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三纲五常一刻而不可相无也


   日期:2018/4/23 16: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这一段里面有一个重点,就是刚才我们提过的三纲五常,就是中国有三教,还有三纲五常,一刻都不能够,『一刻而不可相无也』。刚才我们有提到老法师对于三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现在我们再引用老法师的开示。老法师说,老祖宗教导我们五伦五常。老法师说,老祖宗千万年来教我们,总纲领只有四句话,他教我们四个科目。第一个就是五伦,五伦就是讲关系,人跟人的关系,这个五伦不是哪个人想出来的,它是自然的,是性德。父子是自然的,夫妇也是自然的,君臣、领导跟被领导,也是自然的,长幼、朋友也是属于自然的。

  所以老祖宗教我们,处理这些自然用什么心态呢?父子有亲,亲爱,亲爱是天性,没有人教啊。老法师说,你看四、五个月的小孩,婴儿,他们对父母亲说的话,他们那时候还不会说话,可是你看他的眼神,看他们的表情,还有对父母的爱能够看得出来。所以父子有亲在这个时候是非常明显的,一点都不假的。中国老祖宗知道,教育是从这个地方生起来的,为什么?老祖宗是希望这些五伦的亲爱,天性的亲爱,如何帮它继续保持下去。所以接下来就第二个目标,就是要教育了,把这个亲爱能够发扬光大,不管是你对父母,或是爱你的兄弟姐妹,爱你的祖父母,爱你的叔叔伯伯,爱你的家族,再扩大爱护邻里乡党,再扩大爱护社会,爱护国家,爱护民族,最后「凡是人,皆须爱」,爱护天下,这是中国的传统教育。

  中国传统教育,爱的教育,就是在这个教育里面,它是有德行的。所以这个爱里面它是有德行的。所以从这个教育里面,从这个关系当中,如何把所有的关系都处理得非常和谐、非常融洽,才会提到这个五常,也就是仁义礼智信。「常」是什么?永远不变叫「常」,我们佛家讲「常住真心」,这个「常」就是永远不会变的,所以「常住真心」,「常乐我净」这个「常」是永远不会变的,这是我们的性德。所以不管是太平盛世或者是乱世,也不能改变。一切时、一切处,守住这个原则,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仁义礼智信,仁,这是仁。

  义是合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如理如法、合情合理、面面俱到,仁义。那礼呢?礼就是礼节,礼不能够废掉,特别是亲人之间,古时候说夫妻有礼,父子兄弟都要有礼节,你不能说天天在家里,这些礼节就不要了,老法师说,这一套礼很重要。仁义礼,这个礼很重要,现在为什么社会会乱?因为礼没有了,礼失去了,所以有这个礼,你在家里就会整整齐齐地,如果礼废掉了,妄念就来了,慢慢到后来怎么?父不父,子不子,就是家破人亡。

  所以礼可以维系自己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再维系到你的家庭,维护到你的乡里,邻里乡党,维护到整个社会,维护整个国家,维护世界,就是礼之用大矣。中国从汉武帝采取儒家的学说来治国,来教育全国百姓,一直到满清的时候,中间的改朝换代,这个理念从来没有改变,就是以礼治天下,这在中国是真理。礼要是不讲,社会就乱了,今天世界动乱,没有一样不乱,什么原因?礼没有了,没有了,他们没有,我们要有,他们乱,我们不乱。

  净土法门法师特别举例说,今天他在讲经的时候,在摄影棚里面都会把他的父母,老法师的母亲,还有老法师的老师的照片,放在摄影棚跟讲堂里面。他说,什么意思?老法师说,孝顺父母,尊师重道,用意在这个地方。而且老法师每一次讲经,都要向老师鞠躬,都要向父母问候,念念不忘,民德归厚,忠厚老成怎么培养出来的?就这样培养出来的,忠厚老成的人有福,我们说,吃亏有福,吃亏是福。老法师说,能够吃亏,这个人一定有福报,有后福。换句话说,占便宜的人没有好报,处处想占便宜,后头有麻烦,这个道理,这个因果要懂。以上是老法师在《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百九十二集的开示。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七二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三纲五常       黄柏霖)(五明学佛网:三纲五常       黄柏霖)  

 黄柏霖:三世怨的公案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三世怨 

 黄柏霖:临终关怀很重要 

 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 

 黄柏霖:天台宗讲感应的四种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要怎么样的存心 

 黄柏霖:行善积德,考试得上天护佑 

 黄柏霖:简单地说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的含义 

 黄柏霖:为什么伏不住烦恼,因为没有恭敬心 

 黄柏霖:知物虽至猛至毒,亦有可感可化之处 

 黄柏霖:广钦老和尚修行的故事 

 黄柏霖:心住慈善,当得十一种功德利益