂』一词或许没有佛教探讨得深入,但是也不算虚假,只是比较模糊不透澈」而已。

  以上,我就简单稍微解释一下「灵魂」跟「神识」的不同。那重要性是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个阿赖耶识的重要性,它掌控你的生死轮回。所以你就必须要修到你的阿赖耶识里面,念佛的种子多于你的贪瞋痴的种子,或者是说,你念佛的能力跟功夫把你的贪瞋痴伏住了,你至少要这样。那就看你平常的对应了,你做人处事的对应了,如果你很容易生气,你很容易起烦恼,往生很困难。你平常如果说,碰到不顺的啦,或是逆境啦,或是人家毁谤啦,你马上就转念了。马上就转念以后,这个就是什么?虽然你不是做到转识成智,但是你把这个境转掉啦,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你心就清净了,你转成阿弥陀佛。

  所以李炳南老师说,看你的阿赖耶识里面是哪个种子强。临命终的时候,神识出离,强者先牵,就好像一棵树一样,平常都往西边倒,到临命终的时候,怎么往东边倒呢?不可能啊,它一定往西边倒的啊。你如果都是往西方,你都是念念求生西方,它一定往西方倒啊,对不对?

  所以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把「神识」跟「灵魂」稍微再深入探讨一下。

  再来,『肆行罔忌』,「肆行」是任意妄为,「罔」就是通无的意思,就无所顾忌了,没有顾忌了。那「忌」呢?没有在怕,现在的用词叫没有在怕。现在人就是「肆行罔忌」了,也不怕轮回,也不怕报应,也不怕下地狱,什么都不怕了,「肆行罔忌」。所以印光大师说,怕死是好的,要不怕死就麻烦了,所以要把一个「死」字挂在额头,他才会想要求出离。所以「肆行罔忌」,就是任意妄为,无所忌惮。

  『吾侪』,「侪」就是辈分的意思,「吾侪」就是我们同辈,我们的意思。

  再来,这段经文的最后一段,这一句的这个经文,『识得此篇开端语,亦思过半矣』,这个我们就来探讨「识」这个字。这个「识」很重要,这个「识」就是看透了、悟透了、觉悟了、领悟了,这个「识」,这跟一般的我认识你那个识不可同日而语。「识得此篇开端语」,那你要怎么样?要有智慧啊,你要有慧眼啊,那才叫「识」啊。

  所以探讨这个「识」,我们就说,佛经上讲,禅宗里面讲的,佛法上讲的,「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在《六祖法宝坛经》里面,六祖大师也给我们这样开示。所以如果你把心认识的清楚,那大地连一寸土地都没有。为什么?都「变成黄金为地」了,「七宝庄严」了,你看到人也是佛,你看到蚂蚁也是佛,你看到水就是琉璃,你看到树就是七宝树,你看到所有众生都变佛,你看到蚊子也是佛。这是什么?这叫「黄金为地,七宝庄严」,这「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你所居住的环境统统变成极乐世界了。可是有些人说,可是我看的不一样啊。那当然不一样啊,因为你不认识你的心啊,如果你认识你的心,你就不会啦。因为你戴了一个有色眼镜,你看到的境界就是有色。

  所以我们佛门里面有讲,「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所以一定要有这种禅定的功夫,因戒得定,因定发慧。你要去认识自己的本心,你的心起心动念了没有,你的心攀缘了没有,你心安住了没有,你心动了没有。你要识自本心,「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所以如果你戴红色的眼镜,你看到外面世界就是红色的,你戴黑色的眼镜,看到外面就是黑色的。所以这个地方,你要了解,如果你没有妄想杂念,那这个世界就没有尘土了,那这个世界就没有怨恨恼怒烦了,如果你没有妄想杂念的话,那这个世界变成琉璃世界了。

  所以我们那个莲友王观如女士,一、二十年前,在我们台北市的福州街,台北市立妇幼医院生产。她生产的时候羊水先破,接生的医生晚到,结果流血过多,神识出离,出离了十一个小时。离开了妇幼医院以后,她所熟悉的台北市的福州街,四周全部都变了,建筑物也不见了,街道也不见了,变成一片冰天雪地。

  结果她在那个神识出离的时候,离开那个妇幼医院的时候,她还看到她自己的流血过多、脸色苍白的色身,她还跟她问讯,她说,妳好可怜哦,妳怎么脸色苍白?她不知道那是她的前身。她在中阴身的时候,她还记得跟她讲一句阿弥陀佛,可见我们这个王女士本身也有念佛种子。所以我在老和尚那个学习班报告的时候,老和尚说,这位王女士善多于恶,所以在中阴身的时候见到地藏王菩萨。所以证明我们刚刚前面讨论过,佛教讲神识离开肉体的时候有一个中阴身,她中阴身见到地藏王菩萨。还没有去转生以前,那个中阴身在那边飘荡,那就是中阴身。

  所以她飘离开的时候,她还会看到妇幼医院的情况,她有看到人,也有看到人坐电梯,她说,诶,她也进电梯,说,诶,他怎么有脚?我没有脚着地啊?离开这个四大,离开这个四大五蕴,她不需要用脚啦,用飘的啊,所以台湾讲那个鬼叫阿飘啊,也是有道理的啊。

  那么她飘离开这个台北市立妇幼医院以后,出去,街道全部都变了。因为什么?因为她以前常常到附近去买水果,西瓜,她是我们国内湖南嫁到台湾来的,她先生是文化大学副教授。

  我们这王女士最近回到老家,她发愿要到老家去讲《太上感应篇》,她现在学讲经。她现在考上,因为她担任我们台北我们孝廉讲堂所举办的二O一五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祭祀大典暨万人念佛法会,她是大会司仪的助理,二O一五年、二O一六年,她都担任助理,所以修到了福报,在去年就考上台南极乐寺的培育讲经人才的弘法班,她考上佛学班,在台南极乐寺学讲经教。这是为了配合老法师在英国推动汉学院的教育,所以极乐寺特别培养了儒学班跟佛学班的讲经人才。我们这个王观如女士,我们万人念佛两位都考上,一个是我们万人念佛的大会秘书周惠玲居士,还有大会司仪的助理王观如女士,两个都考上了。怎么样?因为她万人念佛有修到福报,累积了那个福报,马上就可以学习讲经说法。

  所以她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她说,她的神识,中阴身飘离开妇幼医院的时候,她看到外面全部都变成冰天雪地。结果她就,她也不是慌张啦,她说,怎么没有路?怎么没有路?正在那个紧张的时刻,前面站了一位,她不知道是地藏王菩萨,戴了法帽,然后拿个锡杖,她也不知道是地藏王菩萨。她说,怎么没有路?地藏王菩萨就用锡杖往前面一挥,前面那个冰天雪地变成一条笔直的道路出来,她就走那条笔直的道路又飘回到妇幼医院。她原来是在三楼断气的,但是尸体、大体已经被移到妇幼医院的地下室太平间。因为接生的医生迟到,所以她先生非常地不能够接受这个事实,所以拒绝签名,这就是因缘。

  所以有时候,我们讲说,一切法从缘起,那个因缘很重要,因缘就是福报。那这个因缘里面,也有善因缘,也有恶因缘,在我看来,一切都是好因缘,善因缘也是好因缘,恶因缘也是好因缘,都是觉悟的因缘,都是善根福德因缘。所以我们被人家轻贱,被人家辱骂,我们被人家毁谤,要感恩对方,他成就你,他帮你消业障。

  结果我们这位王观如女士她又飘回去了。因为她先生拒绝签名,她先生要是同意签名了,她的尸体就推到冷冻柜去冰起来,她就回不了阳了,没办法回阳,她被冷冻了就没办法回阳啦。所以她神识离开肉体总共十一个小时。所以我们今天谈到这个「吾」,刚好用这个故事来做一个印证,然后再加上前面刚刚讨论过的神识跟灵魂,再加上我们刚才提过的,阿赖耶识非常重要。因为「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就是轮回身,就是阿赖耶识在决定的嘛,它就是阿赖耶识嘛。

  我们往后都会探讨到,文昌帝君他在每一世,他当过天人,他当过太子,当过帝王的儿子,他当过畜生道的龙,他当过山神,他当过读书人,他什么都当过了,六道全部都当过了。我对这部《文昌帝君阴骘文》,我是真的是也很用心的去了解文昌帝君十七世他都在做什么。所以往后我们探讨,很精彩,真的很精彩。

  所以这个王观如她就飘到三楼的时候,诶,找不到她的尸体啊,她说,怎么不见了?怎么不见了?所以你看,这个中阴身,所以佛法上也有解释说,他也有见闻觉知的作用啊,不然她怎么会找到三楼呢?那谁在见呢?觉性在见,阿赖耶识也有见闻觉知的作用,不然她怎么知道飘回妇幼医院?她怎么知道是妇幼医院呢?阿赖耶识里面有这个资料,数据库里面有这个档案。所以所有东西都会存到阿赖耶识里面,她绝对不会弄错的,她比计算机还准确。

  结果她在讲怎么办的时候,地藏菩萨又出现在旁边了,用锡杖在地上一画,圈圈,画一个圈圈,里面空掉了,她从那空掉的地方飘下去,就不用再坐电梯了,直接飘到地下室,就看到自己的大体了。护士刚好在那边做工,工作。她看到她的肉体,她就像倓虚老法师回魂一样,倓虚老法师也曾经下过阴间,也是一样,到她的大体的时候,就往后躺下,就像我们要睡觉躺下去一样,很自然就这样躺下去,就站起来啦,回魂了,又回到人间来啦。

  所以你看中间,有时间跟空间吗?离开人法界就不同维次空间了,那个算法全部都不一样了,时间的算法也不一样。总共离开多少小时?人间十一个小时,她死掉十一个小时。但是她离开的时候,她见到地藏王跟见到冰天雪地,好像没有十一个小时啊。所以每一个维次空间的时间计算方式是不一样,这也是,是真的。四天王天的一天,人间五十年,忉利天的一天,人间一百年,那三恶道就更久了。

  我们从这个故事来去印证佛法,佛陀说的全部都是真的,我们很幸运现在我们都了解了,那我们就要把握人身好好修行,希望能够当生成就。

  所以你认识本心吗?你认识本心,你见到你的自性了吗?自性什么颜色?它非青黄赤白,非大小方圆,但是它知道青黄赤白,它也知道长短方圆。所以自性它是无相的,它无相,它本体是无相的,它的用是无不相的,它无相无不相,合起来叫实相,所以实相是无相无不相。那无相呢?黄念祖老居士解释说,「离一切虚妄之相」。如果按照《金刚经》的说法说,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没有我见、没有人见、没有众生见、没有寿者见,离开四相四见,他就是见到真心了、见到本心了,就认识本心了。

  所以识自本心,自见本性,是大丈夫,是天人师,就是佛。所以你要认识本心,见自本心,就是大丈夫,也就是天上的导师、人间的导师,就是佛。我们如果现在认识自己的本心,见到自己的本性,那就是佛,那是众生成佛。所以我们要是不认识本心,没有见到本性,那就还要再继续修行,要努力精进,希望在今生能够念佛成就,功夫成片,带业往生。如果你功夫好的话,你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这是这一段我们名相解释,我们探讨到这里,就把这几个名相注释,我们我们把它解释一下。

  接下来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我们以前《感应篇》都叫白话解说,那我们这里《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我们就用白话解。

  好,我们来看这一段的翻译:

  本篇中所说的,都是帝君现身说法。因此以「我」字做开端,说我一十七世的事情。特地把我身中,从过去到现在生生世世都不坏的东西,就是什么?是指我们这一念觉性,指示出来给世人知道。世人只是因为生,但不知道生从哪里来,只知道死,但不知道死后要去哪里,要到哪里去,就说人身体死了,就形神消灭了,一切都没有了,也没有来生了,于是他的行为就非常地放肆,没有半点顾忌。帝君深怕这种思想,自己耽误自己,又误了别人,流毒不浅,所以用自己一十七世的事,揭开来忠告天下的人。帝君既然有一十七世,我们也都有一十七世。因此现在种了善因,就想到下一世一定会有福报,种了不善的因,下世就一定不会有好的果报。

  这一段,经文不错,『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糓。人若知道有来生,自然修取来生福』。白话的话就是说,人只知道有明年的春天,「来春」就明年的春天,所以「留着来春糓」,来春的稻谷。如果知道有来生,那自然会去修来世的福。体悟这篇开头语,就等于已经忏悔一半的过失。这个是曾琦云居士他的注解解释,这样也是对的,他说是忏悔一半的过失。「识得此篇开端语,亦思过半矣」,我个人的理解也可以解释说,如果你明白「吾十七世为士大夫身」这个开头语,你就领悟了这一半的妙义了,「过半」,过半的妙义,这是我个人的体悟,提供给各位参考。

  这一段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最重要的第一段,里面有几个重点,我给它分类出来。

  第一个重点,了解「吾」字,刚才我们已经探讨「吾」字了。「篇中所言,皆帝君现身说法,故以吾字发其端。曰一十七世」,「吾身中亘古亘今」,「特将吾身中亘古亘今,生生不坏之物」,这是第一个重点,我们先探讨这个第一个重点。

  这个重点,我就引用老法师的说法、老法师的开示。老法师说,我们为什么没有办法契入中道?因为我们有我执,我们分别你我,我们跟人之间就有界限。你只要我一出来,你跟别人就对立了,你跟别人就有距离了,那沟通就有困难了。因为你没有觉悟,你不知道自他是不二的。

  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能契入中道?是因为我们没有觉悟,没有认识这个本心,没有认识这个真如自性的我。就像六祖大师在得到衣钵以后,弘忍大师的众弟子要抢夺这个衣钵,在四处追寻,找寻这个六祖大师藏在何处。其中在出家前当过四品将军的惠明法师,惠明他出家以前是当将军的,他就到避难石那边追到了。他在看到六祖大师的衣钵的时候,因为六祖大师把衣钵放在避难石上面,惠明将军就讲了一句话,他表示也是他忏悔,他说,仁者,仁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这句话就表示忏悔,他是想要求智慧啊。他说,仁者,仁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就是我想要求智慧,我不是要拿那个衣钵,所以衣钵代表智慧。

  所以当时衣钵传给六祖大师的时候,众弟子就问五祖弘忍大师,说衣钵谁得?弘忍大师说,「能者得之」啊。

  这「能者得之」有两种解释:

  一个是,由事相上解释是,惠能大师拿去的啊,惠能嘛,惠能大师,「能者得之」。

  第二种「能」是什么意思,你会吗?你契入吗?你证悟了吗?证悟的人拿走了。所以关键是在悟。

  老和尚说,学佛学了这么多,修了这么多福报,老和尚说,梦幻泡影。他说,没有悟,什么都假的。所以当惠明将军在跟六祖大师说这句话的时候,六祖大师马上在避难石上面跟他讲了一句话,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有时候要让对方开悟,也要用文字般若,虽然佛法说,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名字相,但是没有文字也不行啊,要教化众生,你必须要文字啊。

  所以六祖大师就说,「不思善,不思恶」是什么?跳开善恶对待,你好的也要放下来,坏的也要放下来,喜欢的也要放下来,讨厌的也要放下来,你唯有放下讨厌跟喜欢,你才有办法见到真如自性,因为你就不会对立了,你就能够自他不二。如果你有好的,就有坏的在对面等你啊,在对面等你,有一个喜欢,就有一个不喜欢在那边等你,那就是进入对立。对立永远怎么样?对立永远是生灭法,对立永远是烦恼,对立永远见不到自己的本心,见不到自性。后来惠明将军就因为这一句开示,他就契入了。所以要探讨这个「吾」字开端,你就要放下善恶对待,你就要放下对立,老和尚说,绝对不跟人家搞对立,他要就让给他,你才有办法见到这个「吾」字是谁啊。

  所以佛法上讲的修行,第一个就是先破身见。你看见惑里面第一个就要先破身见。你破见惑,你就证得初果须陀洹,人天只要来往返七次,就可以证阿罗汉。所以佛法先告诉你,修行,你先破身见再说。那你实在是破不了,佛陀就教你,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四念处观。所以台湾那个在美国弘法的那个妙境长老,妙境长老已经往生了,他是专门讲天台宗的,他也鼓励念佛。妙境长老就说,他说,念佛人应该再加四念处观。一点都没有错啊,因为你修四念处观,容易把身见破掉,就观身不净嘛,比较容易放下贪欲、贪爱。观受是苦,就会离开苦乐忧喜舍,你乐受到后来也是乐极生悲,也是苦啊。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所以首先佛法是教你先破身见。你这个身是什么,你要搞清楚啊,这个身是业报身啊,凡是有业报必定会受苦,会有因缘果报。那你要去转业,你如果是杀生你就要转成放生,你就要吃素,你这个业报就会转啊,你这个身体才会健康啊。你要了解这个身是什么身,是业报身,那业报身就好好去努力啊,去放生啊,用这个身去利益众生啊,你才会改变这个业报身,你的身体自然就会好起来,你光吃药没有用。你一直在那边炼身体、炼身体,你那个打拳,什么炼身体,炼气功,那个坦白说,我不能说那没有用,它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为什么?因为决定这个依报的那个东西,你没有把它抓到,就是那个心。所以这个身是什么身?你要搞清楚啊,这个身是业报身。业报身就会有生、老、病、死,就有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佛陀说的八苦。所以既然这个是业报身,这个身是假身,假身就会有生灭。觉性没有生灭,见闻觉知没有生灭啊。

  所以在《楞严经》的楞严会上,波斯匿王那时候六十二岁,他跟佛陀是同年的,他老了,他就跟佛陀说,我老了。佛陀就问他了,大王,佛陀还尊称他叫大王。波斯匿王是有修到福报了,他是佛陀的大护法。也就是说,楞严会上的功德主就是波斯匿王,他就是打斋供佛,佛陀接受他的供养,刚好有个落单的,就是阿难尊者。阿难尊者遇到摩登伽女,业障现前。阿难有难,佛陀在楞严会上用楞严神咒,知道阿难有难,就请文殊师利菩萨去救阿难尊者,到楞严会上来,才有七处征心的问题。

  所以波斯匿王就说,他老了,他烦恼,他还会死掉。佛陀就问波斯匿王说,你几岁见恒河啊?波斯匿王就跟佛陀说了,我三岁的时候跟我妈妈到恒河旁边有一家神庙去拜拜。那佛陀就问他说,你三岁见恒河,后来又多久见过呢?他说,十三岁有见过。佛陀说,你现在六十二岁,佛陀问他说,你三岁见恒河,或者十三岁见恒河,跟现在六十二岁见恒河,有没有什么不同?波斯匿王说,一样啊。佛陀说,对啊,那个见性没有变啊。可是你从三岁已经到六十二,增加了五十九年,你老了,你三岁的时候很年轻,小小的,可是你现在已经六十二岁,白发苍苍了。他因为长得很胖,吃得很好,佛陀说,哎呀,你吃得太好了,这个应该求智慧啊。

  佛陀就开示他,他说,见性是一样的,见恒河水的水没有变化啊,见性没有变化啊,但是这个假身有变化,你三岁到现在都已经老了,那不是变化吗?如果你了解这个道理,你就不会害怕生死了。因为什么?你还有来生啊,知道有来春,就要留着来春糓啊,刚才讲的「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糓」啊,「人若知道有来生,自然修取来生福」啊。

  所以见性没有变化,假身有变化。见性是不生不灭的、不垢不净的、不增不减的。所以《心经》里面讲说,「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依什么?「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智慧,大智慧登彼岸,「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经》是观世音菩萨说的,他说,我有去查证经典,虽然是玄奘大师,去西域取经的时候,经过西域遇到危险,真的是观世音菩萨教他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他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真的是观世音菩萨说的。所以,各位《心经》里面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所以灵性是没有生死的,这个就是我们这个经文里面讲,「吾身中亘古亘今,生生不坏之物」,就是讲这个觉性,就是讲这个见性,就讲这个见闻觉知。

  所以周安士菩萨不简单,怪不得印光大师说,他若不是乘本愿轮再来,讲经说法度生,「说法度生」,我不信也。印光大师说我不相信。他们一个赞叹一个,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那周安士居士,大菩萨再来的,大菩萨赞叹大菩萨。所以认识这个「吾身中亘古亘今,生生不坏之物」,这很重要,就认识你的觉性。

  这一段我用净空老法师的开示来做这样的报告。首先我们要先破掉身见,然后去觉悟我们这个本心,识自本心,了解我们这个自性是不生不灭,老法师特别引用佛陀对波斯匿王的开示,几岁见恒河?三岁见恒河到六十二岁,那个见恒河的见性一直都生生不坏,让波斯匿王能够觉悟,这个假身是有生有灭的。

  再来,本段经文的第二个重点,「人惟生不知来,死不知去」,这个就是我们俗话讲的,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很通俗的一句话,但是我们很少去探讨这个问题,每天都这样在过日子,一天过一天,也从来不会想说,生从何来?死从何去?从来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只有念佛人,信愿恳切,求生极乐世界,除了念佛人以外。所以一般人都不知道死从何去。为什么?因为好生恶死,这是人性,人的这个,对这个我贪、我爱、我瞋、我痴,这个我的习性的执着,我执,所以很忌讳谈死,所以也看不开。所以印光大师说,修行人把「死」字挂在额头,可以跟道相应。

  一般人活的时候迷惑造业,死的时候无奈,被业力牵引。所以要怎么样呢?我们要透过修行的过程里面,你要先了解,一般的人都怎么样?死的时候「被业力牵引」,「仓惶无奈地离去,这种生死都做不了主」。所以纵使你今生是「达官贵族」、是「亿万富翁」,「纵使你是沉鱼落雁、貌赛西施,死亡一到来」,你还是必须「舍弃所拥有的一切」。

  所以要怎么办呢?所以必须要在活的时候,「将身心的妄执,布施给空性;;将安详喜悦,布施给众生」。「将身心的妄执,布施给空性」是修慧,「将安详喜悦,布施给众生」是修福,福慧双修,听佛陀的话。

  那么真正有觉醒的人生,他了解本来没有生死,对他来讲,死亡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表演,我们称他就叫示现。就像刘素云的姐姐一样,她是一种表演。所以一般的芸芸众生,「有情众生」,都是「一群迷惑的演员」,重复地「演出痛苦的悲剧」。

  再来,我们常常在看歌剧表演,这场成功的歌剧表演,在谢幕的时候,演员到舞台那边,那一种「喜悦、笃定、感念众缘的神情」,我们印象深刻。所以在人生舞台上,要谢幕的时候,内心是否充满着安详和踏实的觉受呢?如果是的话,可以肯定的说,你这一生一定是尽心尽力地演这一场「『深信因果,植众德本,净业成就』的人生大戏」。这句话很重要,如果你能够把这几句话落实,「深信因果,植众德本,净业成就」,那你这一场人生的大戏演得非常成功,你就知道生从何来,死从何去了。其实也没有死,是往生了。那么你得到人家的掌声跟赞美,那是一定的。

  你看台中莲社的《近代往生录》里面那些菩萨示现,你看林看治菩萨,那个都在表法,那就是什么?表法「深信因果,植众德本,净业成就」。周邦道夫人周杨惠卿,就是我们汉学院的周春塘教授的妈妈,我在《如何依地藏经修行》里面,我有写到地藏菩萨的示现、化身,就是周杨惠卿,就周邦道的夫人,也是我们净空老法师的师母。她的大悲咒非常灵验的,她的大悲咒可以让疯狗被大悲水洒净以后,马上就不叫了。她的大悲咒水可以让惊吓的小孩子,可以心安定下来。

  她后来,她在台中莲社依止李炳南老师。她在南京兰园官家的宿舍里面,地藏王菩萨亲自去跟她化缘,去跟她开示。她后来把这个故事讲给李炳南老师听,李炳南老师说,那是地藏王菩萨示现。周杨慧卿到最后她也是癌症,但是她往生的时候,烧出三百多颗舍利子出来。她就是怎么样?她的人生大戏,她不仅是辅佐她的先生教育出净空老法师这样的高僧大德出来,她也是做到了「深信因果,植众德本,净业成就」,当然一定是往生西方的了。

  所以死不是灭绝,是另一个生命起点,死亡心念「接续来生的近因」。死亡的心念它是会延续,「接续来生的近因」。所以临终的愿力,临终的信心,信愿恳切,这是重中之重。明白生从何来?死向何去?须要预先做准备,因为一般的凡夫,在临命终的时候,你要叫他业识放下贪,要叫他转贪,非常困难,非常困难。要叫他放下眷属,要叫他放下这个色身,非常非常困难,必须要靠信愿念力。

  再来,我们刚刚讲说,死后有经过中阴身,神识出离。所以雪公说了,何者强?强者先牵。所以念佛重要,你念佛心一出来,佛放光接引,你就到佛国啦。生从何来?死从何去?你也许你这一辈子,是从天道来的,你也可能是从人道来的,但是你走的时候是到极乐世界。所以为什么临终要助念?因为临终助念是怕他中阴身颠倒,因为临命终的时候,神识出来颠倒了,那如果你在旁边帮助他助念,往生的人意识一出来,他阿赖耶里面的念佛种子出来,阿弥陀佛就发光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如果是「证果的人」,家就在极乐,家就在虚空,心等虚空,「就在当下你的心」。没有证果的人,「处处都是执着,罣碍这个家」,这个娑婆的家,这个烦恼的家,他出生的家,他眷属的家,他放不下这个家,这个色身也是他的家,这五阴炽盛的色身也是他的家。

  所以以前,佛门里面有一个公案,有一位高僧大德,国王想请他到皇宫去说法,他因为不让人家误会说他攀缘权贵,所以他就拒绝不去了。皇帝就很生气,就下令要把他判刑,来逮捕他。他进到房间以后就打坐,就告诉徒弟说,他们来了,就说师父已经不在了,如果他们不相信,再打开门给他们看。我现在因缘俱足了,我要往生了,因为上辈子,这个国王是我压迫他的,所以现在这辈子,换成他压迫我。但是这一个高僧他修到他自己本身对世间的名利他已经毫不在乎,这个叫什么?这是真的放下的人,他就有这个功夫了。

  所以对这位修行已经有成就的人,他知道生从何来,死从何去了,对他来说,皇帝也不算了什么。所以真正净土成就的人,你给他名闻利养,你给他美色,你给他权力,你给他天帝,你皇位都给他,你说我皇帝来认识你,我跟你讲,他都根本不在乎。我们修行就要修到这个程度,才有稍许的相应跟信心。

  所以这位禅师他两脚一盘就回去了。因为他上辈子压迫皇帝、冤枉皇帝,这一辈子也被压迫了。所以证果的人,家就在虚空,家就在极乐。不证果的人,他处处都是执着,罣碍这个家,最后不得不死去,随着业力去报到,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所以说,「出家无家,处处是家」,这是自在啦。「出家无亲,处处是亲」,天下都是同参道友,都是极乐世界的眷属,法亲眷属。

  这一段里面第三个问题,人不是只有一世。帝君既有十七世,「则吾侪皆有一十七世」,这个是在第一页的倒数第二行,帝君既有十七世,「则吾侪皆有一十七世。」这段我们一样引用老法师的开示。

  帝君讲他自己十七世所造的业,这个值得我们警惕。《文昌帝君阴骘文》前面有很长一段大篇幅都是在说,帝君说他一十七世为士大夫,所造的业、所受的果报,这个我们以后都会探讨到,很精彩,非常值得我们警惕,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结。尤其在讲到他有一世,是担任刘邦的儿子,赤帝子的儿子如意太子,那一世是最凄惨的。然后他的母亲戚夫人被当成猪对待,灌了哑药,哑巴的药。那个地方非常精彩,我们以后就会讲到。所以这个叫做冤家宜解不宜结。

  所以因果是通三世的,不是只有一生。所以说我们学了佛以后要相信,因果通三世,人决定不是只有这一生,如果只有这一生,那何必要修行呢?所以知道自己造业,要觉悟,要有前后眼。什么叫前后眼?这也是李炳南老师说的,做人要有前后眼。老法师的解释说,前后眼是要有慧眼。因为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过去已经造了不少罪业,养成深重的烦恼习气,这个没有法子。那么我们现在亲近佛法了,我们遇到善知识了,我们知道改过行善了,我们遇到善知识的指点、教诲,我们觉悟了,觉悟以后就要改过自新。觉悟之后就不会为这一世着想,你的眼光就放大了,眼光看到什么?看未来、看来生、看生生世世,你就有前后眼了。

  所以所谓前后眼就是你见到过去,你反省自己过去的罪业行为,你反省到自己这一世的业报身,看到你过去生没有修好。譬如说你这一世是短命多病,你就想到你过去生一定是造了很重的杀业,这就是要你要见到过去。你看你自己这一生的习气就知道啦,你看到你这一生的毛病就知道啦,看到你自己这一世的执着就你知道啦,你就知道你过去世是怎么修的啊。那么你也看到未来。这个前后眼是智眼,就是慧眼,我们《无量寿经》里面讲,「慧眼见真」,你就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啦。我们要怎样来为来世着眼呢?这个就对了。

  所以做人要有前后眼。我们读到这一段,我们要记得,『既有一十七世』,就是要告诉你,你要有前后眼,也就是说你要有慧眼。你有慧眼,就能够去悟透那个「一十七世」。你不要以为说你现在年轻,你时间还早啊,你要知道,活到一百岁,也是弹指之间而已啊,所以要求出离。

  《大学》里面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什么?第一个「明」就是开发。第二个「明德」是什么?把我们自性本具的功德开显出来,「明德」是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那「亲民」是什么?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所以「明明德」是自利、自觉,「亲民」是觉他。你能够自觉就是「明明德」,你能够觉他就是「亲民」,最后怎么样?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是「止于至善」,那就是佛的境界啊。

  所以《大学》里面讲说「大学之道」,这个「大学之道」是什么?「大学之道」就是什么?这个「大」不是普通的大啊,这个「大」是体大、相大、用大,是华严的境界啊,是菩萨摩诃萨。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老和尚说,我们要把「止于至善」定为我们的人生目标。这个叫做什么?知止而后能定,「止」是什么?「止于至善」。你如果懂这个道理,你就能够学习这个「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你才能够消归自性,对你有帮助,而不是只有读一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周安士菩萨编述的,那你是只有这样而已,那你能不能得到什么启发呢?能得到什么觉悟呢?

  所以「至善」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叫「知止」。世出世法一切不染叫万缘放下。老和尚说,禅宗里面讲,人从百花过,片叶不沾身,这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自在的境界啊。你可以看,你可以走一遍,人从百花过,你可以欣赏,但是不带走一片云彩,「片叶不沾身」,这就是万缘放下。来到这个世间,看到这个花花世界,「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有些人,有些讲经的人就说,人从百花过,片叶不沾身,老法师说,「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意思是一样。

  所以佛法里面讲得很清楚,「至善」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至善」,我们要把心定在这个目标上,这个叫「知止」。你「知止」以后什么都不求了。而后定呢?你就入甚深禅定了。「知止」就是把一切烦恼全部都伏住了,把一切烦恼都断除了,这叫「知止」。而后能定呢?你就入甚深禅定了。入甚深禅定怎么样?就「片叶不沾身」了,你就万缘放下了,对于世间法、出世间法一样都不沾染,就是宗门里面说的,「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这是对这一段,「帝君既有一十七世,则吾侪皆有一十七世」,就是人不是只有一世。所以我们必须要定一个目标,知止而后能定,老和尚用儒家的法语,来解释这个佛家的成佛境界,也是相得益彰。

  再来最后,做为我们今天的结论,六道轮回是真有,所以用帝君的一十七世做证明。在西方流行催眠术,西方已经证明,用催眠的方法,可以回到八十几年前,八十几代、八十几世以前,四、五千年前都有可能。老和尚在开示里面有提到,甚至到洞穴的时代,还没有房子,住在山洞里面,他都可以经历过,催眠都可以追查得出来。所以按照这样推算,他来到这个地球,应该有一千次了,出生一千次了。但是老和尚说,来了一千次还没有离开轮回,这不是好消息。没有离开六道轮回,轮回太苦了。如果我们在这个地球上一世、二世、三世都像佛菩萨所说的「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当然是可以啊,那就好了。就好像说,心理医生说,你所学习的,考试全部及格了、全通过了,通过了那就毕业了,你就不再来了。阿罗汉就是不再来啦,那我们呢?我们是一面消业,一面又造业啊,这个事情就麻烦了。

  所以我们应该要怎么样?我们应该欢欢喜喜的,不要再造业,顺境、善缘,决定不起贪恋,因为你一起贪恋,贪恋又造业了。这个很不容易做主,你在顺境的时候,你要说顺境不起贪,你除非要有相当高深的定功。达摩祖师讲理入、行入,你道理要通达明白。理入呢?达摩祖师说,理入,你要通达明白。那行入呢?达摩祖师说,要「报冤行」、要「随缘行」、要「无所求行」,最后「称法行」。「称法行」就才有办法顺境、善缘,决定不起贪恋,至少你要做到达摩祖师的行入,就是「无所求行」跟「称法行」这两个,你才有办法顺缘、善缘,决定不起贪恋啊。但是如果念佛人能够念到功夫都到家了,顺境,他也是阿弥陀佛,逆境,他也是阿弥陀佛,碰到善缘,他也是阿弥陀佛,碰到逆缘,他也是阿弥陀佛,这些斋公斋婆他是做得到的,他是可以做得到相应这个境界,就是顺境、善缘,不起贪恋。这种老阿公、老阿婆,我见的很多。反而大部分人都怎么样?碰到顺境,善缘都起贪恋,老和尚说,一起贪恋就造业了,那造业造轮回啦。

  所以我们要怎么样呢?我们碰到逆境、碰到恶缘,我们要感恩、要感谢,为什么?因为它在消我们的业障,消我们负面的,我们决定不起怨恨、不起烦恼,不怨天、不尤人,知道这是我们过去生所造的不善业所感召来的。其实我个人觉得,一切都是自己感召来的。你今天会碰到这个眷属,你今天会碰到这种朋友,你会碰到这种逆境,你会碰到这种恶缘,你会碰到这样的毁谤,你会碰到叫人家轻贱,统统是你自己感召来的,都是因果感召、业力感召的。所以说因果通三世,绝对是千真万确的。

  知道是我们过去生所造的不善业,才有这样的回报。所以因果的定律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恶报里面我们必定要怎么样?要欢喜接受。欢喜接受,业障消一半,利息还可以抵减,对不对?所以要怎么样?要学习普贤菩萨恒顺众生,普皆回向,「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一切随顺众生的因缘。只要没有怨恨,不怨天、不尤人,能够随顺,普贤菩萨讲过,「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能够随喜就成就自己的功德,这是功夫。问题是你根本没有办法做到随喜。所以你不嫉妒就可以随喜了,你要是嫉妒,你随喜就随喜不起来了。

  所以逆境、恶缘,恶缘是不善的人,逆境是不好的环境,遇到了,我们要反省、要改过,这是我过去生中所造的不善业所招感的,不用怪别人。以前有位法师要成立道场,被人家毁谤,被人家攻击,那时候我帮助他。开车经过新北市的隧道的时候,我告诉那位法师,我说,你过去生一定有毁谤别人,你一定有障碍别人,所以你今天要成立道场,就受到这么大的一个恶缘,这样大的一个毁谤。这个就是什么?我们遇到别人所造的不善,我们遇到别人的毁谤,我们要怎么样?别人侮辱我、羞辱我、毁谤我、陷害我,都应该生感谢心,消除业障。

  《金刚经》里面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段经文,我们重复地在讲座里面不断地提过很多次。因为一般人都怎么样?被人家轻贱受不了,我执就跑出来,报复心就跑出来,瞋恨心就跑出来了,这样就到时候变成冤冤相报。从来都没有把它当成什么样?罪业消灭,他从来不会,他没有觉照能力,他没有感恩的心。所以我常常这样,我这几年这样在弘法,我常常相信一个道理说,我相信佛菩萨的力量,你只要用一个至诚心就好了,其他不用太多,你用真诚供养,用至诚心就好。我们俗话说,行道有天知,你用至诚心。所以如果我们不能接受,我们不服气,还要据理力争,那就错了。

  所以老和尚曾经告诉我,他教我说,曾经教我说,在万人念佛的时候公开的告诉大家,你是要争的话,就有无穷无尽的灾难,你要是不争的话,就有无量无边的福报。老和尚讲的就是《金刚经》这个道理啊,所以你只要接受就好,才能够消业障。我们学习什么?学习孝顺心,我接受,不用辩驳,我接受,这样才能消业障。否则的话,你又造业了,又有怨恨了,你又起报复了,来生还要再来,你的课程没有修完,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就永远都是一样,「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一十七世为轮回身,那你薰习这个课程对你没有帮助啊。

  最后,本段里面两段很好的经文,第一,「将为善,思及身后之福,必果。将为不善,思及身后之福,必不果」。第二,「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糓。人若知道有来生,自然修取来生福」。以上两句法语,各位就把它背起来。我们往后的课程,都会把经典法语朗诵出来,我们就把它背起来,以后做为我们修行的准则。

  今天讲到这里。若有讲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安士全书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五明学佛网:安士全书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  

 安士全书:佛法难值难遇 

 安士全书:吉凶的道理,错综复杂,是祸是福,肉眼是看不清的 

 《安士全书》:富贵家庭,如果有穷亲戚来往,就是忠厚有福气 

 《安士全书》:劝开熟食酒店的人 

 《安士全书》:劝厨师 

 《安士全书》:劝屠人 

 《安士全书》:择业不宜杀生 

 《安士全书》:劝爱惜蝼蚁 

 《安士全书》:劝不要养金鱼蟋蟀而取乐 

 《安士全书》:劝莫打蛇(以下说细行不宜杀生) 

 《安士全书》:不可杀生以做药 

 德森法师:重印安士全书附自知录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