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老法师对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的开示


   日期:2018/2/10 10: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那么这一段「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我们来看老和尚怎么来开示这一段的经文。

  第一点,老和尚说,「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这是讲家庭之恶。老法师说,家庭是人伦社会的根本,家要是出问题,社会就不安定,世界就会失去和平。我们现在看这个世间大多数的家庭都有问题,所以社会动荡不安,天灾人祸频率增加,灾害的程度也加重了,原因都出在这个地方。我们仔细再观察这个问题愈来愈严重,我们从因上、果上都能够明显的感受到,都能看到问题的所在在哪里呢?就是夫妻不和。

  《注解》里面有注、有写,『待妻宜和而敬,待子宜严而正』,这是古时候圣贤人的教诲,这种教诲的方式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但是现在这个社会看不到了,就是「待妻宜和而敬,待子宜严而正。」现在这个社会没有这种教育了,心行跟圣教完全相违背。「不以礼待妻,则失唱随之义」就是如果不能用礼来对待妻子,那就没有夫唱妇随了。老法师说,现在这个社会谁懂这个道理呢?谁懂得礼呢?问题是礼不知道啊。什么叫礼?礼失掉了,这是非常可悲的现象。古德教人家德行,他的标准有五个层次,就道、德、仁、义、礼。道失掉的时候还有德,德失掉的时候还有仁,仁失掉的时候还有义,义失掉的时候还有礼,礼再失掉,天下大乱。今天我们看到这个世间的乱象,就是没有礼,所以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就乱了。

  第二点,在中国历史上各位如果仔细去读诵,两千年来有历史记载的一个政权的建立,五年之内帝王一定制礼作乐。礼是一个人生活行为的标准,大家都懂得、大家都遵守,这是法度。乐是调心,人是凡夫总有情绪,情绪不稳定的时候,用什么来调和?用音乐。所以礼跟乐都是教学的落实,跟现在不一样,现在叫娱乐。从前在中国种种的艺术,像戏曲啦、戏剧啦、歌舞啦、音乐啦、美术啦都是教学的工具。用现在的话来说,高度的艺术教学。现在人不懂得圣贤书,对于这些事情完全不知道,也不晓得这桩事情对整个社会的关系,对一切众生吉凶祸福真实的因素都不知道。所以想要让世界安定和平,想要人民幸福是很难做得到的,这才是根,就是礼跟乐才是根。现在没有根了,所以我们就不能过幸福的生活了,世界就不能安定和平了。

  第三,接着说,「不以道教子,则伤生育之恩。不义不慈,总曰无行。」这些话我们今天念了就是现前社会的写照。如何挽救社会呢?如何避免劫难呢?我们读这个书才真正体会到印光大师的用心。佛陀的教诲是散在各种经论之中,必须要读诵相当分量的经论,而且还要能记得,能够深解义趣,你才有办法依教奉行。这是讲说佛法浩瀚啦,你要全部也要读相当分量的经典,而且还能够深解义趣,愿解如来真实义,你才能够依教奉行。这样来讲,对大部分人来讲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要有善根福德因缘。

  我们现在研讨这个《感应篇汇编》,它是把儒释道三家的教诲全部集中在这一篇文字中。综观《感应篇汇编》的大意,综观《太上感应篇》文字大意,文字它不多,不到两千个字,分成七个大段。第一段,总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第二段是示警,警告我们,这是讲「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这个是示警,警告我们。第三段以后就讲善因善果。第四段讲恶因恶报。

  我在日本讲传统文化,我是按照这四段这样讲,当时我并没有看到老和尚讲的这一段,我在日本的时候就把它,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把它分成总纲,还有上天的示警,还有善因善果跟恶因恶报。那么恶因恶报比较长,在这一段里面总共分十七段,家庭之恶是第十五小段。《感应篇》写得很好,以这么短的文字,儒释道三家重要的教诲,基本的伦理德行都在里面了。所以我们很幸运能够来研讨《感应篇汇编》,而不要说它是一本道家的书。老和尚说,你用圆教的心性去领悟,它就是了义的经典。所以《感应篇汇编》是深者见深,浅者见浅,它是儒释道三家的精华。

  第四点,我们看底下这几句话,『今之待妻者,刻薄寡恩』,这是功利社会的现象。『待子者』,『姑息太过』。『苛责太甚』,很少了,「姑息太过」。后面结论两句话说得很好,『己实无行,何以责妻子乎』,自己没有德行,有什么资格来责备妻子呢?这两句话无穷的感慨,自己没有德行,你怎么能把妻子儿子教好呢?所以我们读这一句感到莫大的悲哀。

  第五,第二句,「失礼于舅姑」,《注解》也说得很好,『妇事舅姑』就是媳妇怎么对待她的公婆,「舅」是公,「姑」是婆,先生的父母。今天婆媳不和,没有办法相处,在全世界几乎每一个角落,我们都可以看到。圣人教我们,「妇事舅姑,一如子事父母」,就是媳妇对待公公婆婆,就像儿子孝顺父母一样。现在谈不上了啦,现在儿子不懂得孝顺父母,那媳妇怎么会孝顺公婆呢?哪有这种道理呢?父子不兼容、母女不兼容就是今天这个社会的写照。

  第六,人跟人之间完全是利害,现在的关系是人跟人之间完全是利害,有利的时候彼此利用,利失掉的时候反目成仇。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伦理道德,今天是荡然无存。正是古人所谓的,父不父、子不子、家不家、国不国,大乱之世。李炳南老居士往生的头一天跟学生说,这个世界已经乱了,诸佛菩萨、神仙降凡都救不了啦。那还是三十年前。我们想想这句话真是,是真的,不是假的。什么人有力量能教化一切众生呢?什么人有力量能教化一切众生回头是岸呢?他不回头,往哪个方向走?眼睁睁地看着他往地狱方向走,不是往天堂走,他是往地狱走。诸佛菩萨看到这种情形也无可奈何,只有等待,等待他堕地狱,等待他在地狱里面吃尽了苦头,哪一天悔过了,这才能教化他,这才能再教化他。他不能悔过,佛菩萨对他也无可奈何。所以要等众生吃尽苦头,佛菩萨就会来教育你,再教化你。

  第七,我们这一生得人身闻佛法是大幸,很幸运。生在乱世,从经教里面懂一些道理,别人不做,全世界的人都不做,我们知道利害、知道得失,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做。像我们现在在研讨《感应篇汇编》,我们就是认真努力去做。果然能够依教奉行,把《感应篇》列在教学七门功课里面的一门。这七门功课,我们也是研讨到这里,我们才深深体会老法师的苦心。老法师说,我们修行有七门功课,有七本书是一定要看的。有四本是佛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阿弥陀经要解》、《普贤菩萨行愿品》、《大乘无量寿经》这四部经。另外三种,《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还有儒家的《四书》。一辈子里面,如果你是修行人,能把这七部搞懂了,往生西方大概没问题。世间法也圆满了,出世间法也圆满了。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教你怎么做人、怎么孝亲尊师,《阿弥陀经要解》教你怎么建立信愿行,《普贤菩萨行愿品》教你怎么效法普贤菩萨十大愿,最后导归极乐,《大乘无量寿经》。《了凡四训》教你怎么改变命运,《感应篇汇编》教你怎么断恶修善,《四书》教你怎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老和尚说,这七种善书跟佛经,我们这一生都能够熟读的话,不堕三恶道。不但要熟读,而且要深解,解得浅还不行,要解得深,认真的依教奉行。

  分量太多了,我们能力、时间可能不够。如果这七门功课没有能力受持,你就受持两种就好了,选两种,《弥陀要解》、《无量寿经》跟《行愿品》选一种,《感应篇》不能少。《感应篇》从佛家观点来说,它是戒律,所以我们现在研究《感应篇汇编》就是研究戒律,老和尚说这一条,《感应篇》不能少。它是修心修身的根本,它是修心修身的基础,我们非常重视它。所以老法师以前在景美华藏图书馆的时候,要求同学晚课做完以后,《感应篇》要念一遍,对照自己今天一天的心行,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好,「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我们就讲到这里。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四四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夫妻之道       黄柏霖)(五明学佛网:夫妻之道       黄柏霖)  

 黄柏霖:三世怨的公案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三世怨 

 黄柏霖:临终关怀很重要 

 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 

 黄柏霖:天台宗讲感应的四种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要怎么样的存心 

 黄柏霖:行善积德,考试得上天护佑 

 黄柏霖:简单地说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的含义 

 黄柏霖:为什么伏不住烦恼,因为没有恭敬心 

 黄柏霖:知物虽至猛至毒,亦有可感可化之处 

 黄柏霖:广钦老和尚修行的故事 

 黄柏霖:心住慈善,当得十一种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